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最神祕航海王

最神祕航海王

1283期

獨家取得萬海陳柏廷親筆信 獲利暴漲後首度發表感言:不自滿!

拚轉型!半年砸1000億大買船,亞洲航運王劍指遠洋市場
掌舵穩!同業虧錢它仍能獲利,從不向股東伸手增資
非典型!不住豪宅、吃美食街,對健保、電價、房地稅…都有觀點

史上航運最瘋現象、高價現增案股東棄權幕後解讀
投資攻略》6月以來大戶賣、散戶買,高價區操作如何趨吉避凶?

救命疫苗 卻讓拜登的全球稅改更添正當性
國際非營利組織拆解暴利背後真相
莫德納為何遭批「劫貧濟富」?

從耗能大戶變碳中和先鋒 友達18年減碳養成記
黃仁勳娶安謀之路卡卡 為何仍讓輝達市值破13兆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傳產

陽明前董座專訪/造大船或小船?下單時點樣樣學問!謝志堅解盤大航海後市 能不能賺錢 四成靠管理!

編按:陽明今年擬配發20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15%,順利終結10年沒有派股利窘境。陽明過去10年曾經嚴重虧損,2016年股價跌到4.4元歷史低點,而在2021年7月一度飆上234.5元高點。陽明是如何在6年內起死回生?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歷任長榮海運董事長,擁有多年豐富的國際海運經歷,看過歷史浪濤的他,如何看這一波歡樂派對,又有什麼提醒? (原文刊載於2021/7/21,更新時間為2022/3/15)

台股

陽明台驊拚現增、散戶灰姑娘致富! 航運股三六五天驚奇記

一隻病毒拉起全球航運史上的各種驚奇亂象。

傳產

旅遊業黑暗中見曙光?雄獅推關島疫苗自由行受矚目 悄悄布局北美出境旅遊搶解封商機

6月底,關島政府宣布開放疫苗旅遊,雄獅隨即推出4架包機,很快地,逾4百個機位銷售一空,疫苗旅遊是剛性需求,為什麼雄獅不惜血本也要做?集團下一步的商機布局,著重在哪塊市場?

傳產

這瓶酒364萬成交破紀錄!奈良美智《無題》拍出1140萬 疫情下藝術拍賣會 看到哪些機會及威脅?

從紐約、倫敦到香港,線上拍賣會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已逐漸成熟,為藏家所接受。 7月,台灣最大拍賣公司羅芙奧,也迎來了第一場純線上、非實體拍賣會的考驗,與之共享盛宴!

台股

台積法說會後股價跌趴 專家卻看到電子產業的兩隻春燕 車電、5G已成未來成長雙引擎

在這次法說會過後,台積電股價大跌逾4%。不過,有別於市場對法說會內容感到失望,專家卻認為:「其實沒那麼糟!」他們看到哪些關於整體產業的新亮點?

國際總經

全球最低稅率逆轉全球化運動

占全球經濟總量9成的131個國家支持「全球最低稅率」,以應對跨國企業逃稅造成的不公。 全球化鐘擺正進一步回擺,而這也意味生產力、貿易、收入增長的放緩。

政治社會

被迫一戰,台灣準備好了嗎?

台灣無論趨獨還是趨統,對美共對峙的形勢都不會有任何實質影響。 各種內耗只會葬送前途,台灣面臨的抉擇是:要助美抗共,還是助共抗美?

政治社會

餐飲業疫情之下更顯韌性

疫情籠罩,餐飲業受害最深,但它們並沒有因此而敗下陣來,手搖飲、甜點店、早餐名店甚至米其林餐廳,大家各尋出路,在困境中創造商機。

傳產

安不忘危

靠著投資航運股,一位擔任司機工作的朋友最近帳上多了3百萬元,問我該不該獲利落袋⋯⋯。當然不敢輕率給個肯定答案,只能模糊地說:「某業者似乎告訴自家員工,別因這場好光景而自滿。」

傳產

第三階段再釋出15GW容量 本土供應鏈卻未同步升級 風電國產化十年大計 須跨越三缺困境

台灣風電產業邁入第三年,相關供應商要打入國際供應鏈,仍有陡峭的學習曲線,學者籲政府全力扶植產業開發,而非僅拚達成二○二五年綠能目標。

國際總經

救命疫苗 卻讓拜登的全球稅改更添正當性 莫德納遭批劫貧濟富? 拆解暴利背後真相

莫德納高價賣疫苗給各國政府,少數富豪與高管攫取股價大漲的暴利,而獲得「免費疫苗」的升斗小民其實繳了巨額的「疫苗稅」,讓社會不公的鴻溝更加難以彌平。

傳產

獨家取得萬海陳柏廷親筆信, 獲利暴漲後首度發表感言:不自滿! 最神祕航海王

編按:萬海、陽明以及長榮日前因美東碼頭工人展開罷工,股價拉升一波,其中,近洋海運龍頭萬海,由陳柏廷掌舵,他超過一半的人生都投入海運,今周刊早在2021年獨家訪問這位低調神祕的海王子,透露如何擘畫萬海轉骨變身的下一步。 (原文刊載於2021/7/21,更新時間為2024/10/9)

科技

英特爾霸主地位搖搖欲墜?高通、聯發科靠「這利器」加大力道進攻筆電市場

蘋果去年應用Arm架構發表M1處理器,讓過去使用Arm架構設計手機晶片的高通、聯發科虎視眈眈,加大力道跨入筆電市場。

科技

併購只是起手式 黃仁勳大搶資料中心、自駕車商機 娶安謀之路卡卡 為何輝達市值仍破13兆

輝達與安謀的交易案宣布至今,懸而未決,不過,輝達業績愈發亮眼,對資料中心、自駕車的著力也愈來愈深,這讓外資一舉將輝達目標價上修至九百美元。

科技

省億度電、減百萬噸碳 超前台灣碳定價政策進度 耗能大戶變碳中和先鋒 友達18年減碳記

這條減碳養成之路,讓友達從耗能大戶,變成一家捐贈碳權的企業。 現在它不僅是台灣減碳先驅,更攜手供應商,打造綠色家園。

理財

投資攻略 一帆風順?驚濤駭浪? 航運股全面體檢 貨櫃三雄「大戶賣、散戶買」 高價區這樣操作趨吉避凶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海運、尤其是貨櫃業,寫下了太多驚奇。缺船、缺櫃、缺人、塞港……,每個事件都是航運界多年以來僅見,也造就全球主要航商今年獲利全部大噴發。

科技

挾鴻海生產力用換電站滲透中、印兩大國 Gogoro讓地頭蛇帶路 揭海外插旗新戰略

Gogoro換電站打下台灣電動機車的能源補充市場,但它沒有停下腳步,馬上要走向海外! 秉持「讓地頭蛇帶路」原則,結盟中、印巨擘,又找上代工龍頭鴻海,企圖將台灣電動二輪車生態系搬到國際。

傳產

美妝面膜、健身器材、休閒零食,換腦袋迎疫情海嘯 疫中拚轉型他們這樣做

疫情三級警戒持續逾六十天,備受衝擊的美妝業、百貨開店的零售品牌該如何因應? 面膜大廠軒郁國際、本土按摩椅龍頭督洋生技、休閒食品黑馬品牌大眼蝦,不浪費危機,透過存量深耕、放大電商和異業合作等策略,逆勢突圍。 對這三家企業來說,市場最嚴峻的時候,也是最好的轉型和強化核心的關鍵時。

傳產

神秘「海王子」萬海陳柏廷》沒住豪宅、吃百貨美食街 獲利暴漲後感言:安不忘危,求新求進,才能笑到最後!

萬海航運去年整年賺了113億元,是前年的3倍多,是大前年的整整10倍。今年光是第一季就大賺了146億元,剛剛好等於過去2年的獲利加總。今年,法人預估一口氣要賺超過過去10年的獲利加總。

職場

25年調查2.5萬企業 守舊終將被新趨勢吞沒 麥肯錫談轉型 五個動力讓經營大躍進

依循老方法賺錢,每年勉強擠出利潤,卻沒看見別人勵精圖治,利潤以十幾倍速度成長,也因為這樣,台灣不少企業像溫水煮青蛙,競爭力在看似賺錢的幻象中節節敗退……。

科技

台積電未來的評價

近期,摩根士丹利開出降評第一槍,認為台積電長期獲利能力不如預期。 台積電陷入「成長的極限」?目前仍言之過早。但護國神山要再顯風華,確實需要展現更強成長動能。

台股

內資帶動傳產熱潮台股居高謹慎 ——中國通膨趨緩,傳產熱潮將降溫

今年台股傳產新勢力抬頭,主要靠著內資撐起一片天,但若未來全球通膨沒再增溫,由內資拉抬的傳產行情將可能逐步消退,投資人宜審慎應對。

台股

潘朵拉的盒子

潘朵拉的盒子帶來了疾病與禍害,卻仍保留「希望」,就像是身在疫下時代的我們,對前景應該保有的心態。

國際總經

八年前的縮減恐慌 今年會再次上演? 兩圖表看懂美股、新興市場的「今非昔比」

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最快於年底啟動縮減購債,這也讓許多投資人想起八年前造成全球動盪的縮減恐慌。 但時隔多年,各國基本面與財政狀況多有進步,對緊縮貨幣政策帶來的資金流動轉向也有一定抵抗力。

職場

疫苗實驗疏忽讓他馴服炭疽病、狂犬症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日,巴斯德為一名男子注射狂犬病疫苗,這是世界第一次使用「人造疫苗」。 他研究病菌,不僅改變農業,更因不怕犯錯精神,改變人類世界。

生活消費

因時制宜,外帶美食

疫情之下,許多高檔餐廳推出了外帶餐盒與冷凍食品,即使在自家用餐,美味一樣不打折,更讓人一解憂愁。

健康

宅在家的身心鍛造

運動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然而疫情爆發讓許多人無法到健身房或戶外運動,時日一久,筋骨也容易僵硬,不妨跟隨健身教練及瑜伽老師一起居家運動,或藉由一些互動式遊戲來伸展筋骨,既能維持健康活力,還可解憂流汗不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