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黑手 老廠 零碳戰

黑手 老廠 零碳戰

1306期

全球首波碳關稅2023上路
台積電、台塑···接連發動供應鏈碳排調查,中小企業如何備戰

無懼資源少、超前部署,他們把「碳」變勝出武器
台南白膠王、台中化工廠、五股金屬廠的超級任務

一張表、4步驟,小公司也能做到碳中和
抓住關鍵5機會,你能成為最夯「綠領人才」

中國網路直播主 薇婭
直播銷售額一年1300億,
逃稅罰款超過九成A股企業一年獲利
連火箭都能賣的薇婭遭祭旗
中國帶貨女王為何跌落神壇?

全台勘查>台灣車禍死亡率為何是日本3.5倍?
地價兩年飆150% 台中水湳園區「跳空漲停」怪象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科技

六人小組每周開會找收購標的 挑戰百億營收 師法鴻海擴張術 大江全球併購戰法曝光

為了組成國內生技大聯盟,保健食品代工廠大江二○二一年展開收購計畫,一口氣收購海內外兩家生技公司,接下來將進入高速擴張的階段。

科技

全球首波碳關稅2023年上路》為何這家台南傳統產業 應變速度比遠東、台塑集團還快? 故事要從24年前的殘酷淘汰賽說起

碳中和,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真的無計可施?難度真的「高不可攀」嗎? 政府即將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不久的將來台灣將課徵碳費,《今周刊》團隊歷時1個月走訪全台,我們將用3個現場、3家黑手企業,告訴你這一切並非不可能。

政治社會

沒有高雄孩子到竹科賣命,能成就新竹嗎? 大新竹合併,不能只看統籌分配款 「關鍵其實在這裡」

竹竹合併升格箭在弦上,新竹改制直轄市確實有提升治理規模、強化產業發展等效益,但是,升格背後牽涉的國土均衡發展、地方財政分配等諸多議題,中央政府更不該輕忽。

科技

誰還說LED是四大慘業》這位台灣囡仔17年磨一劍 從中國車廠吃到美國 連特斯拉也買單

台灣LED產業曾面臨紅色供應鏈競爭而黯淡,不過封裝廠弘凱,卻靠著堅持耕耘高階產品線,除了成功度過低潮,也持續維持高毛利的表現。

政治社會

為何台灣每年交通事故傷亡達50萬人? 「大家都檢討三寶,真正問題絕對是荒謬道路設計!」

6月底一個大熱天,高雄市議員林于凱額角上冒著汗,和「標線改造台灣路」倡議者劉冠頡,站在台88線,緊盯一路疾馳的大貨車。顧不了擦汗,林于凱忍不住又說:「這裡真的很危險。」前方路口的綠燈一亮,貨車、汽車和幾輛機車同時向前走,車道3線,最右邊是慢車道,但這條慢車道只剩下半條,因為在路側,一排汽車將車道當成停車場,占滿道路空間。

理財

誰最可能是未來的台積電、聯發科? 半導體股還有這六檔攻上市櫃

台灣科技島國幾乎由半導體產業撐起半邊天,光是半導體產業,就占了台灣GDP的2成。 除了現在耳熟能詳的公司之外,還有哪些具有投資潛力、尚未被關注的半導體公司?

國際總經

期待更平等均衡的2022

全球疫情爆發至今,或有趨緩、或有高峰,想重啟邊境,疫苗接種率仍是關鍵。 當病毒對經濟影響逐漸消退,或許,我們可以期待2022年會是更平等均衡的一年。

國際總經

一個元宇宙 各自表述

究竟什麼是元宇宙?什麼又是 Web 3?我對於探討名詞定義不感興趣,當有人問我的時候,我只能試著用比喻來傳達我的體會。

政治社會

大廠傳來的Excel檔

這些年,朝著台灣中小企業丟來的球,可說是一顆接一顆。一位企業2代告訴我們,他這幾年先忙著數位轉型,好不容易有些成績,「現在又來了一門不得不做的功課,我得幫家裡的老工廠減碳、算碳足跡!」

政治社會

歲末的矛盾

台灣經濟成長勢如破竹,但齊頭式的補貼下,如何真正濟弱扶貧,才能維護實質的社會正義。

生活消費

養在酒瓶裡的苦瓜

偶獲一瓶好酒,仔細看著瓶中的苦瓜,忽然有點感傷,我們不也是這瓶中的苦瓜? 從小就養在瓶子裡,久了,就習慣了,甚至不去追問這個環境是不是很怪。

政治社會

顏寬恒豪宅案暴露了二大漏洞 國產署的「有效處理」 難遏侵占國土歪風

前立委顏寬恒台中豪宅大門、車道,疑侵占國有地,國產署認定是以「標租」方式就地合法。 此外,仍有非法業者侵占國土蓋砂石場,立委建議修法提高補償金額。

國際總經

直播主遭罰58億 「比范冰冰慘」 牽連阿里股價破底 帶貨女王逃稅被鍘 中國辣手再擊電商界

北京監管的手從電商平台伸進直播主,加強對失德藝人的懲處,彷彿宣告,這群日進斗金的年輕人,為所欲為的日子已結束了。

政治社會

每坪逼近200萬 建商、懂門路教授都變玩家 地價兩年飆150% 水湳園區「跳空漲停」怪象

一條閒置機場跑道,將有機會造就台中新地王誕生? 原定十二月二十八日公開標售的水湳經貿園區土地,最後改為私下議價,但每坪三八○萬元的底價已轟動武林,這裡為何吸引建商蜂擁而至?

美食旅遊

來了就不想走、躺了只想留 北中南「無敵」旅宿讓你的到此一遊,只是為了來「住一晚」

過去,入住旅宿是為了旅行,在探索他鄉之際有地方落腳,隨著台灣人對住宿品質的期待拉高,各種不同風格的旅宿花樣百變,從景觀、空間到周邊服務,舒適地讓人進房就不想離開,不用再緊湊地趕行程走馬看花,待在旅宿放鬆放空,享受度假的悠閒感,這一次,出發旅行是為了在旅宿留一晚。

科技

iPhone供應鏈染更紅 被稱「果鏈三傻」 砍價也要搶單 立訊大擴產劍指台廠 短中長期效應解析

中國電子代工廠立訊在中國昆山大擴產搶iPhone訂單,再加上日前冒出的聞泰、比亞迪等陸系供應商,究竟對諸多台灣組裝供應商有何影響?

科技

幫手篇 解決碳中和痛點 四家新創各有妙計

碳中和這場戰役,讓許多蟄伏許久的物聯網(IoT)新創浮出枱面,《今周刊》這次精選四家新創公司,對於中小企業迎向碳中和過程中,有關碳盤查、能源管理、綠電採購等需求痛點,它們各有解方。

政治社會

人才篇 碳管理職缺正夯 抓住五關鍵 當搶手綠領人才

二○○三年,在綠能觀念與國際法規尚未成熟之際,面板大廠友達電子便踏上減碳之路,從企業碳排、產品到廠房,皆為全球的減碳製造業先驅,而這背後主要推手之一,就是時任友達總經理暨執行長、現為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的陳來助。

美食旅遊

「友善動物」不光喊口號 三美男「愛與科學」護育梅花鹿

「台灣人喜歡去日本,經常順道去奈良看梅花鹿,但台灣自己也有鹿啊!」用飛快的語速說著,屏東墾丁的鹿境梅花鹿生態園區負責人謝鎮州,像是在替「MIT」梅花鹿出頭叫屈。

政治社會

路殺台灣人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 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 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 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 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 (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政治社會

鄰里改造》違建阻路、違停遍布 窄巷恐淪致命死角? 北市翻轉巷弄靠三招見效

「就在這個位置。」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里長吳沛璇走在溫州街綠色的標線型人行道上,指著腳下說:「幾年前,這裡雖然是台大的土地,但被違建占用,人行道是不可能畫出來的。」吳沛璇向一旁的前台北市交通局局長鍾慧諭交換了眼神,並強調:「這些違建長期占據,使得行人步行空間被擋住,是非常危險的事。」違建阻路、違停遍布,也成為了行車行人的致命風險。

國際總經

台灣經濟「轉大人」的新期待

台灣在疫情肆虐下,是全球經濟表現最亮眼的經濟體。接下來的挑戰,是台灣必須有經濟轉大人、迎接新挑戰的心態,全力改變經濟體的質量。

國際總經

電動車引領汽車業谷底復甦 ——茂順在趨勢上

儘管汽車產業因疫情使得整體銷量下滑,電動車卻從逆勢中突圍,晶片缺貨狀況逐步改善,各個消費市場買氣旺,電動車將是下一波成長動能。

理財

比別人先出發

市場大戶在賣,台股都還是漲,更何況大家都還在買。 有人去的地方,資產就會漲,所以不但要去,還要先出發。

理財

陷入悶鍋一整年 陸股醞釀短線反彈 卡位中國「降準財」 鎖定消費、新經濟

二○二一年陸股表現平平,經濟下滑的壓力,並使得人民銀行降準挽救。 作者卻認為陸股因降準,二二年初有機會反彈,建議投資人可透過適當的ETF布局陸股。

全球股市

大咖投資機構 從歷史經驗、價位水準下手分析 Fed倍速減債 資金派對冷卻期防震資產出列

二○一四年縮減購債期間,地產、醫療與公用事業類股表現相對強勢。但如今, 聯準會新一輪的縮減購債伴隨濃濃升息氛圍,它們仍是理財族避險兼獲利的好工具嗎?

職場

夏目漱石最早看見他,他造就了太宰治

芥川龍之介,號「澄江堂主人」,俳號「我鬼」,日本知名小說家、文學家。他將自身的真實之路,注入後世的文學「清流」,最受他影響的是「無賴派」作家太宰治。芥川的一生,止於他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