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外資大戶的選股黑名單

外資大戶的選股黑名單

1138期

這些公司獲利不俗、財務穩健,為何卻成為外資大戶的選股黑名單


牽動全球80兆美元,從上市櫃公司到散戶,都要搞懂的ESG投資革命


企業營運報告60頁,外資竟先關心「勞工權益」部分
大廠要求供應商注重人權,否則停止下單
銀行在放款前,先問公司如何處理廢棄物
北歐最大保險公司竟把一堆龍頭企業列入禁止投資清單
ESG(環境、社會、治理),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營運與長線報酬的關鍵字
完全圖解,教你一次搞懂外資長線投資新腦袋


直擊東京FinTech戰場 樂天憑什麼搶攻台灣網銀


范疇解讀〉美副總統對中演講 台灣人最驚心的一段話


承諾56億財產全捐
周潤發63歲不退休:我還年輕 要多做一點事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股債前線

車用電子演化看自駕車關鍵元件 ——論IC檢測廠欣銓

隨著「網路」切入車用電子,如傳輸路況、天氣等,車用處理器的應用與需求,越來越高;欣銓耕耘車用IC檢測逾四年,已成為IDM大廠MCU檢測主要供應商,未來錢景可期。

字媒體

台股的下一個避風港

在市場混沌未明的時刻,投資金融股是短期較明智的選擇,但若台股月內跌破年線,仍須審慎轉向長期現金避風港。

股債前線

12檔高券資比股 搶搭融券回補行情

台股近期迎來一股恐慌氣氛,在空頭急跌之下,往往伴隨著強彈趨勢,在這波低迷中,我們應該從籌碼面探究,找出強彈股臉譜。

個人成長

阿嬤教我的事:生命不是只有錢和權

打造永康街商圈的理事長李慶隆,用生命歷程告訴我們,雖然學歷不如人,也沒有家庭的後援,但不一定會失敗,只有迎難而上,才有機會逆轉人生。

藝文風尚

摩登町家住一宿

來到京都,除了體驗千年古都風情,不少人更為感受精湛的工藝之美。

焦點新聞

富邦集團積極認購綠電 台灣大、富邦金扮節能優等生

政府開辦綠電認購以來,年年都公布企業認購排名榜。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二○一七年認購超過一百萬度的企業僅十九家,其中僅富邦集團有兩家子公司入列,儼然是認購大戶;台灣大認購三三六萬度,名列第五,而富邦金控認購一九六萬度,更是認購度數最高的金控業者。

焦點新聞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建立媒合平台 號召企業投資故鄉

明年即將啟動的「地方創生元年」計畫,主責單位是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接受採訪時強調:「地方創生第一步,必須先設法活絡地方產業,才能產生島內移民與青年返鄉的誘因,達到區域均富、均衡的效果。」與之前社區營造強調社區自主主體性不同,地方創生更在意地方產業的復興,唯有經濟活絡,才可能吸引年輕人回流。

話題人物

范冰冰逃稅案 具中國特色的一齣驚悚劇

中國女星范冰冰爆出逃稅,付出約新台幣四十億元的高額代價,換得免於牢獄之災。此事件不能片面以稅法正義伸張或政治迫害視之,而須理解為中共對演藝圈進行的文化清理。

名人專欄

一個生活小麻煩 就是大生意的起點

一九五九年,有一個人擔心傳統飲料拉環會誤傷小孩,發明了易開罐,從此橫掃飲料市場。 不論問題多大多小,都能引發創造的動機與動力,也能從中發現新商機。

最新觀點

登革熱北移擋不住 必學防蚊新重點

隨著台灣與東南亞交流增加、暖化與蚊蟲傳播方式改變,登革熱在台灣日趨常態化,其中,新北市在防疫過程中對症下藥,使病媒蚊指數下降。他們的防治撇步,或許你也可參考。

焦點新聞

健保省錢大作戰 設關卡砍除三多

台灣一年丟棄的藥品達一九三公噸,光是無效的電腦斷層和磁振造影,去年就浪費十七億元。健保財務敲警鐘,健保署因此展開省錢大作戰,大量節流防堵浪費,避免健保收支嚴重失衡。

焦點新聞

健保費繳少用多 改「家戶總所得」有解?

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未來醫療支出還會更高。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使用健保藥費,占全年總藥費比例約四成,繳的人少、用的人多,健保收支瀕臨警報線,下一步該怎麼走?

話題人物

正副主委雙辭 促轉會如何走下去?

促轉會十月五日撤銷第一批政治受難者的有罪判決,交出首張成績單,隔天,主委黃煌雄隨即去職;內外交迫的促轉會如何走下去,為受難者及家屬撥雲見日?

話題人物

彭斯對中演講 台灣人最驚心的一段話

炮口對準中國,美國副總統彭斯的一場演說震驚世界。美國對中國的新政策該怎麼解讀?本刊邀請兩岸趨勢專家范疇精闢解析。

焦點新聞

激活經濟!地方創生元年

為因應台灣少子化、高齡化、鄉村人口外流的嚴峻課題,政府啟動地方創生大戰略,力挽鄉鎮頹勢。但戰略啟動前,卻已有三大關卡浮現,將是左右未來成敗的關鍵。

焦點新聞

全家組Clean Label產業聯盟 佳格、永豐餘等百家廠商一起來

十月八日上午,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四樓會議室化身為食品廠董總的同學會。佳格董事長曹德風、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等三十個食品品牌,加上後端原料供應商等總共逾百家廠商齊聚一堂,響應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的一個理念。

最新觀點

台灣需要服務業4.0

服務業的範疇深入你我日常生活當中,也掌握著部分台灣經濟動能,當我們火熱談論著工業4.0的同時,其實台灣更需要服務業4.0。

名人專欄

亞馬遜現象

亞馬遜宣布調漲最低工資,將在美國就業市場觸發漲工資潮,並為穩定物價帶來挑戰。 世界首富的亞馬遜老闆貝佐斯為手下窮人加工資,此舉所帶來的漣漪,將是跨行業、全球性的。

名人專欄

數位航空爭霸戰

航空公司不再只靠機票賺取營收,某些廉航的附屬服務收入,已與機票收入等量齊觀。 數位服務須跳脫框架,「新零售」結合各種可能產品或服務,銷售給你原有的顧客。

最新觀點

從「五加二」 到「五乘二」

「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為何不直接寫成「七個產業創新政策」? 因為加二的「循環經濟」與「新農業」不是產業,而是各產業源頭再造與發展該有的關鍵DNA。

名人專欄

東奧後的日本經濟會如何

日本人內心都知道,2020年東奧過後,日本因政府超額支出,經濟陰影將隨之而來;日圓恐大貶、物價會更高,不可能與1964年東奧一樣,帶來經濟成長……。

字媒體

金融的威力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勃.席勒(Robert Shiller)的定義中,所謂金融,是一種「能集合各方資源、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為一個相同目標努力的工程技術」。透過各種精巧的金融設計與安排,能讓素不相識的人,基於「利己」的本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成就原本只能想像的美好願景。

股債前線

和泰老總蘇純興 啟動雙引擎衝出好成績

一手催生經營的Lexus銷售開出紅盤,讓蘇純興近來心情大好,加上十月中旬和潤即將掛牌,更為和泰今年的亮眼獲利添柴火。

管理

不永續,就淘汰!台灣供應鏈未來生存指南

曾有些高碳排傳產公司,自我解嘲說要顛覆現況,因為產業的高汙染特性,讓它們在校園徵才時,攤位人潮就是比別人少!」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從千禧世代角度開場:「現在年輕人求職,考量的已不只是薪水,還包括企業價值理念、國際觀、如何對待員工等等。」

話題人物

公民媒體教父:網路起義足以改變世界

美國達康泡沫發生前,他發明了第一個彈出式廣告,席捲了整個網路世界;二十多年後,他相信網路科技能讓一絲火光燎原成公民運動,改變社會。

聰明理財

簡單看懂ESG 報告 不怕黑天鵝的好股長這樣

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概念的漸趨普及,企業在ESG上的相關政策及作為,已成機構法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只是,目前市場上的各家ESG評估報告,大多只能付費取得,一般投資人若想了解一家公司的ESG細節分數,難免感到無所適從。

管理

外資大戶的選股黑名單

這是一場極具企圖心的革命。揭竿起義的是聯合國,糾集的兵團是全球重量級投資機構,武器則是資本市場80兆美元的重磅銀彈。企圖,是讓投資人的選股不只看財報,也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讓國際大廠要求供應鏈更加保護勞工、重視環境;是讓金融機構的放款標準加上企業良知。聽來瘋狂,但這場革命已經真實影響到全球與台灣的資本市場。

金融風雲

樂天憑什麼從五人企業 拚出12億會員?

日本樂天集團會長三木谷浩史不斷挑戰,帝國勢力日漸龐大,如今已橫跨電商、金融科技等產業;服務滲透率更高達一九○國及地區,未來擴張方向將指向實體電信、虛擬貨幣等。

焦點新聞

食農教育結合輕旅 直販所搶伴手商機

台南白河積極盤點地方特產,創立「白河選品」為城鎮自有品牌,整合農特產品與觀光資源,號召青年返鄉推動行銷,擴大地方創生效益。

話題人物

新住民阮秋姮 甘做台越最暖心橋樑

今年國慶最大「嬌點」,是來自越南、首位新住民主持人阮秋姮。來台八年,她和台灣丈夫當起YouTuber,拍片教越語、分享越南文化,努力讓台越雙方對彼此間的文化落差,有更多認識。

個人成長

周潤發:我還年輕,要多做一點事!

20210706編按:66歲影帝周潤發在2018年《無雙》作品之後,接拍新作《光輝歲月》,身家56億元的他,生活依舊照著自己最愛的步調運行著:爬山、跑步,坐著地鐵往市集裡找小吃,香港人甚至成立「捕獲野生發哥」粉絲團,就知道周潤發在港人心中有多親民。 他早年便跟太太陳蕙蓮說好,因為兩人沒有孩子,所以決定成立基金會,在他們身後會捐出家產做公益,把小愛化成大愛,透過自己的能力去幫更多弱勢族群。 周潤發很明白「虛名」之虛,名利那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喜歡演戲,可以偶爾做做「周潤發」,一天演個八小時,但最重要的,他很清楚自己是誰。

焦點新聞

「宜蘭斑」突圍 青農揪團改寫養殖面貌

壯圍是宜蘭縣魚塭閒置率最高的鄉鎮,一個產業升級行動點出「農地農用」的不合時宜,而農地利用普遍受法規綑綁的殘酷現實,仍澆不熄當地青年復興家鄉的熱情。

字媒體

獵殺紅色十月

10月伊始,中港資本市場瀰漫肅殺之氣,台股出現死亡交叉。形塑這股低氣壓的最大催化劑,就是美國副總統彭斯4日的一場演講,內容宛如對中國發出的最後通牒⋯⋯

藝文風尚

品藝術 來去京都賞南瓜

京都的博物館、美術館不比東京遜色,於二○一七年開館的Forever現代美術館,擁有對草間彌生的瘋狂熱愛,特別值得一訪。

美食旅遊

生活美學 邊喝咖啡邊選物 感受慢時尚

京都魅力之一在建築,大量由「町家」(京都傳統木造房舍)改造的商業空間,在古今和洋交替之間,湧現全新的京都生命力。

藝文風尚

通往京都千年名寺祕境 隱身山林的絕景列車

撇開熱鬧的河原町一帶不說,大多數的京都巷弄是靜謐的。 可能你曾騎著單車穿過京都無數的街道,或步行在巷弄內,踩著不知已維持多少年光陰的石板路上,試著窺探京都人的日常。 又或者,不妨趁著秋天楓紅之際,跟著我們的腳步,搭上嶄新的觀光列車深入祕境,朝聖名山名寺。 當然,還有更多京都老鋪新味、潮旅宿,隨時等待我們去認識,感受京都魅力再發現!

藝文風尚

傳道人與他的海鹽

說來慚愧,我真正認識海鹽,是十幾年前在國外的講習會上。 在此之前,我對鹽的認識,停留在當兵時去老家在將軍鄉的同袍家玩時,看見鹽農在鹽田裡頂著大太陽刮田的畫面,當時以為所有的鹽都是這樣來的。直到去國外,才發現原來鹽有多種結晶法、多種鹹度與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