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直擊台商北越搶灘戰記

直擊台商北越搶灘戰記

1173期

直擊台商 北越搶灘戰記


中美貿易戰火下 科技大廠急著出走中國

網通先行、筆電緊跟,聚落成形中⋯⋯


廠房還未完工、名片來不及印,生產線已趕工出貨,
工業區土地價格每月飆升⋯⋯,將成下一個深圳、竹科。
資深台商教戰前進越南守則

對美出口成長率17年新高,外國人投資金額創9年高點
布局趨勢財,越南ETF及概念股特搜


登山家 詹喬愉
13天征服兩座8千公尺高峰
詹喬愉:人類的進步 來自冒險中的學習

范疇:香港反送中遊行 給台灣人的一記警鐘

專訪》債市巴菲特:保留現金 市場必將劇烈震盪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雨傘運動撒下的種子,現在長出來了

編按:香港警方在5/10、5/11以「勾結外國勢力」罪名,拘捕歌手何韻詩、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立法會前議員吳靄儀及前嶺南大學學者許寶強等人,美國白宮、國務院、梵蒂岡都相繼表示關切,4人已在深夜獲准保釋。 根據港媒報導,警方10日在機場拘捕「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之一的許寶強,雖然該基金已解散且停止運作,但稱他違反港區國安法,11日警方則擴大拘捕陳日君、何韻詩及吳靄儀。 何韻詩10日才剛過45歲生日,還在社群發文「小時候怎麼能想像到,自己會有45歲的這天」,表示自己沒有特別的需要,「想把所有祝福和願望,都一籮筐地回贈給大家,祝各位身心健全、善良的人們能夠做到自己最想做的事。」 沒想到,何韻詩就在生日隔天、香港新特首李家超當選不到72小時,傳出被捕消息。何韻詩長年力挺民主平權,本來預計去年要在香港藝術中心開唱,卻在5天前無預警被取消。 ---------------------- 2019年香港醞釀了一場史上最大的「反送中」遊行,面對中共威權,堅決捍衛民主價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選舉口號,還是預言呢?《今周刊》邀請知名評論家范疇為文,並訪問了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香港歌手何韻詩,分享他們如何關注這場民主運動。 (原文刊載於2019/6/12,更新時間為2022/5/12)

焦點新聞

台灣總統若與中國合謀 恐怕你也會離開

編按:當台灣慶祝端午時,香港醞釀了一場史上最大的「反送中」遊行,面對中共威權,堅決捍衛民主價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選舉口號,還是預言呢?《今周刊》邀請知名評論家范疇為文,並訪問了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香港歌手何韻詩,分享他們如何關注這場民主運動。

焦點新聞

貨代、貨運生意接不完 科技業台商上下游 全都動起來

從貨代到貨運,從碼頭到工業區,從民間到政府,這一路絡繹不絕的進出, 每一步都有台商投資的痕跡;北越這一仗,台灣沒有缺席。

個人成長

熬過三年語言不通、薪資受騙 駐越南10年工程師告白

越南,這個機會多、風險也不低的國家,正釋出許多工作機會在向你招手; 一位越南十年工作經驗的老鳥告訴你,風險在哪裡。

名人專欄

內形與外勢

可控制的外在環境因素少,但企業的自我提升,皆是操之在己。 企業不該僅依賴地緣經濟,而是應往內在深化,重新創造並升級「台灣製造」。

名人專欄

從跨領域到反紀律

在各行各業都進行數位轉型的年代,除了與一流跨國企業、研究機構合作培養人才外, 我們更該思考如何養成跨領域、甚至反紀律的「不規矩」通才。

名人專欄

處變不驚的「碳」為觀止

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創人類史上新高; 如果台灣對於世界低碳壓力的警訊,依然處變不驚,將愧對未來世代。

名人專欄

尋找AI危機的解方

AI太有效率了!人類若想用AI制伏失控的AI,不僅會輸給它,價值也被它決定; 應該珍惜非效率的部分,例如感情,更換價值觀,才不會過度尊崇AI、被AI毀滅。

焦點新聞

香港「反送中」遊行 給台灣人敲響一記警鐘

編按:當台灣慶祝端午時,香港醞釀了一場史上最大的「反送中」遊行, 面對中共威權,堅決捍衛民主價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選舉口號,還是預言呢? 《今周刊》邀請知名評論家范疇為文,並訪問了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香港歌手何韻詩, 分享他們如何關注這場民主運動。

名人專欄

從海思備胎說起

被美國技術封殺後,華為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決心,啟動備胎計畫應戰。 長遠來看,中國發展自主創新的科技體系是需要的,同時也為走出科技「拿來主義」的盲區提供了可能性。

焦點新聞

安倍給自己的史詩級任務:中日破冰

伊藤博文一二○多年前造出的業障,至今還是安倍晉三的包袱。安倍今天緊抱川普總統的大腿,確保美國的保護,面對不友善的中、韓,外加有領土糾紛的俄國,所有「病灶」都可追溯到伊藤博文。

焦點新聞

詹喬愉:人類的進步 來自冒險中的學習

如果能夠選擇,詹喬愉會走上人跡罕至的那條路; 因為一直以來驅動著她步伐的,就是對未知環境的探索渴求。 她攀登八千公尺高山,同樣不只是為了光榮紀錄, 而是想在與大自然的較勁中,追求精進。

焦點新聞

張安平力推開放式生態工廠 能弭民怨嗎?

水泥窯處理垃圾是國際趨勢與有效解方,但在台灣仍有居民反對。 為解決疑慮,張安平親赴花蓮和平廠溝通,並提出「開放工廠」方案爭取支持。

焦點新聞

挑戰百億營收 葡萄王關鍵布局曝光

老字號保健食品廠葡萄王今年五十週年,本刊獨家直擊七月將啟用的桃園龍潭新廠。四十六歲的二代董事長曾盛麟,準備如何率公司再創營收、獲利新高?

科技線上

兩家「老」新創 要幫移工安心匯錢回家

去年四月,金融監理沙盒上路,至今通過案子不過寥寥三件,其中兩件都是處理移工匯款。 為什麼金融科技百百種,兩件服務性質相差無幾的案子卻能同時通過?

焦點新聞

直擊台商遷徙》逃離美中貿易戰場 富士康、仁寶、瑞軒等大廠搶進北越

去年5月31日,特地選在中國蘇州市的香格里拉酒店,他席開8桌,宴請所有瑞軒中國蘇州廠經理級以上的陸籍幹部。席上,他先乾為敬,謝謝大家16年來的共同努力,然後,感性又難捨地向大家正式宣布:「不是傳言,瑞軒是真的要去越南設廠了。」

名人專欄

你感受到台灣悄悄出現變化了?

過去20年,台灣產業外移,年輕人在台灣找不到就業機會,內需消費也停滯; 如今,受貿易戰波及的台商回流,投資金額激增,將為台灣帶來新契機?

股債前線

布局火熱趨勢財 越南ETF、概念股特搜

經濟前景看俏,越南成為投資市場的全新亮點。 對應越南投資新浪潮,高純度的ETF、越南概念股應該怎麼挑?

管理

品牌推出 客戶滿意度高 營收為何沒有跨步成長?

台灣企業有九八%是中小企業,而且超過一半正面臨二代接班問題, 接班,除了是企業領導人的交棒,同時也伴隨著在數位浪潮下,二代被迫面臨企業轉型升級的難題。 《今周刊》與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發起的「二代大學」合作,將二代面臨的問題集結成12堂管理課, 這12堂課不僅是他們要傳承翻轉老企業的課題,同時也是所有企業經營者共同的挑戰。

話題人物

天價標下股神午餐 幣圈新銳圖什麼?

今年以天價標下巴菲特午餐,是一位才二十八歲、以加密貨幣闖出名號的小夥子。 年紀輕輕的他,頭銜多到數不完,爭議層出不窮,究竟他是傳奇?還是質疑者口中的騙子?

話題人物

他發動併購、人脈戰 波若威小集團成形

靠著雄厚的人脈資本,波若威與台灣光罩董事長吳國精,近年持續擴張投資版圖, 廣泛布局並迅速整合併購效應。如今,由吳國精與好友們集結成的科技產業集團正慢慢成形,成為一方勢力。

話題人物

暖爸仁醫用溫熱包子 融冰難纏老病人

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因籌設新北市紅樹林「關懷之家」,免費提供給北上看診的孩童與家屬棲身,而成為第一屆「台灣義行獎」得主。身為骨科權威,他每天六點就進醫院,更是病患眼中的暖爸仁醫。

話題人物

三位政商領袖 為畢業生 「重灌」普世價值

編按:發動「以鄰為壑」的貿易大戰、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縮緊移民政策……,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種種顛覆作法備受爭議。 在高來高去的國際政治、經貿博弈中,川普或許必須手段耍狠、心機算盡,但對於即將踏出校園、走進複雜世界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第一堂課,終究是要堅固著貼近普世價值的本質初心。 於是,在二○一九年美國各大學畢業典禮的名人演講中,不時可以聽見受邀者有意無意地針對川普政策提出警醒。在哈佛,德國總理梅克爾呼籲畢業生以「世界主義」取代「孤立主義」;在麻省理工學院,富商彭博力促畢業生們關注環境永續,扭轉氣候變遷;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則以多元包容接納移民,為演說核心。 三位領袖,雖然不是「川普粉絲」,甚至未來就與川普站在對立面,但他們所強調的合作、永續、包容精神,的確也是價值混亂年代更須抓緊的人生準繩。《今周刊》節錄以上三段畢業致詞,看見政商領袖對年輕畢業生的殷切期盼。

名人專欄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當世界兩大經濟強權相爭,全球生產供應鏈版圖將面臨解構重組, 普遍預估東南亞國家可能受惠,讓越南、印度等國成了意外贏家。

名人專欄

球王老虎伍茲風華再現——兼論高爾夫球頭代工廠大田

睽違11年,老虎伍茲拿下美國名人賽冠軍,重返榮耀,這對高球產業帶來激勵的正向循環。 高爾夫產業已從谷底翻揚,重回成長趨勢,而台灣優質高爾夫球具代工廠大田,也將受惠。

編輯室報告

邊搬、邊裝、邊生產

中美貿易惡戰之下,越南很旺。這從今年前四月,美國自越南進口金額改寫二十五年紀錄、年成長率創十七年來同期新高即可看出。但意外的,是出口亮點產業的改變。

聰明理財

台商資金回流 被低估營建、資產股喊燒

中美貿易戰打不完,台灣的電子族群受重傷,不少台商回流,帶動土地、廠房需求增溫, 營建、資產兩大族群因此成盤面要角,哪些標的較有表現機會?

聰明理財

不畏貿易戰震盪 生技股相對抗跌

中美貿易戰火綿延,資本市場的資金開始轉到相對不受影響的生技股。 其中,關注重點在於今年營運基本面有成長的生技股,更能支撐股價漲勢。

聰明理財

債市巴菲特:保留現金 市場必將大震盪

有「債市巴菲特」之稱的丹法斯,已高齡八十六歲,今年五月打敗一票年輕競爭者, 獨得晨星(美國)傑出投組經理人獎。號稱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的他,怎麼看待現在的市場?

名人專欄

「年長版迪士尼」 讓人找回活著的希望

筒井健一郎從歷經失敗再出發的過程,理解到員工的重要性,只有他們快樂,客人才會滿意。 「蒲公英養老院」在他的變革下,被戲稱為「年長版迪士尼」,關鍵在於找回生命價值。

健康

要不要做機器手臂手術 先提兩問題

達文西微創手術A健保風暴鬧得沸沸揚揚,這種機器手臂手術因此聲名大噪。 有人說它只適合攝護腺癌手術,有人說它最大優點就是傷口小⋯⋯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

美食旅遊

邪惡可頌

源自歐洲的可頌麵包,又稱牛角,如今在台灣百家爭鳴。 什麼是主廚心中理想的可頌?跟著風尚走訪話題新開店與名店, 解開這酥脆又柔軟的麵包其中的祕密。

焦點新聞

直擊台商北越搶灘戰記

北越,這個略帶落後、保守,甚至一絲神祕色彩的地區, 在中美貿易戰的炮火下,一夕翻轉成了全世界最矚目的投資焦點。 我們飛越1600公里的航線,親眼記錄台灣電子業的遷徙之路, 有科技大廠循著貴州、廣西友誼關一路顛簸南下,搬進河內, 還有人名片來不及印、越南手機來不及辦,買了工廠就直接上線。 課稅步步進逼的壓力,為守住客戶訂單的努力,台幹在中越兩地間奔波……, 貿易戰方興未艾,台灣科技大廠只能勇敢搶灘北越!

美食旅遊

文青麵包店 食材嚴選

源自歐洲的可頌麵包,又稱牛角,如今在台灣百家爭鳴。 什麼是主廚心中理想的可頌?跟著風尚走訪話題新開店與名店, 解開這酥脆又柔軟的麵包其中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