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全球經濟劇震 全解析

全球經濟劇震 全解析

1211期

疫情擴散40天 
3個交易日,美股連創史上最大跌點、漲點紀錄

高盛關鍵報告:美國企業2020年EPS零成長
長江商學院教授:中國經濟全年恐負成長3%至7%
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降息猛藥」能再次救世界?

四大經濟體同時陷入苦戰,台股操作、資產配置如何自保?

新銳劇作家 郭佳怡
獨家專訪》她,25歲,中國政委姪女
一首6分鐘的詩 撐反送中暴紅
訴出香港90後青年的身分焦慮

今年股東會4成票挺人權 蘋果擋得住ESG浪潮?
低溢價、資產未重估…,戴誠志家族併台紙爆5爭議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健康

年紀大了骨鬆逃不了 切記「保密防跌」

根據中華民國骨鬆學會調查,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骨鬆盛行率為三一%,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其併發症所造成髖部骨折第一年的死亡率接近二○%,遠遠高於第三期乳癌!

科技線上

挺過10年重生路 宇峻力拚營收衝倍增

半年時間股價漲幅超過七五%,這不是搭上5G或AI熱潮的高科技公司,而是老牌遊戲廠宇峻奧汀。究竟是什麼樣的轉機,讓今年宇峻的發展高度樂觀?

行銷

宅經濟發威!不只消毒保健品瘋搶 即時料理、電玩、健身器材…銷量逆勢翻漲

疫情肆虐下,凡冠上消毒滅菌等字眼的商品大熱賣;不僅如此,消費者待在家,順勢掀起一波宅商機。

焦點新聞

Corona病毒脫口秀

大家搞不清我「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我也搞不懂你們人類,說是同胞,卻能切割! 可是在我眼裡,不分人種膚色,都歡迎與我當朋友,說不定我不是病毒,是哲學家。

焦點新聞

意外

很喜歡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的這句說法:「當一種病毒是『在你知道自己得病前,你就能夠傳染給別人』時,那麼,除非全世界的每個人都停止移動,否則病毒理當擴散。」

焦點新聞

ESG浪潮難擋 蘋果股東會四成票挺人權

二月二十六日的蘋果股東會,一項股東議案的表決結果,有如「小蝦米大戰鯨魚」的劇情,也暗示近年興起的綠色投資浪潮,已悄然來到全球企業巨擘的「家門口」。

股債前線

「矽晶圓」、「被動元件」都喊漲 專家解析:「它」漲價是假的

被動元件去年底喊出缺貨要漲價,矽晶圓在農曆年前也開始喊漲……,台灣電子產業往往「自己喊漲價」,是真是假,外人其實很難判斷。

焦點新聞

不讓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悲劇重演 台灣正面臨三大挑戰

台灣首度出現院內感染新冠肺炎案例,當圍堵恐難以全面阻止病毒擴散時,超前部署的減災規畫,才是度過危機的重要關鍵。

焦點新聞

低溢價、資產未重估 戴家併台紙爆五爭議

老牌資產股台灣紙業二月二十七日宣布,以每股二十.八元私有化下市。 這個價格與當日收盤價相比,溢價幅度才二.七二%,遠低於過往台灣私有化下市案例的溢價幅度,引起市場熱烈討論。

話題人物

她們的征途 重量級母女檔為香港發聲

二○一九年十二月,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百六十二天,女孩朗誦一首英文詩的網路影片傳遍了香港。 畫面中,女孩套著黑色高領毛衣、眼神直勾勾地凝視鏡頭,她以青春的臉孔談論死亡: 「我一直想像我自己真的死了,雙手張開,胸口被子彈射中。 我想像我因為穿黑衣服而被警察拘捕⋯⋯我本來想寫一首美麗的詩,但是又一名學生死去了。」

焦點新聞

聯準會降息2碼美股仍暴跌! 疫情的影響會比金融海嘯嚴重?

2月最後一周,美股經歷史上最瘋狂的一次震盪,3月3日,聯準會無預警宣布降息2碼;另一端的歐洲,義大利的疫情快速惡化,德國將成歐陸經濟重災區;亞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復工進展依舊遲緩,市場日益憂慮韓國恐成「第二個武漢」。 一場由新冠肺炎引發的經濟巨震正快速席捲全球,然而隨著疫情蔓延的恐慌,依舊沒有出口……。

名人專欄

放空投機者的血淚教訓

特斯拉飆漲,也讓放空者付出慘痛代價,歷史上的德國福斯汽車也是如此。 股市能維持不理性到大部分空頭破產後,才回歸理性,投資人須謹記「放空風險」。

聰明理財

讓房產裝上翅膀

拿房地產來借款的利率長期偏低,投資利率長期向下的債券,債券價值會增加,有穩定獲利空間,可為房產裝上翅膀。

個人成長

我是誰、會怎麼死?新銳劇作家郭佳怡十年追尋

沿著香港銅鑼灣街頭步行約十分鐘,一路爬坡而上,就能抵達跑馬地這個以賽馬場、名人宅邸聞名、港英文化揉雜的社區。 二○二○年一月初,我們和林夏如、郭佳怡母女二人約在香港訪問,約定見面的私人俱樂部,離她們住處都不遠,得在黃泥涌道盡頭再拐彎走上一段,地點恬靜隱密。

話題人物

處強權夾縫 台灣的路怎麼走? 政經名家林夏如半生扣問

林夏如十三歲時從台灣到了美國,成為留學生。 一九八四年,十六歲的她跳級進入哈佛大學就讀東亞系。 那年,台灣島上的震盪在太平洋彼岸起了漣漪,加州發生江南案,美麗島事件當事人也陸續出獄赴美。

焦點新聞

能源、原物料回得去嗎?指標看中國復工進度

「The Brutal Week!」(殘酷的一周),武漢肺炎疫情跨洲擴散,美股出現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單周崩跌後,華爾街下了如此注解。

國際瞭望

聯準會降息2碼美股仍暴跌! 疫情的影響會比金融海嘯嚴重?

2月最後一周,美股經歷史上最瘋狂的一次震盪,3月3日,聯準會無預警宣布降息2碼;另一端的歐洲,義大利的疫情快速惡化,德國將成歐陸經濟重災區;在亞洲,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的復工進展依舊遲緩,市場日益憂慮韓國恐成「第2個武漢」。

名人專欄

當田裡插滿秧

我腳上套著雨鞋,站在陳家千位於台東關山、已傳到第三代的田地,看著剛插完秧的田裡,倒映著山與天空的美景,同時感受到田地的黏性與溼潤的土味時,心情仍漲得滿滿,這曾是我多麼熟悉的童年。

名人專欄

簡單「鵜鶘」味 守住老店最初的美好

傳承四代的鵜鶘麵包店,單靠著樸實無華的吐司與麵包卷,在瞬息萬變的年代裡,屹立不搖近八十年。 一如店家的麵包,禁得起歷史考驗,說它是日本最富傳奇的老字號麵包店,一點也不為過。

科技線上

老牌記憶體大廠減資五成 鈺創拚求生

專攻利基型DRAM IC設計的鈺創科技,遭遇營運逆風,近日宣布將減資五成以彌補虧損,並持續轉投資新產業,以期打破困局。

焦點新聞

三發地產前董座「自爆掏空公司」3.3億》老董昔從精神病院脫逃、董娘阻擋查帳 這家獲利創6年新高的公司怎麼了?

2022.02.19編按:約莫2年前,上市公司三發地產(9946)的「家務事」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原先為模範夫妻檔的董座鍾俊榮與其妻楊顯玲反目成仇,演變成爭產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如今,鍾俊榮出面「自首」,稱自己與太太掏空公司大筆資產。鍾俊榮向檢調表示,2010年起先後與妻子楊顯玲成立3家虛設的空頭代銷公司,分別為悅登、大格、宏太,讓這3家「假代銷」進行包銷,但實際卻是三發公司人員自己進行銷售建案,後續再製作不實請款資料,從公司洗出3億多元到楊顯玲的私人帳戶,鍾俊榮指共掏空公司資產達3.3億元。 高雄地檢署、調查局獲報後立即展開調查,兵分多路前往鍾、楊住處搜索,分別在兩人的辦公室和住家等處搜出2.2億現金,並帶回公司會計等多人偵訊,經檢察官複訊後,檢方依相關事證,認定鍾楊2人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昨(18)日諭令各以200萬、300萬交保;公司財務、會計相關人員則飭回。 目前2.2億現金已先被檢方查扣,全案正深入清查中。

藝文風尚

花 時間

你有發現嗎? 近來不管是台北街頭,抑或網路社群,吹起一股百花齊放的浪漫風潮。 花藝,既是妝點空間表情的化妝師,也是為生活說故事的風格大師,更是一些人在遭逢挫折時的逆境浮木,何不讓花草為友,作為日常生活的療癒美好。

藝文風尚

不受拘束的自由之美

米力的身分有很多,是米力生活雜貨鋪.溫事的主理人,是插畫家,更是活動策展人,但鮮為人知,她也是位花藝師,而且還師承自日本花藝四大流派之一的草月流。

焦點新聞

新納粹火苗蔓延 極端主義成為德國大患

德國極右派、類納粹組織在二月野火狂燒,迫使總理梅克爾接班人AKK黯然下台。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也讓極右勢力成了德國政壇最大的威脅。

個人成長

65歲電纜廠緊咬特斯拉概念 找新成長曲線

大亞電線電纜向來低調,直到今年成立六十五周年,向大眾推出一支《穩定的力量》廣告短片,董事長沈尚弘才罕見接受《今周刊》專訪,暢談身為第二代、接班第十六年的心路歷程及策略布局。

管理

營收飆四成 理工女打造台版Beyond Meat

將數位科技導入食品產業的寬泰,不僅是餐廳與食品供應鏈的後盾,更研發出台灣之光——百分百植物蛋白組成的「寬泰純淨肉」。

股債前線

金融市場殺戮 背後藏玄的內涵解讀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除了南極洲外,全球已有超過七十個國家出現確診病例,疫情中心從中國武漢擴散到全球,過去這一周,亞洲從日本到韓國、歐洲的義大利、中東的伊朗紛紛成為重災區,尤其是韓國、義大利、伊朗每天都出現數百個確診病例,疫情煞不住,金融市場也出現瘋狂跌勢。

聰明理財

危機入市?現金為王?台股關鍵五問

Q1》今年還能期待5G題材嗎?如何調整策略?

焦點新聞

與疫情賽跑 85分鐘檢測台廠揚威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早期偵測出無症狀的帶原者越顯重要。 瑞基海洋日前所發表的檢測試劑與搭配機台裝置,將檢測時間縮短一半,期待可為防疫奏功。

聰明理財

三位基金達人 教你資產「防疫」安度亂世

固定收益等防禦型資產 拉高至四成

科技線上

新計費方式惹議 LINE意外掀用戶出走潮

LINE官方帳號二.○計費方案三月一日正式上路,不少企業用戶一算之下,發現新計費方案恐讓公司行銷費用大增五至五十倍不等,造成近日吹起一陣LINE「搬家風」。

焦點新聞

美國正陷入中國式失能風險

在台灣生活30多年,從戒嚴、解嚴、總統直選到三度政黨輪替,我常說台灣政治愈來愈像美國,而美國則愈來愈像台灣。

管理

策略核心作用在協調內部

很多企業號稱自己有年度規畫,但部門之間難配合,甚至吵成一團、效率不彰,策略的核心作用是企業有明確方向,才能協調內部單位,避免多頭馬車的現象。

管理

家族辦公室的創新投資策略

台灣家族企業成立的「家族辦公室」通常由家族成員管理,而非專業經理人主導,對於龐大資產的創新投資,或許可以參考策略運用與併購思惟,才是永續經營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