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剪刀手CEO 羅智先

剪刀手CEO 羅智先

1148期

率10萬大軍打造兆元生活產業王國


他,搭紅眼班機出差、不打高爾夫、住老社區、生活簡單,
不找自己人當獨董、避嫌不買自己集團蓋的房子、親自伺候外資,
一路大砍與本業無關的轉投資,在今年讓統一集團營收衝近兆元,
創下接班10年市值翻至近3倍奇蹟!


2018財經風雲人物
李昌霖、戴資穎、鄭優、郭台銘、謝隆坤、韓國瑜、張安平、陳泰銘、張國煒


元月攻略》作帳+紅包行情出籠 高勝率好股這樣挑
一篇報導 為何讓百年嬌生一夕蒸發兆元市值?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剪刀手CEO 羅智先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7-11,柴米油鹽的統一企業,平凡無奇到容易被人忽略, 但過去十年,他創下的羅智先障礙,卻讓人難以輕忽。 羅智先,這位全台最大生活產業王國掌門人, 接班十年,端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他不再只是駙馬爺, 一個以羅智先為首的統一集團,早就無聲無息攻略全台灣每個角落。

編輯室報告

聚沙.造塔

年度財經風雲人物,一向是我們每年的歲末盛事。通常,我們會將一年來的上市櫃公司市值增長做出排序,再請教不同領域、專長的專家,歸納出全年度最叱咤風雲的財經人物。

產業動態

拚轉骨 解密華碩權力新三角的背後

華碩歷經重大組織變革,三年兩度的改造,真的有辦法讓華碩成功轉骨? 未來,由施崇棠與兩位新任執行長帶領的華碩,下一步該如何走,外界都在關注。

話題人物

找上Netflix 加速衝刺 鄭優

今年五月,中華電信4G「四九九吃到飽」方案,造成消費者瘋狂搶購大排長龍,媒體以「四九九之亂」形容這不可思議的搶購熱潮。

產業動態

直播打賞起家 騰訊音樂能變中國Spotify?

騰訊音樂登陸紐交所,成為繼二○一四年阿里巴巴上市以來美國最大的IPO, 未來它能否克服營收過度依賴社交平台、付費率低落等障礙,成長為全球品牌,仍待時間檢驗。

焦點新聞

華映、綠能後 大同還有未爆彈?

華映突如其來宣布重整、綠能聲請債務協商,既反映了面板、太陽能產業的困局,也讓小股東欲哭無淚; 加上隱藏的未爆彈,以及已逼近門口的經營權挑戰者,林郭文艷這一關不好過。

焦點新聞

地震基金內亂 董座陳明仁爆三大爭議

地震基金再保費率爭議愈演愈烈。近日不僅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發出聲明自清, 也傳出地震基金董事長對現任總經理提告的荒謬戲碼。

名人專欄

當無知的人擁有決定權時

當擁有決定權的人無法與時俱進,又對社會沒有基本知識, 無知地做出決定後,除了終將自食惡果,恐怕還會帶領企業或國家走向殘局。

名人專欄

改變對政府的期待,人人有責!

「循環經濟」提供了一個反省過去、思考未來、重新設計台灣的嶄新機會。 放眼未來20年的挑戰,一旦把眼光與時間拉長,加上共識與決心,就能克服困難。

名人專欄

如何打破博士養成的困境

要改善台灣高學歷失業與產學脫節,關鍵有三,一是減少近親繁殖與一路直升, 一是增加高教人力背景與資源多元性,同時大幅開放產學間的職涯限制。

名人專欄

台灣社會的籌碼

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積極的日本企業以「永續」作為商業策略,其核心價值是「人」。 台灣的好壞也都在人,日本羨慕我們的開放與活力,如何將之轉變為籌碼?值得深思。

名人專欄

提升地方的附加價值

所謂「人進得來,貨出得去。」其實最後能仰靠的是提升地方的附加價值。 日本十分重視歷史風土街道保存,因美麗風土的投資正是涵育文化創新的最強底力。

名人專欄

台灣做外逃民資的出路?

中資進入逃難期!這股「逃難民資」金額高達上兆美元,而資金需要安全的「停車場」。 台灣可否趁機設計出幾套既可利用、又可削弱中共「官資」威脅的金融、投資機制?

名人專欄

德拉吉,嘴炮掩護下的QE退出

德拉吉宣布QE退出,強調寬鬆貨幣政策還會存在。收緊銀根的同時,嘴裡卻飛出鴿子。宣布之際,歐元匯率不升反跌,筆者認為他是近代歐洲央行行長中,口頭干預最爐火純青的。

話題人物

轉身交棒 台積電啟新頁 張忠謀

今年六月五日,是除了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本人以外,所有人沒有想過會來臨的一天。去年十月,張忠謀宣布退休,並陸續交棒給繼任的董事長劉德音和總裁魏哲家。公司的名或權他都不要,記者會上,八十七歲的Morris老爺子強調,退休後就不管公司的事。

焦點新聞

10年市值翻至3倍 統一羅智先靠什麼打造兆元生活圈王國?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7-11,柴米油鹽的統一企業,平凡無奇到容易被人忽略, 但過去十年,他創下的羅智先障礙,卻讓人難以輕忽。

話題人物

從孤軍變成大聯盟 陸學森

陸學森不僅僅是任何人想到Gogoro(睿能創意)的第一印象,在很多人的眼中,他招牌的光頭和黑框眼鏡,幾乎已和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畫上等號。

話題人物

新戰役正待破關 張念原

今年三月,台灣生技新藥股出現少見的好消息:中裕新藥的愛滋病新藥,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藥證審批,成為台灣史上首見的蛋白質新藥藥證。曾經深陷宇昌案的中裕,終於揚眉吐氣。

話題人物

冰火股后心事誰懂? 陳泰銘

「我的前妻只有一個。」八月初,台灣被動元件龍頭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看似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這一句話,在眾家法人手機訊息裡瘋狂轉傳。陳泰銘說這話的場合,是在今年八月八日的國巨法人說明會;而在法說會舉行的前一個月,他的前妻李慧真透過託管帳戶,在股價九七二元出售一.二萬張持股給外資法人,套現一百多億元。

話題人物

陷入「工業互聯網」長征的中場戰事 郭台銘

二○一八年,對鴻海集團的投資人而言,是煎熬的一年;對郭台銘來說,恐怕更是如此。

話題人物

鞋業王子續領風騷 王建弘

與寶成集團執行長蔡佩君同樣背負鞋業二代重責的豐泰企業董事長王建弘,今年替公司打破了好幾個紀錄。除了生產量與銷售量突破一億雙,前十一月EPS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六.五八元,全年EPS也上看八元,帶動股價持續成長,使得豐泰市值首度超越寶成,繳出一張亮眼成績單。

話題人物

紡織業的魔術師 洪鎮海

一○八三七%!據《哈佛商業評論》統計,這是洪鎮海擔任儒鴻董座三十三年來,交出的總股東報酬率數字。

話題人物

讓麥當勞飄出台灣味的點子王 李昌霖

去年八月三十一日,全台灣麥當勞三百多個據點不約而同出現大排長龍的畫面,三百多條長長的人龍成了台灣速食業二○一八年的最大奇觀。創下這項紀錄的是仰德集團第三代的二少爺、國賓飯店總經理李昌霖,他現在最重要的身分,是台灣麥當勞董事長。

話題人物

拈花微笑的鋼鐵悍將 謝榮坤

今年,美、中兩大國的貿易戰火喧囂不斷,在雙方炮擊之下,還能露出微笑的最大贏家,就是大成鋼總經理謝榮坤。

話題人物

現代孫悟空拚首航 張國煒

「我就是孫悟空,就像頑石一樣。」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曾這樣說;如今,他就要以自己從零打造的星宇航空,大鬧天空一場,拚二○二○年啟動首航。

話題人物

最強造局者 張安平

「我們不要做全世界最大的水泥廠,不要做最賺錢的公司, 台泥要對社會、員工、股東三方負責,我們要賺合理利潤,不是最大利潤。」 這條路上,還沒有腳印;張安平率領台泥一步踩上去,堅定,沒有疑慮。

話題人物

看不見極限 大谷翔平

這些年,許多想預測大谷翔平極限的專家,紛紛被他的驚人表現「打臉」。

話題人物

牽手後的無奈 金正恩vs文在寅

四月二十七日,全球注目著南北韓相連的北緯三十八度線,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拉起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手,兩人跨越過低矮的混凝土界石,在朝鮮領土上聊了幾句,隨後再一同走回韓國境內。

話題人物

從來不是朋友 川普vs習近平

川普入主白宮第一年,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了三次面,每一回,氣氛都很融洽。春天初次碰面,川普稱習近平是「了不起」(terrific)的人;隨後川普訪中,習近平也讓北京故宮臨時閉館一天,替兩國元首夫婦提供專屬導覽。

話題人物

用湯瑪士迴旋讓石頭變耀眼 李智凱

紀錄片《翻滾吧!男孩》裡天真無邪的孩子們都長大了,李智凱也變成男人,而且還是個鐵錚錚的漢子。台灣從沒出過在亞運奪金的體操選手,他卻於今年亞運大放異彩,在鞍馬項目連秀高難度的「湯瑪士迴旋」,完美華麗落地;十一月,在德國舉行的體操世界盃鞍馬項目摘金,再下一城,為台灣掙足了面子。

話題人物

不是天才的天才少女 戴資穎

今年球季,她包辦了六座超級賽冠軍,加上亞錦賽和雅加達亞運金牌,一年之間,八度封后。11月,羽球女單最新世界排名出爐,101667的積分,讓她穩坐球后,也改寫了史上女單最高積分。這一年,她立下了「戴資穎障礙」。

話題人物

沒有蜜月期的韓流神話 韓國瑜

今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最令人意外的莫屬「韓國瑜效應」!八月底高雄水災前,誰會料到韓國瑜會選贏高雄市長?沒想到,三個月不到,居然讓民進黨執政至少二十年的高雄變天,外溢效應還成為藍營起死回生的大功臣。

話題人物

打過一仗回歸故鄉 吳音寧

一年又五個月,吳音寧終於離開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之位,回到故鄉彰化溪州,穿著溪州黑泥季的T恤,站在她熟悉的鄉土。

話題人物

一步之遙 管中閔

管中閔過去常因語出驚人而備受關注。但這一年來刻意降低公開發言頻率的他,存在感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強烈。

話題人物

「最黑的馬」漂亮掌舵 顧立雄

二○一七年九月,顧立雄剛坐上金管會主委一職,外界質疑聲浪就如排山倒海襲來。他的任用,被稱為「史上最黑的馬」,這句形容不純然是個肯定,而是帶著一定程度的質疑。外界擔心,沒有管理、從事過金融業的他,是金管會史上「專業距離最遙遠的主委」。

話題人物

低調的改革者 楊金龍

今年二月,楊金龍正式從彭淮南手上接下央行總裁的印信。此前他當了十年央行副總裁,一向甚少發言,被認為是「沉默副手」。坐上總裁大位之初,各界也多認為這位「央行寶寶」將「彭規楊隨」,難有大破大立。

話題人物

兄弟連年拚出最賺金控 蔡明忠 蔡明興

十二月中,富邦集團董事長、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蔡明忠怒槓財政部,針對台商回流資金「強力追稅」的態度,是台灣產業發展最大問題,引發外界高度討論,火力十足的他,與弟弟蔡明興聯手領軍的富邦集團,今年也是動作連連。

話題人物

大權下放 退而不休 馬雲

對於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來說,今年可謂是別具深意的一年。

話題人物

克服1876天暗黑 球神回歸 老虎伍茲

「懇請各位,在你們內心闢出空間,有朝一日願意再次相信我的空間。」老虎伍茲(Tiger Woods)面對鏡頭這麼說。二○一 ○年二月十九日的這場記者會目的,是這位世界高球冠軍為了性醜聞公開道歉。

健康

頭痛醫手?全靠中醫神奇五穴位

藥物療效若不彰,可尋求針灸療法做輔助,透過刺激,反應病痛; 穴位保健的目的在於氣血循環,有效推動經絡運行,強化新陳代謝,常保健康。

名人專欄

生命若可以重來,她選擇遺愛人間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銘琪癌症關顧中心」正式營運,提供醫院無法提供的服務, 包括空間、食物、交流、資訊及課程,當中,最重要的,是溫暖癌症病患及家屬的心。

聰明理財

年底作帳行情 跟著投信買16檔好股

接近年底,投信又開始競爭績效高低;年初,又有台股封關前的紅包行情。 這段時間投資勝率高於平均,投資人應把握兩大指標,搶搭這波難得機會。

聰明理財

歷年元月漲多跌少 今年風險放第一

迎接嶄新的一年,股民引頸期盼的元月行情與農曆年紅包行情, 在全球景氣成長放緩下,如何正確聚焦投資關鍵與掌握重點族群?

名人專欄

沒有媽媽保護的小孩

股市錢景看淡,手中持股愈少愈好,最好不要超過三成, 抱股過冬首選,除了台積電,嘉裕、彰銀等資產股值得留意。

名人專欄

給投資者、企業家的鼓舞! —NBA球星羅斯風華再起,令人動容

羅斯以年逾30、大小傷不斷,運動生涯一度被宣判「死刑」的情況下, 能重返榮耀、再攀顛峰,贏得全世界球迷的尊敬,特別值得現正陷入經營困境的企業家借鏡。

名人專欄

2019年是投資戒慎恐懼的一年

歲末年終即將來臨,又是展望未來一年的時刻, 綜觀2019年全球總體經濟情勢,投資務必心懷戒慎恐懼。

科技線上

非合意併購 不再被視作「罪大惡極」

半導體大廠日月光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終於成功併入擁有超過兩萬名員工、 當時市值逾一七○○億元的矽品,由張虔生領軍下的兩造攻防,更成為經典的商戰教材。

國際瞭望

一篇報導 竟讓百年嬌生蒸發兆元市值?

日前,美國保健大廠嬌生被媒體披露,四十七年來刻意隱瞞爽身粉內含致癌物「石棉」的訊息,這關係到民眾健康,更影響了廠商信譽,嬌生百年基業恐毀於一旦,得趕緊想辦法解決眼前的棘手困境。

國際瞭望

2018財經風雲大事紀

2018年,國際政治局勢大變,兩韓緊張情勢化解,但中國與西方矛盾漸深; 台灣夾在中美之間,也摸索著如何在政治與經濟上自處……, 鑑往知來,《今周刊》整理年度財經大事,條列如下:

話題人物

用愛征服世界的「軍隊」 防彈少年團

喜愛韓團的粉絲,對偶像如數家珍,沒興趣的,卻總分不清楚哪團是哪團、哪位又是哪位。然而在二○一八年,無論你哈韓與否,都很可能聽過「防彈少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