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退休理財換腦袋

退休理財換腦袋

1304期

美國350兆「長線聰明錢」將入隊ESG
高盛揭「通膨+升息」新局下的長期配置思惟

獨家披露>掌管50兆,全球最大退休金的永續投資術
全台調查>3個關鍵差異,他們的退休理財績效更強

Canva創辦人 柏金斯(Melanie Perkins)、
Nubank共同創辦人 賈桂莉亞(Cristina Junqueira)

獨角獸今年破千家,
估值逾百億美元公司更翻倍
「十倍獨角獸」狂潮
巴西、澳洲創業女首富揭祕

有現實也有理想 深探餐飲漲價潮背後原因
200字聲明稿「誠意不足」 英特爾真的在乎台積電?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國際總經

拒當通膨升息下的「下流老人」,退休理財觀念再進化!錢放在「這些地方」賺更快!

在過去幾年全球掀起的永續投資浪潮中,相較歐盟及部分亞洲國家政府的積極發展與導入,坐擁全球最發達金融市場的美國,似乎總是「慢了一步」。 但就在過去一年間,針對退休基金投資法規的一場關鍵辯論,讓這個「最資本主義」的國家,開始改變想法……。 通膨持續飆升、升息預期加速,350兆台幣的長線資金即將入隊ESG。 投資人的退休理財準備,或許是時候「換腦袋」了。

職場

老婆、兒子投身相挺 陳玉祥:「行醫到不會動為止」 仁醫心裝7根支架 12年救10萬後山病患

台大醫師陳玉祥提早退休,投入偏鄉醫療十二年,擴充醫院醫療量能升格教學醫院,自掏腰包兩百萬元支持偏鄉教育,獲得三十一屆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個人醫療奉獻獎殊榮。

政治社會

開盲腸炎卻無法獲理賠? 小心舊保單不賠新手術 一文解讀買保險你所不知的事

國人愛買保險,但保單條款內容繁雜,如何讓保險在生病時發揮最大作用? 業者指出,投保時的項目額度、門診手術給付原則、保證續保等,都是要注意的細節。

政治社會

阿堂鹹粥漲到200元大爆滿!喜來登十二廚調價6成也訂不到! 他嘆:為何台灣小吃只能是銅板美食?

通膨影響,繼王品10月開第一槍漲價之後,喜來登自助餐十二廚下午茶也漲破千元, 就連台南知名小吃阿堂鹹粥也宣布漲價到2百元,引發大眾熱議,究竟這波漲價潮除了通膨,還有什麼原因?

職場

「帶3000元離家,3年後資產躍升1000萬…」看她如何從台西鄉英語老師,變身晶華酒店南台灣副總裁

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後,全台飯店幾乎都面臨虧損,為什麼台南晶英酒店與同集團旗下新飯店捷絲旅台南十鼓館,卻仍有盈餘?

理財

賺配息、還是賺價差?國內4檔電動車ETF大解析 一表看懂「放長放短」最速配

不到半年的時間,台股就迎來第4檔電動車ETF,這4檔各有哪些特色,投資時要如何選擇,並擬訂操作策略呢?

國際總經

拜登的命令

時近年底,該是回顧與展望的時候了。當然,展望未來的方向,必須基於過去踩過的足跡,而當我們盤點1年以來的金融市場變動,幾樁大事,都有著顛覆性的未來影響。

金融

今晚你想來點NFT嗎?

隨著遊戲化金融與元宇宙概念不斷發展,品牌商發行的各式NFT,除了收藏與兌換實體商品外,或許還能結合遊戲、在虛擬世界賦予其他用途,與現有實體業務形成綜效,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可能性。

國際總經

Omicron捎來好消息?

Omicron的高傳染力可能意味著疫情將邁向尾聲,但先別急著慶祝,若疫情流感化,緊接著要應對的難題,便是央行變身為「格林奇」後的市場震盪了。

傳產

1%綠色改變進化論

如果說,「淨零」是一場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的行動,中小企業依舊能盡一分力,從1%的進化論開始做起。

生活消費

最好的餐廳

最近參與了《聯合報》的「500盤」盛會,50位饕客推薦好菜上桌; 對我來說,好的餐廳,美味很重要,但我更珍惜的,是人情味。

政治社會

ESG碳排審計利器 ——本土化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二○二○年的報告指出,建築產業在二○一九年排放了全球的總耗能三五%,以及總溫室氣體三八%,高於工業部門和運輸的總排放量,因此建築產業的節能減排,是達成國家淨零排放的關鍵所在。

科技

二百字聲明稿「誠意不足」 它真的在乎台積電? 找回製造靈魂 英特爾欲劫七千億補助

今年二月英特爾新任執行長上任後,近來不斷在言語上「指教」台積電,使他最新的台灣之旅備受關注,未來自家晶片還得靠台積電幫助的他,究竟在想什麼?

政治社會

草案更能保障師生 財產歸屬、轉型審查無共識 已拖四年 私校退場條例卡在兩爭點

未來十年,將有一百餘所高中職、大專院校面臨退場,現在私校退場仍使用過時的《私校法》,無法杜絕私校董事藉退場自肥、損及師生權益的狀況,立法院卻遲遲無法完成立法。

科技

獨角獸今年破千家 估值逾百億美元公司更翻倍 十倍獨角獸狂潮 巴西、澳洲創業女首富揭祕

從歐美到亞洲的印度、韓國,新創獨角獸在全世界遍地開花、點石成金。 其中,巴西與澳洲兩位年輕女性的創業故事,值得作為科技島的台灣參考。

職場

物料管理系統竟能解決非洲避孕問題 打破框架 英業達神祕AI團隊舵手是她

代工大廠英業達三年前成立了AI中心,廣招各國人才加入、為公司注入了不同的基因,而當中的關鍵操盤手,竟然是來自美國矽谷的陳佩君。

科技

營收創新高背後 前股后精測曾苦到用二手機台上線 拼裝車上路 黃水可衝出全球前三探針卡廠

當晶圓代工產業持續發展,測試介面技術的需求也在同步提升,這讓台灣測試龍頭中華精測的重要性水漲船高。

生活消費

跟著專家這樣學 喵汪星人養成班

對現代人來說,寵物就跟孩子一樣,是家中的一份子,從食、衣、住、行到育樂,絕對要給牠們最好的,跟著了解毛小孩的專家這樣做,全面搞定喵汪的吃喝玩樂!

理財

全台調查 國人退休理財樣貌解析 三個心態讓退休金累積更快 八成贏家動態調整資產配置

在過去一年多股市大多頭的日子裡,你為自己未來所規畫的退休金,增值了多少?

理財

龍頭策略 全球最大退休金的永續投資術 50兆元日本政府養老基金 聚焦減碳、兩性平權

身為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的對外發言人,今年九月間,本多奈織難免經歷一陣焦頭爛額。在中國恒大集團爆發破產危機的那段期間,媒體驚爆,在持有恒大債券的大型機構中,GPIF竟然名列第九。

理財

配置新解 債券避險效果減弱 現金、實質資產吸引力抬頭 通膨、升息齊報到 股六債四法則將失靈?

今年十一月,高盛連發三篇報告,直指在「通膨+升息」環境下,債券、尤其是政府公債的資產配置避險功能將有「失能」之虞。這個論點,直接挑戰當今投資世界對於股債配置的信仰,牽動退休族最「基本款」的配置模式,因此立刻引發華爾街諸多討論。

理財

達人教戰 總經KOL卡爾先生 退休理財超前部署 選股前,必讀企業永續報告 中長期投資關鍵字是「碳權」

「我對明年的全球經濟展望是往下,不會比今年好,具體取決於美國打通膨的速度,再取決於中國拉抬經濟的速度……。」有二十年電子業工作經驗的卡爾先生,非金融本科出身,但分析起國際總經局勢,宛如一個專業經濟學家般頭頭是道。

我城我鎮

誰說只能夏天去?除了藍眼淚、神秘坑道,24歲道士為馬祖點開這條財路

一年一度的馬祖「牛角做出幼」成人禮慶典,今年於十月三日舉行。持續一整天的活動,結合了莊嚴的古禮儀式與趣味性的闖關遊戲,讓馬祖這項獨特的文化習俗更有了嘉年華般的歡樂色彩。這項正被積極復原的地方特色,將成為馬祖重要的觀光資源,而背後能主持如此繁複儀式的人,竟是一位年僅二十四歲的道士──陳柏儒。

傳產

《返校》、《月老》…夯片推手 富爸爸中保科力挺 從租片店到獨立製片 樂到家二次轉型記

《返校》等年度國片票房破億元的電影,中保科旗下百分百持股的樂到家,都是投資方。 樂到家投資勝率高達六至七成,關鍵推手正是現任總經理郝柏翔。

國際總經

元宇宙引爆資安需求 ——兼論工業電腦廠廣積

元宇宙風潮引領資本市場,但無論從投資人或科技使用者的角度,伴隨而來的龐大隱私問題、資安風險,將是影響元宇宙發展的兩大關鍵。

台股

期待又怕受傷害:2022年的股市

面對高基期、景氣反轉疑慮,就算台股有基本面為後盾,但未來可能會有些變化。央行貨幣政策縮緊、通膨壓力、疫情變化,是牽動明年投資布局的重要變數。

全球股市

憧憬?希望?還是半信半疑?

股市,總是令人出其不意,看漲它跌、看跌它漲,現階段,美股與台股皆在「憧憬」階段,先抱股過年吧!

理財

逐漸擺脫缺料衝擊 年底拉貨將再攀升 雲端服務拚升級 12檔伺服器概念股看俏

虛實整合應用愈來愈多,不過,回歸基本的硬體需求,仍需伺服器支撐一切雲端應用,加上伺服器準備進入下一個世代,在前兩季的低基期之下,相關概念股值得開始關注。

理財

隨油價高點已現 量縮打底階段可布局 供需有利 塑化股下一季有行情可期

油價居高不下,帶動物價上揚。但專家表示,油價最高點可能已出現,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都是高檔震盪。在投資布局上,塑化產業因供需狀況對廠商有利,第一季仍有行情可期。

健康

關節退化免開刀 注射後開啟體內自癒機制 增生療法 為慢性疼痛復健帶來新曙光

不少長期飽受慢性關節肌肉疼痛的患者,接受藥物與復健治療後,仍然改善有限,或許就醫時,還曾被醫療人員主動詢問:「要不要試試增生療法?」但打了針,真的就會痊癒?

生活消費

從小缺愛 讓奧黛麗赫本學會的事

一九五三年九月七日,奧黛麗.赫本因主演《羅馬假期》大成功,而躍上雜誌封面; 她從首次登場到最後身影都如此完美,將自己童年缺愛化作正能量,感染了每個人。

美食旅遊

果肉橙黃甜香、種子嚼如菱角 榴槤蜜不是榴槤,推動都靠這位「不老農民」

這幾個月,腦海中總不時出現年初時,在屏東跟葉金櫻班長聊天的內容,他應該是我所認識的農民中,認真執行「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且深深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