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疫後 · 亂世  大預言

疫後 · 亂世 大預言

1224期

重磅專訪:《金融時報》權威經濟評論家 ×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

中美混戰期至少10年,台灣不能只看美國臉色
政治碎片化,全球難以合作矯正問題
沒有一個地方絕對安全,強化韌性比追求效率重要
全球經濟進入「懸念時代」,最不可能的是V型復甦

投資關鍵報告》「新常態」發明者伊爾艾朗:小心!股市與經濟脫鉤讓人不安

《金融時報》權威經濟評論家 馬丁沃夫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 奧伯斯費爾

XRSPACE董事長 周永明
5G時代最殺應用
全球首台隔空操控VR來了
德國電信一起研發、高通力挺
周永明深蹲3年再戰江湖

省稅、股利、價差3甜頭 KY好壞股大掃描
手繪美食地圖、緬甸送暖…17歲「青勢力」這樣拚台灣曝光度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企業破產潮威脅總統大選 美兩黨出大招

美國企業破產潮五月迎來第一個高峰,但經濟復甦緩慢,未來幾個月企業破產還會再創高峰,為此,聯準會、參眾兩院都準備推出更大的紓困計畫。

焦點新聞

魚游得比水流快,為何不能用來發電?這位台灣高中生成功「用魚發電」征服國際科展

你還記得16、7歲,眼睛閃爍對世界充滿好奇、善意,與想要闖蕩的熱情嗎?住北海岸的安樂高中陳懷璞,從生活中找到靈感,一步一腳印拿下國際科展二等獎;在東南亞移民工社群中長大的育達高中謝發群,設計美食地圖導覽中壢多元店家;治平高中舞動愛心志工社20個社員遠赴緬甸,為偏遠華校帶去文化刺激。《今周刊》舉辦的「小英總統與高中生」邁進第5屆,今年以「世界同行我+1」為主軸,他們的青勢力、暖實力,恰恰映照出這一代高中生,如何以誠摯的心意讓國際看見台灣。

股債前線

雖有政策強力提振 三大風險仍虎視眈眈 「兩會」後的陸股布局 首選內需龍頭股

籠罩在疫情、美中貿易戰之下的中國股市,在五月下旬的「兩會」過後,指引投資人什麼方向?專家分析,以內需市場為主的產業,有機會迎來成長。

名人專欄

風暴下矽谷的哀愁與美麗

美國疫情未完全趨緩,內從反種族歧視示威,演變為警民對峙,外有退出世衛、中美兩國交戰,所幸,SpaceX首航成功,人類往新科技邁向一大步,而風暴下的矽谷,也維持著她的哀愁與美麗。

個人成長

僅存餘溫的紙張灰燼 開創了人性求知欲

一九五三年,美國科幻小說家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出版的《華氏四五一度》一書,震撼文壇,故事以國家禁止人民閱讀為軸線,主角是消防員,任務不是救火,而是燒書,卻因此開創了人性求知的驅動力。

健康

熬夜不一定「爆肝」 預防靠戒酒

這種疾病的致病原因雖各有不同,但保肝之道仍是不亂吃藥、不酗酒,若為B型、C型肝炎者,定期監測肝臟功能,沒有A、B型肝炎抗體者應施打疫苗。

焦點新聞

一個口罩三個徵兆

原本廉價的醫療級口罩,成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利器、救命關鍵;然而在這一個口罩的背後,藏著全台灣人必須看得懂的三個徵兆。

科技線上

5G溢標金要用對方向、用對方法

台灣5G 頻譜競標衝出總標金1421.91億元的天價,消費者擔心未來5G資費恐難親民;其實5G時代來臨,在許多垂直應用領域將帶來革新,善用5G溢標金是當前大課題。

美食旅遊

西班牙私房菜

此店以酒肴為主,海鮮肉類為輔,搜羅西班牙各地風味,還有口感道地的鍋飯,在不能出國之際,感受異國情懷。

美食旅遊

西班牙火熱滋味

多數人對西班牙料理的第一印象,大抵就是西班牙海鮮飯,但若把這位近期興起的歐陸菜系新霸主看得如此無聊,那就是吃貨們的莫大損失。西班牙料理之所以能在美食界撐起一定聲量,得歸功地中海氣候的「推波助瀾」,為當地帶來豐饒的物產,而天生熱情的西班牙人更把此項優勢發揮到最極致,對「吃」絕不馬虎,甚至可說是隆重對待,小至家家戶戶必備的伊比利火腿,大至隱世山林的米其林餐廳,無一不投注所有熱情,只為讓各種美味,誘惑著你的味蕾。

焦點新聞

沒了「特殊地位」 香港面臨繁榮終局

隨著「港版國安法」草案日前於中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美國政府已宣布,將終止香港自回歸中國以來所享有的「特惠待遇」,東方之珠的繁榮盛景,恐因此走入歷史。

焦點新聞

港版國安法後⋯⋯》美中意識形態對抗 世界秩序將打破重練 范疇:台灣最佳戰略 不掉隊、不插隊

二○二○到二○二二這三年,對台灣極為凶險,但也是台灣獲取更大國際優勢的機會窗口。原本我以為二二年是台灣最後機會窗口,沒想到竟然提前在二○年來到⋯⋯

台股

瑞幸咖啡財報作假,中國企業失信任度 投資KY股 先看清三疑點、避踩地雷

瑞幸咖啡財報作假事件,在全球引發了對中國企業的不信任,台灣也不例外。《今周刊》分析KY企業三大疑點,提醒投資人注意,不要誤踩地雷股。

名人專欄

解讀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

疫情對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出的2020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重點不同於以往,不強調GDP的增長目標,而是確保就業、民生的穩定。

焦點新聞

台鋼能否拿下友訊經營權 經濟部成決戰場

面對台鋼為首的市場派爭奪經營權,友訊科技以胡雪為首的公司派,在近兩個月展開持續的法律戰。這個讓經濟部、證交所、金管會緊盯的上市公司經營權之爭,至今仍無法斷言鹿死誰手。

焦點新聞

佳世達集團共享資源 同行者營運起飛

佳世達緊抓大艦隊裡每家公司的股權,除了維田、明泰外,佳世達持股都在兩成五以上,大艦隊領航者憑什麼拿下高股權? 企業入列之後,子公司營運又有哪些變化?

股債前線

散戶進場之後的暴雨

定存利率直直落,讓許多投資人開始用股票理財;像最近外資出脫的股票被散戶大量買進,內資正在向前衝。

股債前線

股利所得有節稅優勢!嚴選11檔KY好股 大嘗「省稅、股利、價差」3甜頭

台股目前有超過百檔KY股,其中不乏經營、獲利穩健的公司,若長期持有,股利還享有節稅的優勢,值得投資人深入研究。

焦點新聞

重磅預言!經濟權威:中美將再混戰十年 台灣應保持獨立性

一場始料未及的傳染病,不僅打亂了人類既有的生活型態與經濟活動,也讓從來就不曾平靜的國際局勢,更加詭譎難測。可以想見,即使疫情徹底平息,世界也不會再恢復過去的運轉方式;只是,沒有人能確切掌握,改變的真實樣貌。《今周刊》專訪馬丁沃夫與奧伯斯費爾兩位備受推崇的大師,借助他們鑽研國際經濟數10年的深厚底蘊,嘗試勾勒出疫後世界的輪廓。

股債前線

疫情最大受惠產業》醫療生技基金,下半年還能跟嗎?兩見解說給你聽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沉寂5年的醫療產業重回眾人視線。產業地位的提升,使醫療股基金繳出近1年報酬率2成的優異成績,也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

管理

減資、售地帶動近期股價創高 老牌雨衣廠達新靠3招找回本業競爭力

疫情蔓延下,沒有停止達新重振本業的步調,繼去年稅後淨利、每股盈餘雙創新高後,達新加緊腳步,減資、售土地、汰機台樣樣來,隨之反映在近期上揚的股價……。

科技線上

電影情節不是夢 手勢操作技術成熟 台廠卡位戰火熱開打中

5G起跑,讓電影《關鍵報告》、《一級玩家》,裡頭用手指在空中比畫、隔空操縱AR、VR設備的場景,有望在今秋實現,台廠又該如何搶到商機?

科技線上

拿下XRSPACE訂單 華晶科3D感測轉型打出漂亮一役

iPhone導入人臉辨識後,3D感測進入大家的生活,未來也將是VR、AR關鍵零組件。過去做相機代工的華晶科也趕上這波浪潮,推出3D感測器晶片模組,大搶感測商機。

科技線上

德國電信一起研發、高通力挺周永明深蹲三年再戰江湖

XRSPACE,一個科技圈還不太熟悉的新創企業,五月二十六日,一場新品發表會後,立刻成為全球科技圈的討論話題。

編輯室報告

不把成長當信仰

今年三月初,我們試著約訪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請他談談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當時他客氣婉拒,表示自己還沒看清未來。畢竟,刁鑽的病毒帶來了太多不確定,就連「不確定」的時間會有多長,也是一個不確定。

名人專欄

冷眼看彰銀經營權之爭 ——台灣新金融版圖勢必有大變化

股東會年年上演熱鬧橋段,今年的戲碼特別引人注目。友訊之後,還有大同、彰銀的經營權之爭,與公股搏鬥15年的台新,似乎可思考退路。

焦點新聞

「新常態」發明者伊爾艾朗:股市與實體經濟脫鉤令人不安

當全球經濟呈現衰退,股市卻因各國央行持續購入資產而一片欣欣向榮。 但不計代價地維持流動性,恐將讓政府更難因應勞動參與率不足、消費需求疲軟等後續挑戰。

聰明理財

ESG解方〉 聯合國向 86 兆美元資金喊話 今年股東會外資必問 上市櫃企業「後疫情考題」

「面對後疫情時代,企業經營決策更重視風險應變力,投資人也更加重視企業的永續責任,作為「ESG倡議始祖」的聯合國,日前發布一份股東會行動指南,為投資人指引方向。

名人專欄

疫情蛻變全球健身內容 ——兼論健身器材大廠岱宇

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民眾學會保持社交距離,讓居家健身的新商機湧現;尤其是進入後疫情時代,帶動宅經濟居家健身熱潮,健身家用產品、線上銷售將會持續暢旺。

國際瞭望

重磅預言!經濟權威:中美將再混戰十年 台灣應保持獨立性

採訪這天,馬丁沃夫(Martin Wolf)已經在英國倫敦的家裡,工作了超過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