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習近平捏出的新中國

習近平捏出的新中國

1325期

2022兩岸三地1000大
產業結構緊貼政策的一年,經濟學者卻對前景搖頭

強拉》江西小城電池廠成世界鋰礦王、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
重擊》平台經濟市值崩潰,互聯網龍頭被迫「脫虛向實」
下一步》連任之後,他的嚴控之手就會放鬆?

知名「被離職」分析師:中國樓、債泡沫將破,香港陷兩年衰退期
台灣新亮點:首入榜就躋身500強,元太「電子紙夢」17年心路

股市巨震衝擊解析
火線報告>
美國銀行:美股熊市已到,觸底得等第3季
台股教戰>
張錫、郭恭克…,動盪格局下的關鍵思考

中研院院士郭沛恩: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把60歲老員工變主戰力 羽絨大廠光隆數位轉型記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政治社會

勞動節停駛惹民怨後再揚言端午、中秋連假全面「不加班」 工會負隅頑抗反凸顯台鐵公司化必要

台鐵公司化法案協商再次破局,台鐵工會發起端午、中秋連假不加班行動表達訴求,但台鐵勞動節停駛所引發的民怨,反倒讓區域立委更加支持交通部提出的公司化草案。

理財

「台股最壞情況已過!」張錫解析:為何現在是留意布局超跌「好股票」絕佳機會?

編按:台股在週四(5/5)收在15616點近1年新低後,週五在台積電穩住陣腳帶領下,指數早盤大漲200點,收復15800關卡,台積電漲幅超過1%,股價在510元附近遊走。 ---------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5月6日升破3%,創2018年底以來的新高點,在殖利率攀高引發資金抽離、衝擊股市的疑慮之下,投資人此刻該如何看待台股的布局策略? 關鍵時刻,本刊特邀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獵豹財務長郭恭克、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分享他們現階段的台股應對想法。

政治社會

電子菸不行、加熱菸卻OK?《菸害防制法》睽違15年大修法,一文看懂爭議和困境

行政院版《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全面禁售電子煙、細支菸,但朝野立委對此尚未有共識。學者認為,提高菸稅捐「以價制量」,才是最有效降低青少年吸菸比率的措施。

國際總經

「中國今年GDP若超過5%,一定是假的!」經濟學家:習近平捏出的新中國,大概只比蘇聯好一點

江西小城冒出了世界鋰礦之王,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超過特斯拉……,新能源產業倏地崛起,這是中國經濟的激昂進行曲! 平台經濟市值猛跌、補教業一夕絕殺,互聯網龍頭被迫轉向……,曾經火熱的產業驟然失溫,這是中國經濟的黑色安魂曲。但,當產業曲目完全緊貼領導者的喜怒哀樂,中國的長遠前景卻也蒙上陰影。 「2022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調查,帶你看懂習近平主導的中國悲喜;以及在如此劇變之下,台、港、中三地競爭力的未來消長大勢。

科技

聯亞生技爆政變,創辦人竟被女兒帶律師、保鑣趕下台!背後都是為了新冠疫苗龐大利益?

編按:聯亞生技遭停職員工非法入侵,公司表示,6/11晚上遭郭姓停職員工帶身分不明男子非法侵入位於竹北生醫園區辦公室,櫃台員工電腦也被入侵,變更辦公室及電腦機房之門禁系統設定,造成門禁系統及設備完全喪失功能,公司已經報案,聯亞生技表示,已向當地派出所報案,也懇請新竹地檢署能夠儘速偵辦。 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這起非法入侵疑與聯亞集團母女經營權之爭有關,集團內部對非法入侵此事相當不解,不懂為女兒為何要這麼急?「行徑太誇張」。這位郭姓員工,本來是公司高層,利用職權要下屬交出公司大印章,公司發現後將他停職。由於聯亞與保全簽約的代表就是這位員工,因此他到辦公室後指揮保全,要求更改門禁密碼設定,得以進入公司。 聯亞生技說明,公司投入新冠疫苗UB-612研發工作,已進入緊急使用授權(EUA)階段,相關技術屬於國家關鍵核心技術之一,更屬於營業秘密,針對這些欲侵入公司竊取機密的犯罪人士,公司已經報案,也呼籲新竹地檢署儘速偵辦,以遏止有心人士繼續犯罪。 ---------------------------------------------------------------------------- 聯生藥陷入經營權之爭,背後竟有一樁國際集團的內鬥戲碼? 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面對與女兒胡世一的爭端,接受專訪說明背後巨大的利益糾葛。 (原文刊載於2022/5/11,更新時間為2022/6/14)

理財

排名分析》整體呈現「排名躍升、市值卻衰退」的奇特景象 資本市場找尋新方向 「互聯網下、新能源上」趨勢成形

過去一年來,是中、港、台三地資本市場劇烈變動的一年,曾經的巨頭光環不再,新興勢力迅猛崛起,資本市場的新機會在哪裡?《今周刊》獨家為你解析。

國際總經

捏麵人

《今周刊》連續十九年進行「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調查,終於在這一年,我們等到了第一次的台廠稱冠。

理財

台大開理財課,逾1600人搶修!這堂課沒有發財祕笈,卻獲學生「零負評」讚:改變一生觀念

想以有限的財務資源實現人生理想,首重務實,在他眼中,這門通識課從來就不是「發財祕笈」。 透過通識教育傳遞正確理財素養,是教授陳彥行授與學生邁向夢想的第一課。

國際總經

資金派對真的結束了

隨著美國聯準會將收緊寬鬆貨幣政策,資金派對即將結束,加上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原油、大宗物資等價格居高不下,高通膨也衝擊到企業獲利與消費需求。

國際總經

軟體科技是通膨的生機療法

以貨幣政策化療通膨,這副作用可不是只有食欲減退而已,如何控制通膨此一「惡癌」?軟體科技或許是其一解方。

科技

打造以終為始的空瓶循環圈

綠藤生機5年回收超過20萬個空瓶,怎麼做到的? 從包材到通路配合,一個拋磚引玉的作法,盼帶動更多環境友善的競爭。

生活消費

比法國還好的藍寶石

與友人造訪了「藍寶石湧泉」,過去每年只開放一天,猶如人間祕境! 爬了山、裝了水,入口甘甜、滴滴珍貴,真是一趟滿足的身心靈沐浴之旅。

政治社會

中研院士郭沛恩:善用健保資料庫 預立治療計畫 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專家預估,到五月下旬,國內新冠確診數高峰恐突破十萬,中研院士郭沛恩接受《今周刊》訪談,具體建議防疫政策調整方針,盼助指揮中心控制疫情。

生活消費

腕錶時尚

低頭看錶是男人日常中最優雅的雄性姿態,一只好錶之於男人,不僅是時尚標配、更是生活品味和地位的象徵,也是男人成熟的體現; 今年春夏之際,各大名錶也展現不同以往的新氣象,連奢華腕錶收藏市場和女錶市場都跟著時代脈動不斷變化,開創鐘錶新紀元,展現腕上品味極致之姿。

國際總經

女股神跌落神壇老巴菲特揚眉吐氣 Uber、ARKK教我們的那些事情

五月六日收盤,ARKK跌回二○一九年十月底水準,Uber掉五成、Lyft跌剩三分之一,投資人大喊只要盈餘,本夢比退位,本益比重新掌舵。

傳產

數位轉型力克封城衝擊羽絨大廠淡季上演逆襲記 光隆三代接班蹲馬步拚全球市占五%

在台灣排名前三,擁歐美戶外品牌代工產線,新舊傳承走過三代交棒,光隆實業董座詹賀博年僅四十五歲,接班九年,靠著靈活科技策略,誓言今年再拚營運新高峰。

國際總經

老謝觀點》台灣半導體是大贏家香港危機籠罩 企業大洗牌的年代 台積電稱王背後的新局

往年一直是「兩岸三地一千大市值排行」老大、老二的騰訊、阿里巴巴,今年由台積電篡位成功,也反映出經濟體的強弱興衰。

科技

台企亮點》一口冷灶被它守出轉機市值年增近200% 首入榜就躋身五百強 元太「電子紙夢」17年心路

身處被戲稱為「慘業」的面板業,能夠掙脫產業循環、甚至此時此刻還能大舉擴產的元太,究竟怎麼從一度被迫關廠、被小股東質疑,最後燒出電子紙這口現在被各界看好的冷灶?

國際總經

把脈香江》知名「被離職」分析師羅家聰直指中、港隱憂 中國樓、債泡沫將破 香港恐陷兩年衰退期

從去年農曆年後至新曆年底,港股與全球逆行「跌足全年」,其實反映的是香港經濟衰弱。 未來,中、港經濟仍須面對升息、美元轉強帶來的樓、債市泡沫化,以及資金外流危機。

國際總經

股市巨震衝擊解析》美銀火線報告 美股熊市已到 觸底得等第三季

美國通膨未解,經濟衰退疑慮卻接踵而來,今年以來標普五百指數已挫跌十六%,美銀更直言美股已落入熊市,預估標普五百指數低點落在三千點、結束時間則在今年十月。

理財

險降坡,小心!

九天玄女姊妹指示那斯達克指數大「降肉」,一覺驚夢醒來。 觀看一切都還在險降坡上,大夥小心,逐步試水溫。

國際總經

俄烏戰爭下歐洲的轉變與機會 ——兼論工具機大廠瀧澤科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之後,也讓許多歐洲國家意識到,政治風險對供應鏈造成的傷害,當「重商主義」逐漸式微,強調建立新區域供應鏈時,變局下的撞擊與機會,值得省思。

台股

利空衝擊、盤勢震盪下的布局策略 選股要避險兼顧獲利 10檔強勢股出列

近期是第一季財報密集發布期,面對震盪幅度劇烈的盤勢,透過財報尋找績優且法人買超的個股,是兼顧避險與獲利的最佳選擇。

職場

日本狙擊兵怎麼射都打不中他!上戰場不帶槍、他徒手救75同袍成傳奇:只想拼湊分崩離析的世界

二戰英雄戴斯蒙.多斯,因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堅持不拿槍上陣殺敵,而被任命為醫護兵派往太平洋戰場。 他在血流成河的戰場上,沒攜帶任何武器,奇蹟般拯救了七十五名同袍,成了沖繩戰役的傳奇英雄。

健康

輔以西醫治療打底,強化元氣、有效固本 中醫不藏私食補緩化療五大副作用

癌症治療中,常以「西醫治療、中醫調養」的內外結合等方式根除、消滅癌細胞,卻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醫師根據五大副作用,傳授多道食補、舒緩化療不適。

美食旅遊

在台北品嘗 精緻又正宗的港味

開張不到半年,我已上門六回,除了吃得到正港粵菜,廚藝總監、行政主廚還是出身香港富豪飯堂「福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