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理財
權證最適合資金不多的年輕人,陳韋廷建議由大型股入手,可由日成交值前五十大挑選。本金雖不高,但槓桿比率高,出手要慎重,而且「選股比選權證更重要」。
美食旅遊
走進「URBN Culture」,彷彿來到都會中的異次元空間,川流不息的車輛人潮,在大門關上那刻消失於地表,留下的是一室嬉皮慵懶和啤酒酵母氣味,搖曳生姿的綠色植栽帶出衝突禪意,摩登與不羈感油然而生。
焦點新聞
沒到高雄可能很難想像,什麼叫韓國瑜旋風。十一月的高雄天氣仍舊暖烘烘,整個城市陷入「韓國瑜月」,捷運、路上隨處可見穿著韓國瑜競選衣服、手上拿著國旗的民眾,浩浩蕩蕩要去參加造勢活動,有人情不自禁,一出捷運站就高喊「韓國瑜凍蒜」,這句話儼然成為高雄今年最熱門的關鍵字。
藝文風尚
創立於一九八九年的「坦都」,為台灣首家印度料理餐廳,家鄉遠在孟買的黎瑞傑(Raju)最初經營貿易公司,因為太熱愛台灣,決意舉家搬遷台北,並開設餐廳便於宴客。由於妻子長年茹素,坦都也供應素食餐點,獨門的傳統香料配方,讓駐台的印度官員和僑民都為之傾倒。
美食旅遊
人如其食,蔬食於現代不再攸關宗教,而是展現對於食物和生活價值的主導權;友好環境、修復身心等優點,也促使人們走向快樂的茹素之路。
股債前線
選後台股關注重點回到基本面,個股表現成為盤面焦點,本刊從剛公布完畢的第三季財報之中,為讀者找出獲利爆發的個股。
基金投資
在「政治放兩邊,經濟擺中間」的選後基調下,台股雖難立刻脫離大環境走跌情勢,指數持續承壓。但就中長線角度,修正過後、不確定因素降低的台股,卻可能是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的絕佳時機。
名人專欄
2016年11月30日,馬克和約翰上傳第一支影片,他們的襪子事業正式開張。
一天一支影片,不斷強化印象,集中消費者注意,在賺取利益之餘,亦不忘回饋社會。
最新觀點
下肢痠痛得無法行走,到底是什麼病?別亂下定論,須請醫師確診再治療。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狀類似,多休息、適當針灸,能有不錯的成效。
名人專欄
「狼性」堅強的股票,勇敢地在景氣差時擴大投資;幾年後的確有可能成功,但我們何不先觀望,晚一點再投資?
名人專欄
暴漲暴跌的股票年年有,若想用「理性的投資決策」,則容易帶來毀滅性災難。
不理性的市場才是真實,投資人應謹記「股票不知道你擁有它」,才能做出最佳決策。
最新觀點
韓國瑜一句「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拚經濟口號,成功撩撥底層民心,入主高雄;這可能是台灣經濟路線發生巨變的起點,也是走向全球化,或融入中國最重要的轉捩點。
焦點新聞
「藍色經濟(Blue Economy)」是用一個環節的廢物,串接為另一個環節的養分。德國新創Kaffeeform使用咖啡渣製成杯子,循環利用資源,實現藍色經濟的理念。
焦點新聞
台灣選民不分藍綠,積氣、積酸、積怨已久,這現象有著極為複雜的歷史背景。然而,台灣選民並不了解,事實上我們是多麼幸運的一群人;今天我們可以用「選民」兩個字無愧地稱呼自己,已經把地球上至少一半的人類遠遠拋到身後了。
焦點新聞
11月24日,台灣人民給了執政的民進黨一記當頭棒喝。表面上,這一切都是由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以及他所引發的「韓流」而起。但造成民意逆襲的,其實是一個又一個被執政者輕忽的小細節。對一例一休、管制老車等政策的影響評估不足,衝擊經濟選民生計;選前過度承諾、執政後卻無力落實的競選支票,讓信仰進步價值的民眾失望;輕忽南部水患造成的坑洞,更讓民怨一發不可收拾……「韓流」,只是各種不滿情緒的集結與投射。人民的怒吼,是「韓流」的主要成分。認清這股風暴從何而來、如何疏導,則是每一個政黨與領導者,都該認真學習的一堂課。
話題人物
這二個月來的選舉超人氣王韓國瑜,其實重感冒很多天都沒好。勝選後,他撥出空檔接受《今周刊》簡短訪問,此時的韓國瑜語氣急促,似乎知道時間不多,上任後就要立即回應民意的期待。
話題人物
「記得我正式請假開始競選的前一晚,留下一張紙條給祕書,除了感謝她四年來的幫忙,也告訴她阿北一定會回來。阿北回來了!」超過十小時的拉鋸戰,新任台北市長之爭結果,在投票隔日凌晨三點前終於揭曉,現任市長柯文哲以三二五四票的差距連任,他穿越人群,站上勝選舞台,向台下超過三萬民眾一字一句念出感言。
管理
克麗緹娜第三代趙承佑首度接受台灣媒體專訪,大談上海首家美容訓練機構「哲美學院」,以及新創立的克麗緹娜美甲美睫副品牌「RnD璦緹」,面對接班,趙承佑儼然已就定位。
編輯室報告
每逢選舉,台灣社會總是熱鬧中帶著紛擾。
管理
羅麗芬掛牌七天,強勢上漲逾五成,讓人不由地與麗豐、佐登兩家美容概念股做比較,究竟三美經營模式有何不同?誰的營運實績更加出色,它們分別禁得起市場考驗嗎?
話題人物
面對Gogoro和光陽衝衝衝的姿態,老大哥三陽卻晚一步發動,背後在思考什麼?原來,董事長吳清源看到的是電池投資生產、能源網路建置的長期消耗戰,就算給了對手衝銷量的時間,他也認為可以忍。
焦點新聞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臨床心理師得衝刺自費項目,替醫院增加收入,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焦點新聞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麻醉專科醫師一人顧五台刀已是尋常,醫療風險居高不下,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焦點新聞
來台三年,以補貼戰成功擴大市占率,優惠總是不落人後的蝦皮,是不是遇上瓶頸?台灣另一大電商商店街開始祭出優惠搶市,未來能否迎頭趕上,仍待觀察。
國際瞭望
G20峰會是全球矚目焦點,川普有不得不放軟的壓力,習近平也有內外交攻的難題。雙方會不會有一定程度的讓步,都是牽動川普在明年元月觸發二五%關稅按鈕的關鍵。
焦點新聞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物理治療師淪為代操機械的工人,真正專長難發揮,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焦點新聞
郭董的落腳港都高雄之說尚未確定,目前可確定的是:明年將是鴻海的辛苦年。裁員、節流、轉型等內憂尚無解,又有外患威州政局變天,股價兩百元的承諾,他如何解?
名人專欄
台灣人花數小時排隊投票,讓政客體會到政黨的光環褪色,讓彼此一窺公民社會的縮影,大家重新思考未來該如何與同溫層外的人們溝通,不算浪費生命。
名人專欄
面對氣候變遷加劇:你有三種選擇,一是放棄、二是等待事情自己解決,還有一種,是「那就做點事吧!」
名人專欄
投資與創新服務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挖掘專屬於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多一點好奇心、採用「非常規途徑」的思考模式,你才能先別人一步看見市場潛力。
名人專欄
家族企業的交棒,考驗著交班人的智慧與接班人的試煉,由易而難、獨立面對,甚至自行創業,都是次世代通過「考核」的項目。
名人專欄
九月底安倍晉三再度連任黨魁,十年任期打破政壇紀錄;惟日本近年「政二、三代」接班日益普遍,缺乏新血流入下,恐讓日本政治生態更難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