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30
產業時事

ESG是投資基本,而非投資標準

在我們的投資標準裡,符合ESG只是基本,如此才有可能吸引到好的精英人才、客戶與投資者,打造出超越我們投資標準的領先企業,在牛熊市都能保持高水準的投資績效。

日期:2022-09-28

產業時事

天然氣、核能獲貼「綠色標籤」 列入永續經濟成員 核能變綠電有玄機?專家解密背後涵義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面對立委質詢時表示「核電是綠電」,但要考慮核廢料處理等問題,行政院今(11/1)澄清,核能發電是否被視為綠電,歐盟在認定上有嚴格前提,須先滿足核廢料處置相關規範,然而國內核廢料處理仍未有妥善的終極處置辦法,尚難以將核能認定為永續能源。早在去年八月,《今周刊》在歐盟將核電納入「永續分類」的「綠色投資項目」核能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時,就做過分析報導。核能確實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但條件嚴苛;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亦指出,再生能源中並不包含核能發電,台灣仍應務實發展再生能源,才是實際之策。

日期:2022-08-03

產業時事

ESG成企業營運顯學 科技賦能打造永續競爭力

極端氣候、疫情、戰爭等黑天鵝衝擊全球經濟,引發企業經營危機,ESG成為企業營運顯學。為協助新竹在地客戶永續經營,精誠集團7月5日攜手今周刊舉辦「2022 ESG數位趨勢論壇」,邀集業界專家分享如何透過科技賦能,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國際上,歐盟預計2023年推行碳關稅政策;在台灣,金管會也帶頭在2022年3月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查證」。越來越多全球投資機構已將企業永續發展指標ESG列入投資衡量標準,各大企業也紛紛宣告碳中和計畫,並要求供應鏈夥伴配合ESG策略。因此,所有企業都無法置身其外。

日期:2022-07-15

產業時事

「預售屋都蓋好了,車還沒等到」,今年車市怪奇現象…業者憂:就怕解封後民眾搶出國沒錢買車

缺車、漲價、疫情,多重因素糾結已經造成車市前景不容樂觀,這段谷底,車廠可能又會面臨產業洗牌。

日期:2022-07-04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中鋼:節能減碳已從環保變成經濟議題 攸關企業存亡 鴻海:碳中和其實是場新經濟戰爭!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30)日在《今周刊》的2022「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閉幕致詞時表示,政府為了呼應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趨勢,已經從法規面推動國家及社會邁向淨零碳排,希望從企業到民眾,大家一起為減緩氣候變遷及碳中和的目標努力。中鋼公司技術副總經理鄭際昭下午在高峰會的專題演講指出,節能減碳議題已經由環保轉化為經濟層次,攸關企業永續經營,興衰存亡,希望大家要有清楚認識。全球最大電子專業代工廠商鴻海集團也由環保長洪榮聰分享在邁向淨零路徑的經驗,他強調全球追求淨零排放及碳中和的趨勢,「表面上是愛地球,檯面下是一場新經濟戰爭,而企業決勝關鍵就在調整好自身體質」。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假面ESG現形記》以減碳為使命做電動車,特斯拉竟被踢出標普ESG指數,馬斯克究竟做錯什麼?

去年3月,歐盟一紙《永續金融揭露規範》新規,正式吹響了反「漂綠」的號角。近500天後的現在,這場「ESG打假之戰」,又上演更鋪天蓋地的第二幕。隨著全球一個又一個雷厲風行的圍剿案例曝光,假面ESG正因此一一現形!

日期:2022-06-15

產業時事

假面ESG現形記》以減碳為使命做電動車,特斯拉竟被踢出標普ESG指數,馬斯克究竟做錯什麼?

去年3月,歐盟一紙《永續金融揭露規範》新規,正式吹響了反「漂綠」的號角。近500天後的現在,這場「ESG打假之戰」,又上演更鋪天蓋地的第二幕。隨著全球一個又一個雷厲風行的圍剿案例曝光,假面ESG正因此一一現形!

日期:2022-06-15

產業時事

推特在馬斯克生態系的軟角色

馬斯克收購推特後,將對推特增加支付、社交網路、音樂、戲劇、遊戲與串流工具的服務,若再加上星鏈的助攻,預估推特的數位廣告收入與用戶數,未來會大幅成長。

日期:2022-06-08

投資理財

信驊、緯穎...伺服器需求強勁為何市場看空?「水很深」60億操盤手分析股價下殺背後原因

盡信書不如無書,只看新聞做投資極危險。

日期:2022-05-31

投資理財

2022鉅亨ESG永續投資趨勢論壇登場!掌握ESG關鍵,跟上投資新浪潮

全台最大民營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舉辦「2022 ESG永續投資趨勢論壇」,邀請元大投信、百達投顧、法銀巴黎投顧、景順投信等投資機構、倫敦交易所集團(LSEG)與Aon怡安國際管理顧問,分別以「ESG永續投資策略 ∕ ESG的投資與商機」與「ESG驅動社會創新 ∕ ESG創造永續生產力」等議題發表專題演講,並針對「ESG永續與公司治理」及「ESG永續與多元投資」等角度,提出業界最新看法。

日期: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