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一片尿布背後的電商大火拼

一片尿布背後的電商大火拼

1426期

「韓國亞馬遜」酷澎在台資本額急增到momo兩倍,一年啟用三座物流中心!

砍價夠狠》價格戰「玩到原廠會怕」,酷澎竟向零售同業買貨再折價賣出
龍頭抗敵》momo加開8座衛星物流站,還要用千萬會員大數據另闢財源
虛實整合》打造年營收60億生鮮電商,全聯:面對存亡問題,要快建護城河

網家股價15年新低、去年虧掉半個股本,學者:詹宏志輸在「組織慣性」

「暖男大師兄」卓榮泰 如何扛起「先發」閣揆大任?
科技業斜槓王、IBM前老總、保險權威、AI先鋒
政治素人組財經新戰隊

東元改選新戰場 從黃家父子之爭轉到利明献角色
中東衝突再推一把 金價屢創新高還能追?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傳產

寶成第二代打造新茶業版圖已耗時4年、投入百億元!為何老爸蔡其建有了初心,由兒子蔡明倫扛起來?

元紀餐廳菜單上的台灣味菜色,是寶成二代蔡明倫的回憶;豐富的茶選項,則是他父親蔡其建一生至樂; 父子記憶如此融合,還只是一小部分,從鞋業跨足高端餐旅,蔡家父子的新帝國,已逐漸成形。

政治社會

6年前那場火鍋店勸進大會後,他從「謝系大師兄」變「全黨大師兄」…卓榮泰扛先發閣揆,如何內外攻守?

民進黨內人稱「大師兄」的卓榮泰,從政37年來,以柔軟身段著稱,不僅遊走黨內各派系,更數度臨危受命,帶領民進黨走過危急的關鍵時刻。 如今他接下重擔,要靠著溫暖有力的行動派精神,運轉新內閣。

科技

「小力旺」打進家電、彩色電子紙用IP市場 小台廠敲開歐美寡占 億而得20年奮起記

資本市場除了M31、力旺兩家IP「千金股」外,近日還有一家IP公司億而得,即將在創新板上市,它有何能耐,擔得起「小力旺」稱號?

傳產

「韓國亞馬遜」酷澎在台資本額急增到momo兩倍,一年啟用三座物流中心! 一片尿布背後的電商大火拼

(今周刊1426) 素有「韓國亞馬遜」之稱的酷澎,挾華爾街資金來台大打補貼戰,今年以來,資本額就翻了近一倍,相當於台灣電商龍頭momo的兩倍。 另一洋派對手蝦皮,母公司去年則首度虧轉盈,無論流量、交易金額都稱霸台灣,讓本土兩大電商momo、PChome備感壓力。 土洋大戰號角響起、實體電商進攻,電商業者如何應戰?

台股

台股2萬點,還有什麼股票可以買?亞翔、威剛…這11檔Q1拿到業績護身符,年增率最高314%

第一季季報全數出爐、即將進入財報密集發布期,投資人可根據季報初步檢視企業今年的獲利狀況,趁機汰弱留強,找出下一個階段的主流股。

台股

台股2萬點怎布局?鴻海(2317)、上品(4770) ...產業隊長張捷「7龍珠選股法」:9檔推薦名單曝光

台股在2萬點之上持續創高,還有哪些產業或個股值得投資人關注?產業隊長張捷,深入剖析產業趨勢與選股心法。

傳產

存亡問題

根據全聯說法,公司旗下的生鮮電商平台「小時達」,今年的全年營業額將上看60億元,換算一下,這代表平均每天有1千6百萬元的日常消費,是透過這個平台選購、下單、宅配到家。但是,早已穩坐台灣超市龍頭的全聯,何須力拚線上零售通路?

職場

創投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ChatGPT橫空出世,使得人工智慧在短期內能輔助系統,用得起的企業也會得到巨大的回報; 但創投是否會被AI完全取代?投資的高風險與決策,還是得由人類自己來評估。

職場

社創永續成長,需要投資與陪跑

活水影響力投資成立十年來,藉由投資與陪跑,支持社會創新創業團隊邁向永續經營,希望有朝一日,社創生態系已然成熟,能以成功的社會經驗,影響一般企業的行為模式。

職場

複製經驗

一個適合出去開拓市場的團隊,他們應該要具備一種敏銳度,從各個角度去了解一個新市場,盡快掌握當地消費者的需求與脈動。

政治社會

缺乏政府監督 民團憂市場、醫療失序 取消參考範圍 掛號費亂象誰來管?

衛福部因法理及讓醫療院所反映成本,三月四日廢止長達十四年的掛號費參考範圍,並指市場機制、公平會及地方衛生局可避免哄抬價格;民團卻擔心掛號費及醫療亂象再度湧現。

政治社會

「為生者權,為死者言」 台解剖率卻低於美、日 家屬可拒絕解剖? 查明死因助公衛防治

親屬死後究竟解剖或不解剖?民眾做決定前,應該先破除錯誤觀念。事實上,解剖有助法醫判斷死者死亡原因,還能提醒生者預防下個類似或相同的死亡發生,貢獻公衛研究。

傳產

改選新戰場19搶11 黃家父子二度對決 東元再掀爭奪戰 利明献角色成最新焦點

每三年一次的東元電機董事改選都很有戲,今年也不例外, 此次更多了利明献與沈榮津參選董事,為何兩位重量級大老願意來相挺?

政治社會

四位準首長無政黨色彩 產業界抱期待 專業至上 政治素人組財經新戰隊

新任財經內閣揭曉,經濟部、國發會、金管會、數發部首長,都是無政務官經歷的「素人」。 他們靠著產學界的專業脫穎而出,上任後將如何開創新局、又面臨哪些挑戰?

政治社會

藍白來勢洶洶 欲扭轉能源、兩岸既有政策 民生議題攻防 卓內閣須主動出擊

善於溝通協調的卓榮泰接掌賴清德政府首任閣揆,面對藍白在野陣營,執政挑戰壓力大。 綠委示警,新內閣須堅守既有政策,主動出擊民生議題,才能化解「朝小野大」困境。

科技

傳統季節性走勢未應驗 剩AI伺服器出貨暢旺 Q2恐反轉 台灣電子代工誰來挑大梁?

第二季優於第一季,是傳統的電子業季節性走勢,不過PC、車用、工業用、網通、手機五大支柱都「軟腳」,高單價的AI伺服器能不能成功獨挑大梁、撐起第二季呢?

生活消費

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北歐旅店

現今許多城市在致力於提升環保程度,像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就是眾所周知的永續及友善環境之城,原來北歐丹麥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青出於藍,除了大半人口已身體力行地使用自行車通勤,從街道到天橋處處都為綠色交通著想,甚至連利用能源的方式也更聰明而有效率,不為了「節約」而吝嗇地犧牲舒適享受。

傳產

純電商踩地盤 讓全聯存亡感爆發、速建護城河 小時達三年稱霸生鮮電商解密

(今周刊1426) 全聯旗下的生鮮電商「小時達」平台二○二一年上線後,短短三年就穩坐台灣最大生鮮電商寶座,甚至連韓國電商巨獸酷澎都俯首稱臣,撤出台灣生鮮電商市場。全聯是如何串起門市到消費者家中這最後一哩路?

傳產

從輝煌賺七億到大虧六億 詹宏志面臨「出售」十字路口 只顧攻忘防守 網家衰微啟示錄

(今周刊1426) 曾經的台灣電商霸主網家,如今虧損擴大、求售傳言四起。公司衰退,外界劍指詹宏志,他的決策,究竟是不是造成網家走到如此境地的原因?

傳產

美零售霸主攻網購、電商之王買超市 都為虛實整合而戰 沃爾瑪、亞馬遜廝殺給台灣一課

(今周刊1426) 美國零售業巨擘沃爾瑪及電商龍頭亞馬遜,多年來在實體及線上市場各霸一方。不過近十多年來,雙方開始往對方領土攻城掠地,掀起一場虛實整合大戰。而這,是否也預見了台灣電商市場的下一個戰場?

國際總經

養樂多、日清泡麵、建築業龍頭……日美結盟全面加速 日企踩油門投資美國 躍居美國最大外資

美國人愛吃壽司、開豐田汽車,更熱烈擁抱養樂多、札幌啤酒、住在日本建商蓋的房子,日美「經濟結盟」既深且廣,超乎想像。

科技

多種新冠疫苗問世 都靠他的獨門關鍵技術 享受小發現!疫苗大師葛拉漢揭開發心路

新冠疫苗背後的關鍵推手之一、疫苗研究學者葛拉漢首度訪台,他做了哪些努力,讓新冠疫苗「快又有效」?他又怎麼看高端在疫苗界的角色?

國際總經

今年首季經濟成績單含苞待放

台灣3月出口418.2億美元,創近20個月新高,年增18.9%,財政部形容出口「含苞待放」。 AI革命給我們帶來了好機會,ECFA相關產業未見曙光,背後的緣由值得探究。

國際總經

新生產力循環下的工具機商機 ——兼論工具機廠瀧澤科、百德

全球AI掀起的榮景中,日本工具機產業也漸露曙光,3月工具機訂單金額1356億日圓,創今年新高;今年初訂單連續成長的趨勢,透露全球工具機業將走出2022下半年開始的頹勢,迎來正向期待的一年。

理財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通膨失控、美股陷困境」,以及「聯準會降息、唱旺美債」,這兩派看法仍僵持中,要等七月才會揭曉結果。

理財

金價支撐力強勁 法人看好年底衝至二五○○美元 中東衝突再推一把 金價屢創新高還能追?

國際金價近兩個月飆逾二○%,法人看好年底降息到來,金價將觸及 二五○○美元; 不過,黃金短線已有過熱跡象,建議持有者部分獲利了結,空手者見拉回再小額分批進場。

理財

非美貨幣跌勢難止 人民幣可能持續探底 旅日換匯、美元獲利了結 正是時候

日本、台灣宣布升息後,日圓和新台幣皆不漲反跌,人民幣、韓元也持續低迷,短期內美元轉弱的機率不高,這些亞幣可能繼續承壓。

職場

阿斯匹靈之父 竟意外成了海洛因推手

一八九七年八月十日,霍夫曼合成出阿斯匹靈,成為公司搖錢樹。 鮮少人知道的是,他後來發明的止痛新藥,在公司操作下,卻成了毒品海洛因的濫觴。

健康

精準醫療+個別化調理 收事半功倍之效 乳癌治療好辛苦? 中西醫整合有解

衛福部統計,乳癌因國人生活西化而發生率提升,但治療也逐年進步。近年中西醫整合抗癌意識抬頭,患者希望能無痛抗癌,中西醫共治更能提升療效及生活品質,但須有正確觀念。

生活消費

男人的時尚訂製

想打造量身訂做、有品味的行頭,就從選購一件時尚訂製品開始。 一頂禮帽、一雙皮鞋,甚至從內搭襯衫到酷帥的皮衣,每一件單品,從小細節到顏色、形貌,都根據每個人的特徵客製訂做。 專業師傅花時間細心手作的訂製之美,都是一時一地時裝文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