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台灣電網危機

台灣電網危機

1324期

你該關心的,不只是缺不缺電!

變電所工程延宕10年,台北東區、大巨蛋「有電也送不進來」
去年底就該啟用的新北變電站,至今竟連地點都沒搞定
盤點六都「電網吃緊區」,南港、淡水、沙鹿、楠梓…25個行政區入列
電價該漲卻不能漲,台電累計虧損385億,如何「補破網」?

股神 巴菲特
一場波克夏股東會,股神完美詮釋「別人恐懼我貪婪」
大買暴雪、西方石油的背後,竟是一套「超簡單套利術」
巴菲特:我最擅長的事,小學四年級就教過了

防疫險理賠逾兩成恐埋財務地雷 產險業災情總盤點
從三星抽單到打進戴爾 它如何登上筆電快充龍頭?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科技

三代赴美坐鎮快速回應需求拿下客製化訂單 這招收服員工萬泰科美國營收五年翻三倍

三月底,美國將基礎建設預算提高至二.三兆美元,有六五○億美元將重新鋪設電網與網路,引發法人對台灣線纜業未來充滿期待,其中,總部位於五股的萬泰科,更被認為將以先行者之姿、搶先受惠。

政治社會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 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 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 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 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 《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 (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房地產

全台新建案年漲幅最高逾7成! 台中北屯、台南仁德善化飆最兇 「上百戶建案不到一周完銷,我連考慮時間都沒有」

「打炒房」新制箭在弦上,房價卻持續狂燒,兩張表,揭露全台新建案和中古屋年漲幅最凌厲的熱區。 高房價之下,近期完成房市交易的買家,主要有哪些考量?專家又如何點評?

傳產

從平價全聯麵包到嵜本高級生吐司,都用它的產品!「亞洲烘焙模具王」如何從年營收衰退6%,3年翻身創20億新高?

身為亞洲烘焙器具龍頭,全台有超過8成的烘焙模具都由三能生產,二代張志豪,如何靠危機意識打破舊有製造商思惟,推動產品和行銷創新,讓公司營收在疫下創上市來歷史新高?

政治社會

公教退撫新制明年上路「絕不會破產」!為何菜鳥公教人員「不適任新制、舊制可能縮水」恐淪最弱勢?

明年上路的退撫新制,將使新進公教人員擁有一套永續的年金制度,解決世代不均現象,但立委呼籲,應開放一定年資以下的現職公教人員自由加入新制。

理財

升息打房趨勢下,營建股全受害?專家抓出這13檔高負債比個股 要看「這三大指標」

國內進入升息循環,營建股真的是受害者嗎? 專家從基本面分析這房市未來可能變化,提醒投資人尋找長線仍具競爭力之標的,並留意高負債比的公司。

政治社會

兩點之間的線

據說,這附近有些還在使用的電力設施,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採訪過程中,一位南部受訪者這麼說。

國際總經

美元匯率氣勢如虹

聯準會政策態度鷹派,加上俄烏戰爭影響,全球資金仍持續流向美元避險,這恐讓新興市場貨幣貶值,體質較差的新興市場將面臨資金外流、債務飆升等更多升息壓力。

政治社會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走向分裂?

高速網路讓流通的資訊愈來愈多樣,人們的見識卻愈來愈窄,社群愈形分裂。 但我相信人類可以克服分裂危機,重點,在於理性/情緒比。

政治社會

除了晶片,更重要的是人才

為振興半導體產業,美國力推競爭法案,包括注入至少500億美元,台灣要如何持續掌握供應鏈核心技術與其整合,人才最關鍵。

政治社會

別讓藝術價值掉線

前陣子有一則新聞是影視劇組失足墜谷死亡,爆出了該產業工時嚴重過長的問題。在勞動節這週,想聊聊有關勞工工作條件的議題。

保險

保險預備金待命,抗防疫保單風暴!隔離理賠兩成恐埋財務地雷,產險業哀嚎

今年熱賣的防疫保單皆以二○二一年的疫情為基準,如今疫情已大不相同,政府隔離政策不斷變化,理賠率飆高,產險業者們的心聲是什麼?他們又面臨什麼困境?

政治社會

高風險族群接受「預防性投藥」 致死率降近九成 專家籲借鏡美國 擴大運用新冠口服藥

美國今年一月起開始對高風險確診者免費發放口服抗病毒藥,大幅降低染疫致死率,公衛學者建議指揮中心參考美國經驗,增加口服藥採購量,並放寬投藥標準,以守護醫療量能。

生活消費

無畏.決心 年輕主廚的料理戰場

沒有老大廚的資深經歷,一群年輕主廚走進廚房,虛心拜師、藉由旅行學習,挺著一顆不怕失敗的挑戰心,在鍋碗瓢盆間熬出靈感、激盪新派的創意,以過人的膽識和耐力,做出個人風格鮮明的料理,讓你一嘗滿意。

科技

偉詮電用苦行僧精神攻手機快充甩低谷獲利創高 從被抽單到打進戴爾筆電快充龍頭養成記

歐盟通過統一消費性電子充電規格的草案,成為台灣快充、資料傳輸晶片設計等業者的新商機。 當中受惠的偉詮電,如何記取過往被轉單的教訓,在快充市場上擴大布局?

政治社會

未來展望》穩健增量,調度也需縝密規畫 綠電多點開花 電網管理挑戰才要開始

「有些國內的中小企業,開始被歐洲客戶要求說明生產過程用了多少綠電、未來對綠電的規畫又是什麼;不只製造業,很多金控公司也面對落實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壓力,宣布要走向RE100(一○○%使用再生能源)⋯⋯。」中租能源資深副總經理謝明宏,細數近期接觸的綠電買家,並分析企業使用綠電是條無法回頭的單行道,「只要開始買,就只會愈買愈多,綠電市場供不應求這件事,即將發生。」

科技

業界表率〉總座:自備一○%綠電是基本款,我們要更多 鋪設太陽能板、廢水轉換沼氣再利用 群創出招突圍超前「種綠電」

拿著白板筆,大剌剌寫下「此有生彼有,此無生彼無」,台灣第二大面板廠、群創總經理楊柱祥,用這十個字向我們點出,綠電,正在跟一家企業的競爭力畫上等號,「有綠電、有訂單,沒綠電、什麼都沒有!」他說。

科技

前瞻國際》淨零的推手,可能帶來新麻煩 BMW提早布局三技術 電動車化身智慧電網神隊友

「二○三○年電動車占比達到三成,二○四○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在國發會於今年三月底公布的台灣淨零碳排路徑方案中,有著這樣的規畫。確實,在追求淨零的目標底下,電動車是個重要解方之一;但你可能沒想過,這個重要解方,卻可能是「電網的大麻煩」。

國際總經

普丁打殘自己的盟友歐洲「親俄派」灰頭土臉 德國前總理施若德跌落神壇淪過街老鼠

普丁摧毀了烏克蘭的城鎮,更打殘了普丁在歐洲最好的朋友們,包括德國前總理施若德的「親俄派」歐洲政治領袖,慘遭人民唾棄。

國際總經

美元盛世世界一定有大事發生

台股慘跌伴隨新台幣狂殺,是近6年少見的股匯雙殺景象,對眾多投資人來說,這是令人難捱的2022,而接下來大家應認真思考的,是匯市的超完美風暴。

理財

一谷還有一谷深

台股怎回事?撇除Fed、通膨、中國疫情、俄烏戰爭等利空,關鍵還是利率,利率問題沒有解決,最好再等等。

國際總經

「貨幣緊縮」對上「經濟軟著陸」 ——1946年歷史借鑑

回顧歷史上同樣嚴重的通膨時期,美國聯準會試圖以緩步升息與縮減資產負債表的手段,控制通膨讓經濟「軟著陸」,與如今的經濟環境極為類似,可供投資者參考。

國際總經

清零政策嚇跑外資 中國連祭救市措施 陸股何時止穩? 恢復信心看兩指標

今年中國經濟有多項外在因素影響成長,加上上海封城的衝擊,近期陸股連續重挫。 但在政策積極救市下,後市其實不用太悲觀,現階段可能是透過ETF危機入市的好時機。

國際總經

一場波克夏股東會股神完美詮釋「別人恐懼我貪婪」 巴菲特:我最擅長的事,小學四年級就教過

今年首季,標普五百指數跌近六%,股神巴菲特展現「恐懼時貪婪」的投資哲學,一改過去兩年賣股作法,大買超過五百億美元股票。

台股

基金經理人教戰下半年配置攻略 外資狂賣超台股七千億落底訊號這樣看

今年以來,受到戰爭、通膨、疫情、升息等利空因素夾雜,台股指數已大跌超過千點,前4月外資累計賣超達7185億元,創史上最高!下半年如何配置手中資金?

職場

我不願成為取悅觀眾的小丑!鋼琴怪才:辦音樂會是降低格調,唯有孤獨才能拓展理想聲音世界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日,顧爾德演奏完所有曲子,永遠離開舞台。 這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三十出頭的他開始離群索居,他是獸,還是神?

健康

心浮氣躁易疲勞 避刺激性飲食有助改善 燥熱嘴破睡不好 冷飲炸物先不要

熬夜、工作或情緒壓力等情況可能造成體質燥熱,若飲食不節制,喜歡吃冰冷刺激性食物或不斷喝提神飲品,也可能出現相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