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53歲也來得及的金錢整理術

53歲也來得及的金錢整理術

1142期

當自己的人生財務長 每月多進帳3萬

中年黑手活化呆保單、呆資產,每月現金從4萬變7萬
53歲大叔翻轉窮腦袋,從帳單追著跑,到年領570萬被動收入
小資女用「三高一低」養錢法,讓自己16年後不再為錢工作

不怕股災來襲,著手做家庭財務三表,搞定人賺錢、錢賺錢的煩惱事
獨家調查》近6成國人自認是中下階層,淨資產2000萬感到最自在

FII上市4個月 市值跌5成
49歲「黑手博士」接掌董座 郭台銘為何非他不可?

本期為雙封面》病床邊的照護危機:7成醫院仲介看護,近4成抽佣,但不負責照護訓練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聰明理財

他從「被帳單追著跑」 到年領五七○萬被動收入

這是一個上班族活化呆資產,由窮變富的命運大翻身奇蹟,我們詳實記錄了他從借錢、投資、領息、滾利、換股的過程。 (原文刊載於2018/11/7,更新時間為2022/10/5)

健康

補冬善用中藥入膳 暖身增免疫力

天氣逐漸轉涼,每年立冬更是滋補養氣的最佳時節,中醫師曾建榮教你善用黃耆、當歸等藥材入膳,強健養生。

股債前線

首見「一字」跌停 酒王茅台神話不再

全球最大白酒生產商貴州茅台,十月下旬出現上市十七年首見的開盤鎖死跌停,短短兩天,市值蒸發逾四千八百億元台幣,股王茅台怎麼了?

話題人物

NBA史上最年輕MVP 羅斯傳奇

從芝加哥的貧窮家庭, 翻身成為NBA史上最年輕MVP,羅斯的前半生,是最經典的勵志教材。但接踵而來的傷勢,讓不滿三十歲的他,成為乏人問津的「老將」。但他用驚天動地的五十分證明:無論被命運擊倒幾次,他永遠不會失去戰鬥的勇氣。

話題人物

76歲熱血歐吉桑,用研發讓世界看得起MIT

11月東京國際工具機展現場,今年營收、獲利雙創新高的上銀最風光。不只日本子公司第一年賺錢,領先全球的新產品也一一亮相……,卓永財如何在精密機械和智慧製造領域,搶下先機?

焦點新聞

國光生技如何落實公司治理?

如同獨董在董事會上的提醒,國光生技現增案因記載事項不充分,遭金管會卡關;然而除了資料缺漏之外,現增案背後也引發了更多面向的公司治理討論空間。

焦點新聞

習近平辦一場大秀 為川普貿易戰降溫?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習近平在首屆進口博覽會上宣示,向世界開放市場的決心。未來,中國能否從「世界工廠」到「全球超市」,值得關注。

焦點新聞

大巨蛋懸半空 候選人交鋒提解方

「大巨蛋案」爭議延燒三年,在各界聲浪中也逐漸完成了部分工程。蓋與不蓋,背後真相是市民的負累還是候選人的政見牛肉?勢必成為選戰辯論焦點。

名人專欄

當中國不再反日時

中國人愈來愈哈日,訪日人數年年攀升,日本想成為觀光大國,少不了中國助力。 多年來,台灣憑藉中日的矛盾推展外交,若「中日友好」成定局,今後需要找出新外交模式。

名人專欄

STO為何火熱?

近期在幣圈廣受議論的STO,除解決傳統ICO監管缺位問題,其分式產權和快速結算優勢,也可降低IPO的高門檻與投資成本,應用潛力可期。

名人專欄

轉型循環經濟,別無選擇!

日本世界循環經濟論壇的各國講者一致指出,轉型循環經濟、打造循環型社會,是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唯一途徑。台灣應掌握機會成為推動轉型循環經濟的標竿。

名人專欄

收益管理

亞馬遜書店分析大數據發現,買黃色便利貼的顧客,也會考慮加購其他顏色的便利貼; 如何擴大收益管理的範圍,讓附屬產品及服務獲利最大化,正是當下航空業者最該思考的課題。

名人專欄

人民幣、港幣與台灣荷包

前幾年,部分台灣中小企業及家庭投資人民幣TRF產品,因而造成四兆元新台幣的損失,這次美中貨幣戰爭,台灣金融及觀光產業又如何汲取教訓,在這場金融風波中平安下莊?

名人專欄

披薩店的小告示

美國屬於服務型經濟,其盛衰均取決於服務業表現,一旦工資大幅上漲,物價上揚指日可待。以目前的完全就業和強勁增長情況,通貨膨脹將是明年市場的焦點之一。

焦點新聞

看護賣命卻換來醫院一句 「你不是我們的員工」

「你們不是我們的員工!」是盧湘羚二十年來擔任醫院看護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焦點新聞

病床邊的照護危機

「你有推薦的看護嗎?」近年來,這句話幾乎要取代「你有推薦的醫師嗎?」成為國人住院時最大的苦惱。住院自己找看護,成台灣特有的醫療生態,龐大的看護費用及請假陪病的成本,掩蓋在看似低廉的健保體系底下。

編輯室報告

誰來照顧?

雜誌送印前傳來消息,我們獲得今年「曾虛白新聞獎」的肯定,得獎作品是「體育界的轉型正義還要等多久」一文;共同獲獎的,還有網路公益媒體《報導者》的「廢墟裡的少年」系列報導。讀者若有印象,本刊去年十一月即與《報導者》合作,將「廢墟裡的少年」在《今周刊》以紙本呈現。

名人專欄

失業就創業 肯德基爺爺成功記

一九六四年二月十八日,桑德斯上校把炸雞生意的招牌賣出去,造就肯德基連鎖事業的開展。 這是一個老頭兒在老年失業、退休金無著的窘境裡,給自己找生路的勵志故事。

股債前線

續跌?反彈? 美股ETF布局攻略

全球股市包括美股經歷了十月的重挫後,近期紛紛展開反彈,只是這個反彈會多久?未來展望又如何?透過基金經理人帶你解讀景氣狀況,並擬定搶反彈的策略。

股債前線

十月台股大跌 法人逆勢買這些壓驚

台股十月大跌千點,外資提款一千多億元,還是有法人青睞的標的,觀察法人籌碼的流向,篩選出年底前的觀看重點,不失為逆風時的選股參考。

股債前線

成對出現的美好機會

波動性大的市場,此時宜作多績優股、放空地雷股。 熊市不可怕,只要找出跑在前頭的個股,拉開幅度就賺錢。

股債前線

「經濟榮景」在民粹主義下的危機 ——1930年代民粹主義極端思想重現

馬克吐溫曾說:「歷史甚少重複,但旋律總是似曾相識。」最近因中美貿易戰爭衝突而延伸出區域軍事對抗,令人擔憂是否重現 1930年代全球經濟蕭條引發民粹崛起,進而走向獨裁的道路。

名人專欄

我的朝鮮行:值得探索的國度

在嚴密監控下,遊覽這個我們慣稱為北韓的神祕國度。 事前對行程的預期很低,結果卻是滿載而歸,可以說是一趟「開低走高」的奇特旅程。

聰明理財

53歲也來得及的金錢整理術

股災來襲,許多家庭財務正面臨嚴酷的「壓力測試」;年底將屆,更是對家庭財務進行「健檢」的好時機。效法企業經營,運用三張財務報表搞定「人賺錢」、「錢賺錢」兩件事,做好家庭財務長工作,即可預約一張通往財務自由的入場券!

聰明理財

小資女用「三高一低」養錢法 讓自己16年後不再為錢工作

當你打從心裡對錢尊重,相信自己會變有錢,就算是月領23K的小資女,只要搭配投資理財,一步一步累積資產,未來也能逆轉貧窮,用小錢養出大錢!

管理

這家彰化五金廠 靠38年功力收服哈雷

三十八年前,金瑞瑩工業董事長黃進興離開家族企業,從彰化鐵皮屋起家。如今,他們的技術讓美國重機龍頭哈雷機車到精品Coach都離不開它。

科技線上

二微米精度助攻 黑手工廠抓牢國際大咖

坐落高雄的一家低調工廠,背後卻有艾司摩爾、美商應用材料、漢微科等大廠力挺。公準如何藉由技術升級和管理優化,把國際級客戶緊緊抓牢?

話題人物

非他不可? 49歲黑手博士接FII董座

鴻海旗下工業富聯(FII)日前發布高層變動,由基準精密董事長李軍旗接替原董事長陳永正,成為新任FII董座。李軍旗是何許人也?老郭又為何對他寄予厚望?

金融風雲

傲視金控整體績效 領先群強在哪裡?

二○一八年度金控評比調查出爐,國泰金控天王光芒持續閃亮,華南金控重返前八強,這一年,各家金控在財務績效、經營品質、國內外策略與公司治理等評比,如何各擅勝場?

焦點新聞

用一半的錢 請到好品質看護 照服員共聘 七成家屬點頭

透早八點鐘,五十四歲的谷蘭芬,已在醫院腫瘤病房開始一天照顧病患的工作。五年前,她從中國嫁到台灣時,就接受照顧服務員的訓練,取得完訓證書,投入醫院照服員的工作。當時和每個照服員一樣,谷蘭芬接下一對一的個案,是為了「多賺一點錢」,寄回老家給父母。她可以每天二十四小時工作,一整個月不休息。

國際瞭望

不是台灣獨有 大選假新聞成全球流行病

今年是假新聞攻擊民主選舉的爆發年,從北歐瑞典、南美巴西到東南亞大馬,無一倖免;如何清除假新聞病毒的危害,已是民主國家眼前最大的課題。

焦點新聞

台灣少子化,住院孤兒多!看護10天要價2萬6...廉價健保體系下的「照護黑洞」

「『住院孤兒』會愈來愈多!」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提出警訊。她指出,高齡化和少子化,愈來愈多「沒有家人」的人,住院只能仰賴看護,如果醫院不能全責照護,丟給病家自理,一來費用難以承受,二來也沒有保障。

話題人物

林懷民的流刺網

雲門舞集四十五歲這年,旁邊必須打上星號,因為林懷民明年就要退休了,許多雲門老面孔也將跟著解甲歸田。不過,沒人認為這就是雲門「結局」,雲門是老字號,卻不只是塊匾額,它有它的歷史和生命,新的、舊的東西總能不分你我、百結蛇纏地共存著。雲門如海,林懷民在裡頭張了流刺網,捕撈名為生命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