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衰退裡的曙光

衰退裡的曙光

1357期

IMF、美國財政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重磅解析

2023全球經濟關鍵報告

暴力升息、庫存調整、俄烏戰爭…4大利空逆轉,就看未來100天
陶冬拆解美國經濟,避免深度衰退的關鍵指標
大摩、高盛、巴克萊,揭2023抗衰退資產配置策略

36位台股名家調查》指數高低點、時間;最看好與該避開的產業類股

營收、獲利雙創新高,卻爆50年來首度延票45天
市值一天蒸發70億
需求雪崩、短期過渡,或另有盤算?
關鍵5問!資優生巨大「庫存風暴」解密

獨家專訪》張瑜珊120天改革網家告白
鴻海火速分手紫光關鍵內幕曝光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政治社會

租屋、買手機、貸款……不再需要父母同意 民法18歲新制 44萬人權利義務一次掌握

為了正視青年自主、確保法律權責相符與順應國際趨勢等目標,十八歲成年新制上路,綜觀新法帶來的諸多改變,總算解決了介於十八到二十歲之間青年的尷尬處境。 先看權利。成年新制上路後,年滿18歲即在《民法》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不再需法定代理人,便能獨立進行有效的法律行為,影響層面包括契約、金融、婚姻、醫療、稅務等。 滿18歲的青年就算是成年,擁有完全行為能力,在被社會視為成年的同時,也會被賦予自己養活自己,不能靠人扶養的義務,過往所得稅法允許20歲以下的人被父母扶養,未來就會降低到18歲,以配合前述的民法修正。 父母對子女的扶養義務將限縮到子女18歲為止,因此若請求父母(或一方)負擔扶養費用到20歲或大學畢業,將可能因為法院認為子女已經有足夠的謀生能力而遭到駁回。 至於贍養費部分,過去離婚父母對於小孩子扶養費的給付期間,協議書可能會寫「至成年為止」,且法院關於扶養費給付的裁定,通常也是寫至成年為止,也就是20歲。 112年1月1日成年年齡改成18歲後是重大變革,既有有扶養費協議、裁定不受影響,若以成年為期間末日,一樣須給付到小孩滿20歲,112年1月1日後的扶養費協議,則以18歲為成年定義。

國際總經

全球經濟40年來最疲軟!2023年「通膨+衰退」暴力升息的苦果終將自食:台灣只會比今年差

展望2023年,在通膨與衰退的雙風暴下,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將經歷不同型態的「試煉」,美國、歐洲、中國、日本乃至台灣,都有各自的難題與挑戰要面對。 但,在充滿考驗的「試煉之年」中,仍不乏一絲轉機。 如果這些轉機成就的條件能夠達成,2023年相對滯悶的全球經濟,或有望提前迎來曙光。

傳產

巨大50年第1次延票、認發信溝通「有點粗糙」…杜綉珍財務出身,看到什麼才非做不可?5關鍵解密

一向是台股績優生的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日前才風光舉辦50周年慶典,卻因為一紙通知供應商延票公告,面臨空前危機,是海嘯還是逆風?

傳產

擠下73歲運動品牌adidas,Lululemon只花24年翻全球第二大:養客3大秘訣「在台營收3年暴增3倍」

加拿大運動品牌Lululemon看好台灣市場,積極展店的背後,源自於台灣驚人的消費力。 3年內,在台寫下營業額暴增3倍的佳績,其實全靠三大策略培養死忠顧客。

房地產

連日文都不會說,53歲的她卻已在日本買了4間房...台灣人瘋海外買房!專家提醒要小心3地雷

邊境解封,海外不動產投資熱潮也跟著回溫,匯率狂瀉的日本再度成為國人置產的目標,但投資日本房地產究竟有哪些迷思?又有哪些該注意的眉角?

職場

企業韌性來自認錯和改錯速度

能長期霸榜在《財星》前一百大的企業,多是具備應變快與逆境勝出能力的韌性企業,而愈快自我編輯重表象、不認錯等基因缺陷的企業,會愈快蛻變成基業長青的韌性企業。

國際總經

等待

攤開各家外資機構的2023年經濟展望報告,幾乎找不到能稍稍讓人寬心的標題。摩根士丹利證券說,來年前景將是「黎明前的更黑暗」;巴克萊證券更狠,直白定調2023是「停滯性通膨」的一年。

國際總經

SMR會是長期能源的選項?

台灣該重新思考長期能源安全戰略,或許,核能也該納入選項了。 新興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為何已被美國能源部視為安全、乾淨、負擔得起的核電選擇?

傳產

讓1+1不只大於2

面對通膨、升息等國際局勢變化,與其單打獨鬥,不如合作的力量更大。 策略夥伴讓企業觸角往外延伸,透過彼此合作激發火花,讓企業核心價值發揮正向改變。

生活消費

夫妻的不信任狀態

全民瘋世足賽,我當然支持悲劇英雄梅西,屢敗屢戰的追夢滋味,我們懂。 大賽最後的PK,見證了梅西最後一抹燦爛夕陽,走進台北寒流中,連空氣都變溫暖。

科技

就在長江存儲被美國列入黑名單隔天…… 鴻海火速分手紫光關鍵內幕曝光

十二月十六日,全球組裝代工龍頭鴻海正式宣布處分中國紫光集團持股,究竟相隔不到半年隨即撤資,背後有什麼原因?

科技

引進谷歌最夯目標管理法 靠16個任務小組重振競爭力 獨家專訪張瑜珊 120天改革網家告白

二○二二年八月十六日,張瑜珊接下PChome網路家庭集團執行長,這四個月內,面臨公司虧損、外界質疑,在內外夾攻下,她在網家究竟做了什麼改革?

生活消費

自然動力葡萄酒

2013年,一名勃根地果農因拒絕噴灑藥劑來防止病蟲害,而遭法國農業部罰款。 這起事件喚醒人們尊重自然,只要調養得宜,種出來的植物就會健康。

國際總經

大師專訪》中國短多長空、美國「通膨紅利」沒了、新興市場怎麼走 三大咖談衰退之刃如何傷全球

展望二○二三年,美國經濟怎麼走?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挑戰?在疫後全球供應鏈持續移轉的趨勢下,全球經濟發展重心又將如何挪移?《今周刊》專訪三大權威經濟學家,為投資人一一解析。

全球股市

投資策略》外資估標普五百仍有近兩成跌幅 聚焦美債、防禦題材 美股明年抄底時機、贏家股預測

聯準會升息副作用浮現,在經濟衰退情境下,高盛、巴克萊預估標普五百仍有近兩成跌幅,觸底時間可能落在明年上半年,看好防禦性資產。

台股

36位投資名家大調查 金兔年台股布局攻略

面對貨幣政策緊縮、景氣降溫,全球股市評價調整、台股企業獲利下修,各家投資機構普遍預測二○二三年全球經濟呈「U型復甦」; 台股則將迎來「反覆測底」、「震盪突圍」的一年。

國際總經

盤面焦點 看懂籠罩台股半壁江山的兩片烏雲 聚焦HPC 半導體產業倒吃甘蔗

半導體產業占台股市值超過四成,但這半壁江山將面臨庫存調整與需求降低的壓力。 本刊專訪產業專家及明星分析師,帶你看懂攸關台股整體氣勢的二○二三年半導體產業前景。

台股

達人選股 指數站穩年線上攻才是時候 大盤反覆測底莫急 Q2瞄準好股

專家認為,台股在下彎年線尚未走平、沒站穩年線上攻前,都視為空頭循環下的跌深反彈。不過,明年即使整體環境不佳,對有獲利、有故事的公司來說,反而提供了絕佳的獲利契機。

國際總經

加密貨幣、SPAC、破壞式創新公司集體崩盤 史詩級泡沫迎最終章 一切回歸基本面

新冠疫情爆發近三年來,引發的金融泡沫,規模堪比千禧年的網路泡沫,但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精準擠泡沫」,虛擬貨幣等泡沫並未危害金融體系安全。

國際總經

巨大拋出一顆庫存炸彈

過去3年疫情受惠產業,正面臨景氣急速下滑壓力;反之受害產業則邁向復甦。 而優等生巨大「砍單」震撼彈,預示全球產業庫存暴升的訊號,也是2023年最沉重的課題。

國際總經

首富輪替 精品成就長遠價值 ——兼論精品包袋製造大廠威宏

價格低迷時買入優質資產並長期持有,貝爾納.阿爾諾為價值投資典範,我們可從其併購史、甚至在歷經新冠疫情後再創集團價值新高的過程,領略投資真諦。

國際總經

貓捉老鼠與貓哭耗子

美國聯準會「忽鷹忽鴿」的舉措,讓投資市場動盪不安。 而近期債市二年期殖利率下滑,市場預期明年Q1股市可望反轉。

品味收藏

幽暗中發光 被關進瘋人院的神級詩人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四日,美國詩人龐德被關進精神病院,從此變成他的寫作天堂; 他翻譯多本中國經典,寫出二十五部長詩,甚至得到美國詩人最高榮譽,成就了一生傳奇。

健康

不會消失的水痘病毒藏在神經節 年過五十最好施打帶狀皰疹疫苗

你一定聽過皮蛇,也許還聽過帶狀皰疹的神經痛,發作起來好比生產痛,令人難以入眠! 好消息是,帶狀皰疹疫苗已證實有足夠的防護力,但兩款疫苗怎麼選?優缺點一次解析。

生活消費

調酒.釀酒.侍酒 鍍金酒師煉成術

酒品學識博大精深,台灣有一群愛酒、懂酒的人靠實力在國際賽事嶄露頭角。 從World Class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米其林指南侍酒師大獎,到WBA世界啤酒大賽冠軍兄弟檔,縱橫酒國的冠軍職人,實力各有千秋,對於好酒的呈現有獨到見解,跟著職人引路,深入酒國,探索其淵博的祕密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