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7-04
產業時事

超市龍頭對決電商雙雄》「不做生鮮就沒有未來!」林敏雄12年前的遠見,讓全聯的護城河硬是比別人寬

台灣在經歷2020、2021年的疫情後,民眾逐漸培養線上訂生鮮的習慣,也吸引如momo、PChome等電商巨頭跨足生鮮電商領域。作為全台賣生鮮的先驅者,全聯可以說是實體生鮮零售的霸主,但轉到線上後,全聯靠什麼武器跟電商二大龍頭在新戰場競爭呢?

日期:2021-11-26

產業時事

讓永續消費成為主流 鄰鄉良食創造共好影響力

「如果我們都能發掘身邊的優良產品,直接向友善生產者購買,重新找回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利,發生共榮共好的美好關係,不是很好嗎?」這是鄰鄉良食的初衷,也是創辦人譚景文十年來的堅持。

日期:2021-10-20

產業時事

賈伯斯逝世10周年》「擁有熱情便能改變世界」...庫克1封信道盡思念:沒有一天不想念,多希望你還在

2021年10月5日,是蘋果(Apple Inc.)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逝世10周年的日子,每年的這天,會有許多人用各種方式來緬懷這位傳奇人物的殞落,這之中也包括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庫克寫下一封紀念文來悼念賈伯斯,並在5日當天發出e-mail與全員工分享。

日期:2021-10-06

產業時事

今周觀察 發行人談企業家如何以文韜武略領導者格局在疫情時崛起

#AD新冠疫情來襲以及中美關係惡化,造成全球經濟衝擊,當面臨世界大變局,企業主又該如何在逆境中突破重圍,成為突破逆境的造局者?

日期:2021-10-01

產業時事

曾經,這是多少人魂牽夢縈的地方...高雄驛遷回「城市中軸線」 副市長林欽榮:這一刻,我等了19年!

2002年8月高雄驛被搬遷離開原址,當時不少人看著末班車,依依不捨的揮手道別;19年後,高雄人終於再盼到「它」回來!高雄市政府26日舉辦高雄驛起飛座落儀式《門戶開啟重返榮耀》,總統蔡英文、監察院長陳菊、交通部長王國材以及歷任市長都出席,見證高雄驛正式回歸定錨,而副市長林欽榮更是在臉書表達滿滿的感動,「誰曾想,市府團隊完成了這樣的任務,今天,我們真的做到了」!

日期:2021-09-27

投資理財

從小看父母為錢吵架鬧離婚...台東農家女從3萬月薪,靠11種被動收入月賺30萬,28歲財富自由

來自臺東務農家族的蕾咪,從月薪2、3萬到28歲財富自由,普通家庭出身的她是怎麼辦到的? 她利用下班後將錢投資自己,在短短不到5年內陸續完成研究所學位、跨海鍍金增強實力,成功擠進美商科技公司大門,坐擁百萬年薪,現在月收入六位數,更有多達11種被動收入! 她親身經歷了《富爸爸,窮爸爸》的ESBI過程:員工(Employee)、自僱者(Self-Employed)、企業家(Business Owner),以及投資人(Investor)。本書則是她完整走過這4種身分後,將自己實證有效的理財思維與方法,整理成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複製的3步驟收入翻倍致富術。

日期:2021-09-16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10915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9-15

產業時事

一度綠電不只是一度電! 看見社會經濟轉型新機

再生能源發電過去常給人「太貴、不穩」的印象,現在你還是這麼認為嗎?在世界各國對抗氣候變遷的長期努力下,再生能源系統大量建設,成本隨之快速下降;各項有助於供電穩定的技術(如儲能等)也日漸完善,綠電普及已是現在進行式!不過,我們想進一步探索,除了提供電力,綠能會對未來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日期:2021-09-15

財經時事

新竹該合併升格成直轄市? 林智堅:「芋仔番薯早就是一家人」

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提出「大新竹合併升格直轄市」,引發熱議,在野國民黨就此議題攻擊不斷,原先表態支持的新竹縣長楊文科也轉為不支持。林智堅12日於臉書對此事件有感而發,並分享自己直系家族的戶籍謄本,祖先原是閩南和客家兩個不同的族群,但現在「芋仔與番薯早就是一家人,閩客也不再有隔閡」,暗示新竹縣市不應該有隔閡,合併只是早晚的事情。

日期:2021-09-13

投資理財

「郭董真的很有遠見,15年前就想做半導體、偷偷做,現在證明他是對的」

有「最懂鴻海分析師」外號的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15年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進軍半導體的遠見,終於在現任董事長劉揚偉手上開花結果,「現在證明他是對的」,且劉揚偉決定發展電動車「是很聰明的策略」,找到了鴻海接下來的成長動力。接下來就要看能否拿出成果,要觀察今年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的成果,以及能否順利開發出電動巴士。楊應超也認為,郭台銘及劉揚偉早就看到紅色供應鏈的威脅,他看好鴻海能夠壓下立訊等陸廠的威脅,他們「想當第一是不行的」,才會力求找出下一個高度成長的機會。

日期: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