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7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臺灣兒科醫學會:支持 6-11 歲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111 年 4 月 20 日建議,推動 6-11 歲兒童族群接種 Mode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劑數為 2 劑,間隔 12 週,接種劑量為成人劑量之一半。接種作業可視家長與幼童接種意願,由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 COVID-19 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及安排校園接種。BNT 新冠肺炎疫苗也即將能夠使用於此年齡層孩童,劑量為成人的三分之一。臺灣兒科醫學會支持指揮中心「6-11 歲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建議。

日期:2022-05-01

職場生活

北市5/5開打莫德納兒童疫苗,要等BNT嗎?心肌炎比率誰高?心臟內科醫師「拿數據給答案」

編按:指揮中心敲定5/2起為兒童施打疫苗,台北市敲定在5/5幫6-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學生可申請疫苗假3天,小學也可實施3-5天遠距教學演練,預估將有5.7萬學生接種。若是在周五施打疫苗,2天周末後再施行5天遠距教學,學生則會有9天不用到校,不過考量到兒童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家長為此可能也需要請5天無薪防疫照顧假。究竟要不要讓孩子打兒童疫苗,要選莫德納還是之後引進的輝瑞BNT?專家這樣說。

日期:2022-04-29

職場生活

翻轉老廠新樣貌vs.不接家業闖天下 三個80後傳產二代 大膽破框掀市場變革實錄

扛著手搖飲元老、回收玻璃廠、食品業的招牌,他們是許多人眼中的富二代。但其實,不願被貼上標籤的他們,正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傳統框架,讓外界看見,老品牌也能有新思惟。

日期:2022-04-27

全台防疫報導

怕染疫、隔離無法外出,你家得備妥這20樣「久放食物、保健品」 醫師指:溫度計反不重要

台灣本土疫情進展快速,確診者不斷增加,指揮中心預估4月底染疫人數會破萬,除原本居家隔離者外,也啟動輕症者「居家照護」政策;不過,近日卻衍伸出大樓管委會阻止外送員上樓,同時也沒有人幫忙送餐,導致居隔者無飯可吃的困境引起熱議。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當初相信各國政府說不需要買生活物資的人到最後怎麼下場可以看一下上海」,認為在疫情嚴峻下,還是要做一些準備不能坐以待斃。

日期:2022-04-22

全台防疫報導

聯亞經營權鬥爭,獨生女趕走親娘!王長怡:她涉世未深,「我要拿回經營權還是有辦法的」

聯亞生技子公司聯亞藥,在3月初重新向食藥署申請新冠疫苗製造緊急使用授權(EUA),卻在結果即將出爐之際,傳出經營權大地震!據了解,聯亞創辦人、也是聯生藥董事長王長怡,在3月底聯生藥開曼控股董事會上遭無預警撤換,改由聯生藥董事崔贊捷出任董事長,連官網都已經換上崔贊捷,知情人士說,支持他擔任董事長的,正是王長怡獨生女胡世一。王長怡今回應《今周刊》表示,目前正在聯亞生技內部舉行會議,將於近期內舉行記者會把來龍去脈說清楚,甚至不排除走上法律途徑。王長怡說,她持有過半股權,「想拿回經營權還是有辦法的。」對於和女兒胡世一的關係,王長怡說,女兒涉世未深,是被崔贊捷及左右手林淑菁把持,她說和女兒就是mother & daughter,「I love her always.」王長怡並和崔贊捷和林淑菁(聯生藥總經理)喊話,要拿公司要拿的「理順」,崔如果想要回資金,她可以用加利息的方式把股權買回來;如果崔、林想要公司,可自己出去創一個,不用「搶」一個別人已經付出心血20年的公司。對於被拔除董事長一職,王長怡表示會想辦法自救,「經營權不可能輕易被拿走」目前會先召開股東會,接著重組董事會,用正常程序駁回崔贊捷董事長職務。「現在是我最能發揮的時候,我不能在這個時候退休,我還沒達到我的巔峰」。

日期:2022-04-19

職場生活

兒童只能打莫德納...像當「白老鼠」?醫:這題真的很難決定!若接種BNT也有「這缺點」

台灣本土案例連續好幾日都破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17宣布,6至11歲兒童開放可以施打「半劑量」莫德納,第二劑於第一劑施打後28天後可追加。許多家長卻擔憂,認為BNT目前的國際數據相較於莫德納較多,對於半劑莫德納還是有疑慮。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就指出,「BNT打兒童的問題是劑量太低了,當然就不良反應少!」表示防護效果恐沒莫德納來得好;他也坦言,「兒童大量施打疫苗,是否真的是利大於弊?這個問題,以目前的資料看來,沒有非常明確的答案。」

日期:2022-04-19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158期︱中國防疫政策輕微鬆綁—是否解封看兩個動向

截至昨日為止,中國有超過40個城市「封城」,已經對各個產業,尤其是電子業造成輕重不一的衝擊。正當股市因中國疫情吃緊重挫之際,我們觀察到中國衛生當局的防疫政策有開始鬆綁跡象,未來是否大幅度解封,調整為與病毒共存政策,則必須注意兩個動向。

日期:2022-04-18

職場生活

台灣首例5歲以下重症,家屬控昏迷求救沒人理!陳時中:各單位都是全力在做該做的事情

台灣出現了首例未滿5歲的兒童重症案例,且該案的家屬還控訴出現了求助無人理的狀況,導致小朋友都昏迷了才能送醫,還必須要插管治療,甚至忍痛簽下「放棄急救書」!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說明,能了解家屬著急的心情,也把1922的通報和後續的處理時程報告了一次,並表示「不論1922、地方衛生局、119也都是全力在做該做的事情。」

日期:2022-04-16

投資理財

整合集團綜效 晟德擬合併玉晟生技 朝轉型專業生技控股公司 邁一大步

晟德大藥廠(以下簡稱晟德,代號:4123.TW)7日召開董事會,宣布通過合併子公司「玉晟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發行新股,晟德為存續公司。玉晟生技與晟德暫定之普通股換股比例為1:0.1078,晟德擬增資發行新股13,949,937股以合併玉晟生技公司。這項對自家投資公司的合併案,目標是未來讓晟德大藥廠朝正式轉型為專業生技投資控股公司,邁出重要的一步。

日期:2022-04-07

產業時事

中國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假清零是有害的

清零是不可能的,假清零是有害的!和Omicron共存是必然的,問題是如何共存?

日期: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