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3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29
職場生活

台灣大未來》齊柏林、陳彥博都領過!帝亞吉歐斥資2億讓人圓夢,梁殷禎:永續投資很超值

不少人好奇,酒商如何與永續結合?帝亞吉歐台灣總經理梁殷禎認為,酒業與消費者及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威士忌屬於農業產物,以發酵穀物製成的蒸餾酒精飲料;回溯品牌核心價值,應與所處環境、消費者在乎的價值結合,而這三者的交集即為永續。

日期:2024-06-2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種樹、保育黑熊、修復火車及海草床復育,都是ESG … 農業部:永續做得好,對農業好、企業好,整個環境都好

「永續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不可以將資源在我們這一代耗竭掉。」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說明,「我們過去是線性耗竭式經濟,包括資源耗盡、土地劣化、氣候變遷,讓大家嘗到苦果,希望用循環可持續式經濟,例如資源循環、農業永續、糧食安全等,保留更多資源,讓下一代可以享受比我們更好的環境。」

日期:2024-06-2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碳排占全國20%!林欽榮談重工業大城高雄市轉型之路:我們有責任提供綠電、再生水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會上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以「雙軸轉型 高雄的創新之路」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暢談高雄未來「數位」與「淨零」雙軸並進的轉型路徑。

日期:2024-06-2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我們正在寫歷史」北市府副秘張溫德揭台北4大熱區,7年消除300萬噸碳排有解方?

《今周刊》周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溫德以「永續首都 淨零綠生活實踐解方 」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揭露台北市面臨嚴峻「升溫」問題,如何推動減碳新生活運動,朝2050淨零碳排邁進。在專題演講時,張溫德秀出一張台灣從1897年至今的平均溫度,近年「溫度已經變成豬肝色」,就算限於台北市,從1961年到2021年,「從2000年後就再也回不去以前的溫度」,更何況台北市在盆地,挑戰更加嚴峻,100年間,全球溫度上升1.2度,台北市同期間則是1.8度。「每年夏天,可能都是你餘生中最涼爽的夏天」,張溫德引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子平的警語,警示氣溫上升的嚴重程度,「去年7月份,台北市創下38.6度的紀錄,但前幾天,還沒有到7月,已經到了38.5度」,氣候的改變,讓物理環境已經回不了頭。

日期:2024-06-2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台積電進駐、無人機研發重鎮...翁章梁揭秘蛻變「農工科技大縣」歷程:嘉義縣有落後的優勢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會上嘉義縣縣長翁章梁以「蛻變嘉義×傳統到現代的經濟發展」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嘉義縣從「農業大縣」到「農工科技大縣」的蛻變歷程。

日期:2024-06-2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哪一隻鵝發燒了都知道」張麗善如何透過智慧農漁業,帶雲林走出新道路?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雲林縣長張麗善以「氣候變遷下雲林的韌性與創新」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雲林縣如何透過智慧農業,讓農業大縣走出新道路。「雲林是台灣的廚房!」專題演講一開始,張麗善以雲林為農業大縣的背景開始談起,「你吃的三把蔥裡面,有一把是雲林的;你吃的三條豬,有一條是雲林的!」她舉例。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台灣糧倉,是最大的蔬果中心、畜產中心,他在2018年上任縣長時,雲林的農業產值769億元,到了2022年,成長了130億元,達到了890億元的規模,甚至還打出自己的「雲林良品」的品牌。只不過,雲林的農業產值提升,但對於雲林廣大的農業人口而言,卻依然不夠多。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有66萬人口,有49.7%、將近33萬人口從事農業,換算下來,所有從事農業的人,一年收入約25萬元,遠低於勞工基本工資。「雲林要兩脫,第一要脫胎換骨、第二要脫離貧窮」,張麗善坦言,雲林的背景相對艱困,除了高齡化還有少子化,「50歲以上的人佔雲林人口比例超過65%,65歲以上超過20.7%」,還「生不如死」,每年死亡人數超過7、8千人,出生人數3、4千人。雖然面臨挑戰,但張麗善表示,雲林仍不遺餘力要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就已經透過縣務會議成立SDGs團隊,也有出版自我檢視報告,透過大健康產業、永續農業建立韌性的綠色產業,更成立極端氣候變遷辦公室,因應未來氣候挑戰。

日期:2024-06-26

投資理財

台灣大未來》日經指數1年飆21%,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揭「PBR改革心路」:日本終於擺脫陰霾

因PBR(股價淨值比)改革、以及受惠日圓貶值,日經指數過去一年以來上漲21%,今年3月更衝上40,888點歷史新高。東京證交所(下稱東證)社長岩永守幸周二(6/25)接受《今周刊》專訪,並於《今周刊》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發表專講,針對PBR改革進展、日本經濟分析,展現日本吸引海外資金、在整體企業利益向上當頭趁勝追擊的展望。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劉和然暢談「新北市淨零轉型3大計畫」:一群社區志工默默努力...台灣環保是「世界之光」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以「淨零宜居 智慧領航」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新北市如何透過智慧AI,與淨零結合,打造永續的新北市。劉和然分享,他最近代表台灣、以東亞區執行委員身分到巴西聖保羅市出席「地方政府環境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世界大會,讓他感到,「台灣不只有科技、半導體,在環保永續,也做得很努力。」「新北市需要城市觀點,又要有農村意識」,劉和然指出,新北市有板橋的四鐵共構,有像金山、萬里、石碇的農村,人情味豐富,新北市必須兼顧,才能讓新北變成有韌性的城市。劉和然說,面對極端氣候,減緩跟調適,一直是未來城市要面對的,所以新北市以「淨零宜居 智慧領航」作為對策。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AI的極致就是「多拉A夢」?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看AI投資標的:半導體上游、軟體、邊緣運算

輝達(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讓台灣刮起「仁來瘋」,而輝達的股價漲勢驚人,也讓AI成為全球投資熱搜關鍵字。對於永續和AI的連結,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秀出一張大型海藻圖舉例,海藻對於緩和溫室氣體排放有很大效果,且透過AI輔助運算,可看到更多復育海藻的可能,甚至應用到其他領域。對於AI投資契機與各階段型態,許家豪說,「AI的極致就是多拉A夢!」他認為AI最終階段就是機器體可以自動判斷使用者的想法、情緒,自動給予回應和解方,並且與使用者互動。他認為,目前AI還在早期發展階段,因此較好的投資是半導體和軟體,因為晶片的反應模式需要「訓練」,以及大量算力去支持運算,最後才能變成推論、對話,所以現階段半導體上游的設計、製造、伺服器、散熱、零組件,以及軟體處理的演算角色,都是投資區塊。許家豪也建議投資人可以關注「邊緣運算」,由於商業用途較廣泛,AIPC(可執行AI運算的個人電腦)會比AI手機更有機會。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經濟部三策略打造「台灣製造」國際化 ... 加強淨零永續、數位轉型,與國際夥伴攜手擦亮MIT招牌

地缘政治接連撞擊全球經貿、大國權利更迭,持續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不僅如此,美國降息、日本終結負利率、資金環境驟變,隨之改變經濟與金融格局。其次,AI算力、應用領域日進千里,技術革命加速,台灣強化其科技關鍵角色;尤其碳費上路、碳定價時代來臨,永續浪潮升級,產業如何適應、被淘汰?

為掌握未來科技與大趨勢,《今周刊》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緊扣時下最夯趨勢及主題「AI永續 世界新賽局」。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以「全球市場新機遇與挑戰:MIT的國際化戰略」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分為「台灣經貿穩健」、「分散市場布局全球」、「全球經貿挑戰與機會」、「MIT(Made In Taiwan)國際化策略」四大主軸論述。

日期: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