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誰是疫後真王牌?

誰是疫後真王牌?

1284期

生技股100大

生技總市值突破兆元里程碑,新藥開發紛進藥證收割期,好消息中要冷靜布局

新藥焦點》美國藥證倒數階段,藥華藥、泰福、台康生的新藥潛力解析
醫材尖兵》隱形眼鏡出口一路衝,「生技股王」大本營換誰接棒?
開新戰場》韓國三星拿下莫德納代工訂單,台灣也能養出「生技台積電」?

繳款者6天共賠95億 誰在中間套利呼之欲出
陽明海運天價增資 兩大疑點待追查

迎解封高爾夫商機 大田做三件事從連虧4年到暴賺8倍
東元父子收購、訴訟戰再交鋒!黃育仁難甩3條官司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科技

新藥焦點〉合一之後,下一波潛力新星爭出頭 進入上市最終階段 三藥廠競拚藥證攻海外

驅動生技股市值飆升的主引擎新藥研發,今年又將是一個豐收階段。 迎接下一波新藥上市商機,藥華藥、泰福、台康生各有什麼樣的布局?

科技

蘋果供應鏈「染紅」…陸廠魔手伸進機殼界 鴻準如何靠4大優勢守住6成市占率?

台灣金屬機殼產業去年變化大,面對同業可成賣廠、鎧勝-KY引進立訊資金,在供應鏈逐步染紅的影響下,身為鴻海集團最重要的成員鴻準精密如何接招?

理財

疫情+通膨將終結美股最長牛市?美股達人曝下半年最佳買點

美股近期又遭逢疫情與通澎威脅的亂流,道瓊指數單日大跌超過7百點。 不過專家認為,疫情與通澎並無法阻礙經濟復甦的腳步,急跌反而是尋找買點的好機會。

政治社會

不一樣的精采

東京奧運競技場上,一樁一樁的精采故事正在上演,頒獎台上固然有著金銀銅牌之分,但每位運動員背後蘊含的正能量總是同樣純粹;無論如何,10年磨一劍啊!

傳產

生技股王牌爭霸戰》合一拿下5.3億美元授權創紀錄、晶碩上半年營收25.3億元創新高…下一波潛力新星誰出頭?

去年由新冠疫情點火、合一加油而衝高的生技投資潮,至今年仍尚未停歇,台灣生技整體市值繼續向上攀升,這一次,與過往只有一時燦爛的盛況有何不同投資人如何從近10年的發展及教訓,挖掘出具有成長潛力的生技公司?

政治社會

迎接α世代的新創商機

2010年後出生的「α世代」來了,從小與科技產品為伍的新人類們,將是下一個焦點。 他們重視客製化、信賴意見領袖,雖然這群人尚未成年,但用戶爭奪戰已吹響號角。

政治社會

當企業競逐「對世界最好」

面對極端氣候來臨,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如果更多的企業都實踐環境永續,積少成多,勢必能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政治社會

疫苗要打健康更要顧

疫情讓我們忽略一件事:全球數以千萬計重病患者,正因醫療資源轉移而被迫暫緩治療。 雖然施打疫苗很重要,但與其坐等,不如先顧好自己的健康。

政治社會

老家變豪宅

文化是這樣,用心保存,就有價值; 如果長期輕視、忽視,會自卑到連提都不願提起。

國際總經

宇宙成了有錢人新競技場!貝佐斯成功飛上太空、藍源正式開張 預定航班已進帳一億美元!

世界首富貝佐斯完成夢想,順利登上外太空,夢想在未來為太空產業打造基礎設施,加速太空產業的飛輪;但貝佐斯在地球上的事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阿波羅太空船登月周年紀念日那天,太空旅行跨出一小步,卻是幾個富豪的一大步。

政治社會

七月下旬衝施打進度 趕得上開學黃金時間? 行政作業牛步 教職員全面接種有得拚

指揮中心六月宣布將高中以下教職員列為優先施打對象,但因造冊繁複,近期才有所動作; 距離開學只剩一個月,教職員至少接種一劑的目標能否達成,值得關注。

傳產

TBC交易案遭駁背後 怪奇控股架構讓呂芳銘陷困 前鴻海副總裁誤闖有線電視叢林三年告白

三年多前,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帶著發展數位匯流的雄心壯志,踏入有線電視產業,卻因為不諳政商糾葛的特許行業,及TBC複雜的投資架構,身陷泥沼……。

國際總經

美國國內政局 為何關乎台灣安危? 普立茲獎得主歐逸文 解讀拜登抗中進化論

見證過中國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也近距離觀察拜登一路攀上權力高峰,歐逸文認為,拜登最可怕的對手不是野心勃勃的習近平,而是因撕裂對立、已近乎失能的美國政治。

傳產

繳款者六天共賠95億 誰在中間套利? 陽明海運天價增資 兩大疑點待追查

七月的航運股高潮迭起,創歷史天價後急殺到近乎腰斬,陽明偏偏選在股價急劇波動時刻,辦理現增; 誰認了股票?誰又在高點借券放空賺飽荷包?讓這場現增案充滿疑點。

科技

2021 年台灣生技 100 大

合一糖尿病新藥今年拿到藥證,異位性皮膚炎新藥取得授權金,仍坐穩台灣生技股市值冠軍。 高端疫苗以新冠肺炎疫苗通過EUA,竄榜上第二名,生技股王則由逆勢成長的晶碩奪下。 去年火燙的檢測防疫股退燒,反倒是獲利穩健的產業,如保健食品、醫材、健身器材再度抬頭。

科技

醫材尖兵 切入「龍頭不想做、小公司進不來」的市場缺口 隱形眼鏡出口一路衝 「生技股王」大本營誰接棒?

隱形眼鏡是生技產業中,默默賺錢的族群,台灣甚至是國際間少有的隱形眼鏡出口國,台灣是如何在國際四大廠夾殺下,打出一片天?未來又有什麼機會和挑戰?

科技

政策分析 商業體質不同 造就台韓生技路線歧異 台廠小而精而美 瞄準大廠不要的市場更有利

韓國市值前十大的企業中,已有兩家生技公司;反觀台灣戮力發展的生技業一波生三折,十年來仍未有護國神山般的企業出現,是台灣生技路線有待調整嗎?

國際總經

創辦至今不斷挑動敏感議題「企業信仰」極限何在? 惹怒猶太人班傑利「政治冰淇淋」瞬間走味

年營業額高達240億元的班傑利冰淇淋公司,43年來堅持販售「社會正義」的終極價值,最近卻惹怒了以色列,引爆動搖根本的抵制運動,為全球企業示範了「政治紅線」的極限。

傳產

成定局》小黃對公司治理轉向 老黃獨董席次全拿 東元父子回不去了?看懂改選配票策略

東元電機股東會落幕,雙方對董事改選結果都滿意,但分析得票狀況,兩陣營各有得失。 更重要的是,新董事會該如何共治,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傳產

延長賽》收購、訴訟戰雙路並進小黃難甩三條官司 父子再交鋒黃育仁能保住東元董事?

小黃選後遞出和解橄欖枝的同時,也揭開雙方收購戰的序幕。 但面對東元股東權益,公司派如何解決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棘手問題,讓集團回歸公司治理?

傳產

大田做三件事 從連虧四年到暴賺八倍 解封潮瘋高爾夫 台灣供應鏈成長王是它

隨著歐美逐漸解封,高爾夫球產業全年進入旺季,國內高爾夫球具代工四雄表現亮眼,其中,老牌廠大田成長率一枝獨秀,關鍵在於二○一七年的一場體質大改造。

科技

美國伺服器大廠帶頭打造綠能機房 回台擴產力拚龍頭 美超微擁抱綠色運算 13年營收逆勢增七倍

由台灣人梁見後創辦的美國伺服器品牌美超微,以綠色運算產品站穩業界,在美掛牌至今,營收已七倍成長。現在更大力擴張台灣產能,期待藉由拓展亞洲市場,灌注成長養分。

國際總經

今年最大的灰犀牛可能在深滬港

從螞蟻上市喊停,滴滴上市風波迭起,到如今補教業全掛,如果平安、恒大風波再擴大,這波中資股下殺很可能是撞擊今年全球的最大變數!

國際總經

全球景氣復甦帶出新商機 ——兼論工具機廠瀧澤科

隨著疫情趨緩,汽車與電子產業景氣好轉,加上三年循環產業特性,工具機需求浮現。台灣工具機產業靈活度高、生產能力強、成本具競爭力,在此波回暖之中,亦將明顯受惠。

理財

呆呆向前衝

這一年來,美股、台股不是在歷史高點,就在往歷史高點的路上。 股票市場呆呆向前衝,只是輪到什麼股票往前衝,沒人有把握。

職場

外科之父發明消毒 讓手術救命不賭命

一八七四年二月十日,英國醫師李斯特寄信給證實微生物會致病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 當時,他們都飽受酸民嘲笑;而這封信,是微生物學、醫學領域有大幅進展的關鍵之一。

健康

沒有絕對安全選項 發燒、手腫、混打都有解 弭平疑慮 指揮官詳答疫苗副作用六問

新冠疫苗與所有藥物相同,沒有絕對「有效」,也沒有絕對「零不良反應」,不論是AZ、莫德納或BNT,各種疫苗施打後若發生副作用,還是有因應之道。

生活消費

沖一杯療癒時光

對不少人來說,每天早晨醒來喝杯咖啡,是必要又神聖的儀式。 即使受到三級警戒影響,無法坐在喜愛的咖啡廳裡,盡興品嚐各產地的絕美風味,也要把咖啡豆,乃至於研磨沖煮器具備齊,在家替自己好好地手沖一杯咖啡,在香氣四溢中療癒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