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91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27
投資理財

永續概念類全委帳戶 讓投資「天好運」 法國巴黎人壽華利滿滿類全委保單 專家操盤守護資產

今年以來受到全球經濟活動復甦帶動市場需求上升,也造成供應鏈大亂、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與隨之而來的通膨問題。疫情反覆之下,市場不確定升溫,連帶地使投資更難操作。類全委保單由專家操盤,投資人不用擔心該在何時進場或選擇標的;即便通膨與利率走高,多元佈局策略也能提供資產增值機會。

日期:2022-01-10

職場生活

退而不休 中高齡就業者再創職涯二春

時節入冬,清晨六點,太陽還未露臉,空氣帶著一絲寒意,當多數都市青壯族還在貪睡,66歲的李玉葉已在屏東鹽埔鄉的農場幹活,澆水整理,檢視新品種育成狀況。身為農友種苗公司的元老級員工,資歷長達45年,這些工作她再熟悉不過,唯一不同的是,她去年已申請退休,如今是農友的研發顧問,工時更彈性。

日期:2020-12-18

職場生活

別被雇主A了!特休假、補休假沒休完 新制規定要這樣做

年底到了,很多勞工可能特休假、 補休假休不完,去年勞基法二修後已有新規定,勞工應注意自己權益。勞動部表示,勞工在年度終結日未休完特休假,無論原因為何,雇主都要折給工資;如果雙方協商遞延,最長不得超過次一年度。補休假期限則是該年度特休假約定年度最後一天,否則也要補給加班費。

日期:2019-12-05

投資理財

5位建築師想建自己想住的房子,跨入建設業…和璞元合作「想把事情做好」:要讓案子有物超所值感

5位建築師為了蓋自己也想住的房子,踏入建設,在新北塭仔圳重劃區推出的第二個建案「築滿滿」,406戶、總銷82億,每坪房價為5字頭。堃達土地開發總經理黃啟煌表示,他們很看好塭仔圳重劃區的前景,未來將會以此區域為開發重心。他認為,長遠來看,近年營建成本和工資居高不下,「看來也下不了,會成為房價的奠基。」

日期:2024-05-21

職場生活

過年想多賺紅包錢?月薪36K「這4天」上班,單日可領近2千…發薪日遇連假怎辦,勞動局這麼說

下周五(1/20)就要過農曆春節了,許多人都想趁這時候好好休息,不過也有人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需要上班。根據勞基法規定,除夕至初三為國定假日,因此雇主應依法給假並給薪,若這4天遇到勞工例假或休息日,勞雇雙方就要協商補假,雇主若徵得勞工同意在國定假日或休息日出勤工作,出勤工資就要加倍發。

日期:2023-01-11

投資理財

100萬放15年變2300萬!他靠存股年領220萬股息:3檔食品股抗通膨,比0050多賺4倍

近期由於油價、原物料、航運價格上漲以及基本工資調漲…等因素,迫使「通膨巨獸」已經慢慢成形,奶油、沙拉油、麵粉、豬肉、醬油…等民生物資皆有不小的漲幅,也造成糕餅烘焙業者、餐飲業者、食品業者…不小的成本壓力,因此近期皆醞釀漲價,其中不乏知名的連鎖餐飲業者,一般預料,11月開始,國人就會感受到物價上漲通膨的壓力。

日期:2021-12-06

財經時事

長榮空姐上班日排減肥、曠職串長假 高院駁她資遣上訴

長榮航空劉姓空姐4年前以各種理由請假,1年只上班154天,長榮認為她蓄意曠職,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資遣。劉女自認歷年考績、訓練皆符合規定,請假也照流程,提確認僱傭關係存在訴訟,桃園地院判敗訴。劉女上訴,高等法院發現她利用上班日排減肥、看電影,認定資遣是不得已的手段,駁回上訴,僅判長榮給付1萬2868元工資差額。

日期:2020-09-23

職場生活

勞工9成自認「薪情差」 滿意度創6年低、平均凍薪3.1年

日前勞動部表示釋出風向球,表示在今年8月將往調升基本工資的方向努力,這個消息對大部分勞工來說應是一劑強心針,因為根據yes123求職網公布的最新調查,台灣約有806萬勞工,也就是近9成勞工不滿自己目前的薪資水準,比例創6年新高,其中因為勞工平均被凍薪約3.1年,有超過7成的人因此高喊想離職。

日期:2019-02-20

職場生活

工總2018白皮書報告:建議列英語為第二官方語,成立英文公共電視台

全國工業總會(以下簡稱工總)理事長王文淵於7月27日公布2018年度白皮書,點出台灣製造業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的五缺問題,並在共164頁的白皮書中,針對各項企業關心議題提供對政府的建議,除了最為人所討論的基本工資議題,其實也談到了有關美中貿易戰下的新南向政策建議,以及人才議題的建議等。

日期:2018-12-06

財經時事

中芯挖角梁孟松 真能拉近與三星差距?

台積電前研發處長梁孟松在二○一一年跳槽三星晶圓代工部門研發副總後,如今證實將再度跳槽,接任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長(Co-CEO),負責掌管競爭力最關鍵的研發部門。以梁孟松在晶圓代工資歷,加上過去帶動三星在奈米技術上追趕台積電實戰經驗,他的跳槽,已成為未來兩岸及韓國晶圓代工業消長的重大變數,值得觀察。

日期: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