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價值型黑馬股 全攻略

價值型黑馬股 全攻略

1222期

最難操作的一年,10位贏家這樣應戰

5G、新基建、防疫、宅經濟…,熱門趨勢中誰是真材實料好公司?
獨孤求敗、張捷、鄭廳宜、股海老牛…,口袋名單大公開

達人教戰》呆薪族用「修正式價值投資」攢千萬,樂當專職奶爸
存股新招》贏家巧用3招,靠收息防禦股穩穩賺
台積電董事長 劉德音
高盛、小摩、匯豐緊急報告解讀
台積電赴美設廠、
又遭美國絕殺大客戶華為
3關鍵看「護國神山」下一步

昔日郭董養大的立訊 憑什麼被蘋果相中變鴻海勁敵
鈔票與債務同步狂升 美國貨幣黑洞時代來了?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勞工要領100元,政府手上只有7元 6年內恐破產的勞保將成小英總統最難任務

有些改革,是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不過,年金制度的改革……,『現在』不做,『馬上』就會後悔!」總統蔡英文這麼說。說話的時間是2016年6月23日,當時的「現在」、「馬上」,轉眼過了將近4年……。

焦點新聞

台積電只能選邊站?赴美設廠投下震撼彈,三關鍵看「台灣護國神山」的下一步

台積電評估多時的美國新建晶圓廠計畫,5月15日總算起了頭,宣布將落腳亞利桑那州。沒多久,美國新的貿易禁令跟著發出,台積電如何布局因應此情勢?

編輯室報告

台灣的難題

如果可以,真想把去年十一月本刊第一一九四期的「編輯室報告」複製貼上於此。那一期,我們的封面故事是「台積電說不出口的煩惱」,雜誌封面寫著幾行字:美國商務部積極要求,台積董座劉德音慎重啟動赴美設廠評估;美國隊、中國隊展開未來關鍵科技技術爭奪戰。

話題人物

奉行祖魯法則專挑「千里馬股」!專職奶爸靠3招「修正式價值投資」攢千萬

從月薪4、5萬元的小資上班族,到賺到財務自由的專職奶爸,去年才暫離職場,開始專心經營臉書粉絲專頁的陳啟祥,總是不吝發表文章分享投資心得。雖然在職期間薪資不高,依然能靠著價值投資攢下千萬元財富,即使前波台股大地震,他仍因精準掌握到價值型千里馬股旭富、弘塑、原相等投資機會,讓他整體獲利至少逾3成。

股債前線

年假、疫情雙衝擊!這些公司照樣繳出好成績 盤點14檔Q1高成長股

台股想重新站穩萬一並往上攻,勢必需要良好業績當後盾。而從剛公布的第一季季報中,除了發現成長股,若能兼具訂單能見度與成長續航力,才是後續值得投資的標的。

科技線上

郭董養大的立訊 憑什麼反變鴻海勁敵

立訊精密,一家成立僅十六年的公司,如何成為蘋果大力扶植的對象?它的存在,是否會成為鴻海帝國的威脅?

科技線上

神盾入股敦泰 共謀「手機螢幕下」奇襲

神盾結盟敦泰,去年就展開合作,今年神盾更砸15億元拿下16%股權,技術互補有助擺脫殺價血路,但對手聯詠、匯頂強大,且智慧手機面臨成長瓶頸,成為FTDDI征途的挑戰。

科技線上

劉揚偉保守看全年 眼下力拚Q2大躍進

鴻海第一季財報低於預期,眼下,投資人更關心,鴻海的下一步怎麼做?董事長劉揚偉在法說上表示,公司短期能見度有限,對下半年展望較為保守。

焦點新聞

勞工要領100元,政府手上只有7元 6年內恐破產的勞保將成小英總統最難任務

4年前的就職典禮上,蔡英文總統宣示將領導一個正面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而「年金制度」,正是她最先點出的頭號挑戰。4年後,這項「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的關鍵改革」仍未竟全功。 攸關千萬名勞工退休權益的勞保基金,依舊頭也不回地朝著破產懸崖逼近,速度甚至比當年更急、更快。 「無論勞工還是公務員,每一個國民的退休生活都應該得到公平的保障。」當年的承諾,直到今天還在等待蔡總統兌現。勞保年金改革,等不了又一個4年。

焦點新聞

韓國瑜一邊為「請假選總統」道歉、一邊要市民不要投票 這兩招澆得熄罷免熱情?

將於6月6日舉行的罷韓投票,在韓國瑜呼籲支持者不投票、公開道歉後,正式進入最終決戰時刻。面對韓市府設下的降低投票率、市政延續及團結抗疫3道防線,罷韓團體會如何正面突破?

金融風雲

鈔票與債務同飆 美貨幣黑洞後果難料

印鈔票容易,回收幾乎不可能,紓困津貼其實是剛從央行印刷廠出來油墨未乾的借條,美國債務膨脹與印鈔票的速度神似阿根廷等破產國家,是否將是「致命慘勝」讓人擔憂。

管理

中國運動用品通路王YYsports 攻台戰術曝光 蔡佩君找無印前總座 搶「運動小白」商機

由寶成集團轉投資的運動用品通路YYsports,在台灣悄悄開店了,在中國耕耘十數年,承載著寶成從製造轉型到服務的使命,能否在台灣成功出擊?

股債前線

最難操作的一年,10位贏家這樣應戰 價值型黑馬股全攻略

今年第一季股災就是財富重分配的最佳買點,你,賺到了嗎?在台股反彈衝破萬點之際,投資人該如何挑對趨勢成長股、再賺一波?10位贏家親授價值型黑馬股的投資心法與口袋名單,幫你掌握下一波財富增值的大好機會。

焦點新聞

勞保年金制度七年原地打轉後 蔡政府應藉高民意「有感改革」

早在七年前,勞保基金的「末日之鐘」就正式展開倒數。

金融風雲

興利思惟、合理報酬留才 韓國年金操盤手 年薪是台灣兩倍

我們將持續提供相較於同業有競爭力的薪水與福利,吸引並留住人才。」說這句話的,是韓國國民年金公團(National Pension Service, NPS)前主席兼執行長金成柱。

股債前線

疫情下的財報密碼

台灣上市櫃公司第一季季報陸續揭露,走在疫情當下,此時正是檢視企業經營的時機。在今年仍屬變動性偏高的時期,透過財報中的訊息,思考未來前景與投資布局。

焦點新聞

終結華為巔峰 供應鏈擋得下骨牌效應?

「我們必須提醒,美國技術含量不能超過二五%以上。」去年五月,中美貿易大戰升高、美國商務部對華為下禁令,自此不管走到哪裡,華為都會自主提醒供應商美國禁令問題,華為深知,二五%只是一個數字,終有一天,這個數字會一路從二五%、十%、一路降到○%。

股債前線

巧用五面向、三指標 靠收息防禦股穩穩賺

台股重返萬點,指數接近三月上旬股災前的水準,再攻「萬一」行情;但眼見劇烈的震盪逐漸平穩,五月上旬,美股道瓊指數卻又在三天內下跌超過千點,一時之間,投資人又開始擔心資本市場會不會進入第二波跌勢。在高度不安的市場氣氛下,投資達人普遍提醒,今年最佳策略是「價值+成長型」投資,但對於沒時間緊密盯盤,也不習慣細究產業趨勢或個股成長潛力的典型存股族來說,如何趁大盤震盪低點挑到值得長相廝守的好股?

名人專欄

生活型態改變 隱含資安商機——兼論工業電腦廠廣積

日前中油及力成遭惡意程式攻擊,凸顯萬物聯網激發人類創意,但也暴露人性貪婪,企業資訊安全將是重點,而超過80%網路安全硬體平台皆由台灣生產,產業鏈值得深入研究。

股債前線

尋找最大公約數

當前金融市場鈔票滿溢,在股市中,資金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大而新」,那些在新領域竄起的大公司,就是最好的選擇……。

股債前線

疫情蔓延時 華爾街大咖「買」什麼股?

華爾街各大機構今年第一季持股變動報告公布,金融股成了能源股以外的最大受災戶。相較於對股市的保守看法,巴菲特等傳奇投資者似乎卻對美國經濟前景抱持高度信心。

名人專欄

凝視方寸觀景窗 他真實捕捉「一眼瞬間」

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出版《工人》(Workers)攝影集,登上大師神殿。之後,他更選定「移民」為拍攝素材,並與妻子萊拉回故鄉投入森林復育,讓大地有新生機,人類有新生命!

美食旅遊

毒梟豪飲夏多內白酒

一個商人發起的葡萄酒節日,也是消費者撿便宜的好時機,這款傳聞毒梟熱愛、億萬富翁才捨得喝的酒,不妨趁機一窺神祕。

美食旅遊

領略另類咖啡 啡 主流

琳琅滿目的咖啡館,是台灣街道最美風景。風格殊異的體驗場域裡,除以義式咖啡機沖煮Espresso,或用手沖壺萃取文青偏好的手沖咖啡為大眾外,也有一些以其他沖煮器具,默默為客人煮一杯好咖啡的專業職人。不是標新立異,只是實現著他們對咖啡的想像與堅持。台灣咖啡館光譜裡,因為有他們而更加完美。

名人專欄

病毒下,台灣必須思想歸零

台灣防疫戰果值得驕傲,但身為地球的一部分,仍不能高興太早,得要打破習以為常的假設,若休工變常態,我們該如何布局,特殊優勢又是什麼?

名人專欄

財政赤字貨幣化

一場罕見疫情,觸發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停頓,幾乎所有國家都須啟動緊急救援計畫。 但多數政府財政早已捉襟見肘,特殊時期的特殊財政支出政策,應運而生。

焦點新聞

一場勞退自選實驗證明 多元投資方案能吸引更多人參與

二○○五年七月,勞退新制在台灣正式施行,自此,所有雇主須按月替勞工提撥六%的工資,進入個人退休金專戶;○九年一月,勞保年金化上路,初始的保險費率訂為七.五%,隨時間上調至二○二七年、最高十三%,目前最新一輪的費率是十一%。

名人專欄

形與觀光

日本獨具風情的和服、城鄉的生活百態,形塑了城市魅力,也彰顯了無可取代的「形文化」。 應用在創作上,能讓偏鄉小島有了豐盛遊賞價值,更能活化居民創作能量、蓬勃地方觀光。

管理

再見,誠品敦南店

即將熄燈的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是大家共同的回憶,而對綠藤生機來說,真正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專櫃的起點,就是在誠品敦南店。

名人專欄

新冠長期抗戰 半班半農是日常

新冠或許是長達三年的長期抗戰,國家及企業的新日常開始了,必會走向半班半農,一周上班兩三天,雇主放牛吃草,個人須以自己為主體另尋副業或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