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台灣雪球股大戶投資告白

台灣雪球股大戶投資告白

1189期

一次下手新北市4戶頂級豪宅神祕買家揭密
12年1000%報酬率

他首次進場,只能用2500元買零股;
憑著獨門理財與選股功夫,
一度持有上海商銀7000張、寶雅4%股權及錢櫃3%股權;
縱橫台股40年,超級贏家的完整投資智慧實錄。

點評時下最夯10檔存股標的,
為何中華電信、中鋼等專家眼中的好股票,他冷眼以對

反送中110天效應》香港資金逃走中 台灣為何接不住?
50人台灣研發團隊助攻 ViewSonic三年突圍之路

復星集團董事長 郭廣昌
市值6300億的上海復星集團
拿不出76億救重要投資?
從英國龍頭旅行社破產
看見中國的大債危機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美食旅遊

一口法菜 吃進台灣風土

法菜對西方廚藝的影響既深且久,當世界主廚玩翻了舒肥和分子料理,回歸到在地取材,表現食材原味的手法,大家幡然體悟到,「食材」才是亙古不變的料理王道。 在台灣的法菜世界裡,也有台灣人用在地飲食語彙與法菜魂魄創新對話,且來看他們是否有著驚動武林的精采表現。

焦點新聞

香港資金逃走中 台灣為什麼接不住?

香港是百年金融中心,過去她盡展風華,吸引兩岸三地有錢人的目光, 全世界想進中國的資金,也都停泊在這個沒有外匯管制,資金安全的港口。 如今,這道安全防線受到質疑,東方之珠光芒漸淡,誰能接下她遺落的珍珠? 新加坡以制度完善、租稅優惠、商品完整全勝出線, 當從香港逃走的資金,就像新加坡的地標魚尾獅,成了星國的財富之泉之際, 台灣的財富管理政策,卻還遲遲開不了閘……。

焦點新聞

資金快速逃出!香港富豪撤出2億美元哽咽告白:一覺醒來,我覺得自己變成難民

自從今年6月9日,一百萬香港人走上街頭「反送中」,9月下旬,《今周刊》採訪團隊重新踏上香港,110天之後,除了繼續爭取自由人權,大家已經開始思考:香港,回不去了,我的錢,該怎麼辦?

聰明理財

困獸猶鬥的掙扎行情

中美貿易戰讓經濟遲滯不前,但也創造了意外的行情。 這波受惠的產業,好光景不見得能持續,投資人應留意。

話題人物

浪來就要敢衝 高鈺婷為下一代而戰

一抹嬌小纖細的身影,快速地閃進會議室,人還未坐定,已經用輕快語速表明了身分:「你好,我是時代力量新竹立委參選人高鈺婷。」這是政治素人高鈺婷這四個月來,不斷走入群眾,向陌生人推薦自己的開場白。

聰明理財

逢高減碼?布局5G?借錢買股? 傅大戶不藏私傳授心法

過去十二年來,傅君玉不僅財富翻了幾番,投資功力益加爐火純青。 我們針對幾個散戶經常遇到的疑問,請他用自身經驗,與讀者分享這十二年練就的投資心法。

焦點新聞

中華郵政創意轉型 長照、公益也行

物流智慧化、金融數位化和資產活化,這是老字號中華郵政積極推動的轉型策略。 新任董事長吳宏謀如何一步步帶領公司與時俱進,維持「不老」?

最新觀點

如果香港或中國經濟「走山」

對岸經濟已具備走山條件,與之脣齒相依的台灣可有備案? 經濟部、財政部、央行、金管會如果沒有一張精細的全台灣曝險圖譜,那就是失職了。

金融風雲

最大的政策定力是堅持改革

歐洲、美國重啟QE(量化寬鬆),中國卻不急於跟隨,並堅持貨幣政策應保持定力。 但除了維持貨幣政策定力,中國更需要其他因素的改革,才能走出增長困境。

科技線上

營收重登兩百億 ViewSonic三年突圍之路

多次嘗試找出公司新獲利項目未果,優派董事長朱家良在一次日常會議中找到轉型契機,更進一步改變組織上下的舊有思惟,讓這家老牌顯示器品牌找到新的成長動能。

最新觀點

投資地方價值推觀光

日本觀光,善用地方條件、長期注入投資、請明星拍攝深度旅遊影片,吸引人潮。 品質一旦提升,不怕人不來,但台灣常以補貼降價作為手段,並非長遠之道。

最新觀點

打造你的腦際網路

數位轉型的本質是利用數據與人工智慧,協助人類解決無法處理的複雜問題, 人類不被淘汰的關鍵是「腦袋更新」,終生自學將是新世代的最重要課題。

話題人物

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企業該解決哪些痛點?

台灣企業有九八%是中小企業,而且超過一半正面臨二代接班問題,接班,除了是企業領導人的交棒,同時也伴隨著在數位浪潮下,二代被迫面臨企業轉型升級的難題。 《今周刊》與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發起的「二代大學」合作,將二代面臨的問題集結成12堂管理課,這12堂課不僅是他們要傳承翻轉老企業的課題,同時也是所有企業經營者共同的挑戰。 (本專欄隔周刊出)

最新觀點

消費稅10%的日本變成什麼樣?

10月1日起,日本的消費稅從8%調高為10%,而且計稅內容相當複雜; 由於多數商品已漲價或減量,加上薪資未調高,新稅制恐將讓一般民眾負擔大增。

最新觀點

金融戰開打?中資股的震撼教育

9月27日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讓在美中資股股價全面暴跌,美中冷戰影響層面擴大,未來中資企業在全球市場籌資,將備受考驗。

聰明理財

「台灣之光」的高爾夫球頭產業 ——從「復盛應用」掛牌到「大田」再起

2020年即將登場的東京奧運,預料掀起全球一波高爾夫的運動熱潮; 台灣的復盛應用、大田、明安、鉅明,代工製造高球球頭,因品質高,將締造高獲利表現。

焦點新聞

誰令香港黯然?

香港還是亂,亂了將近四個月了;那麼,香港有亂到傷筋動骨、亂到金融中心的地位開始動搖嗎?

焦點新聞

新加坡深耕「家族辦公室」 讓全球富豪自動飛來

今年二月,香港的「反送中」條例在立法會正式提出;而在新加坡,被認為最具「總理接班相」的財政部長王瑞杰,則是端出了一盤對全球資金甚具吸引力的牛肉大餐。

美食旅遊

市集的英國生蠔與炸魚

在台北能大啖道地英國生蠔與炸魚, 故鄉遇救人,倍感親切之餘更有驚喜。

焦點新聞

電子股第四季旺季有旺 看五大產業輪動

台股今年第四季電子業「旺季有旺」,專家剖析總經環境、產業趨勢, 關鍵是高頻高速零組件相關類股,撐起台股半邊天。

焦點新聞

政策維穩、外資流入 陸股可望時來運轉

今年陸股面臨景氣下滑與貿易戰的雙重壓力,但股市的表現卻並不差, 這與官方積極維穩及外資持續流入密不可分,而這也是專家看好未來陸股行情的兩大理由。

最新觀點

當權威者的命令泯滅良知 你從不從?

有多少罪惡,是假「服從」之名而行?德國納粹大屠殺是權威殺人,又或是眾多平凡人共同犯下的罪行? 一項耶魯大學教授的人性實驗,提醒著人們重新審視人性、道德本質,深入思考何謂是非善惡。

健康

按摩與伸展 幫你重建身體活力(上)

編按:本刊邀請國家級運動教練、力格運動健護中心創辦人甘思元, 針對動態熱身操、核心運動、上下半身肌力訓練、按摩伸展及跑步間歇運動等, 設計成六大運動主題,本篇為第四主題;每個主題分成上、下兩篇教學示範, 讓你透過平日養成,保持身體核心、四肢肌力的自我鍛鍊,達到健身功效。

焦點新聞

台灣財富管理力拚星港 央行點頭是關鍵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承諾,年底前要端出「媲美星港財富管理新方案」,初步評估,將放寬國內專業投資人、資產逾一億元以上客戶可投資的債券信評等級,即可能比照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幾乎無信評門檻;並規畫開放境外結構型商品可連結台股、台股指數、國內利率與匯率;開放銀行可發行更多元的金融債券……,只要跨部會溝通完成,都會一併開放。

聰明理財

台灣雪球股大戶投資告白 12年1000%報酬率

因家中負債累累,從小生活困頓的傅君玉, 以二五○○元與友人合資買進人生第一張股票, 因此征戰台灣股市、房市四十年,一度成為持有上海商銀七千張的大戶, 最近更一口氣買下新北市頂級豪宅四戶,轟動板橋房地產市場, 過去十二年來,股市累計報酬率高達一○○○%, 他的成功之道,值得一探究竟。

焦點新聞

高盛十年看清中國 吳怡農秀硬底拚選票

距離立委選舉僅剩三個月,各政黨都有年輕世代投身選戰, 年輕代表的是生嫩、清新,還是戰力? 政壇新人如何在短時間突圍? 接下來,我們將陸續推出系列專訪,帶讀者認識參選新面孔。

聰明理財

買中華電信、中鋼真的能賺錢? 「還有別的好股更香」

更新日期:2019/12/11 更新內容:台積電才剛在昨(10)日公布11月的合併營收達1078.8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日股價又以319元作收,市值達到8.25兆元,雙雙再創新高。 -----(以下為原文)

焦點新聞

達文西手術適用範圍廣 高價醫療誰來管

達文西手術自費動輒二、三十萬元,國際研究卻質疑其效果,美國FDA也提出警告。 這項站在醫療科技尖端的機器人微創手術, 是否有遭濫用的疑慮?

焦點新聞

暴雨澆不熄 數萬台人上街撐香港

這是一場以「撐香港」為主題的遊行,但台灣人對香港遭遇的自我投射, 進而對中國極權統治產生強烈恐懼,驅動了數萬民眾走上街頭發聲。

焦點新聞

從英國龍頭旅行社破產 看見中國大債危機

有一七八年歷史的英國龍頭旅行社宣告破產,令人震撼; 最大股東中國復星集團不願出手相救,令人意外。但最令人心驚的,是事件背後所透露的中國危機。

焦點新聞

南港商辦憑什麼每坪成交價上看百萬元?

近期,商辦成為房地產市場的當紅炸子雞,其中南港又是話題最多的熱門區域, 過去被冠為「黑鄉」的南港是如何再次崛起?又如何吸引外商公司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