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封境後的試煉

封境後的試煉

1214期

史上首度關國門 經濟關鍵戰該怎麼贏?

台灣應戰》12個經濟體紓困規模比較,政府應該砸更多?
減稅、減費、補租金、央行買入公司債…,重災企業需要什麼?
全球危機》債券大擠兌,信用緊縮進入颱風眼
陶冬:聯準會的資金投向比數量更重要

救市關鍵》翁啟惠美國第一線觀察疫苗研發最新進度

老謝觀點》
百年一遇的衝擊,連股神都重傷
全球股市何時見底反彈?
緊盯三大關鍵指標

華碩謀攻AI密訓468天 精銳部隊獨家曝光
疫情燒出房市買點?329檔期全解析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全民高標準自律 才能避免「禁足」窒息經濟

全球逾十億人因新冠肺炎疫情被「禁足」,台灣雖然仍在可控範圍內,但專家呼籲,要避免政府被迫祭出「剛性規定」,民眾現在就應拉高自律規格。

股債前線

ESG入魂 投資績效更能對抗黑天鵝?

ESG投資理念近年來愈來愈夯,回顧這趟過程,首先是各家機構著手進行研究,發表一篇一篇的報告,證明愈是注重環境(E)、社會(S)與公司治理(G)的企業,長期股價表現愈能優於同類股。接下來,更多投資機構開始納入ESG投資理念,讓ESG透過投資機構「用錢投票」的影響力,快速擴散為投資市場的主流思惟,也再次強化「企業愈關心ESG、股價愈有撐」的效果。

焦點新聞

「關國門」後的經濟大戰!企業開始砍薪發債 政府應該先救誰?

陳時中宣布自3月19日起,全面實施邊境管制,禁止外國人來台,自此,台灣進入一個從未有過的「關閉狀態」。關上國境之門,以台灣進、出口貿易分別占國民所得超過7成的貿易國家而言,對經濟的影響,將難以估計。當天台股重挫500點、央行緊急降息,衛生紙大亂再起,恐慌情緒再度籠罩台灣上空如果說,台灣在第一階段的防疫戰打出穩紮穩打的一仗,那麼,接下來,第二階段的經濟仗,如果政府不拿出具有魄力的紓困方案,台灣,恐怕占不了優勢!

個人成長

吸塵器比別人貴9倍、熨斗開價9萬元!  看這家公司如何創造「Dyson們」奇蹟

代理知名品牌Dyson的恆隆行,用靈活行銷團隊、完整售後服務;持續用有品味的產品創造需求,打造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它背後有何關鍵心法?

焦點新聞

「17年前我們被咬過一次,非常敏感…」聯醫和平院區醫護 力拼「這一疫」一定要贏!

17年前,一場SARS風暴,讓當時的和平醫院7名醫護人員失去寶貴生命;當年的慘痛教訓,讓現在的聯醫和平院區更謹慎因應疫情,藉由提前部署規畫,執行台北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應變醫院」重任。

金融風雲

行動的勇氣

「如果我們行動,沒有人會感激我們;但如果我們不行動,又有誰會伸出援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在其回憶錄《行動的勇氣》(今周刊出版)中如此寫到。

台股

2020金鑽獎最強操盤手出列!全球金融市場一片哀號聲下,他們是如何突圍的?

武肺疫情重創全球金融市場,但也是基金經理人展現操盤功力的最佳舞台。 今年抱走三座金鑽獎的操盤團隊,從年節期間就不斷沙盤推演、啟動應變。 而每一檔獲得肯定的基金,背後的掌舵者與團隊又有什麼贏家祕訣? 在紛亂動盪的市場中,本刊將陸續介紹金鑽得主的投資智慧。

金融風雲

央行降息助攻 大咖解讀:房市「租不如買」

疫情蔓延,不少人回想17年前SARS爆發時,曾一度導致房市崩盤。如今,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房地產還能撐得住嗎?

房地產掃瞄

329檔期全台指標案全解析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今年房市投下變數,不少建案暫且停看聽,建商如何看待2020年房市景氣?消費者可趁機撿到便宜嗎?

個人成長

年營收二百億!汽車零件王父子首談接班

中國車市衰退,總部在「中國汽車之城」長春的英利集團仍突圍成長。 英利創辦人林啟彬,如何把汽車零組件王國交給兒子林上煒,在逆風中傳承接班?

管理

國企領軍 官民合力打造「台灣隊」

210906編按:非洲豬瘟再度入侵台灣,政府防堵之餘,更應該以宏觀、長遠思考的角度,趁此機會帶動養豬業者轉型升級,甚至進而創造一個更能符合循環經濟趨勢的產業新模式。 前台糖董事長黃育徵是台灣循環經濟的傳教士,在他任內,台糖東海豐養豬場、與東和鋼鐵合資的東糖沼氣發電廠,均成功地加值為沼氣發電廠,正足以作為台灣執政者思考如何帶頭啟動循環產業政策、綠能產業的先行示範。 去年他在今周刊發表「台灣養豬產業轉型計畫」一文,便已呼籲政府應率領相關國營事業,大刀闊斧地帶著民間業者積極轉型,此時舊文新讀,格外值得體會。

管理

不只技術 數位轉型更要顛覆工作思惟

居家防疫,改變了舊有的工作型態與模式。當數位科技成為工作上的重中之重,台灣企業如何藉這波防疫措施,逐步跨入數位轉型?

科技線上

華碩謀攻AI密訓468天 精銳部隊獨家曝光

華碩最精銳的AI戰隊,祕密醞釀四六八天,軟、硬領域分進合擊,抓住新科技發展的光輝未來。

股債前線

摸底最難!抓住3大關鍵指標

武漢肺炎疫情燒不停,美股帶動全球股市跟進大跌,台股也跌跌不休,何時觸底,沒人知道,但可觀察3大指標:VIX指數、油價變化、美元走勢,加以判斷。

金融風雲

全球共演債券大擠兌 新倒債危機來了?

突如其來的信用緊縮造成企業債市場潰堤,缺口遍及美國、歐洲、第三世界國家。 潰堤的產業,除了央行緊盯的航空、能源等,最大的威脅則來自債台高築的中國房地產。

聰明理財

全球股市暴跌震撼——亂局找股:金像電、定穎正逆境飛揚

重挫之後,投資人應關注於投資標的長期價值及獲利能力,並利用事件所帶來的恐慌價格逢低買進,長期將取得優異的報酬。

科技線上

舊設備挖出新商機 台八吋晶圓廠拚布局

當市場聚焦十二吋晶圓先進邏輯晶片製程時,以成熟製程為主的八吋晶圓市場也低調起飛。在需求增長的同時,台灣晶圓代工廠如何布局,抓緊更有價值的機會?

聰明理財

聯準會出手買公司債 殺手級新招救得了美國經濟?

此次經濟危機與二○○八年金融危機相較,表象相似,核心不同。 這次危機不是銀行間的流動性驟停,而是銀行客戶被迫一輪又一輪地清倉。

焦點新聞

「關國門」後的經濟大戰!企業開始砍薪發債 政府應該先救誰?

3月18日這一天,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正式向國人宣布,「台灣自19日0時起,實行邊境管制!」非中華民國國籍者一律限制入境,所有入境台灣者一律居家檢疫14天。

股債前線

中場時分Half Time

短短三個星期之內,幾乎各種金融市場都呈現下跌格局,但病毒不止,跌勢不止,現在只是中場休息時刻。

聰明理財

經濟衰退恐加劇 台股Q2仍有修正壓力

疫情愈發嚴重,金融市場也呈現極度悲觀的氣氛。兩位投資專家提醒,接下來整體經濟表現仍不樂觀,股市即使短線有反彈,但中期仍有修正壓力,建議投資人多看少做。

焦點新聞

美國加速拚疫苗 翁啟惠:最快明年七月完成

新冠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近四十萬人感染,上萬人死亡,其高傳染力的特性,極有可能成為常態如流感的傳染病。疫苗、藥物是對抗此新型病毒的最佳解方。

個人成長

經典地位媲美《教父》 它25年後重返大銀幕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導演法蘭克.達拉邦執導的電影《刺激一九九五》在美上映,七項奧斯卡提名,卻一項也沒得,當年票房雖差,但在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長期與《教父》形成冠亞軍拉鋸戰,二十五年後,這部鉅作重返大銀幕。

藝文風尚

澳洲葡萄酒異軍突起

美國加州是新世界葡萄酒代表,在各大盲飲競賽無往不利,但20多年前,澳洲酒莊也同樣在盲飲競賽中打敗加州酒莊,帶起新風潮。

焦點新聞

瓣膜狹窄的「兩難」 開不開刀都危險

目前許多瓣膜疾病,都是醫師在聽診時發現心雜音而被確診的。症狀不嚴重的患者,可透過藥物與調整生活習慣來改善,但若瓣膜損壞嚴重或心臟負擔太大,就要考慮手術與否。

美食旅遊

這些年,那些事 老飯店的新滋味

台灣餐飲市場競爭激烈,不僅有海外連鎖品牌來台開疆闢土,更有後繼綿延的新興業者陸續投入戰場,即使是早已卡位的老字號,也深諳「招牌要擦才會亮」的道理,近年來已有不少老店,暫時關起大門,斥資進行翻修。 但改造不一定就能突圍,如何拿捏老與新的巧妙平衡才是關鍵,為來客在熟悉的地方,創造耳目一新的豐盛饗宴。

名人專欄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

以「流動性危機」開打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如何展開?其結果是否觸發瓦解全球秩序的第四次世界大戰?面對這場因病毒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台灣又該如何應戰?

焦點新聞

小國戰疫

當疫情正以驚人速度在歐美爆發,台灣則以超前部署的防疫表現,在知識技能、技術系統、管理制度、價值信念等層面,打了一場漂亮的「小國戰疫」。

個人成長

開一場全心投入的會議

工作時,似乎聽到「開會」二字,許多人就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其實,我們應該正視它、享受它,投入一場開心的會議,並且創造價值。

名人專欄

疫情時代 少輸為贏

如期舉辦東奧,輸最多,因此日本現在能延期,算是可以竊笑的最佳止痛法;面對這次疫情,所有判斷都是少輸就是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