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84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曾坐牢、賣熱狗,如何成為「普丁大廚」?窺探36小時「快閃兵變」內幕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揚言推翻軍事領導層,發動武裝叛變後36小時,卻突然戲劇性退場,讓外界霧裡看花。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首次對外發聲,表示無意推翻普丁政權,只是想要抗議,而抗議目的是為了避免瓦格納遭摧毀,同時透露俄羅斯國防部要瓦格納集團於7月解散。普丁對此兵變事件錄製一段影片向人民喊話,除了強調「武裝叛亂都將被鎮壓」、斥責瓦格納背叛國家與人民,也說瓦格納做了唯一正確的決定,就是在最後一刻停下來。普丁表示,瓦格納可以與俄羅斯國防部或其他執法機構簽訂協議、繼續為國家服務,或返回家人朋友身邊,也稱武裝份子可前往白俄羅斯。

日期:2023-06-27

職場生活

95歲博士生日後悔流淚:65歲退休以為自己很老了,每天都在等死,白白浪費30年

寫這本書是我步入60歲之前,回顧前半生時出現的一個構想。我想知道接下來的餘生,我計畫要做什麼。在我年輕時,認為活到60歲就已足夠了,因為當時的平均壽命不是很長,能活到60歲已經算很不錯了。但時至今日,情況早就不同了,比起60歲,多活20~40年已經很常見。但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化仍然被過去這種活到60~65歲就夠了的觀念深深影響著,導致超過這個年齡層的許多人都抱持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活著,失去了生活的目標與熱情。最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老年人不知道如何維持健康和活力,從而剝奪了他們積極生活的能力。現在我們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每個人都想知道如何在晚年活得更好。所過得有意義。這種心靈目標可以讓我們在每個當下都活得鮮活有意思。缺乏靈性的生活,即使活到80歲也會感到無聊和毫無意義。寫這本書時,我主要想的是那些超過40歲的讀者,他們正開始思考如何規畫後半生的生活。但是,這本書也可以幫助到任何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是想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充實生活,都可以從這本書獲益。畢竟有一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我們不幸早逝,否則總有一天會步入老年期。規畫美好的老年生活,應該像規畫職涯或繳納退休金一樣正常。每一個人都要面對「老之將至」這個事實,而你現在的生活方式將對你今後的幾十年生命產生巨大的影響。

日期:2023-06-27

產業時事

影/泰坦號內爆5人罹難,鐵達尼號沉船旁488公尺發現殘骸…導演卡麥隆:和1912年悲劇十分相似

潛水器「泰坦號」(Titan)於6/18赴北大西洋海域探訪百年沉船「鐵達尼號」殘骸,在加拿大東部外海下潛後不到2小時,即與水面母船失聯,船上氧氣量只能讓5名乘員使用96小時,週四晚間台灣時間19點08分已耗盡氧氣。雖然美、加、英、法均派出人力物力投入搜救,可惜搜救最後沒有出現奇蹟。美國海岸防衛隊官員宣布,深海機器人在海面下4000公尺處,距離鐵達尼號沉船的船首約488公尺發現潛水器殘骸,殘骸來自泰坦號的壓力室,起因可能是「災難性內爆」,5人已死亡,白宮也發聲明向家屬致哀。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個設計用來探測敵方潛艇的高度機密聲學監測系統,曾偵測到泰坦號潛水器在通訊中斷時運行的地方附近,出現與內爆或爆炸相符的異常現象。

日期:2023-06-23

產業時事

聯準會總強調「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是好事」!為何《富比士》總編反駁「沒有健康的通膨」?

凱因斯學派對需要低通膨這樣的觀點其實是倒果為因。 試想, 把你口袋裡的錢變得比較不値錢, 怎麼能讓你或任何人變得比較有錢呢? 大家都知道凱因斯本人承認, 貨幣貶値讓政府能「 偷偷而且不被發現地沒收公民一大部分的財富。」

日期:2023-06-21

產業時事

中國「直播帶貨」神話,為何在美國至今無法成功?解析背後3個原因

近年中國電商產業裡,直播帶貨成為一則神話。各大電商平台透過直播衝出上兆人民幣的銷售額。然而同樣的商業模式,至今未在美國蓬勃發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日期:2023-05-29

產業時事

經濟學外部性問題的最佳解方:政府採用聯邦制

不同問題由不同級別的單位處理

日期:2023-05-22

產業時事

「2個金字塔合起來才發展出台積電」!張忠謀給大學生忠告:你們不準備謀生本領、這世界不歡迎你

台北榮總周二舉辦「院內大師講堂」,邀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談創新、成長、管理、永續」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台積電技術領先與成功的經驗,提及對於如何培養對未來有遠見的人?他說「知識金字塔」,最底下的一層是資料(information),再往上一層,是知識 (knowledge),則需要將資料「內部化」,就是要用腦子,這是大學生涯應該養成的能力與習慣。

日期:2023-05-19

產業時事

台灣是世界最危險的爆發點之一!紐約時報:國民黨提名「溫和派」侯友宜,對2024總統大選利弊分析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5-18

產業時事

《時代雜誌》拆除付費牆、《Vice》聲請破產…新媒體出路在哪?專家:關鍵在想通「這件事」

網路發展至今,媒體仍在找尋出路。專家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除了要經營多元化的品牌與收入來源,更需思考如何找到讀者,提供讀者真正需要的「體驗」。

日期:2023-05-16

產業時事

張忠謀曾自豪「半夜叫員工加班,他們的太太不會反對」...如今年薪300萬也留不住人!紐時揭台積電人才困境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