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武漢肺炎 關鍵報告

武漢肺炎 關鍵報告

1208期

封城20日.全境擴散

斷鏈危機》缺料警報倒數30天
童子賢:一個月後若斷料,危機就會出現
鴻海拚復工,祭出「孤獨方案」、「兩點一線」超嚴格管制
確保下游能供貨,電動車廠比亞迪日產5萬瓶消毒液

解藥熱戰》10藥物同步臨床扮「定心丸」
美商藥廠吉立亞新藥能否成救星?4月27日解盲見分曉
中研院院長小年夜召緊急研發會議,院士、所長全員投入
國衛院力拚,2個月內疫苗進入毒理實驗

奧斯卡最佳導演 奉俊昊
出身中產家庭、曾上街投汽油彈示威
他為何拍出韓國社會最殘酷真相?
《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的叛逆電影路

面板賣愈多、虧愈大 友達牽手凌華拚轉型
毛利率沒兩位數就不做 最會賺的物流是它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藝文風尚

紅酒 煉金術

葡萄酒,薈萃數千年的釀酒文化,最吸引人的,除了迷人香氣,還有一種象徵沉浸在精緻生活裡的高雅品味。 然而,隨著葡萄酒愈來愈受歡迎,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當葡萄酒變成一門投資生意,仿製品的出現就有如駭客入侵,為詐欺犯竊取葡萄酒愛好者的愉悅資本,此時,能夠辨識真偽的「觀酒術」就益發重要。

話題人物

台灣星展老總林鑫川 藉登山沉澱心靈 要從象山晉級攻玉山

二○一八年六月外派來台的星展銀行台灣區總經理林鑫川,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愛上爬山,因為台灣的山有種獨特的優美與俊秀,可以讓他忘記時間、忘記工作上的壓力,享受一個人面對自我、深刻沉澱的時刻。

個人成長

數位媒體戰將王興 高CP值行程追米其林 拚年啖20顆星

別以為吃遍國外米其林星級餐廳一定要花大錢,有人今年不只訂下追滿二十顆星星的目標,更務求「高CP值(性價比)」!Verizon Media亞太區共同董事總經理王興,許下這個新年新願望。

焦點新聞

85度C 、王品...看服務業台商重災戶,如何抗疫救市?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中國服務業熄火,上兆元人民幣蒸發。 從個體面衝擊來看,在中國市場的餐飲、零售等台商,恐是台灣上市櫃公司首要疫情重災戶。

聰明理財

繁榮週期的結束?

橋水基金認為,各國央行實施量化寬鬆,救援股市與債市,也導致借貸槓桿的增加,而美國與其他經濟發達國家經濟體,已到了經濟擴張週期的尾聲。但資產的繁榮週期呢?

美食旅遊

道地義大利麵,在台北

醬汁恰好的義大利麵,是不亂加料、香氣撲鼻。 不僅經典料理遵循義式作法,這裡更有推陳出新的好味新菜。

編輯室報告

兩個焦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台灣至今防線穩守,雖然還不到鬆懈慶功的時候,但截至目前為止的官民努力,已可給予相當肯定。

名人專欄

疫情外交與經濟算盤如何打?

在武漢肺炎疫情擴大之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外交上玩兩面手法,獲得兩岸高評價;然而日本口罩被陸客掃貨、網路售價高昂,擔心感染又無口罩的民眾與東奧該如何是好?

焦點新聞

環境反撲下,高風險的鼠年

世界經濟論壇甫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前五大風險皆與環境議題有關,人類還沒自覺大自然反撲將至,往後,或許還有許多未知的風暴襲來。

個人成長

什麼是你的獨門優勢?

把台灣比喻為一家新創企業,它的獨特優勢、市場利基是什麼?切入市場的時機又在哪? 在矽谷,當地的創投論壇、加速器創業團隊展示,裡面會有台灣值得借鏡發揮的經驗。

管理

成功併購的秘訣

兩家公司的整合,是併購能否成功的挑戰。 整合成功的併購案,可以給股東帶來的投資回報,比其他併購案要高6到12%。

名人專欄

台商、台幹、台生回台預案

中國的封省、封城不只是衛生防疫行動,背後還有軍管、物資統籌分配作用。 中共的行事本質,幾個月後將逐步明朗,而在中國的台灣人,未來很可能面對表態難題。

管理

最會賺的物流 毛利率沒兩位數就不做

香港嘉里集團入主老牌貨運公司大榮以來,靠著「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成為最會賺的物流公司,獲利年複合成長率兩位數成長,淨利率甚至比業界高出三、 四個百分點。

焦點新聞

轉彎路更廣 這些老藥敗部復活締造傳奇

吉立亞的Remdesivir(瑞德西韋)對抗伊波拉病毒失敗,卻有機會在治療新冠病毒上敗部復活。事實上,製藥生技產業不乏一時的失敗藥轉身變成超級大藥的案例。

焦點新聞

10藥物同步臨床扮「定心丸」

因為無藥可治,新冠肺炎令人聞之色變,莫名恐慌。 不論新藥、老藥、原廠藥、學名藥,甚至中藥,全部總動員加入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行列,先前研發SARS、MERS的解藥經驗,儘管因疫情消失,功敗垂成,卻為新冠肺炎解藥拉高了制空優勢,造就出一場不容悲觀的對抗新冠病毒之戰。

產業動態

獨家揭露》吃飯一人一桌、 走路單一路線、啟動孤獨方案..鴻海防疫4箭拚復工

「現在各方面防疫物資仍然相對吃緊……,我估計離全面復工還有一段距離。」說話的,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集團的一位資深主管。

焦點新聞

抗SARS經驗17年磨一劍 台灣生技業要打重要一役

「如果提供新冠肺炎抗體,你多久可以做到人體實驗?」一月三十日,春節後開工第一天,台康生技營運長張志榮就接到某一學術研究單位的電話。台康內部立刻開會討論,精算每一步驟,安排產線規畫。

焦點新聞

短短七天經損1.7兆人民幣 明星分析師悲喊「陸經濟雪崩」

「從近期的高頻指標來看,一季度GDP大概率(很大可能)會出現負增長……。」二月九日,中國中泰證券發布一份經濟展望報告,報告標題《即便一季度經濟總量下降又如何?》,看似稍顯樂觀,但標題中斗大的幾個字「一季度經濟總量下降」,卻快速吸引了市場眼球。

藝文風尚

不受產地局限的葡萄酒鐵粉

無論是葡萄酒愛好者,抑或狂熱收藏家,要怎麼找到最具收藏價值或最喜歡的葡萄酒,可謂是一門科學,也有人稱之為一門藝術。

個人成長

國際人才幫手鄭宇庭 推女性創業課 讓台灣女力輸出海外

對一個初入而立之年的女性來說,新年願望在家庭上,也許是邁入婚姻,職場上,是晉升小主管等,但三十二歲的年輕創業家、以熙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宇庭,對二○二○年的新期許竟是:「台灣中高階人才重視國際技能」、「台灣創業環境對女性愈友善」等,拉高格局為自己訂下目標。

話題人物

《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的叛逆電影路

贏得四項奧斯卡獎,讓奉俊昊成為韓國最新的民族英雄,連總統文在寅也讚揚他「給了全國人民自豪感與勇氣」。 但創作《寄生上流》的動機,自始至終都和民族情感無關,他只想透過這部電影,逼迫韓國社會正視被長期忽略的陰暗角落,卻獲得全世界共鳴。

話題人物

人生勝利組都這樣許願 跟未來更棒的自己下約定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張願望的清單。 有職涯角色轉換、改變台灣的大約定;也有事業之外,追尋美食、興趣和健康等人生平衡的生活小夢……。 台灣巨投王建民、數位媒體戰將、外商總經理、年輕女性創業家,新的一年,他們點燃心中的願望火種,讓人生更精采。

健康

胃病難治 鎮痛抗炎首選薑黃、紫蘇

如果你有惱人胃痛,又久咳不止、消化不良,很有可能就是中醫所說的「胃寒」。 雖然熱敷能緩和,根本之道在於驅寒補氣,除了靠藥物調理,日常飲食更是關鍵。

科技線上

技術衝在對手前端 惠特兩路拚獲利

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掛牌後,惠特股價一路狂飆,封關前最高來到一三八元、飆漲超過五成;即使新冠肺炎導致年後全球股市大跌,惠特依然守穩百元關卡。它要靠什麼技術實力,抓緊下一波產業商機?

藝文風尚

她用畫布與病共存 填滿「裸藝」掀狂潮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四日,一顆藝術新星崛起,她的名字叫草間彌生(Kusama Yayoi),是的,就是「南瓜」與「圓點」的創作者,後來還有「陽具」。她的傳奇人生,比電影還精采!

話題人物

陳時中為防疫落淚爆紅!30年好友曝「他是大將軍性格」 曾忙到小孩送他「開會」當禮物

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主持防疫報告總是不溫不火,突然拭淚、親上郵輪廣播卻是溫情滿溢。 原來,他投身公衛行動早已行之有年,是台灣公衛急先鋒。

科技線上

必須走的轉型路 友達攜手凌華軟硬整合

全球液晶面板產能持續供過於求,在中國產能持續進逼的情況下,謀求價值轉型的友達光電日前宣布,將公開收購台灣工業電腦廠凌華股權。

健康

醫療險、旅平險可理賠?看這兩點就懂!

大部分的壽險與住院醫療險,都能在保戶萬一罹患武漢肺炎而生病或身故時,提供相對的保障;至於意外險、旅平險或其他險種等,則因保障範圍的關係,會有「保障不夠全面或不理賠」的問題。

焦點新聞

四關卡嚴密堵疫 台灣燈會拚「凝聚民心」

今年台灣燈會首次以非動物意象作為主燈,希望凝聚台灣團結意識,卻在開幕前夕遭遇疫情挑戰。主辦單位祭出的四道防疫關卡,能否讓為期十六天展期的燈會圓滿落幕,畫上完美的句點?

焦點新聞

第二大台商的長線思惟 寶成蔡佩君下令: 加速自動化、深耕新南向

大年初一晚上8點多,全球最大製鞋廠、在中國擁有10餘座製鞋工廠的寶成工業,正在各地享受春節假期的高階主管,手機簡訊同時響起,第一場由集團執行長蔡佩君緊急召集的武漢肺炎應變電話會議,將在半小時後舉行。

股債前線

特斯拉啟示錄

近來特斯拉股價瘋狂飆升,市值超過美國三大車廠的總和,是年輕世代熱門的投資標的,未來股價仍有挺進空間。

國際瞭望

民主黨老少混戰 川普好整以暇

面對二○二○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的川普泰然自若,民主黨則將從一位年輕同性戀、一位左派耆老、一位反華爾街的女教授,以及兩位即將高齡八十的政治老人中,選出總統大位的挑戰者。

焦點新聞

獨家揭露》吃飯一人一桌、 走路單一路線、啟動孤獨方案..鴻海防疫4箭拚復工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全球供應鏈如臨大敵。為了力拚「全面復工」,鴻海等台灣一線科技大廠積極備戰防疫;而已順利取得復工資格的台商,仍擺脫不了「供應鏈破碎」與「再度封廠」的疫情威脅。面對這場攸關眾多中小企業存亡的「防疫大戰」,台商應如何突圍?

基金投資

肺炎新藥讓生技基金出頭天 這六檔基金報酬率最高飆20%!

吉立亞與嬌生兩大國際醫療公司,站在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線,近兩周股價上漲;而目前市面上有六檔境內外醫療生技基金,對吉立亞或嬌生的持股,皆位列前十大持股。

股債前線

歷史重現 武漢肺炎震撼

市場擔憂疫情升溫,會進一步衝擊台股,但「行情總在絕望中產生」,只要疫情不再失控,股市逢回仍可找買點,此時投資者應持盈保泰,耐心等待落底訊號。

最新觀點

疫情打開中國政經黑盒子

過去30年,幾乎所有東西都是Made in China,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世界,媒體發出對「中國製造」的深刻反省,包括對集權、獨裁、專制曾有過的一絲嚮往。

股債前線

恐懼時刻「撿便宜」 投資人如何搶先布局?6大類潛力股報你知!

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全球股市慘跌,疫情蔓延時看似是「撿便宜」時刻,而台股布局找買點,該關注哪些重點族群及觀察指標,一次搶先讓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