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76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新北400萬市民注意!資源回收新規今起上路,做錯最重罰6千...7大類物品怎麼放才對?

新北市民注意了!新北市環保局公告自今(113)年4月起,民眾7大類回收物應確實分類並分開單獨回收,且須用「外觀可辨明內容物」之塑膠袋裝,避免摻雜垃圾或非回收物品。上述回收物新規在去(2023)年9月12日就已公告、10月1日生效,設緩衝期6個月,因此將從今年4月1日起實施,若民眾未依規定落實分類回收,將根據《廢棄物清理法》,最可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原文刊載於2024/02/01,更新時間為2024/04/01)

日期:2024-04-01

產業時事

4月新制整理包/電價調漲11%、房貸利率最快這時候調升⋯823萬車主注意!牌照稅別忘記繳

時序即將進入4月,有哪些和民眾荷包息息相關的新制即將上路呢?最受關注的新電價4月起上路,平均調幅約11%。此外,823萬車主注意,牌照稅將於4月1日開徵。而央行日前升息半碼,各公股銀行的非政策性房貸利率最快在4月2日起反映,調幅多為0.125個百分點。還有哪些新制呢?《今周刊》帶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4-03-31

產業時事

砂石盜採變天坑、地層下陷土地荒廢30年 靠「種電」找回生機! 農民:不用擔心收入,生活更穩定

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嚴峻,各國紛紛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與行動,蔡英文總統也在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上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而太陽光電被視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台灣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又該怎麼做呢?

日期:2024-03-29

產業時事

RIN年會12國頂尖機構齊聚!工研院大秀機器人協作解決勞動力,經部:讓世界看見台灣創新技術

全球最大應用研究機構組織RTOs International Networm(RIN)首長年會首度前進亞洲,一連於3/26、3/27在台灣舉辦,包括芬蘭、法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12國頂尖研發機構的首長齊聚台灣,突顯台灣在創新研發的深厚實力,受到國際認可。本次RIN主席、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RIN是全球最重要國際應用研發機構鏈結平台之一,年會移師台灣,突顯台灣獲得肯定,此次聚焦氣候變遷、勞動力短缺等挑戰,台灣會和國際互補,建構韌性社會。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高雄鋁工廠大爆炸2死6傷!疑灌模作業不慎釀禍 佳豐鋁業致歉「會負全責」...多年違規黑歷史遭起底

高雄鋁工廠一早傳出爆炸巨響,疑似因為灌模作業不慎釀禍,造成現場8名員工2死6傷,高雄市衛生局緊急啟動大量傷患應變機制,勞檢局隨後也勒令停工、開罰30萬,相關單位正在調查氣爆詳細原因。不過出事的佳豐鋁業遭踢爆,其實多年來違規不斷,光是去年就已經被開罰了4次。

日期:2024-03-23

產業時事

台南溫體牛肉湯的起源

金門的養殖牛肉,有利用廢棄酒糟養牛的歷史背景,形成金門牛肉自成一格的特色。但即使有此利基,「金門牛肉」這塊招牌,仍遇到標示混亂與投機行銷的挑戰⋯⋯。

日期:2024-03-20

產業時事

同業觀點 義美老總倡議一勞永逸作法 高志明:被政府查到就該停業

(今周刊1421)蘇丹紅掀起台灣新一波食安風暴,在民眾人心惶惶、食品業者都不想沾邊的情景下,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卻決定現身聊食安。

日期:2024-03-13

職場生活

三意學校的三意人》「媽祖繞境」8天回收資源41公噸背後推手!黃士漢為台灣經濟融入「善」的概念

在台灣環保產官學界,黃士漢的名字總是和創新的環保實踐緊密相連。他把「藍色經濟」和「善循環經濟」視為一生志業。長年推動環境永續和關懷環保工作者,他看到拾荒老人常常在夜色中工作發生車禍甚至失去生命,於是在拾荒據點增加回收金來鼓勵這些工作者穿上醒目的螢光背心,也讓資源活回收工作更安全。

日期:2024-03-08

職場生活

35歲後想生小孩真有那麼難嗎?不孕症權威醫師揭殘忍2真相:錯誤避孕逾1年卻沒懷孕,真的不是剛好

35 歲想要生小孩,真的很難嗎?這個問題最近一直縈繞在心頭。說真的,剛結婚那幾年我和老公都在拚事業,沒有小孩倒也樂得自在,月經遲到個幾天就嚇得半死,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好氣又好笑。

日期:2024-02-23

產業時事

賴清德政見提早實現,桃竹苗利多來了!「大矽谷推動方案」拍板,政院:四大策略創出6兆產值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舉足輕重,其中竹科周遭桃竹苗地區更是重點區域。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2/22)在院會拍板賴清德競選總統時所提政見「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盼帶動就業機會、薪資所得,將桃竹苗地區打造成更完整產業生態圈。國發會說明,「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將透過中央、地方合作,具體四大策略,將包括「深耕在地前瞻技術驅動全產業創新」、「強化深科技新創發展」、「配合在地需求延攬與培育人才」及「優化園區建設構築科技廊帶」。

日期: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