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公司
李少民一間名為中國的大公司
正在舉全國之力極盡占領世界之能事
你我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再是基本權利,而是黨所賦予的特權……
在中國,有位永不下台的董事長牢牢掌控著國有企業等事業單位,
民間企業淪為中共控股的子公司,外企則是看黨吃飯的加盟商。
中國舉國大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擴張,成為一頭世界無法忽視的巨獸!
一間名為中國的大公司
正在舉全國之力極盡占領世界之能事
你我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再是基本權利,而是黨所賦予的特權……
在中國,有位永不下台的董事長牢牢掌控著國有企業等事業單位,
民間企業淪為中共控股的子公司,外企則是看黨吃飯的加盟商。
中國舉國大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擴張,成為一頭世界無法忽視的巨獸!
雖然中國共產黨頻繁且持續增加強制外交手段的使用次數,但從未承認自己曾經使用過強制外交,也永遠否認「被中國視為冒犯的行為」以及「中國的經濟和非經濟懲罰手段」之間有任何關聯。但是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的發言,可以提供更進一步的證據,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偽善及其遵守毛澤東無視規則和法律的教誨,但這種方法也讓中國共產黨可以否認強迫外交,更重要的是,強迫外交手段的受害者也會因此不知所措:他們知道自己做了某些讓中國共產黨不喜歡的事情,但他們永遠無法準確地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情。為了避免往後引發中國共產黨的怒火,他們可能會極度警覺,避免所有可能會讓中國共產黨不悅的事物。
中國政府的電動車電池產業戰略在 2010年代初期開始成形。2013年,北京當局開始執行一項補助計畫,鼓勵中國本土以及外國汽車製造廠商銷售更多電動車,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 在電動車電池的早期發展階段,中國政府的戰略是支持國內企業,而且有一個明確的強調目標:規模。唯有具備大規模生產力的公司能夠營運。中國政府在 2015年的「車用電池產業管制條例」指導方針中,特別指出電動車電池的製造廠商必須符合200兆瓦時的標準。同年,中國政府也公開「鋰離子電池產業管制條例」指導方針,明確列出允許使用的材料和技術。中國還公開了「電動車電池企業白名單」(與黑名單相對),表名指定 國家支持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廠商。從2015年到2016年,中國公開了4個白名單,一共有57間企業,全部都是中國本土企業。
「由於在全球化過程中,中國因素愈來愈大……中國的問題不僅事關中國。」──中國著名學者秦暉 李少民的獨到見解認為,中國國營企業像是共產黨的商業單位或子公司,私人企業是共產黨的合資公司,而外國企業則是共產黨的特約企業或加盟店。「中國舉國大公司」的體制,享受企業公司的敏捷以及國家的龐大資源;與此同時,與中國企業競爭的外國企業,才發現自己的強大對手竟是整個中國的國家本身。
推薦序 解讀中共公司化經營的暗黑政治/宋國誠
推薦序 中國共產黨的本質與終極目標/桑普
第一章:誰輸掉了中國?
與中國接觸/時代已經改變/「誰輸掉了中國?」/本書概念
第一部 低人權的優勢
第二章 中國競爭力與無法民主化的政治基礎
中國共產黨不是「政黨」,而是「秘密結社」/中國共產黨就是國家,就是中國,就是關於中國的種種一切/低人權的優勢/黨的高度優先:經濟發展/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似乎不想要民主/總結
第三章 中國的法律系統不是法治
導論:中國缺乏法治/兩種對照的法律文化/經濟發展階段如何塑造監管環境/中國從關係為本監管轉型為法制為本監管的前景/總結
第四章 毛加鄧:一種具備高度侵略性和生產力的文化
雙校記/文化和生產力/中國崛起的完美風暴/提高生產力的關鍵文化因素/總結/附錄
第二部 中國舉國大公司的崛起
第五章 中國舉國大公司的崛起
中國共產黨持續強化控制/從比較觀點探討公司/在中國生活和經商/讓國家成為一間企業公司/為什麼其他國家應該在乎中共用經營大型企業公司的方式經營中國?/總結
第六章 中國的產業政策作為中國舉國大公司的企業策略
民族主義發展策略的歷史與知識起源/中國的產業政策作為大型企業的戰略/中國產業政策的普遍目標和方法/中國執行產業政策的例子/中國產業政策與日本產業政策的差異:歷史的比較/中國舉國大公司的全球戰略/總結
第三部 中國舉國大公司的阿基里斯腱與全球回應
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的困境與解決之道
中國共產黨的國內難題/中國共產黨的國際戰略/系統化賄賂全世界/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發動大外宣/統一戰線工作部發揮作用/懲罰批判者/總結
第八章 開放社會與封閉政體
中國共產黨全球戰略的影響/民主國家的態度正在改變/中國與民主國家的比較:誰更需要誰?/總結
第九章 民主國家政府和企業公司的政策和戰略選項
中國共產黨的中國:一個嶄新的挑戰/民主國家的戰略考量/跨國企業公司的戰略考量/中國舉國大公司對於管理學者的挑戰/總結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