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華為禁售令的贏家與輸家

華為禁售令的贏家與輸家

1186期

台股關鍵變數來了>川普制裁生效倒數68天

手機市占率洗牌,華為與三星供應鏈面對什麼殺機與商機?

對台採購4500億消長全解析

洞悉這場賽局,才能在5G大浪中趨吉避凶

投資攻略>華為受創,為何聯發科、旺宏、創意……等公司默默吃轉單?

股神手握3.5兆現金創新高、他最重視的泡沫指標透露什麼訊號?
從波克夏半年報 讀懂巴菲特腦內布局

雲朗義大利蓋6飯店 衝出8成住房率祕密

這群暖心公僕 用「破框力」解決陳年老問題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請超商、大樓管理員當「眼線」 89%結案高風險家庭找回力量

神明指示,我兒子大限已到,不用再去學校上課。」十四歲的阿全(化名),轉學後一直未到校上課,校方依教育部規定通報,同步在新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管理中心接獲訊息的社工,立刻打電話到家了解狀況,電話另一頭的母親竟給了這句令人匪夷所思的回應。

焦點新聞

暖心公僕創新魂

有句形容官僚作風的格言是:「千萬別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公務員因受體制規約,先天缺乏尋求改變的動機,常因此被人貼上保守、被動標籤。但在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政府卻經常扮演火車頭角色;多數帶動進步的構想,源於基層公務員的創意。在公部門推動創新並不容易,但任何一點成功火苗,都將使你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焦點新聞

雲朗義大利蓋飯店 衝出八成住房率祕密

雲朗觀光集團以東方文化背景,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歐洲,竟能從零拓點至六家飯店, 更獲得義大利在地官員、美國《紐約時報》一致好評,背後的祕訣是什麼?

話題人物

股神巴菲特 靜待「黃金雨」降臨!

一位以長期投資為一生職志的投資大師,竟抱著三兆多元現金不投資, 把現金部位拉到近三五%,超過三分之一資金都不買股票,巴菲特到底在幹嘛?

焦點新聞

寧可一思進

本期封面故事的製作過程中,想起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幾年前對台灣的一句評論,「經濟成長可以更快,只是,大家都在觀望。」

焦點新聞

「反送中」的根源在經濟

全球貧富差距加大,民眾飽受經濟折磨,對民主與自由的渴望更為殷切; 北京政府若真心想解決香港的對峙情勢,就應該明確地挑戰當地的貧富問題。

焦點新聞

用網路建構照護系統 不讓66%「三高」熟齡族輕易倒下

一萬兩千人口的桃園市復興區,是全國醫療資源最匱乏的偏鄉之一,當地居民若不幸發生心肌梗塞等急重症,至少得花一到兩小時車程,才能轉診接受治療。但偏偏有六六%接受整合性篩檢的四十歲以上民眾,有血糖、血壓、膽固醇超標的「三高」症狀,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焦點新聞

「貨幣寬鬆」迎戰「衰退恐慌」

美國聯準會降息、美債殖利率倒掛、美中貿易戰等多空訊息交錯,使全球經濟風險升高;全球四大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若同步重回寬鬆,將可避免發生經濟蕭條。

聰明理財

分散再分散

全球投資環境震盪劇烈,專業金融從業人員對市場預期悲觀; 這時的投資心法,就是採取三個層面的「分散再分散」。

焦點新聞

「大同條款」修法一年 股東權益加分

首例適用「大同條款」的上市公司在今年七月出爐,也不見當初修法時各界疑慮, 立法意旨的確收到成效;接下來,就看大同市場派如何透過這法條謀求變天。

美食旅遊

正宗暑假味道

小學之後的夏天,不是考試就是工作,直到今年決心休息,與妻子、朋友同遊歐洲。 闊別數十年,又在歐洲聞到揉雜草香、動物排遺的清新空氣,彷彿又回到童年。

個人成長

強將手下難出強將

領導人與下屬,通常前者接近通才,後者則近乎專才,而專才未必能是通才。 而許多組織沒有明確的交棒制度,不僅是創業家,部門之間的「永續經營」亦是難題。

國際總經

紐西蘭找尋人才的創新與決心

為吸引具社會影響力的優秀跨國人才,紐西蘭政府計畫頒發「全球影響力簽證」給400位學者, 期待這些人才能推動創新、對地方產生正向影響力。紐西蘭找對的人、做對的事,且看他們如何做到?

管理

企業使命與重新定義價值

由181家企業組成的美國企業圓桌會,近日發表聲明,承諾企業做決策時應考量到所有利害關係人, 包含顧客、員工、供應商及社會,並以長期價值取代短視近利,進而創造更美好的社會,世界才得以為繼。

美食旅遊

置入廠商思惟 把底蘊當賣點 六年累積觀展人次逾四十萬

除了鮮豔熱氣球、原住民部落風情、大批觀光客外,你對台東還有什麼想像?

焦點新聞

如履薄冰的全球央行

經濟成長放緩,歸因於全球貿易的摩擦,運用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成為顯學。 而各國政府真的能靠「降息」解決這場危機嗎?現在正是關鍵時刻。

焦點新聞

專家會診《公司法》 股東行動主義再進化

《公司法》大修後實施屆滿一年,《今周刊》持續追蹤,檢視修法成效,聚焦在加強公司治理, 並以這一年來的案例,來探討如何落實「股東行動主義」。

管理

她開辦「文資建材銀行」 讓舊材料變修復古蹟神器

空地上,破損的檜木樑柱、老舊校舍裡才能看到的木製玻璃窗整齊排列著。交疊堆放的斑駁木條旁,還有上千片的紅磚屋瓦。

話題人物

紀維德:花博荷蘭館從設計初始就決定永續生命

營建業是產業火車頭,但也同時擷取地球四成原物料,並產製四成廢棄物。 讓營建材料「延壽」,是世界公民需要共同面對的嚴肅議題, 也是花博荷蘭館傳授給台灣的功課。

話題人物

揭友達大老找柯富仁回鍋的背後真相

曾幫助電子紙廠商元太科技轉型成功的柯富仁,九月九日突然宣布辭職; 隨即面板大廠友達也發布重訊指出,原總經理蔡國新將卸任,由柯富仁接手,職位調整也將在十日正式生效。

焦點新聞

落實情感教育、記錄「社會智能」 她號召31校破除成績迷思

九月開學,台北市有三十一所國中小將迎來一項特別計畫。當這學期結束,這三十一所、二千三百名學生,除了學業成績外,還會得到一個禮物——社會智能觀察紀錄,記載個人情緒、人際溝通風格能力,能讓學生、家長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人格特質。

焦點新聞

避開菜價崩盤 讓農民不再賭運氣 這款App 每月30萬人次瀏覽查詢

三十七歲的高麗菜農蔡宜修掏出手機,瀏覽拍賣市場價格,得知菜價因接連豪雨處於高檔,又查詢種植狀況,結果發現八月下旬全國栽種的高麗菜種苗已超過七百萬株,官方發出「超量警告」,提醒農民轉作,以免三個月後菜價因供過於求而崩盤。

焦點新聞

推動實名制 「愛與皮鞭」齊下 兩年讓八成刺網漁船退場

一九九三年,國際協商後公布,自此公海全面禁止使用流刺網捕魚。而歐美各國更紛紛「自律」,不僅公海,連近海也不允許。禁用流刺網成為保護魚種生態的重要國際潮流,但台灣卻慢了好幾拍。

聰明理財

台灣投資人躺在金礦上睡著了!

政治人物唱衰台灣屢見不鮮,眾多投資機構也爭相把錢投資到境外, 其實,許多國家公債殖利率陷入負值,何不回頭看看擁有超高殖利率的台股?

焦點新聞

華為禁售令,台廠誰最受惠?聯發科、旺宏、創意吃得到單,台積電、大立光挫咧等!

11月19日!這是全球高科技產業屏息以待的日子。華為禁售令,被美國總統川普展延90天後,生效日進入倒數計時68天,11月19日能否再度展延,全球科技業高度關注。

焦點新聞

資通訊業出口逆勢增 台廠變局求生有方

面對中美貿易衝突,台灣廠商從去年開始展開的因應措施,如今看來已見成效; 市調機構IDC台灣區總經理江芳韻以產業貼身觀察,解析出台灣廠商的致勝關鍵。

管理

靠任務團隊革新 合勤找回產品競爭力

成立邁入三十年的網通大廠合勤,過去兩年表現黯淡,在面臨發展混亂的時刻, 合勤投控董事長朱順一與執行長楊國榮,組織創新團隊提出解方,扭轉先前虧損態勢。

焦點新聞

微軟、谷歌助攻 用手遊找出5G新破口

美、韓5G服務上路已逾五個月,消費市場上卻苦無可讓消費者買單的應用。 韓國電信龍頭SK Telecom與微軟在雲端遊戲串流的合作,或許是個突破點。

焦點新聞

因為她 一年兩萬件調解案輕鬆KO

上午十點,台中市西屯區公所調解委員會長廊上的帶桌板座椅,已經坐著幾位等候叫號的民眾,有人手臂上還纏著繃帶。

焦點新聞

病歷互通 影像檢驗年省十億

台南一位八十一歲吳蔡老太太患有高血壓、腸胃病、心律不整加上睡眠障礙等,一度每天要吞二十多種藥,損及腎功能。許多長輩像吳蔡老太太,按三餐吃藥,卻不知眾藥之間有不少效用重疊,甚至互相排斥。

焦點新聞

跨部門系統讓審查人性化 整合266項目讓申請移工不費時

你能想像,若要申請家事外勞來台工作,總共要準備多少文件?答案是:二六六。這二六六個審查項目分散在各部會,涉及上百個政府單位機構,光是跑完流程,至少要花大概一個月。

焦點新聞

總理帶頭倡議 掃除內部障礙 無懼風險 大搞破壞式創新

位在北極圈內的加拿大原住民自治區努納武特(Nunavut),長期飽受高於全國十倍的自殺率困擾。

美食旅遊

甜鮮辣椒蟹 三十二年吮指海味

各國餐飲集團不斷進入台灣餐飲市場, 今年最為顯著的生力軍是新加坡餐飲品牌。 新加坡餐飲可以說是各種新移民飲食文化的總和, 最主要的種族以華人為主,馬來人和印度人為輔,因此不少菜式與中菜相似, 熟悉卻又有些細微差異, 台灣人雖接受度高,不過,如何在台灣宛如戰國時代的餐飲市場異軍突起,還有待觀察。

焦點新聞

華為受創失血 哪些台廠默默吃轉單?

美國制裁華為禁售令,箭在弦上,蓄而不發。十一月十九日是否能再次展延,或正式生效,成為電子股業績與股價未來幾個月最大的變數。

焦點新聞

川普制裁生效倒數68天 華為禁售令的贏家與輸家

華為禁售令生效日進入倒數計時68天,11月19日能否再度展延,全球科技業高度關注。 不管展延與否,華為刻正進行的供應鏈「去美國化」,以及關鍵零組件「自主化」兩路線,恐怕回不去了。 這對電子業供應鏈將帶來深遠影響,一個影響台股的變數,正在醞釀之中……

美食旅遊

黑色醬油雞 傳承六十年的下飯滋味

各國餐飲集團不斷進入台灣餐飲市場, 今年最為顯著的生力軍是新加坡餐飲品牌。 新加坡餐飲可以說是各種新移民飲食文化的總和, 最主要的種族以華人為主,馬來人和印度人為輔,因此不少菜式與中菜相似, 熟悉卻又有些細微差異, 台灣人雖接受度高,不過,如何在台灣宛如戰國時代的餐飲市場異軍突起,還有待觀察。

健康

是治病還致病?這五大族群宜節制飲水

大家都聽過「喝水」有益健康,但是除了留意「量」,喝水也得計較「質」, 甚至還要依據自身狀況節制飲水,才能完美解身體的渴。

個人成長

塑膠之父 成功是讓夢想發光發熱

一九○七年六月十九日,利奧.貝克蘭發明了「電木」,這是史上第一個人工塑膠。 他熱愛化學,改良過底片,影響了柯達,其發明更改變了現在每一個人的生活。

聰明理財

三大因素推升 黃金的長期多頭又再現?

雖然是避險聖品,但黃金價格一向也有波動劇烈的特質;在全球經濟風險升高的此際, 黃金究竟能否在資產配置中扮演避險角色?從歷史經驗看,似乎投資人是該多給黃金一些關注了。

聰明理財

「大戶持股」指路 抗跌助漲股不寂寞

近期台股操作難度頗高,選股上除了盯緊業績, 透過大戶持股比率變化,可掌握大戶對該股後市的看法。

聰明理財

外資、投信同步買 季底作帳看這10檔

八月以來即使大盤震盪,中小型股卻相對亮眼,隨著大盤回穩,九月作帳行情勢必更熱鬧。《今周刊》特別精選投信近期重押、且未來展望佳的標的,搶賺作帳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