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直擊〉新日本來了

直擊〉新日本來了

1379期

股市創新高、外資爆買背後的改革大計,能讓他們跟失落年代說再見?

資本市場變革!股東報酬太低、股價沒起色企業,被逼限期改善
便宜日圓發威!本田、大金…日本製造業產能大洄游
打破終身雇用!專訪日立製作所:我們要人力更需要「人財」

日股基金攻略》哪些經理人跟著股神買好股

曾是中美惡鬥海嘯第一排,網通三哥轉攻電信商獲利創新高
寧可得罪老客戶也要幹!中磊董座親吐5年轉型路

華航減碳班機現場 看航空、飯店都在攻的27兆商機
瀕倒新創讓AI學會讀人話 奪調查局、谷歌大單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國際總經

雇用改革》勞動生產力排在後段班 日本央行急獻策 「職務型雇用」打破終身制 日本企業經營新神器!

「日本企業長期採用『會員型雇用』,主要原因是早前日本處在經濟高度成長期,公司需要的是『可以長久使用的人』,至於公司希望他會什麼技能,就等進了公司再說。」對會員型雇用制度透露一絲肯定意見的,是日本知名經濟學家、昭和女子大學全球經濟學院院長八代尚宏。

政治社會

等1張「跟騷保護令」平均需44天,被害人每天都折磨…《跟蹤騷擾防制法》周年4面向待改進

2017年男大生追求不成砍殺學妹,2020年馬來西亞籍學生遭跟蹤擄殺,多起重大刑案促成的《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將滿1年,還有哪些漏洞待補?

國際總經

日本製造不再稀少?廉價日圓掀爆買潮,大金、本田...製造業產能回流,日本能擺脫失落30年?

過去30年,資本市場談到日本,想到的,是停滯的經濟成長,是流失的產業活力,但過去一年,在疫情解封與日圓貶值的助力下,它似乎正逐步擺脫這個「失落國」的標籤。 一場經濟與產業的「質變」,正在這個國家的各地展開。 走出陰霾,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嶄新的日本,或將出現在你我眼前。

職場

「無法改變失明,就改變被歧視狀況」台中海線囝仔北漂,如何成為台大教授,還摘下學術最高榮譽?

10年內,二度榮獲專為國內大學教授設計,層級最高的學術獎座,並獲得「終身榮譽」殊榮。 單眼失明的台大數學系教授陳榮凱,如何替自己迎來精采人生?

台股

4月以來股價超出大盤表現!11檔PCB股整理:「這2檔」通吃汽車與伺服器應用,值得留意

電動車發展長期趨勢依舊屹立不搖,在此趨勢之下,車用PCB的長期成長動能無虞,就算總體庫存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仍有相對穩定的訂單來源。

健康

35歲的我,需要凍卵嗎?凍卵流程只要14天,費用、年齡、受孕率...常見問題一次看

桃園市、新竹市相繼拋出補助大齡女性凍卵的政策,以色列政府則免費提供年輕健康女子4次凍卵機會。 把孕育生命機會放在時光機裡,妳會想凍卵嗎?凍卵又是怎麼做?

國際總經

莎喲娜啦!

日經指數創了33年新高,下一關,就是1989年的38957點歷史高點了。以5月23日收盤價計算,差距正好8千點,指數還得再漲26%。

國際總經

五一長假,消費強還是弱?

長假期間中國出遊人流大爆發,但是各行各業的收入預期都在下降,房地產熱帶來的財富效應也已經消失。大家選擇出遊,但在花錢上就比較慎重。

政治社會

2024投票的兩個「快篩劑」

2024是台灣大選年,參選人同不同意台灣的國家安全最根本立場是「反侵略」? 同不同意簽署《排黑法》承諾?將成台灣人投票的關鍵「快篩劑」,是否中病毒一篩見真章。

科技

逐漸甦醒的日本新創生態

在政府積極推動下,日本新創生態是否有機會成為亞洲下一個新創基地? 可以確定的是,在亞洲新創版圖中,又將加入一個全新挑戰者,未來發展也很令人期待!

職場

世界觀是最好的斜槓

不少年輕人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其實,同一份工作,用不同的思惟去看,就有完全不同的價值。 而本職上累積的愈多,斜槓的能力就愈強,若朝國際發展,甚至會延伸到比你預期更好的地方!

科技

借鏡韓國 文策院端出資本化、國際化兩支箭 最接地氣的新董座 蔡嘉駿要幫台劇造浪

走過影視、漫畫、遊戲、OTT平台等領域,蔡嘉駿是文策院首位來自產業界的董事長,以跨域資源整合見長,作風靈活的他,如何將台灣內容產業推向高峰?

傳產

獲利與社會責任兩頭賺 全球產值上看27兆元 永續旅遊商機 航空龍頭、頂級飯店搶進

愈永續,愈有商機!全球永續旅遊正夯,依據國際顧問公司的最新預估產值,近年正以年均複合成長八.五%的速度成長,到二○二七年將上看九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七兆元)。 理念與商機所在,各界正積極投入永續旅遊趨勢。 華航、文華東方、雲品國際等指標業者的不同新作法,在在顯示台灣服務業已有了不錯的起手式。

職場

一首詩歌啟發議員走上廢奴44年路

一七八九年五月十二日,英國議員威伯福斯在議會為黑奴發聲。歷經相關提案屢遭否決,被輿論攻擊、毆打恐嚇,他不改其志,因為他決心實踐上帝賦予的使命。

國際總經

日企轉骨》股東行動主義落地生根 日本公司治理改革來真的 買庫藏股、高配息、衝市值 日企轉向追求股東價值

二月十日,日本半導體材料大廠大日本印刷(DNP)宣布史上規模最大的庫藏股買回計畫,當日收盤,DNP股價大漲十八%,寫下近十六年新高;三月二十三日,日本第四大煉油公司科斯莫(Cosmo Energy)宣布,在未來三年業務計畫中,將配息率從目前的二二%,大幅提升至六○%,隨後一周,科斯莫股價漲逾十二%。

債券基金

基金攻略》失落30年翻身 高唱消費復甦主旋律 跟著「股神」瘋日股 基金聚焦哪些夯題材?

隔了三十三年,日經指數近日再站上三萬點大關,今年以來漲近兩成。表面來看,外資是日股強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助力,根據日本財務省統計,五月七日至十三日外資買超日股達八○八三億日圓,連續七周加碼;今年以來則累計買超二.五七兆日圓。

國際總經

歐盟喊出「新歐洲包浩斯」運動 把戰區當綠色新政實驗場 戰爭還沒打完 12.5兆烏克蘭重建大計將啟動

戰爭尚未結束,烏克蘭重建計畫已經如火如荼展開,歐盟與英美日等國將在單一平台並遵循共同的價值,以透明法治的架構打造嶄新的烏克蘭。

科技

亞太智能機器讓AI讀懂人話 把冷門技術變熱門 20人瀕倒新創 有何能耐搶下谷歌大單

這家成立不到六年、員工只有二十人的AI新創公司,為何能受中國上市公司科大訊飛、谷歌、法務部調查局等大咖的青睞?

科技

曾是中美惡鬥海嘯第一排 網通大廠轉攻電信商獲利創新高 得罪老客戶也要幹 中磊董座揭五年轉型路

二○二二年,中磊營收突破六百億元,用兩年時間讓營收成長近八成,站穩台灣網通三雄地位。 強調不再只做設計代工、轉為直接服務客戶的網通公司,中磊如何逐步走出自己的路?

理財

聚焦:三個老闆不同命

台灣三家電子代工集團因老闆的風格不同,未來版圖也會出現重大轉折。 當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逐鹿政壇時,廣達股價已超越鴻海,而台達電也可能挑戰鴻海市值。

理財

美日已聚正能量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升息到盡頭,股、匯將有表現,但遠離中小金融股。 而日本若升息,對匯市較有利,現階段投資人可伺機買日本基金。

國際總經

日股指數創高 各國通膨差異大 ——聚焦受惠產業公司

從通膨降溫初期的歷史經驗觀察,現階段指數不易有令人驚豔的大漲創高,然而部分類股卻會有相對大盤更突出的漲幅,投資人宜聚焦受惠板塊,穩中求進。

國際總經

資產管理規模逾兩兆美元 專訪策略顧問張信勵 高盛資管:世界經濟將迎來「再全球化」

今年來國際市場表現搶眼,美股狹幅震盪不再獨領風騷。 展望下半年,歐、亞主要地區後續如何看待?全球經濟又有哪些隱憂與結構性變化?

國際總經

高股息、低估值吸睛 A股基金也搞「國進民退」 中國復甦緩慢 「中特估」族群變避風港

五一連假後,上證指數一度創今年新高;但上半年消費信心待加強、景氣恢復緩慢,而受到中國政策支持與戰略發展性的「中國特色估值」企業,為A股基金的主要標的。

生活消費

「高稅率只會讓聰明人想辦法逃稅!」為何經濟學家建議幫富豪減稅?富人做這件事比繳稅更好

國家福利政策的財源通常來自稅收,但相應的高稅率,卻未必讓每個人享有平等的幸福⋯⋯, 經濟學家警告,高稅率可能同時降低富人與窮人的工作意願,也可能讓潛在的創業家選擇避險而就業。

生活消費

用服裝說故事的的設計藝術家

服裝設計師在外人眼中,是散發著夢幻粉紅泡泡的行業,伸展台上的光鮮亮麗,台下其實下足工夫,從男裝、女裝、童裝到手工訂製服,四位台灣時裝界的設計寵兒,用布料、打版、裁縫等手法打造獨家品味,闖出屬於自己的時髦品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