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億元大戶的危機進場攻略

億元大戶的危機進場攻略

1338期

此刻,他們正在為「3年賺1倍」選股積極準備

>科技絕緣體傅君玉,開始涉獵電子股
>長線投資名家何文賢,把高價半導體股放進清單
>銅板股贏家林適中,破天荒當起台積電股東

>股魚、雷浩斯、謝士英,選股邏輯、口袋好貨大公開

友達前總座,圓一個30年的產業自主夢
一家虧8年棘手公司 陳來助為何敢接掌

被獵巫的慈善家!公益信託16年首陷負成長
林智堅案>台大要求比對論文 為何會是「白忙一場」

本期為雙封面>被獵巫的慈善家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政治社會

親上火線》疫情、法規攪局 坦言還要大大努力 全台最大公益信託執行長林鴻南: 公益是漫長路,踏進來做才懂

在公益信託不斷被貼上負面標籤的社會氛圍下,《今周刊》邀請許多公益信託執行人出面釐清事實,都被以「不願再多做爭辯,只想默默做好該做的事」為由拒絕,在本刊幾度力邀下,終於,目前全國最大的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執行長林鴻南先生願意發聲,這筆公益基金捐贈財產高達三〇三億元,他們真的不做公益,只為了避稅、投資嗎?

政治社會

捐錢還被罵「假公益真避稅」,有錢人心冷「我不捐了」!4年善款縮水127億「弱勢生6年沒營養午餐」

外界的誤解、使市場消極以對,最後導致善錢縮手,甚至,下一步即將修法,一步步將台灣的公益基金,推向更孤冷無援的境地…,受傷最重的,是台灣各角落裡,嗷嗷待哺的弱勢團體,這是台灣社會看不見的大問題。 因為斷炊的弱勢,發不出求援的聲息,捐贈公益資金的資本家,又被貼上黑標籤,公益善款的斷鏈,再不搶救接續,將會是台灣最後的悲鳴。

政治社會

「裴洛西滾出台灣」小七、台鐵廣告看版被駭,專家:LED從晶片到軟體都被中國掌控,台灣能自主生產?

一樁中國刻意「秀肌肉」的駭客事件,造成國內民眾一陣驚恐。 但為何在眾多專家眼中,這次攻擊,其實只是一個「柿子挑軟的吃」的便宜行事之舉?

國際總經

這檔妖股上市兩周,市值超越台積電!解密幕後44歲炒家,他粗暴炒股一度比李嘉誠還有錢

一家小公司的瘋狂炒作,讓充滿爭議的背後炒家蔡志堅躍升為焦點人物。 香港與中國末日情緒高漲,資金出逃美國狂炒妖股。

台股

存股千張、日領1萬股息,投資達人謝士英用一公式算出「聯電便宜價」:豈有不買之理

台股自7月中見到13928低點後開始反彈,儘管利空仍不斷,但漲幅已有千點。 三位價值投資達人都謹慎樂觀看待台股後市,並提供長線看好的標的。

政治社會

林智堅論文爭議燒不停》這套原創比對系統,獲政府每年補助800萬!為何把關國內論文仍大有問題?

台大認定林智堅碩士論文抄襲,建議撤銷學位。 然而,今年教育部補助的論文比對系統,恐怕無法杜絕國內論文抄襲問題。

政治社會

今周刊為什麼要做「被獵巫的慈善家」》一條荒謬法規的背後

7月18日,台積電公告了今年度第4期的「無擔保」公司債發行條件。至於7月底表明「公司已無現金可用」、前負責人已被通緝的如興紡織,此前則曾經發行過4次「有擔保」公司債。無擔保或有擔保,哪一種公司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不難理解。

科技

AI與知化力

考察人類文明史,重點不在如何擊敗工具,而是將工具為我所用,產生更強勁的生產力、更輝煌的成就。 當新一波科技浪潮來襲,我們必須培養「知化力」,把AI當工具,學會駕馭它,才能成為AI時代的贏家。

政治社會

面對中國統戰,台灣太多裝睡的人!范疇:曹興誠捐的30億怎麼用?認知進攻基金

近日,曹興誠捐出30億元加強國防,希望「喚醒」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為維護自由民主而戰。 其實,人民的「認知」是勝負關鍵,既能用於防禦,又能用在進攻,其重要性不亞於軍防。

職場

一次看畫給我的啟發

你會願意為什麼事不斷嘗試?在美國看展時,意外發現「沒有答案的思考」極其重要。 但培養這種特質並沒有捷徑,只能時常提醒自己在生活中記得保有想像的空間與時間。

科技

友達前總座 圓一個30年的產業自主夢 一家虧八年棘手公司 陳來助為何敢接掌

是什麼原因,讓告別友達總座九年的陳來助,再次踏入面板業、接手一家設備公司的董事長? 這個傳奇性的台灣科技人,這次究竟看到了什麼?

政治社會

效法國外》每年須花掉總資產2%? 恐矯枉過正 公益信託想做到百年傳承 「最低公益支出」認定應更彈性

日前行政院在各界期待下,提出以防弊為主的《信託法》修正草案,其中導入了美國制度對私人基金會「法定最低公益支出」的規定,在修正草案第七十一條之六,要求公益信託未來辦理公益事務的年度支出,必須達到一定的比率,以敦促公益信託積極從事公益。

生活消費

山林裡的人

遠離燈紅酒綠的大城市,有一群人選擇上山,到森林裡工作。 力大無窮的原民之子,上百公斤的物資挺肩扛,在山中往來運送; 女中豪傑爬上樹叢,替樹做健康檢查、育苗採種; 森林裡的老師技巧性地引導來山裡的人,透過活動紓壓放鬆。 帶著一心投向山林的熱情,他們在山中與自然為伍,靜心體驗生活。

政治社會

受惠實例》讓行善的足跡,持續遍布社會角落 若沒了公益信託… 這些人、這些事無法永續傳播

有別於一時的補助與救急,以解決長期問題為使命的公益事業,往往需要以永續為前提的規畫與運營,而這正是公益信託與單純「捐助」之間的核心差異。從兩個大型財團為背景的公益信託、三個實際受惠的案例來看,不難感受,當你期待改變的力量可以源源不絕,背後也的確需要以信託架構為底蘊的長久火力。

美食旅遊

東引解禁神祕坑道 辦軍事障礙賽跑出千萬商機

行經戰地坑道,接著來到軍事正規五百障礙場,爬桿、跳躍牆壁、匍匐前進……,在距離台灣約九十海里的國之北疆——馬祖東引鄉,這畫面不是國軍部隊因應共軍大規模軍演的實際操演,而是從八月六日起一連兩天,共吸引上千名各地跑者參加的「二○二二東引軍事越野障礙賽」體驗場景。

台股

此刻,他們正在為「3年賺1倍」選股積極準備 億元大戶的危機進場攻略

台股自跌破萬4低點後,在國安基金宣示加持下,展開千點反彈行情,展望未來,價值投資贏家們目前如何看待股市布局? 是逢低撿便宜?還是保持低持股靜觀其變? 3位億元大戶分享他們現階段如何在危機中尋找獲利機會,以及資金布局的操作策略。

生活消費

對地球好一點的10個方法 聯合國指路 低碳生活沒那麼難

綠能只能解決一半的碳排問題,想在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要改變。 看三對奉行節能減碳的伴侶,示範如何有意識地活出與世界共好的理想生活。

生活消費

減碳,全球正流行 三對伴侶的行動筆記

三小時起造低碳木屋 家具公司老董推銷幸福 外銷木質家具起家的紅屋家具董事長謝東興,住在一四○坪的豪華山莊卻不快樂,邁入退休年齡的他發覺,自己就像被軟禁在豪宅裡,人情淡薄,沒有生活實感,「若老死台北,人生將無限淒涼。」他決心出走,遍尋理想的退休生活,入住十三.五坪的低碳小木屋,而今邁入第九年。

國際總經

唐吉訶德和他的風車

過去幾年,經濟學者官員一下喊打通膨,一下對抗經濟衰退,到底要打擊什麼?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國際總經

可口可樂、百事在通膨中開新局 ——兼論飲料包材大廠宏全

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及百事產品漲價,仍創下強勁銷售額,今年股價皆逆勢創高,顯示消費者對其品牌的黏著度,是抗通膨的最強力後盾,也是市場動盪下的贏家。

國際總經

貪婪與恐懼 ——貨櫃航運股的天人交戰

馬士基執行長施索仁繼六月唱衰航運業將出現長鞭效應,一席話衝擊長榮、陽明股價; 近日他改口預測,今年貨櫃公司收益仍可創新高。究竟這個景氣循環產業還能疾馳多久,沒人有答案。

國際總經

消費旺季來了 資金流出亦將趨緩 外資提款非因看壞 印股下半年可期待

今年上半年,外資已從印度市場提款近三百億美元,股匯市皆受打擊。 而隨著近期油價和美元下跌,新興市場獲得喘息,出現外資重返印度股市的跡象。

品味收藏

一手提拔卡地亞、LV成時尚名品!嫁給拿破崙姪子後,「時尚」是她穩操法國政權的秘密

一八五三年一月二十九日,一位身分被嫌不夠格的女伯爵當上法國皇后,她運用美貌與智慧,大膽穿出流行,讓全歐洲忠實跟隨,成為權勢如日中天的女人。

健康

健康靠自己 非人云亦云尋煩惱

隨著臨床研究數據的累積,過去大家熟知的慢性病管理原則,已不單純用年齡論斷健康。 套用青壯年的健康標準,對高齡者也會帶來反效果,宜以新思惟面對疾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健康

長時間追劇、用眼過度 年過45視茫茫? 小心老花眼提前報到 專家教保養關鍵

用餐時不自覺將眼鏡拿掉,看書報雜誌習慣拿遠一點看……,年過四十、五十歲,現代人似乎無法避免出現老花眼症狀。一旦老花眼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