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AI醫神超有感上工

AI醫神超有感上工

1308期

直擊5大醫學中心、15項最新落地應用

它像死亡筆記本,算出你1年內猝死率
搶先在救護車上就判斷出心肌梗塞,救活率100%
速讀胸部X光,看出急診室須優先處理的4種疾病
精準預測細菌種類,3天變1小時,搶救瀕危感染者

參戰!3家亮點新創出列,宏碁、華碩、電子五哥策略曝光
攻全球12.7兆商機,台廠要過的3個關鍵挑戰

騰訊主席 馬化騰
對京東斷捨離搞出三輸局面,
賣蝦皮母公司持股引發雪崩效應
中國的共同富裕大旗,
讓騰訊馬化騰「傷人害己」

國鼎新冠口服藥解盲達成背後 為何專家打問號
迎戰「天量縮表」 聯準會鮑爾準備的兩套緩衝劇本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科技

兩外資報告潑冷水:最快下半年回歸常態 二線晶圓代工遭降評 半導體缺貨題材掰?

半導體近一年缺貨已成為常態,但近期外資陸續降評二線晶圓代工廠後,是否代表供不應求的態勢即將出現反轉?

科技

「120元基本心電圖,就可抓出未來1~3年死亡機率!」 長庚、榮總到台大都擁抱AI 不只急診救命 更能找出心臟危機

人工智慧產業風起雲湧般迅速成長的勢頭,你一定知道! 你知道嗎?在全球,健康醫療蟬聯人工智慧領域獲投金額最高的行業別之冠;你知道嗎?在台灣,近年來該領域獲投件數第一的,同樣是健康醫療類新創。 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慧精準醫療不再只停留在噱頭與想像。 從未被滿足的需求出發,一個個創新概念已實際在各醫院場域成功驗證。 本刊前往台北、新北、台中,直擊5大醫學中心、15項最新落地應用,這些有如「AI醫神」般超有感上工的創新應用,你一定要知道!

傳產

沒有林學圃的南港輪胎下一步…業餘賽車手女兒接班呼聲高? 新共主已逐漸浮上枱面

沒有林學圃的南港輪胎看似群龍無首,但其家族成員持有的股權仍牢牢掌控,未來是否會逐漸走到幕前,也牽動泰豐輪胎的下一步。

職場

「大哥們告訴我,受夠30年來顏家掌控,好想改變」 林靜儀60天扳倒顏寬恒 改變台中政治生態 她怎麼做到?

乘著渴望改變的民意浪潮,扳倒地方勢力代表,全程參與一場改寫台灣政治生態的選戰之後,原本直率嗆辣的林靜儀,性格中也多了幾分溫柔。

傳產

連台積電、鴻海福委會都下大單》王品攻冷凍年菜才三年 業績直衝7000萬元 怎麼做到的?

王品集團旗下萬鮮進軍冷凍年菜市場後,短短3年內,業績從第1年的1千萬元,成長到今年的7千萬元,傲視餐飲業。作為年菜市場的後進者,他們是如何突破重圍?

理財

該選00900、00893或投信新推ETF? 人氣直播主教你「這三招」找出適合自己的贏家

近年ETF的成交量與受益人數快速攀升,愈來愈多各類ETF也陸續問世。 如何跟上這波台股新風潮?專家提出幾個檢視的方法,幫你挑到真正適合的投資工具。

科技

更快更早的神助攻

「我都搞不清楚他是笨還是聰明!有時候會賣弄一般人不知道的常識,有時則答非所問。」石川太太這麼說。

政治社會

台灣新藥的兩優勢與四商機

一場疫情,為新藥產業帶來了新契機,台灣的健保體系及醫學研究皆首屈一指,在此優勢下,可從大數據分析、開發分工、老化市場及生活改善之四大商機展開新布局。

國際總經

台灣新創打世界盃的機會來了

區塊鏈產業再度火熱,而且還有許多尚未被解決的痛點,也還有無限的創新空間,對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可以盡情揮灑的廣闊藍海。

科技

做一家永遠的新創企業

什麼是創業精神?哈佛學者如是說:超越你所擁有的資源,不斷追尋新機會。 就算成立十年,只要擁抱成長思惟,不斷拉近與目標間的距離,永遠都能是新創企業。

生活消費

我的香港僑生同學

阮南輝,這個話不多的港仔,早把我們當作他在台灣的第一批家人。 一位香港來的僑生,下半輩子給了雨港,克襄說:「我若是基隆市長會頒獎給他⋯⋯。」

科技

數據不完整 闖關美國EUA有得拚 國鼎新冠口服藥解盲達成 為何專家打問號

國鼎生技宣布新冠口服藥的二期臨床解盲數據,隨後股價立即飆上高峰。 然而在市場激情背後,這份報告藏著什麼樣的疑慮,是投資者必須關注的?

國際總經

甩掉京東搞出三輸局面 賣蝦皮母公司持股引雪崩效應 中國的共同富裕大旗 讓騰訊「傷人害己」

台灣股市在去年首度出現日成交量超越港股,去年底台港指數相差僅剩二八%,在港股領頭羊騰訊遭政策打壓等種種惡性循環下,台股與港股「黃金交叉」指日可待。

生活消費

中菜味傳香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吃遍山珍海味,總覺得還是中菜最耐吃、極對味。自小學廚的中菜主廚,累積數十年的技藝,一把爐火燒得精,一出手,味道鹹淡、口感軟脆沒得挑剔,饕客上門光臨,看米其林星級名廚入新店、秀廚藝,品嘗經驗老道的大廚,用食材演繹中菜迷人的新舊風味。

科技

新創篇 領跑進軍國際市場 三家亮點新創秀本事

全球AI醫療產業近年發展風風火火,台灣三家亮點新創也趁勢崛起。 它們究竟有何競爭優勢、如何思考商業模式?又有何進軍國際的本事?

科技

戰略篇》科技爭霸的下一步 電子七巨頭AI醫療新策略

智慧醫療產業之所以眾所矚目,在於台灣資通訊與醫療產業都是傲視全球的領域,「強強聯手」自然引人期待。台灣電子業巨頭競相跳入參戰,他們經過三年以上摸索期後,各自發展出不同策略,誰是現階段的領跑者?

科技

挑戰篇 起造新護國神山產業 台廠有三大難關要闖

全球智慧醫療產業成長大爆發,未來三年每年產值年增率都逾五成。 台廠要在近十三兆元商機中淘金,認證、找出商業模式和挺進國際的實力,缺一不可。

職場

海歸博士串聯官產學 讓無人物流不是夢

想像一下,一輛沒有駕駛的車,穿梭在市區內的街坊巷弄中,不僅能精準辨識紅綠燈,碰到蛇行的機車也能應對自如,甚至能禮讓半路衝出的行人,這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而是新竹物流配送的真實場景。

國際總經

金融股是一定要有的投資組合

去年15家金控稅後淨利突破5800億元,創下台灣金控史上最高獲利;今年全球央行喊升息抗通膨,利率水準逐漸拉高,將拉大銀行業獲利空間,值得關注。

理財

2021全體上市櫃營收破40兆 台股萬八有力支撐 基本面虎虎生風 30檔高成長股出列

二○二一年有近七百家上市櫃全年、第四季營收亮眼,在二○年成長基期已高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如此多的成長家數,實屬不易,其中,又有哪些族群個股值得留意?

國際總經

全球消費狂潮持續增溫 ——真空蒸鍍廠商岱稜可望受惠

從剛結束的耶誕銷售佳績,顯見消費者支出意願明顯,零售業前景樂觀。 雖然Omicron病毒使全球零售業庫存回補速度減慢,讓供應鏈緊張,反而給予企業投資動能。

國際總經

柳暗花明又「疫」起⋯

過去兩年的股市變動,讓我們知道疫情不會有太大影響。 倒是接下來若漲到金融股,投資人就該留意了。

國際總經

資產瘦身速度至少加快一倍 聯準會如臨大敵 迎戰「天量縮表」 鮑爾準備的兩套緩衝劇本

一月五日,聯準會公布去年十二月的會議紀要,暗示將提前啟動縮表進程,立場之鷹派出乎市場意料。 究竟鮑爾看到了什麼?對史無前例的「天量縮表」,聯準會又有何盤算?

國際總經

低本益比、解封利多 拉美、東歐、亞洲該押哪塊? 新興市場投資 安全區、地雷區一次掌握

今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預估將優於成熟國家,挾帶低本益比及解封商機,東南亞有望成為今年新興市場表現最佳區域。

職場

美國歌手竟得諾貝爾文學獎!連賈伯斯都被他啟發:產品要像他的歌

一九六二年七月九日,美國歌手巴布.狄倫在錄音室錄製歌曲《風中飄盪》,這首歌歌詞淺顯又深具寓意,引起跨時代、跨族群的共鳴,被視為民權歌曲代表作。

健康

雄性素、基因無法逆轉 23歲就該開始保養 植髮「種好種滿」 術後養護最關鍵

千萬別小看頭髮,當禿頭發生在自己頭上,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雖說醫療進步,禿頭能靠植髮解決,但最佳時機、作法,你了解嗎?

美食旅遊

最堅強的溫柔

園藝治療師、產銷履歷輔導員、專業護理師、青農聯誼會總會長⋯⋯,胡惠玲的專業頭銜好多。「我最喜歡的,還是媽媽這個頭銜啦!」她樂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