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我的糖尿病數碼醫師

我的糖尿病數碼醫師

1375期

45歲以上有54%罹患糖尿病或前期,全台迫切進入數字控糖新時代!

災情嚴重》醫療費用逾千億;新增洗腎病患半數因為它
管理新招》24小時監控血糖,「自己嚇自己」帶來驚人改變
AI助陣》秒判眼部病變、揪無症狀高風險族…都有新解

睡太少、沮喪、空汙…盤點你想不到的糖尿病風險

9大外資僅3家微降目標價
連13年成長畫句點,市場為何不悲觀?
王牌分析師解讀關鍵數字,台積電法說透露的兩壞三好

年薪千萬的新職缺 「AI溝通師」忙什麼
二哥也報到 PCB台廠瘋進泰國設廠盤算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健康

衛教篇》台灣成人每三人就有一人血糖過高 為什麼?怎麼治?會好嗎? 專家解答診間糖尿病三問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 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 (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台股

美光、三星,2大記憶體龍頭廠公布史上最差財報反而是機會?一張表看台灣8家主要記憶體廠表現

在半導體次產業中,記憶體是最早修正的。近期全球兩大記憶體龍頭廠公布史上最差財報,反而帶來絕地逢生的契機。建議追蹤後續營運與法人行動,領先布局下一波黑馬股。

政治社會

草案初審通過 病患權益、醫病利益關係仍存疑慮 再生醫療雙法拚三讀 兩大爭點擺不平

今周刊編按:經過漫長的五年協商,「再生醫療雙法」因各界認知歧異,再度錯過5月底結束的立法院會期三讀時機。然6月加開的臨時會料將聚焦大法官人事案、「性平三法」修法,再添再生醫療雙法闖關三讀的變數,恐致又得延到新會期才有機會處理。 歷經立法院初審及朝野協商,再生醫療雙法爭點逐漸收攏,針對其中最關鍵的爭議條文,衛福部參考醫藥界、學者意見「大翻修」,卻反倒引來部分立委反對,卡關癥結為何?

職場

Costco業績成長的祕密

Costco在台灣的年營業額逾千億元,每個賣場只陳列3000多個商品,因此每個商品都肩負「扛票房」的責任,決定商品上架的角色,是服務中最核心的一環。

科技

後AI時代的第二人生

AI將大幅提高人類工作效率,若未來每周只要工作四天,有三點關鍵需要提前布局思考,分別是「技能升級與歸零學習」、「展現自己的專業價值」與「培養斜槓力或生活力」。

政治社會

「排共」和「排華」會形成等號

因為中共及習近平的作為,讓「排華」和「排共」在大多數國家形成等號,從現在起,台灣人應該預先做出對策,表明自己不是共產黨,免得在國外遭受池魚之殃。

國際總經

上海車展

等了三年的上海車展登場,中國電動車無論是性能或體驗,表現都令人震撼。 預示燃油車時代正在走向尾聲,新能源車已經站到汽車舞台的中央。

健康

也是數位轉型

你知道自己的糖化血色素是多少嗎?如果希望擁有健康的熟年、晚年生活,那麼,你該開始把這個數字隨時緊盯、牢記在心。

政治社會

擬砸200億建置本土系統 卻沒第三方國際安全驗證 台鐵「行控四.○」推兩年 專家不買單

普悠瑪事故後,為強化台鐵安全改革,交通部啟動「行車控制四.○系統」研發計畫,但推動兩年,各界對該系統的質疑不減反增,執行成果更難讓專家信服。

傳產

7坪街邊小店起家,uMeal如何把健康餐盒賣進台積電、日月光,寫下年營收2億奇蹟?

三分靠運氣,七分靠打拚,台大生技系畢業的張煥基是如何從7坪不到的街邊小店起家,一路把健康餐賣進台積電、日月光等大廠,寫下年營收近兩億元成績?

生活消費

老牌五感翻新術

老品牌翻新,不僅是千篇一律地改LOGO、設計包裝而已,單向行銷已經不流行,與其一味向客人推銷自家產品,一群由新生代接棒的年輕老闆,從環境永續、五感體驗、社會責任等方向著手,讓顧客有更全面、完善的使用經驗,在品牌重塑和傳統中成功找到平衡點,吸引消費者掏錢買單。

傳產

「大家都說女人錢好賺」成踏入美妝產業機緣!這個理工男,如何闖出全台前3大美妝代理聯合國?

電商崛起與國際品牌進駐,使得美妝產業的競爭更加艱困,但老牌代理商翔順國際不僅手握明星品牌逾25年,產業更迭下仍屹立不搖,它如何做到?

健康

年紀愈大睡得愈少 其實不正常 當心腦部退化 虛實兩方向改善失眠

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有失眠的困擾,壓力大、缺乏運動且愛用電子產品,是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的部分原因,透過行為治療、調節日夜節律,可大幅改善。

生活消費

童年記憶的木瓜香

木瓜在台灣是很常見的果樹,發芽容易,一年四季都可結果,即使在都市中,人們對它也不陌生。每次講到木瓜,我便跌進回憶裡。小時候,家前面的矮牆邊,就有我們做囡仔的,吃點心玩吐籽大賽完,從牆縫邊奮力長出的木瓜樹。因為會結果,大人們總不砍它。木瓜尚青時,我們會削皮去籽拿來燉排骨,口感相當清甜,便祕時就摘熟果吃,大人說可以通腸。

金融

從求戰到講和…國票金經營權鬧12天,喬攏旺旺、耐斯的高層是他!下一戰併安泰銀紛爭會再來?

國票金控董事改選前夕,兩大民股委託書徵求大戰熄火,三方席次意外達成共識。 是誰拔了這場經營權之爭的引信?幕後又各有哪些盤算?

健康

出身醫師世家,親人卻多因糖尿病逝世...他創血糖管理App,10年翻亞洲第一大,全球3大製藥巨頭都合作

血糖管理是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一環,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串聯生態系協助糖尿病照護數位化,並與國際三大藥廠攜手進軍數位治療領域。

國際總經

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親述拆彈內幕 反思金融危機 柏南克給未來警言

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說「遺忘是大敵」,他與美國另兩大財政巨頭探討金融危機起源,以及造成重大損傷的深層原因,並提出預防下一次危機到來的策略與方案。

政治社會

說好扶植國家隊 竟變相扼殺台廠 四萬架無人機納管 資安檢測卻畫錯重點

數發部計畫3年內,完成全台超過4萬架無人機資安檢測,但初版檢測內容一出,不只業界炮聲隆隆,資安專家也忍不住吐槽,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科技

下游建廠上游也蠢動 曼谷周邊台廠聚落擴大中 二哥也報到 PCB台廠瘋進泰國設廠盤算

從去年以來,新一波的台廠遷移展開,這次的重點聚焦在PCB產業上。 四月二十一日,全球第二大PCB廠商欣興宣布泰國廠的新進展,這波遷移潮背後,有什麼樣的市場機會?

科技

如念咒般對它下指令 不懂程式語言也能做 年薪千萬的新職缺 「AI溝通師」忙什麼

AI大戰催生新職業「AI詠唱師」,國外甚至有公司開出年薪千萬的待遇。 他們究竟在做什麼?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又是誰可以擔任這樣的角色呢?

健康

45歲以上有54%罹患糖尿病 或前期,全台迫切進入數字控糖新時代! 我的糖尿病數碼醫師

在台灣,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個人面臨高血糖威脅,45歲以上國人中,更有54%「若非罹病、就是糖尿病前期」。 飲食生活習慣影響糖尿病甚鉅,血糖能否控制得宜更是關鍵,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的血糖監控裝置出現,AI也在輔助預測與診斷上幫了大忙,在與糖尿病共處的道路上給予更多的照護。

健康

硬體篇》連十五年穩定配息、本土血糖機龍頭 泰博迎擊技術更迭趨勢 砸重本自主研發新世代產品

泰博二十年磨一「針」,造就主力產品血糖機本土市占第一。在疫情紅利消失後,泰博獲利將回歸疫情前常態,不斷提升技術與創新,是公司持續成長的關鍵。

科技

市占率六成 合作近兩千營業店家 每月送3萬酒客回家 群悅穩坐代駕一哥

酒駕憾事層出不窮,新創企業群悅科技借鑑韓國經驗,開發全台首個代駕App「台灣代駕」。 在App營運七年後,「台灣代駕」以一年提供四十萬趟服務傲視同業。

政治社會

《紅色賭盤》作者上《百靈果》 揭中國荒謬帝制與官場心酸 沈棟告白「在權力面前放棄自我,最難受」

沈棟在知名Podcast節目《百靈果News》宣傳新書《紅色賭盤》,分享在北京經商生動的所見所聞,引起聽眾熱烈迴響,YouTube瀏覽人次已近百萬。

職場

戲裡是變態殺人魔 戲外是羞澀老實人 金鐘視帝姚淳耀 十年低潮 讓他演進每個角色裡

編按:第58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將於10月21日盛大登場,「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入圍名單包括《模仿犯》姚淳耀、吳慷仁雙雙入圍,從戲裡廝殺到戲外,以及《台灣犯罪故事-出軌》薛仕凌、《台灣犯罪故事-生死困局》李銘忠、《牛車來去》蔡昌憲,各個都是超級實力派演員,堪稱死亡之組! 2020年曾以《鏡子森林》獲得第55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的姚淳耀,時隔3年再戰視帝,獲知入圍後開心的表示,這是一個很挑戰的角色,也是一個人無法完成,是導演編劇所有團隊人員的努力跟用心,透過表演傳達出去。 此次《模仿犯》一共獲得17項入圍,成為金鐘獎史上入圍最多獎項的戲劇,姚淳耀也預祝大家頒獎典禮那天都能滿載而歸。

國際總經

向創造價值的經營者喝采!

經營者在創富路上是寂寞的,他們努力把市值變大,讓股東收益增加,是真正的價值創造者,過去十年在衝刺集團市值的賽道上,有哪些值得喝采的贏家?

國際總經

AI浪潮帶動高瓦數散熱需求 ——兼論散熱廠泰碩(3338)

全球瘋AI帶動高性能算力需求,而算力高成長背後,對散熱節能要求也隨之提升,為了維持機房效能,導入液冷式散熱技術勢必為剛性需求,為台廠的「散熱」革命揭開新局。

理財

如煙花般絢麗的失敗

史上最大火箭「星艦」升空後爆炸,團隊卻一陣歡呼。 如此「容錯」的思惟,讓馬斯克旗下公司展現了投資價值。

科技

連13年成長畫句點 市場為何不悲觀? 王牌分析師解讀 台積電法說透露兩壞三好

台積電今年營收被證實將會衰退,但市場的反應卻沒有預期的差; 在台積電法說會上,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看到了哪些亮點?

理財

首季績效強、續航力佳 新加坡、美國物流出列 不是檔檔表現好!第二季REITs看好誰?

在市場對景氣能否「軟著陸」,看法尚未一致之下,REITs資產因高殖利率受到關注; 但各檔REITs近期表現不一,哪些類別在接下來會有好績效?後續表現又該如何觀察?

職場

他的筆帶幽默X光 從記者變大文豪

一八三五年,馬克吐溫隨著哈雷彗星來到人間,當過水手、排版工、礦工、記者……。 他把真實人生經歷當靈感,寫出本本傑作,一生如彗星光芒般照亮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