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外資大賣台積電真相

外資大賣台積電真相

1319期

搞懂它的進出思惟

三個月賣超台股近5000億,半數殺向「護國神山」
賣股不見得就是看空,參透外資的「再平衡」配置邏輯
5大外資評台積,大摩調升、高盛猛降目標價,差異在哪?
「業務力」攸關績效獎金,認清分析師的真實KPI

聯發科董事長 蔡明介
41倍本益比售股,法人搶買
蘋果、Sony都是大客戶
解密》聯發科最強小金雞
達發科技憑什麼估值近千億?

定期考核員工「品味」 從街邊音響店變年營收30億百貨股
改革卡關》工會5訴求搞不定 台鐵公司化要拖多久?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政治社會

勇敢挑戰艱困選區 用5年贏得民意支持 林右昌:找回光榮感 就能改變城市風貌

從「知名度零」的菜鳥,到首位在基隆連任的民進黨籍市長,林右昌細數7年多來的執政經驗,自我剖析獲得民意支持的關鍵只有一個:找回市民的光榮感。

國際總經

「一手喊多,一手大賣」 外資狂砍台積電41萬張真的看空嗎? 一文解讀瘋狂倒貨的背後真相

「外資狂賣台股5000億,瘋狂倒貨!」「外資看空台積電!」聳動標語令投資人冷汗直流。 外資跨入台灣資本市場將近40年之久,更是一路推升台股的重要推手; 但40年來,多數人都還是不認識它的運作機制; 如果這波外資「狂賣」,其實是台股市值大增後的重新調整,所謂狂賣也只是小賣手上總持股的「2%」,投資人還需要這麼驚慌失措嗎? 搞清楚外資券商的運作,不盲目跟從與焦慮,這是投資台股重要的一課!

生活消費

斜槓藝術家

一群業餘的藝術家,專精本業之餘,利用空閒時間發展興趣。 別人不要的汽車零件、廢棄的漂流木,經由他們發揮創意稍加組裝,成了爭相購買的藝術品; 五顏六色的薄紙張,以一雙巧手細心剪黏,媽祖出巡的場景在眼前立體呈現。 大內高手流傳在民間,斜槓藝術家隨興創作施展天分。

傳產

「50萬World Gym會員2成訂閱線上課程,有上千萬新收入」 兩大巨頭砸千萬、打造台灣派樂騰

全球疫情趨緩後,國內健身器材大廠喬山卻不惜投資上千萬元,找上World Gym推出兩百堂線上課程,原來這兩家年營收上百億元的健身巨頭都想打造出「台灣Peloton」,要攜手走出後疫情的新出路。

傳產

用尊榮感養出死忠頂端客戶! 這家原先只賣音響的街邊小店 如何轉成營收30億的百貨家電王?

高雄發跡的集雅社,原本只是一間專賣頂級音響的街邊小店,它是如何一步步搶進全台百貨賣場,甚至業績穩坐百貨業家電類常勝軍?

科技

新光三越、三井都找它! 這家3名員工起家的小公司 憑什麼上興櫃首周就漲7成?

成立6年的騰雲,手握日本與台灣等多家百貨產業指標客戶,成為近年來少數發展亮眼的電商類新股。 創辦人梁基文用什麼樣的策略思惟,讓騰雲成為橫跨亞洲多國的軟體服務商?

全球股市

滬深300、恒生本益比低於過去兩年平均…劉鶴信心喊話奏效 陸股可以進場了?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發言穩定市場信心,帶動A股回漲;投信業者認為,去年跌深的互聯網、地產股未來有回漲空間,至於順應政策的產業,如新能源等,則在能源轉型趨勢下具有成長潛力。

國際總經

民主政體戰勝專制政體?

從俄烏衝突中,台灣學到的不是過度自信或樂觀看待中國可能的軍事入侵,而是要了解軍事衝突將會是彼此的災難,宜尋求化解兩岸緊張局勢,千萬別重蹈東歐的覆轍。

國際總經

資產配置的再平衡

立委質詢後,金管會表示要對外資啟動調查,隨後,華爾街財經媒體《彭博》報導此事⋯⋯。外資近期大賣台積電所引發的風風雨雨,看來吹得有點大了。但,什麼叫做「大」賣?

國際總經

能載舟覆舟的金融業

從歐美對俄的金融制裁可見,用錢賺錢的金融業影響力可觀,但如何真正落實ESG,排除高度「漂綠」的企業,才不會從賦能者變成加害人。

生活消費

沒有人能全壘打

大家都想面面俱到,但網路時代「譽之所至,謗亦隨之」,沒有人能倖免。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認識自我、調整自我,如果太過畏縮,獨特性也將消失⋯⋯。

政治社會

低所得、高房價幽靈持續遊蕩 年輕人不敢婚、不敢生 扭轉「生不如死」 托育設施比銀彈更有效

政府為催生,今年八月增加不少實質經費補助,台北市的夫妻生一胎,最高可拿到破百萬的補助,然而,最新民調顯示,給予更多友善的托育服務等婚育政策,會比直接發放津貼,更有助提高生育意願。

政治社會

釐清資產負債後 未來財務規畫更為關鍵 避免悲劇重演 台鐵公司化不能再拖

2022/4/21編按: 立法院今排定審查台鐵公司化草案,但考量交通部和台鐵工會對內容尚未達成共識,加上工會可能發動五一勞動節不加班行動,多數立委提出程序問題,籲交通部和工會先溝通再審法案。交通部長王國材強調,有把工會版本和行政院版本做對照,目前「已有腹案」。 雙方提出的版本究竟落差在哪裡?《今周刊》在1319期曾以專文比較交通部和工會各自提出的版本,也訪問多位財務和交通界專家進行深入剖析。

國際總經

從淡馬錫、GIC到孫正義 都陷中概股風險 吃中國資產瀉肚子 新加坡基金積極轉軌

北京整頓互聯網,新加坡的淡馬錫與GIC淪為慘賠的苦主,過去積累的獲利大吐一場,如今正在積極尋求轉軌,降低中國風險。

國際總經

專業見解 提款台股不代表看空後市 業內大老看外資大賣超 籌碼調整、迴避風險才是主因

外資今年以來的大賣超是否真的把台股當提款機? 資深證券圈大老剖析,MSCI權重調整才是主因。

國際總經

名將風雲  縱橫數十載 點石成金也看台股風華 細數那些喊水會結凍的 外資分析師們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外資圈明星分析師的真實寫照,尤其產業變動快速,長江後浪推前浪更是殘酷的事實,那些年,喊進喊出、喊水會結凍的天王們,如今安在?

國際總經

新秀點將  曾開台積降評第一槍 對上死忠看多派 大摩詹家鴻犀利、花旗徐振志穩健 年輕分析師磨刀霍霍搶占舞台

隨著谷月涵、何資文等第一代天王紛紛退出第一線,新一代的外資分析師立刻遞補上位,尤其在半導體產業當紅的此刻,這些上游分析師比以前更受市場重視,成名更容易,也更應珍惜羽毛謹慎發言。

國際總經

散戶必懂  重點不是喊價結論 而是分析是否合邏輯 大摩調升、高盛猛降目標價 五大外資看台積差異在哪?

台積電三月雖然被外資賣超近二千億元,外資券商對台積電的評價依舊維持買進評等。 外資券商的看法有哪些異同?投資人又該如何解讀目標價的異動?

科技

41倍本益比售股吸法人搶買 蘋果、Sony都是大客戶 「聯發科小金雞」達發 憑什麼估值近千億

隸屬聯發科集團、一家看似橫空出世的子公司,為什麼目前估值可以來到近一千億元? 它為什麼能「斜槓」無線與有線晶片,並都能躋身世界前三?

科技

電信業變身金主爸爸!共享經濟、串流音樂都是目標 兩年20個投資案 台灣大創投推手曝光

5G高投資成本、電信用戶利潤不再,中華電、台灣大、遠傳逐漸將眼光轉到「創投」身上。 其中,台灣大找來具有國際投資的專業經理人,有辦法從這裡找到第二條成長曲線?

健康

成功治療結核氣管病變 讓患者一年後照常工作、跑步 亞洲首例 一一團隊朝研究豬隻主動脈移植人體氣管努力

四年前,《JAMA》刊載法國胸腔外科暨心血管外科醫師馬丁那團隊,於○九年至一七年利用大體捐贈者的主動脈,為十三位癌症病人進行氣管移植手術,其中十人近四年後仍然健在。若你身為醫師,看到這篇期刊的反應會是如何?

國際總經

減資操作學

長榮減資引起市場雜音,歸根究柢,大家擔心的是貨櫃航運股是否能繼續一帆風順。 減資其實是中性的,終究要回歸到企業競爭力與產業前景,若前途無量,怎樣都會受到青睞。

國際總經

從反壟斷到地區保護主義 ——兼論特殊紗供應商宏益纖維

隨著反壟斷及重商主義抬頭, 全球化轉型為區域化,朝「短鏈」發展。 此外,具戰略性的企業所有權也日益被重視,若還想透過併購模式擴大規模,恐遭極大壓力。

理財

無喜,也無驚

接下來幾個月,金融市場不會再像過去兩三年紅紅火火,應該是不慍不火,在下一場精采好戲上映前,還是先停看聽。

職場

他以茶心蘊含真心 讓懷石晉升日料主流

一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湯木貞一在日本大阪開了餐廳「御鯛茶處吉兆」,讓懷石變成料理的主流。貞一分家後,三女婿的船場吉兆因醜聞倒閉,但在孫子湯木尚二的努力下,漸挽回名聲,並通過疫情考驗。

健康

要健康就要動 找對方法鍛鍊肌群很關鍵 不幸傷筋錯骨?中醫靠養護緩解有方

常聽到一句話:「要活就要動」,有規律運動的人不僅擁有透亮皮膚、挺拔體態外,個性也較開朗。 但要如何動得安全又健康?運動前的拉筋暖身很重要,睡眠充足也能減少運動猝死的發生率。

美食旅遊

南北一家親的眷村宴

風味混融的眷村菜是特殊時空下的產物,南村眷村宴正呈現出這種南北一家親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