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834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7-04
產業時事

台積電各國都來追求 中國半導體業卻被上了四道枷鎖 從IP、EDA、設備到材料 北京突圍機會有多大?

中國早在2015年就提出,希望在2025年晶片自給率達到70%的目標,但在客觀條件受限與美國發起科技戰等因素影響下,專家預估屆時連20%都到不了。在業界專家眼中,中國追求半導體國產化的目標,最大關鍵不在於產能不夠大,而是從IP、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設備到材料,這幾個關鍵環節全都被國際社會卡脖子,特別是美國。北京當然不希望長期仰人鼻息,如今希望能從小晶片(chiplet)技術及第三類半導體等兩方面突圍,惟成效仍待觀察。

日期:2024-03-06

產業時事

日本跨境支付全面解鎖,交易額增17倍!街口、全支付、玉山Wallet覆蓋率超越微信支付

台日跨境支付再寫新篇章,日本電子支付龍頭PayPay與跨境支付平台HIVEX、台灣電支業者街口支付、全支付、玉山Wallet合作,2月29日起台灣消費者在日本PayPay合作店都可使用這三種支付方式,目前三家業者在日本覆蓋率已超越中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旗下Alipay+。

日期:2024-03-05

職場生活

告別假掰文化

曾經,侷促東隅的台東擁有鐵花村、擁有誠品書局,台東人引以為傲,因為講出去很有面子。然而,經過十多年的慘澹經營,台灣好基金會和實體書局皆因經營困難決定撤離。

日期:2024-03-05

職場生活

一把火燒光所有,她沒留一滴眼淚、咬牙籌錢賣屋全吞了…麗舍斯夏齡:求人是沒有用的「得靠自己」

2002年底,麗舍生活執行長斯夏齡面臨人生最大的衝擊。一場大火燒光林口倉庫1.75億庫存,前夫無法承受資金壓力,提出離婚要求。她的一切,包括事業、家庭瞬間垮了。面對大火,當下她一滴眼淚都沒流;前夫要求離婚,她也咬牙賣掉所有房產、吃下所有股份,窮到只剩2間店和空殼股權,她說:「人生最大的挫折就是這樣。」斯夏齡苦撐過最低潮的歲月、堅強地重新站了起來,如今麗舍交出亮眼成績單,斯夏齡開心地笑:「那2年疫情生意大爆發,營業額成長100%」!

日期:2024-03-05

產業時事

中國人大會議揭幕》將連發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先1兆人民幣…李強:基礎還不穩GDP成長定5%

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二會)周二(3/5 )揭幕,國務院總理李強首度提出政府工作報告,稱去年圓滿達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並把今年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目標定在 5% 左右。

日期:2024-03-05

產業時事

台灣農業的數位轉型:挑戰、機遇與智慧農業的未來

1970年間,瓦特的蒸汽機發明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而近年來,工業4.0如火如荼地展開。隨著2000年後網際網路的成熟,帶動資訊科技蓬勃發展,各種科技應用相繼推出,讓我們生活過得越來越便利、越來越充實。CHATGPT在2022年11月的橫空出世更使科技一飛衝天。傳統農業的發展是否也有向工業一樣迅速演進,開展所謂的農業4.0時代呢?

日期:2024-03-05

職場生活

百萬年薪「月光光」,先學聰明消費無痛省錢 專家:福袋、咖啡寄杯、買千送百…哪個是錢坑?

在這個萬物齊漲時代裡,越來越多人強調聰明消費,為避免薪水增加,存款卻不增反減的窘境,理財作家江季芸建議,要將消費過程複雜化,透過一系列步驟,增加花錢困難度,她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剖析消費者買福袋的心理,強調「花錢一定要保持理智」

日期:2024-03-04

產業時事

家裡兩輩都在高雄碼頭做苦力,如何栽培出3個麻省理工畢業生?2次移民讓我們家跳出階級複製

作者王裕閔是高雄出生的台灣囝仔,經過兩次移民的磨練,從台灣到阿根廷,再從阿根廷到美國,克服困難躋身入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後,未選擇科技業,一頭栽進華爾街,每天在交易廳的資產價格叢林裡廝殺。職涯從金融業競爭最激烈的華爾街發跡,縱橫交錯於賣方(投行證券業)與買方(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橫跨全球東西南北,為工作與人生創造各種財富。最引以為傲的是發掘、提拔、指導過上百位的投資英才,包括科技業的投資紅人凱西.伍德(Cathie Wood),以及馳騁於紐約、蘇格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澳紐的投資家與專業經理人。

日期:2024-03-03

產業時事

台達電電動車遇逆風 展望下半年:AI伺服器電源大單大量出貨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在1日法說會中表示,今年外面的變數很多,上半年營收也有機會比去年同期「好一點點」,但他認為台達電營運表現的重點在下半年、尤其是AI伺服器電源與散熱的大單都在下半年出貨,不過,去年表現亮眼的電動車,受到全球需求不振影響,電動車部門今年營收將由年增五成、下修至20%至30%左右。

日期:2024-03-01

職場生活

2024怎樣走出舒適圈?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

既然叫舒適圈,離開舒適圈當然讓人不舒服。但這正是我們應該擁抱及接納的作法,而且應該保持下去。刻意製造機會,讓自己盡可能與恐懼面對面。我訪談的每個人都提供類似的建議: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這個辦法讓你足夠熟悉面對恐懼的感受,把恐懼漸漸縮小成為好奇心之旅的一個小角色。我訪談的對象多半都同意,我們因為缺乏自信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裹足不前。我們降低對自己的期許,覺得自己達不到預期目標;而且習慣和好奇的對象保持距離。我們必須勇於站出來,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如何讓其他人相信我們呢?

日期: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