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台灣mini獨角獸現身

台灣mini獨角獸現身

1160期

讓亞馬遜、阿里巴巴、IBM給資源,捧錢找上門
GUCCI、Google、eBay、三井搶下單


一款App搞定分期付款,讓美國矽谷創投大咖買單

測癌症風險15小時變1小時,打進以色列和印度市場

數位畫框+畫作庫,賣到5大洲12國


要吸引國際目光,創業第一天最該做的事


金融改革,導正資源配置倒錯
投資名家劉俊杰:中國股市可望出現結構性多頭


獨家》中國國企員工「炫耀文」 意外揭發中油採購黑幕?
抗雙B、攻中國 特斯拉暴衝式砍價的盤算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藝文風尚

健康烘焙 無負擔低醣甜點

沒有最好的飲食,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而現代人外食比率提高,易有肥胖三高問題,「食」成為扭轉健康的方式之一。 在選擇每種飲食方式之前, 應做足功課,諮詢專業人士,徹底了解自己的身體。

焦點新聞

民主黨向「左」轉 出櫃市長挑戰白宮大位

美國總統初選民主黨參選爆炸,超過十四位表態競逐,他們共同點是反川普、左傾, 強調社會福利,貧富均衡,二○二○年資本主義的大本營極有可能上演「左右大戰」。

科技線上

數位畫框讓賓士、香奈兒買單 會流動的畫 賣向全球市場

走在台北市SOGO復興店外的隔壁,這裡是正義國宅都更工程地點,迥異於等待整修的建築,點綴工地外圍牆面的是一排充滿抽象藝術的閃動畫面,在車水馬龍間無異增添了一股藝文氣息,這正是出自台灣新創公司恒昇設計(FRM)團隊之手,背後靈魂人物是創辦人賴正棠。

焦點新聞

矽谷獨特文化學不來 亞洲政府做莊 星國最吸睛

「矽谷有它很獨特的創業文化,三五朋友可能聊一聊就決定創業,投資人也很敢出錢資助。」美商五百新創管理顧問創投合夥人王俞又回憶過往在美國的日子,「政府負責的就只是收稅,還有出事時監管。」

名人專欄

楊安澤的「自由紅利」

自由紅利成本約1.8兆美元,但可望減少醫療保健和監禁支出約1兆美元, 國民生產力也有望提升,民眾因而增加消費,美國企業將是最終的受益者。

名人專欄

文化底蘊、生命故事與小鹿斑比

《小鹿斑比》上映後,佳評如潮,但絕少人知道動畫畫風是取材宋代山水畫,出自華裔藝術家之手。 他將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巧妙融合在電影情節中,形塑出傷感、抒情的氛圍,令人難忘。

名人專欄

與理科太太一談

「共享」是趨勢,任何網紅都不可能開間大公司養一堆人,一定要與同業或異領域合作,透過合約載明權利義務,因共享不是幫忙,任何功能都需付費,專業才會更值錢。

焦點新聞

一紙公文 揭露中油採購案黑幕

中油向國外廠商購買的煉油原料「觸媒」,採購金額動輒數億元。如今竟傳出中油配合特定代理商,量身打造採購門檻,護航中國國企取得逾七億元標案,其中是否涉及不當利益輸送,值得檢方深入追究。

焦點新聞

交通部助陣小黃 Uber打算如何接招?

交通部日前公告的Uber條款,限制與資訊平台合作的租賃車不得路邊攬客、 且車程須高於一小時,讓返回台灣市場不到兩年的Uber,再次面臨存亡關頭。

名人專欄

2019:疲軟且難預測的「風險」年

全球成長風險正快速積聚,政府與企業債也居高不下, 一旦有貿易戰之外的風險因子被點燃,全球的經濟展望恐將進一步惡化。

話題人物

蔡雅妮用鏡頭慢燉出生活醍醐味

像是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影像,總是充滿拉麵、茶泡飯、炸豬排,以食物串接起人際,也隱喻一個人面皮底下的內心;中國人氣視頻《一人食》創辦人蔡雅妮,同樣以「一人、一菜、一個性」,拍出飲食男女的人生滋味。

話題人物

不當「台灣之光」的工程師 臉部特效玩出奧斯卡獎

繼李安之後,馬萬鈞成了第二位奪奧斯卡獎的台灣人,其實,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個工程師,與其聊「台灣之光」,他更想讓大家知道數位光影的一切。

管理

空巴A380停產倒數 給航空業的一堂課

空中巴士集團(Airbus)宣布停產有「空中飯店」之稱的A380客機,震撼了全球航空業。 A380為何失敗?它的停產對近年航空業的發展,又帶來什麼啟示?

焦點新聞

連亞馬遜都捧錢來台搶下單 台灣新創是怎麼收服國際大廠?

過去因市場小而不被國際創投特別注意、一隻獨角獸(指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新創企業)都未孵出的台灣,這兩年開始吸引國外資金。

科技線上

台灣mini獨角獸現身

過去,新創圈熱門關鍵字是:電商、App; 近兩年,隨著AI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 也改變了新創環境樣貌,落實到垂直產業的應用與服務, 像是生醫、能源與環保等領域; 同時也因為人才與技術優勢, 國際注目的眼光,開始看向台灣……

科技線上

矽谷創投大咖也力挺 分期付款靠一款App搞定

抵達台北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接受採訪之前,台灣盈士多科技(簡稱盈士多)的創辦人陳仁彬才在十天內繞了地球一整圈。先是和外貿協會一同前往以色列,與當地新創、創投交流,再飛往美國波士頓參加金融科技研討會擔任講者,之後直接從美東繞過太平洋飛回台灣。

科技線上

IBM、嬌生都按讚 測癌症風險15小時變1小時

「我每一天都很後悔創業……,可是我有夢,(這個夢)大而殘酷;但是如果不創業,我會更後悔……。」剛送走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投資人,一轉身旋即接受採訪的伊勒伯科技(Winnoz)創辦人、現年四十三歲的熊樂昌,儘管眼睛布滿血絲,但依舊精神抖擻,自剖創業一路走來的內心掙扎。

股債前線

投信季底作帳列車 5G概念股卡位

今年以來台股強力上攻,尤其中小型股表現更亮眼,因此法人第一季作帳行情熱鬧可期。 《今周刊》特別精選投信重押、且未來展望佳的標的,供讀者參考。

話題人物

抗雙B、攻中國 馬斯克「暴衝砍價」的盤算

特斯拉電動車款大降價,在市場投下震撼彈,究竟執行長馬斯克的盤算是什麼,對全球車市、電動車產業和台灣供應鏈,又有什麼影響?

話題人物

決戰東南亞 蝦皮母公司搶挖「瑞信一哥」

東南亞原生網路集團Sea,挖角多次獲獎的瑞士信貸主管沙堤拉泰(Santitarn Sathirathai),聘其擔任「首席經濟學家」一職,這對競爭激烈的東南亞網路戰局,將帶來哪些改變?

話題人物

嘉泥痛斬水泥本業 張剛綸轉型求生記

嘉新水泥三代接班以來,董事長張剛綸自斷水泥老路往前衝,開設頂級月子中心、並跨足日本沖繩飯店業,想要帶領老牌水泥廠力拚產業轉型,現在,終於有了具體面貌。

管理

靠一台冷門機逆襲對手 喬山拚全球一哥

今年前二月累計和去年營收都創下新高,去年也奪下北美、東南亞最大健身房供應商合約, 明年更喊出有機會拿下全球健身器材一哥,喬山憑什麼敢下豪語?

名人專欄

川普總統的指揮棒

當選演說言猶在耳,一轉眼,美國總統川普任期已過半, 這位剛勁有力的指揮者,動作牽動全球經濟,預告著下半場的樂曲已響起。

名人專欄

找尋「銅」聲喝采的投資機會——論連接線廠萬泰科

銅是電動車、半導體等產業中重要的原材料,價格影響企業成本甚巨, 在中國基礎建設及電動車驅動下,未來三年全球需求龐大,銅價可望持續強勢。

名人專欄

母以子貴?與子同行勿偕老

台灣的上市公司,往往喜歡「產子」, 孩子的好壞是「同行」關鍵,但可別「偕老」了。

聰明理財

後升息時代 最強配息基金的贏家策略

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態度「由鷹轉鴿」,連帶影響各類、各區域債券的投資前景, 向以債券為投資重心的配息基金經理人,將會如何因應新局?

編輯室報告

最需要的故事

前期雜誌中,我們報導了當今全球四家重量級獨角獸企業即將上市搶錢,估計上市後的合計市值將達六兆元新台幣之譜;文中,也點出了台灣在這波新創產業浪潮當中幾乎缺席的黯然。直到今天,台灣仍然生不出一隻獨角獸。

股債前線

中國股市可望出現結構性多頭

中國股市設立至今近三十年,未曾有過結構性多頭,原因為「資源配置倒錯」,有心改革但成效不彰;美國威逼,制度往資本主義與實用主義靠攏,反成為結構性改革的動力。

名人專欄

妻子煮的味噌湯 讓他找到人類第五味覺

一九○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味精第一次出現在日本貨架上。廚房裡的調味料,卻是不簡單的發明,它讓餐桌上的菜餚變鮮美,而背後的故事卻相當溫暖而平凡。

最新觀點

定期防癌篩檢 真能降低死亡風險?

近年來,不少人因癌症辭世,如李國修罹大腸癌、薇薇安罹乳癌、嚴凱泰罹食道癌等,透過全身定期健康檢查,真的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癌症「死亡風險」嗎?

藝文風尚

波爾多酒的那些二三事

從五大酒莊到梅鐸區的級數酒,葡萄酒迷對波爾多酒耳熟能詳, 其實背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值得玩味。

藝文風尚

回歸食物本質 享瘦新食尚

沒有最好的飲食,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而現代人外食比率提高,易有肥胖三高問題,「食」成為扭轉健康的方式之一。 在選擇每種飲食方式之前, 應做足功課,諮詢專業人士,徹底了解自己的身體。

藝文風尚

「噶瑪蘭香煎豬排」心臟病、三高也能吃!「純淨廚房」打造適合你的飲食方式

沒有最好的飲食,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而現代人外食比率提高,易有肥胖三高問題,「食」成為扭轉健康的方式之一。 在選擇每種飲食方式之前, 應做足功課,諮詢專業人士,徹底了解自己的身體。

國際瞭望

中央、地方不同調 戳破中國經濟膨風假象

近年中國官方公布的GDP數據,其真實性屢受外界質疑。本月,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一篇研究報告, 首度詳細估算近年中國官方的經濟統計數據,是如何遭到扭曲,甚至再次印證中國GDP存在的高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