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219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吃兩片就致死!南投河豚中毒1死8傷「魚種」曝光…毒性是氰化物1000倍以上,哪個部位最毒?

南投仁愛鄉驚傳吃河豚中毒的意外,一名44歲洪姓男子11/25料理河豚肉,邀請8位居民及友人共享河豚火鍋。不料隔天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腳麻痺無力等症狀,其中1人被發現時已明顯死亡,另外8人緊急下山治療。食藥署12/6公布「魚種」,以DNA物種鑑別結果發現為「月尾兔頭魨Lagocephalus lunaris」,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組長王德原表示,「河豚生魚片」檢體檢出TTX高達134.30 mg/kg,以一片10公克的生魚片來算,毒素就是1.34毫克,只要吃兩片就達致死劑量。食藥署表示,月尾兔頭魨又稱作月腹刺魨、栗色河魨、毒鯖河魨等,屬四齒魨科,主要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區,臺灣四周海域均能見其蹤跡,體長可達50公分,其背面及腹面均佈滿小棘,尾鰭後緣呈新月形,內臟、皮膚及肌肉皆含河豚毒素,毒性極強。食藥署再次呼籲,河豚種類繁多且一般難以辨認,誤食有毒河豚死亡風險甚鉅,因此,切勿捕捉或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並建議餐飲業者避免供應河豚,千萬別因追求美味或嚐鮮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官網,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強度與痲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之1000倍以上。因種類、地域及季節不同而有毒性強弱之分,其中卵巢、肝臟含有劇毒,腸、皮膚含有強毒,也有肉中含毒者。河豚毒素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

日期:2023-12-06

職場生活

健檢「抽血驗癌症指數」?醫:多做都是困擾,擔心罹癌要做這些檢查…什麼是癌症指數?高等於罹癌嗎

國人自我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每年都會去做健康檢查,不過有些健檢項目出現一項健保沒給付的「抽血驗癌症指數」,有醫師指出,自己從來就不會幫自己抽血驗癌症指數,認為是「完全沒用的檢查,多做一點都是困擾」。

日期:2023-12-06

產業時事

「做銅版紙起家,沒想到有天會用電子紙把自己殺光光」78歲永豐餘第二代掌門人道出集團下個百年挑戰

作為永豐餘的第二代掌門人,何壽川帶領這個近百年的企業一步步從造紙業跨到科技業。當淨零成為全世界當紅議題時,何壽川又要如何帶領紙業抓準「醣經濟」機會?

日期:2023-12-06

產業時事

「我20幾歲買2、3間房」趙少康教戰如何賺一桶金搶年輕票…曾說兒子比他還厲害!操盤史曝光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日前稱侯趙配的年輕人支持度還是太低,因此喊話接受5個學校邀請,要與年輕人面對面,任何問題都不迴避、互相溝通一下。趙少康週四(11/29)到新北板橋查看立委參選人葉元之競選看板時,對於此事改口,趙少康說有人提醒他,因為登記後身分不一樣,「進校園好像會有爭議,我也煩惱這件事」。至於如何替國民黨營爭取年輕人選票?趙少康上節目專訪時表示自己20幾歲時就買了2、3間公寓,若有機會與年輕人對談,可以教大家如何理財創業、賺進第一桶金。不過,此番言論遭外界質疑是在炫富,趙少康週五(11/30)出席活動澄清自己不是要吹牛,用意是希望打破貧富懸殊、社會不公,希望年輕人有能力買房子;同時趙少康也說,當年很多年輕人努力就有收穫,現在年輕人沒希望,窮一生之力也買不起房子,「這是很大問題」。

日期:2023-11-30

產業時事

台積電、聯發科…投資銀行教父杜英宗:30年來見證台灣從落後小島到半導體王國,關鍵是它

我在1974年赴美發展,當時的台灣連高速公路都沒有,物質缺乏、非常落後,我至今都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在美國看到高速公路時,對美國和台灣之間差距的震撼。

日期:2023-11-30

產業時事

年減18.9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 南茂科技節能有成,輔導供應鏈啟動碳盤查

早在十年前就啟動節能計畫,今年兩波電費調漲讓南茂科技享受到甜美果實,供應鏈廠商也在他們「以大帶小」輔導下展開碳盤查。在低碳就等於競爭力的未來,身為產業一員絕不能掉棒。

日期:2023-11-29

職場生活

「健康飲品」喝多會出事!40歲業務經理竟從脂肪肝變肝癌…不是手搖飲!醫曝「恐怖成分」直搖頭

台灣成年人脂肪肝盛行率高達3成,粗估全台就有600萬人有脂肪肝,許多人都知道喝手搖飲可能攝取過多熱量,沒想到一般認為健康的「果汁」,卻也可能是造成脂肪肝的原因之一!外科醫師江坤俊日前分享案例,表示一名40多歲男子因腹部疼痛、高燒就醫,檢查左肝有3公分大腫瘤。由於男子沒有B肝、C肝,體型中等、也無家族遺傳高血脂,讓醫師一度摸不著頭緒;結果開刀一看才發現他的脂肪肝非常嚴重,進一步詢問得知男子每天要喝好幾杯果汁,「這麼大量的果糖,久而久之當然有脂肪肝!」

日期:2023-11-28

投資理財

眷村長大,蔡詩萍聊96歲公務員老父親:不給子女出人頭地的壓力,只要看到我在看書他就很開心

蔡詩萍: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留言說:你真的好幸福喔,你爸媽都還在,而且你到這年紀了,你爸媽都還在。我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還好啊,因為我們太習慣了,可是看了幾次不同的人這樣講,突然間覺得滿有道理的。有一些讀者互動,我聽到最感傷的是,很多人說他看這書之後就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父親可能走很久了。我才突然發現到出書的時候,我爸爸還在,我還可以把書拿回去給他,雖然他已經很疲累了,不一定能看書,可是我爸還會這樣子翻翻書,我弟弟當場拍下一張照片。你看一個90幾歲的老先生翻兒子寫他的書,你曉得這種感覺就很溫暖。

日期:2023-11-25

職場生活

小六生才拿新iPhone又吵出國玩,絕食逼爸媽「沒錢去借」…教育太失敗?3個父母該知道的事!

父母不斷滿足孩子想要的東西,並不是在幫助他們,反而可能是傷害,有位媽媽就因此感到心力交瘁,她發文表示,先生是產線作業員,她是家庭主婦,薪水只夠維持家用,先前買了iPhone給讀小六的女兒,但孩子生日許願要出國,只因為同學先前連假都有出國,甚至以絕食、自殘威脅,更直言「沒錢可以去借,以後再還」,讓她感到心累。對此,心理師表示,用物質來表現愛,得到的結果往往是被認為理所當然要擁有,認為都是應該的,一旦習慣這樣的模式,當父母無法滿足需求時,就變成父母的不對了。

日期:2023-11-25

投資理財

家裡的財富3代花不完,他卻選擇工作忙得要死要活...身價破億友人給我的啟示:財富自由其實有3階段

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2024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即將舉行,商討明年基本工資調幅,基本工資應該能繼續調高,月薪估來到27,225元、時薪估有181.5元,調幅優於韓國、略低於日本,目前還沒定案,實際狀況要等之後才知道。很多人對於數字的敏感度不高,或者沒想通一些事,因此聰明的人不見得過得就比較快樂,從2020年大印鈔開始,其實當時美國或台灣都一樣,都還沒產生通膨,從各種數據顯示都是如此,聯準會主席後來才被大家批評,表示「慢半拍」,甚至是慢了兩拍。敏銳度高的人,會在2020年那一年,不一定買在低點,而是各種資產,能買就買,盡可能把鈔票用掉就好。(手上當然還是要留基本家庭生活費半年)

日期: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