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數位轉型生存戰

數位轉型生存戰

1210期

疫情衝擊,供應鏈出走中國,轉單時代來了
即時供貨,運籌帷幄全世界

隱形冠軍>台萬布局生產到銷售「智慧生態平台」,出貨少三分之二卻更賺
代理商贏家>豐藝軟硬整合變身系統服務商,集團毛利率從一成躍升至三成
一張體檢表、6大轉型痛點,偵測企業數位決策力

9天8夜上百萬信徒隨行
公衛、民俗專家示警
拆解大甲媽祖遶境6大防疫破口

8成馬拉松選手搶穿NIKE神鞋 關鍵台廠是它?
離岸風電打下深海國產第一根樁 台灣黑手廠出列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名人專欄

激活資產:傳統產業的重生之路

一次賣地,為國內雨衣龍頭達新帶來83億元現金,這是近期上市公司開發資產最值得探討的個案,對台灣傳產業來說,深具啟發性。

焦點新聞

拆解大甲媽祖遶境六大防疫破口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年度宗教文化盛事,但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吸引上萬信徒參加遶境,應該審慎思考停辦與否,以避免祈求「國泰民安」的遶境,成為可能的社區傳播熱點。

美食旅遊

全球甜點冠軍 神作水晶糖蛋

為了能專注地做想做的事,翻土讓腳下走過的每一里路遍地開花,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名人專欄

法國酒的尋寶聖地

400年前,勃根地還不是葡萄酒的代名詞,最佳「酒」選另有其人! 這些高級產區未納入現行莊園分級,雖是遺珠之憾,卻更能吸引愛酒人一訪。

傳產

台灣黑手的世界風電大賽

未來二十年,離岸風電將帶領台灣產業進行再一次進化,這次的主角,不再是站在浪尖風口的高科技產業,而是台灣最基礎、最傳統的產業——黑手。 只不過,「與國際接軌」這五個字,看來簡單,其實是一個「革自己的命」、打掉重練的過程。

焦點新聞

基層診所沒SOP 恐成要命防疫漏洞?

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中、日、韓等亞洲國家都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且均是在短期內爆發。 台灣也出現沒有中港澳旅遊史的確診案例,而政府的防疫能力,要怎麼守住這一關?

編輯室報告

從一隻機械手臂開始

「數位轉型」不是新名詞,但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確是讓這四個字的曝光量瞬間拔高了。無論產官學界,近來論及企業應變,總會在各種長期、短期的建議中,加入此項。

健康

護心靠七招 杜絕心肌梗塞找上身

預防心臟病並不容易,因初期症狀輕微到不易察覺,或不是那麼典型,往往被國人所輕忽。 然而,心臟病與血脂有著密切關係,如何學會管理自己的膽固醇,的確是首要之務。

名人專欄

筆下江湖成絕響 漫威之父榮光猶在

本欄先前曾介紹「漫威之父」史丹利.李伯,如何用創意穿透世俗藩籬;這回再寫老頑童的傳奇,傳奇來自於不走老路的態度,還有那句意味著「不斷向上」的座右銘。

個人成長

國揚集團呼聲最高的接班人!哈佛學霸外加高顏值 侯西峰能否交棒成功?

事業涵蓋房地產、飯店、百貨與餐飲的國揚集團,去年1月起多了一位新面孔,創辦人侯西峰的二女兒被視為呼聲最高的接班人,她將如何寫下屬於自己的成績單?

美食旅遊

火紅甜點 一口圈粉

吃甜點,像敲開潘朵拉的盒子,使得平淡的日子也增添一點驚喜。 浪漫甜美的外形下,裡頭藏有酸、甜、厚、薄的滋味縈繞人心,人氣火紅的蛋糕、塔點、巧克力,從顏值到口味沒得挑剔,想著一個人吃到甜點的欣喜,甜點師的手藝,讓每一口甜食都感受得到溫暖心意。

股債前線

台股下殺後該恐懼或貪婪? 市井股神:想買到黑馬股 先讀熟這三套劇本

疫情蔓延下,仍有不少被錯殺的好股,是投資贏家持續關注的焦點。 被譽為「市井股神」的郭勝,擬出三階段台股因應劇本,親授攻守兼備的操作策略。

股債前線

疫情擋不住 記憶體概念股激昂出列

歷經去年的低迷,記憶體報價終於在去年第四季出現價格反彈;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又在這個由衰轉盛的節骨眼來攪局! 記憶體產業的春燕,能否如預期今年來報到?

股債前線

此時此地難為情

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股市雖有大量現金硬撐,但投資人仍感慌張,不知道該將手上的資金去做哪些投資?

焦點新聞

疫情黑天鵝讓企業淘汰賽提前開打 這家台灣公司如何靠數位轉型,搶下歐洲5成市占率?

疫情黑天鵝來襲,企業淘汰賽提前開打!當中國人流、物流斷鏈,世界加速供應鏈移出中國,誰會被淘汰,誰又能抓住亂局中的新機會?

個人成長

小英翻轉能源政策 讓他從飯店櫃檯變風電焊工 還能說一口流利法文

海峽的風不僅帶來能源及產業,也帶給台灣人新的希望。 在四百公里的採訪路途中,《今周刊》找到了三個台灣人躍升的故事,在他們身上,不僅發現台灣風電本土化的實力,更看到突破困境、柳暗花明的人生。

名人專欄

儲能商機湧現

過去十年以來,極端天氣頻傳,發展綠潔能源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 而高價的「儲能設備」,近年隨電動車發展,成本逐年下降,未來將是能源產業的重要一環。

話題人物

關懷228受難者》他高中坐牢與重刑犯同監 假釋後考上醫學院 楊振隆:做錯事就要承擔 個人或國家都一樣

個子不高、長相斯文的楊振隆,擔任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前後已近十年。 花畢生力氣投入轉型正義工作的他相信,不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做錯事,就要承擔」……。

焦點新聞

85%跑將搶穿NIKE神鞋 關鍵台廠是它?

當運動賽事變成科技競賽後,創下紀錄的究竟是人還是鞋? 這場運動廠商間的軍備競賽,台灣是否也參與其中?

產業動態

海上變形金剛 海事工程大功臣

有沒有一艘船,可以救難、可以搭建旋轉橋,又能完成離岸風電的布建?在台灣就有這麼一艘萬能平底船——宏禹一號。

股債前線

股市老先覺劉友威:台股有機會反彈到三月中

突如其來的疫情,似乎沒有打亂股市的節奏,台股近期已逐步收復失土。 投資圈的老前輩劉友威認為,只要疫情不再惡化、廠商陸續復工,台股本波反彈可望延續到三月中旬。

焦點新聞

老廠靠數位下決策 出貨少三分之二卻更賺

台萬工業是腳踏車踏板的隱形冠軍,在歐洲擁有一半市占率。從2013年進行數位轉型,走出與別人不同的路,目標是要做全球的生意。

焦點新聞

養大生態系!放長線釣魚 推進融資服務

一七年,中租成立數位金融發展委員會開始推動數位轉型,其數位優化、數據科學運用、數位產品及平台,三年來有何成效?

名人專欄

新一輪全球大放水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產業供應鏈步調,也可能重挫全球經濟,各國紛紛出招穩定經濟,揭開全球央行新一輪放水行動的序幕。

產業動態

疫情黑天鵝讓企業淘汰賽提前開打 這家台灣公司如何靠數位轉型,搶下歐洲5成市占率?

疫情黑天鵝來襲,企業淘汰賽提前開打!當中國人流、物流斷鏈,世界加速供應鏈移出中國,誰會被淘汰,誰又能抓住亂局中的新機會?

焦點新聞

二代領軍 切入高端市場 力拚30%毛利率!

持續透過數位優化、數位轉型,讓公司從零組件代理進階到系統整合,毛利率也從一成進階到近三成,豐藝集團如何做到?

名人專欄

台灣應啟動「經濟漢光演習」

藉著各國對病毒的恐慌,中共很可能盤算著將國內的經濟問題輸出到國際,台灣若低估了中共對疫情政治的操作,後果可能就是各種物資的供需被「口罩化」:供不上、買不到。

美食旅遊

有鹿來

去歲至京都秋狩紅葉,覽勝《源氏物語》名景,途中在440餘年歷史的「平八茶屋」休息,用餐過程,日本歷史人物穿越相伴,更有花鹿悠悠而來,乃「場景即產品」最佳佐證!

個人成長

你會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追求快樂工作與尋找生命意義,一直是人生很重要的課題。創新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以破壞性創新理論來解決企業經營問題,用來審視人生意義也別有啟發。

科技線上

5G決標最終章 三大兩小上演合縱連橫

台灣5G競標終於在二月二十一日落幕,歷經「數量」、「位置」兩階段競標之後,5G標金最終來到一四二一.九一億元,總標金僅次於韓國、德國,為全球第三高。

名人專欄

日本疫情損失是世界最大

日本防疫武漢肺炎的螺絲很鬆,而且作法荒腔走板,國際媒體也認定東奧沒有相關防疫對策。安倍政府面對疫情而不積極處理,不僅可能讓東奧停辦或延期,也被世界唾棄。

科技線上

文曄、祥碩換股結盟 各自打什麼算盤?

IC通路商文曄二月二十一日丟下震撼彈,宣布與高速傳輸介面IC設計公司祥碩達成現增換股協議,一舉將大聯大控股持股從二九.九%,稀釋至二三.二%。這樁協議,引來褒貶不一的看法。

焦點新聞

中國大債連環爆 仍是「有秩序違約」?

武漢肺炎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斷鏈,也將中國經濟帶入金流窒息的危險處境;原本在疫情爆發前,就已陷入嚴重債務風險的中國企業與地方政府,能渡難關嗎?

產業動態

晶華〉列200條檢查項目每天查核 人力不閒置

早在農曆年前一周,晶華總經理吳偉正就嗅出疫情不尋常。他回憶:「一月十六日,我就要求故宮晶華等會接觸大量各地旅客的同事戴口罩與手套。」當時前場服務生還覺得太大驚小怪;台灣卻在五天後,出現第一例確診個案。

行銷

和億〉兩對策出擊!外送、外帶業績逆增2成

面對內用來客約少七%至一○%,整體業績約掉五%至八%,手握港點「添好運」、拉麵「Tsuta蔦」與「了凡香港油雞飯麵」等三家米其林一星品牌,和億生活執行長蘇嬉螢用兩大對策「抗疫」,力守業績不縮水。

產業動態

飯店業 萬豪〉把淡季做的事提前 藉教育訓練養戰力

「二月現在才走一半,生意大概掉到剩下三成!」說這話的,是台北萬豪酒店常務董事劉恒昌。

產業動態

星宇航〉斷然停飛澳門線 旅客安全優先考量

「很多人說,你(星宇)三條航線一開航就少了一條,衝擊一定很大。」面對輿論,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相當無奈,「我一直跟大家說,我們影響真的有限,三架飛機,最多就是都不飛。」

管理

台北一○一〉即刻清理戰場 搶回精品業績

「如果一月三十一日你曾經前往以下地點,請務必自主管理十四天。該地點是鑽石公主號乘客前往的地點⋯⋯包括台北一○一⋯⋯。」二月七日傍晚發出的細胞簡訊,震驚北北基地區的台灣民眾,其中台北一○一大樓首當其衝,每天出入上萬人次,稍有閃失都是重中之重。

管理

王品〉客人要的是「安心」 而非「優惠方案」

台灣餐飲業受疫情衝擊普遍哀鴻遍野,截至二月十六日,老大哥王品集團在台灣市場業績不只沒有太大影響,旗下包括夏慕尼、陶板屋、西堤等品牌,業績甚至比去年同期更好,一月底試營運的和牛涮,是集團內首個吃到飽品牌,首家店一一○個座位更交出二月全月、全時段預約客滿的成績單,連董事長陳正輝都無法訂位!

產業動態

旅遊航空業 易遊網〉靠AI蒐問題 消化5億元退訂潮

走進易遊網總公司客服部門,一股緊繃感迎面襲來。「沒問題,幫您退票。」「是的,退票規則如下……。」逾百位客服專員頭戴耳機、緊盯螢幕,專心地協助旅客處理訂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