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61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投資理財

五大投信業者一致認為「2023年全球景氣將面臨經濟衰退的挑戰」

1998年由「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傑出基金「金鑽獎」,至今已邁入第25年,「金鑽獎」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且最具代表性的基金獎項,每屆評選結果深受國內投信投顧業界與廣大投資大眾的關注。

日期:2022-12-08

投資理財

雙北三口之家買車、租房,家庭開銷扣掉孝親費也難低於5萬!給想賺大錢受薪階級的3個理財建議

10月中串流媒體巨頭奈飛收盤後公佈財報,不但扭轉了付費訂閲用户流失的局面,而且還提供了高於華爾街預期的樂觀前景,股價盤後目前大漲14%,算是空頭行情下的一點驚喜。這段時間股市的大幅回檔,不少投資人的通病大多都是「錢已經都買完了」,看到更便宜也沒辦法買了。(原文發布於10.19)

日期:2022-12-08

保險稅制

4年前幫孩子躉繳的100萬儲蓄險,利息只有1.85%....解約改買台灣50(0050),趕12月配息可行嗎?

昨(21日)晚有位讀者來信是這麼寫的:「畢大您好,這2天整理小孩保單,發現4年前買2張各50萬的躉繳儲蓄險利息居然只有1.85%,都被通膨吃光利息,我已解約想改幫小孩買0050,一方面很想單筆買趕上12月的配息,一方面又覺得應該分散風險,分批慢慢買,但不確定該分幾批?想請教您的建議,謝謝。」

日期:2022-12-04

投資理財

0050股價100→118元,成本變高定期定額該停扣嗎?曾存600萬0050的存股達人告訴你:何時該停利

2022.12.01編按:0050股價近一個月一路從100元漲到118元,有投資人擔心,這樣大漲每個月定期定額相對成本被拉高,是不是該該停止扣款?存600張兆豐金、年領百萬股息的存股達人大俠武林分享,當年他在0050還在80多塊時候曾買了快600萬,後來因為要退休才逐漸換成其他配息標的,他是如何決定0050何時該停利呢?

日期:2022-12-02

職場生活

12月新制/血汗錢小心飛了!12/1起飲料店禁用塑膠杯、YouBike騎錯秒噴350元…完整懶人包必看

揮別選情激昂的11月,迎接歡樂年末12月,但大家可別跟荷包過不去!12月1日起實施一連串新制,包括YouBike1.0退場、飲料店禁用塑膠杯、口罩令鬆綁、科技執法擴大等,多項新制沒掌握好,一不小心辛苦賺的錢就飛了!《今周刊》整理12月新制懶人包讓大家一次掌握。

日期:2022-12-01

職場生活

買台鐵車票也能用LINE Pay了!還有街口等9大支付工具…「訂購便當也可使用」

台鐵一改過去只能以現金或刷卡購票,繼2021年9月率先推出「台灣Pay」之後,今(11/17)日再宣布,未來買車票將再加入9大電子支付,包括人人熟悉的LINE Pay、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等,讓民眾到窗口購票更方便。

日期:2022-11-17

富足人生的必修課

【Podcast】X【毛利小姐變有錢】動動手指就能搞定理財和投資大事,數位工具如何變身財富管理專屬營業廳?

相較以往多數人都是透過打電話請營業員幫忙下單買股票,現在應該幾乎都是使用電子下單,但大家知道嗎?在數位發展的浪潮之下,其實金融業者的數位化服務發展已經相當成熟,還有相當多元且個人化的服務,甚至我們談到財富管理時,透過專業的金融公司,投資人都愈來愈能體會到數位金融的便利性、必要性,甚至是一個適用於全年齡,或是能將個資或詐騙風險降到最低的利器。

日期:2022-11-16

投資理財

竹科工程師年薪130萬還喊窮,跟老婆吵到快離婚...1個家庭主婦加2個小孩:男人一句「我養妳」代價有多高

疫情爆發後,身邊很多夫妻都鬧離婚,原因都離不開錢,真的是貧窮夫妻百事哀嗎?今天來討論一個婚姻中很重要的理財問題,到底年收入多少的老公,可以養得起一個家庭主婦跟兩個小孩呢?來看看其中一個案例。

日期:2022-11-16

投資理財

房貸、雙車貸、俱樂部會員費...年收入160萬小家庭的財務災難:每月帳單總是比收入多一點

本文作者是奠基市場指標的技術分析大師威爾斯.威爾德,他透過投資與技術分析領域,累積了大量的財富與名譽,雖受所有人推崇為成功人士,但他心裡卻始終有個遺憾,未能早點學會理財!如果提早懂得如何理財,他不必受困財務緊繃的生活,如果盡早養成理財習慣,他甚至可以累積更多的財富。於是,他撰寫了這本書。

日期:2022-11-08

產業時事

解封後「他們」反而看不到未來...3因素掀外送員轉職潮 過來人心聲:這是份不被外界承認的職業

美食外送是不少人的餐飲日常,持續二年多的疫情更帶動外送平台興起,一度有不少人看中每月動輒收入逾六、七萬元,投入外送員行列。但隨著疫情解封,加上抽成、福利制度不完善,「沒有未來性」,且有交安疑慮,愈來愈多外送員回歸上班族。

日期: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