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93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數據共享創造新商機

麗嬰房推動母嬰產業數位轉型 共創寵兒商機

在台半世紀的麗嬰房,是國內母嬰產品、童裝的龍頭品牌,一提起嬰幼兒用品,很容易就想到麗嬰房。從服飾到玩具、從推車到寢具,母嬰市場的品項何其之多,為跟上數位浪潮,麗嬰房正積極推動轉型,導入智慧科技、帶動產業生態。

日期:2022-10-07

投資理財

東科董座「超低調」賣股的祕密

兩年前,東科董事長劉政林一筆超過四成股權的移轉交易,加上對象是神祕的外資企業,此舉引起許多投資人的不解,兩年後的今天,劉政林親上火線,對外澄清所有的疑問。

日期:2018-04-03

產業時事

經濟改革持續升級,印度股市多頭蓄勢待發

受惠政策改革、雙赤字改善以及國內投資增加,印度經濟成長邁入正向循環,可望再為股市增添上漲動能。

日期:2016-05-04

職場生活

一週天氣/持續濕涼!今晚到明晨最冷,下波更強冷空氣這天報到,有機會達冷氣團「低溫探14度」

持續受到東北風影響,中央氣象署指出週日(11/12)桃園以北、東北部有持續性迎風面降雨,降雨機率比昨天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隨冷空氣往南延伸,今晚到週一(11/13)清晨是這波冷空氣影響最顯著時間,最低溫下探16度,北部濕涼持續至下週二(11/14)、下週三(11/15)才較回暖,到了下週四(11/16)下半天又會再變天,要注意的是下波冷空氣強度有機會達冷氣團等級,北部氣溫預計驟降至14度。

日期:2023-11-12

投資理財

航運股漲完換誰接棒?矽力-KY超車大立光 「股王換人」指引新的投資方向

矽力-KY(6415)登頂股價一哥,大立光盤據多年的股王寶座退位,產業結構的轉變往往帶來新的投資契機,永豐金證券在本篇文章提供投資人中長線佈局方向。記得是在2012年,大立光(3008)憑藉鏡頭製造技術,一舉擠下宏達電成為台股新科股王,而且這寶座一坐就是9年的時間(2012-2020),一路走來超過3000個日子,你小孩都上國中了,世界盃都可以辦兩次了!

日期:2021-06-07

產業時事

上市櫃更名潮/中國人壽→凱基人壽…顧及品牌一致性,原保單條款內容維持、保戶權益不變!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中國人壽自1963年4月25日設立,原名華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1981年1月經財政部及經濟部核准更改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995年2月8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成為開發金(2883)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後2年,中壽於2023年4月2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中國人壽更名凱基人壽專案計畫」,該計畫目前已進入主管機關審核程序,公司名稱變更基準日將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另行公告說明。

日期:2023-09-20

投資理財

上市櫃更名潮/重鵬生技→博士旺創新…「3次更名」從NAND Flash、生技再跨區塊鏈,周康記掌舵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重鵬生技(3555)於今年6月更名為「博士旺創新」,目前博士旺創新董事長是周康記。「博士旺創新」已是3度改名,原來是成立於2003年9月的「擎泰科技」,業務為NAND Flash控制晶片廠,2016年威剛旗下兆隆、億生等公司入主,轉型為經營生物技術服務與食品雜貨,更名為「䳯鵬億極」。2018年9月跨入美妝品、保健品、機能飲品等相關產品銷售與合作,二度更名為重鵬生技。

日期:2023-09-20

品味人生

恐還有地震!你家的「緊急避難包」有裝這些東西嗎?

編按:今天(3/23)凌晨1時41分花蓮近海發生規模6.6地震,隨後又在1時43分發生規模6.1強震,不少人都被地震搖醒。這次地震以花東感受最明顯,台東縣最大震度為6弱、花蓮震度5強,而南投、嘉義、高雄、雲林、台中、宜蘭、台南、彰化、苗栗、竹縣也有4級。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目前觀測到較大的餘震已經超過40次,不排除3天內會再發生規模5以上餘震。值得一提的是,該區域已有近半世紀沒有超過6.0以上的地震,從近期地震規模與全球地震來看,懷疑地震活躍期開始上升。今晨強震讓不少網友直呼「有921的既視感」,除了牢記「蹲下、掩護、穩住」口訣保護好自己,每個家庭也應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以便地震結束之後,如需外出避難,或是受困災區,無法及時獲得物資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原文刊登於2018/2/7,更新時間為2022/3/23)

日期:2022-03-23

財經時事

物聯網預知全方位環境動態 如何提升用智能 感知生態環境動態?

 我國在智慧環境管理有三大議題,分別是(1)環境品質感測器數量不足,需蒐集更多資訊以支援環境數據分析應用及環境資訊揭露;(2)環境品質感測設備價格偏高,無法因應大量需求廣設感測點;(3)運用大數據分析解決環境問題經驗不足,且缺乏整體規劃。而國外不乏成功案例,西班牙透過環境物聯網布建,達到了森林火災預防、河川預測及洪水預防、環境控制的目標;而歐盟則以Reference Model,將分析流程標準化,鏈結大氣資料庫、生態資料庫、海洋資料庫、監測地震及火山等動態觀測資料庫,分析巨量資料進行趨勢預測。我國為突破感測元件技術缺口及環境數據分析經驗缺乏的困境,需有跨域整合計畫支持,由上而下透過政府帶頭推動,初期扶植企業投入資源,待技術成熟後逐步建構整體產業鏈。

日期:2016-10-13

產業時事

台灣海岸垃圾多到讓人頭皮發麻…1年估逾15萬袋、重量近650噸!工研院用AI「快篩」海廢助淨灘

「全台有多少海廢?以『海廢快篩』計畫那年的數據來說,只是概估,但統計下來,超過15萬袋,換算出來是1200多萬公升的垃圾。」雖然是3年多前發布的資料,但荒野保護協會海廢調查志工廖建翊,對前述數據,仍記憶猶新,「你光想像(逾1200萬公升垃圾量),就會頭皮發麻吧!」

日期: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