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2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電價連6凍創紀錄!4月起電價仍是每度2.6253元 但別高興太早...10月恐難逃調漲

經濟部昨(26)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在考量台電去年有盈餘,加上疫情變數,能源價格走勢有待觀察,決議4月電價維持每度2.6253元不變,是2015年新版電價公式上路以來,最長的「連6凍」。不過內部直言,這次設定的國際油價其實過低、加上再生能源收購增加,10月難逃調漲壓力。

日期:2021-03-27

產業時事

中國「十四五計畫」出爐,為何力拼「碳中和」?當然不是為人類社會貢獻,而是為了「發大財」

藻礁公投什麼立場?我對華麗辭藻、感性訴求是無感的,歸根究底還是能源選擇問題。3月11日是福島地震10周年,未來一周會有大量的報告出籠。核能從人人喊打,到聯合國將核能、綠電與可再生能源並列為減碳重要性能源, 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呼籲重視核能在減碳的效能。

日期:2021-03-08

產業時事

「七七事變」太陽光電業陷困局!「政策轉彎,至少損失3000萬…」苦主像被判死刑

太陽光電困局,讓台灣綠能政策恐面臨跳票危機!2025年是蔡英文政府主打「非核家園」的關鍵年,翻開能源轉型規畫目標,該年度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為20%,其中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達20GW(10億瓦)、以67%占比居各綠電之冠,可說是綠能政策能否達標的關鍵要角。

日期:2020-12-30

財經時事

拒看八卦、血腥內容!民間團體連署「公廣進駐52頻道」

「我們要公廣進駐52頻道!」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台灣環保聯盟及媒體改造學社等民間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批評當前商業新聞頻道製播內容,充斥太多血腥、八卦及行車記錄器等內容。民間團體發聯署活動,支持公廣集團上架,目前已有366人及10個民間團體響應。

日期:2020-12-03

產業時事

盛達電業搶攻儲能商機 全球瘋綠電,太陽光電永續發展趨勢

盛達電業在今周刊舉辦的第四屆新能源國際論壇「轉型能源‧綠色經濟」中,由旗下子公司盛齊綠能陳均宜協理分享主題「太陽光電與儲能,永續發展機會與趨勢」,提供在太陽能領域的專業經驗和技術,以及在儲能領域為台灣帶來更好的設備和服務,推動再生能源永續發展。

日期:2020-09-29

產業時事

從備援躍升成主角 能源儲存商機大爆發

全球能源儲存來到具備經濟效益的臨界點,各國莫不全力發展相關領域,而台灣能源極度仰賴進口,急需發展可再生能源,能源儲存有助於國家整體或是居民家戶的能源安全。從國家安全、綠能發展、產業未來等三方面來看,能源儲存都是台灣必要發展的項目。

日期:2019-12-19

產業時事

太陽能三合一 聯合再生的三大挑戰

由新日光、昱晶與昇陽科三家太陽能公司合併而成的聯合再生能源,昨 (3) 日舉行開幕典禮,也找來大批產官學界人士參與慶賀。在熱鬧儀式後,這個還在嚴重虧損的「慘」業會如何演變,股價跌破十元票面的聯合再生能否突破困境,都是大家很想知道的答案。

日期:2018-10-04

產業時事

拒用核電 爭取電力解嚴!

一位德國媽媽為了孩子的未來,改變了整個國家的能源政策;現在台灣也有一群媽媽,她們正努力與政府斡旋、向台電爭取,希望有一天台灣民眾也能夠遠離核電,有權選擇乾淨的再生能源-綠電,但台灣要邁向綠能幸福國度,鬆綁電業法令是必須跨出的第一步。

日期:2012-06-07

投資理財

氣候危機加劇,各國紛紛砸大錢推動綠色科技!「綠色股票標章」成為投資人重要選股方向

從這個世紀初開始,全球各國(尤其是先進國家)對於能源轉型技術的年度投資,經歷了大幅增長,並在2022年首次超過1兆美元。能源轉型是從化石燃料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技術大約在二十年前開始出現,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它們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

日期:2023-11-13

產業時事

應對氣候變遷 太陽光電2025年20GW就位 中央地方聯手力拼 全臺縣市發「陽」光大!

2021年除了疫情持續警戒,世界各國對永續環境的重視更甚以往,臺灣跟進全球,同步喊出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為此一目標,中央與地方擴大聯手,透過簡化行政流程與推動專區劃設,於2025年讓再生能源能占比20%迅速就位,又以太陽能扮演先鋒要角,加速實現光電20GW的裝置容量目標。

日期: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