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不只是乖乖牌 你所不知道的楊金龍

不只是乖乖牌 你所不知道的楊金龍

1106期

專訪楊金龍最信任的兩個親人
看懂動見觀瞻、卻是市場最陌生的央行新總裁

他個性不服輸,為了一道解不開的數學題,拜託姊姊帶他到學校找老師;
擁有超強決心,忍住不捨與剛出生女兒分離三年,隻身赴英攻讀博士;
關鍵時刻有主見,選科系時大膽違背父願、政策上敢和彭淮南不同調。

新總裁上路,如何處理前朝留下的4大挑戰
透視副手,央行失傳10年的「外部副總裁」回來了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聰明理財

基富通贏在起跑點 一年半開戶數達3.5萬

由官方領頭建立的基富通基金平台,買賣成本比銀行低、產品眾多,堪比一線銀行;雖然仍有挑戰待克服,未來極有機會成為勞退自選平台開路先鋒。

名人專欄

他設下「藥」命騙局 卻仍逍遙法外

二○○八年二月一日,麥可.皮爾森成為加拿大威朗製藥公司的董事長兼CEO。 公司股價在他上任後一路上漲,卻在一五年八月後大跌五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健康

養生光吃燙青菜就夠?別忘多喝水

想吃清淡一點,或是平常善於養生的人也青睞「燙青菜」,但卻有名醫吃了大量燙青菜後,導致嚴重便祕,不得不求醫。到底要怎麼吃才會健康?

美食旅遊

懷念的湖南家常味

兒時去湖南籍鄰居家「蹭飯」時,常見菜餚加了辣椒卻不辣,成了記憶中的湖南家常味。

藝文風尚

2018頂級鐘錶 轉型新課題

過去三年,頂級鐘錶市場持續衰退,加上網路世代的急遽衝擊,迫使歷史悠久的古老產業面臨轉型。 因此,在今年SIHH日內瓦高級鐘錶展中,明顯感受到與往年不同的氛圍,正引領鐘錶業邁向求新求變的時代。

焦點新聞

獨家解密!出身恆春鄉下的小子 為何能坐上央行最大位?

2月26日,掌理央行20年的彭淮南卸任,把掌門人的印信交給原副總裁楊金龍。台灣央行誕生了第一位由內部培養出來的總裁,卻也是產經界最陌生的總裁。

科技線上

沒有一項技術是新的 任天堂Switch為何狂賣?

一八八九年任天堂成立,從紙牌製造商蛻變為遊戲龍頭大廠,百餘年的光景,近代歷經橫井軍平、岩田聰、宮本茂三巨頭時期演變,從各界訕笑聲到去年Switch全球賣翻,股價跟著狂飆整年創新高,任天堂到底有何魔力?其百年不敗的製造魂又是如何屹立不搖呢?

焦點新聞

第一金控總經理人事案 黃派人馬擊敗對手勝出

去年十一月起,第一金、合庫金、台企銀等三家公股金控、銀行,因慶富案而掀起董座級人事大搬風,之後合庫、兆豐、彰銀、台企銀、第一金總座人事也跟著大風吹,第一金總經理吳瑛接任國票金副董事長、副總林謙浩升任第一金總經理,引發業界不少討論聲浪。

聰明理財

散戶救星「帥老師」 年賺50%心法公開

通膨蠢動、美國升息腳步益加篤定,熱錢如同驚弓之鳥,導致台股高檔震盪。雖多頭好戲仍未散場,但操作難度卻與日俱增,積極型投資人若想逮住高報酬,善用進退攻防的策略才能持盈保泰。

股債前線

淹腳目的台灣錢去哪了?

金融帳淨流出創新高,七年半流出三千億,留在台灣的錢也沒變少,現在看空台股還不是時候。

股債前線

美股脈動 牽動全球股市 ——股市多頭依然 回歸合理波動性

農曆年前美股大跌與1987年道瓊指數大跌情況類似,程式交易恐是真兇。 然而,在面對此種因恐慌而使股市劇烈下跌的時候,其實是價值投資者進場的好機會。

股債前線

競爭力與回報 ——巴菲特透露的投資訊息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致股東信出爐,除了公開波克夏持股,也透露他當前的投資思惟,回頭看看台股,有哪些企業符合股神的選股條件?

話題人物

退休副董看人生 往最恐懼的地方前進

詹偉雄6年前退休後,每月至少登山一次,台灣百岳中已征服40餘座,「覺得危險就不去登山,只是賴活著」,是支撐他不停回到山裡的信念。

話題人物

企管名師跑步領悟 限制點即成長點

曾被郭台銘邀攬的台大管理名師李吉仁,其實還有個鮮為人知的身分──馬拉松跑者。 擅長策略管理的他,又從8年馬拉松長跑生涯裡面,上了怎樣的一堂課?

話題人物

77歲董座 天天帶員工做瑜伽

率領和泰興業打下百億營收的蘇一仲,即使已經77歲,唱歌、畫畫依舊樣樣來,熱情不輸年輕小夥子。 而對於運動、養身的重要性,他比誰都有體會。

管理

影視小兵用換骨術 搞定蘋果、谷歌

二十七年前,百聿僅是一間三人的影音後製工作室,如今,他們是蘋果、谷歌在台灣唯一認證的影片後製供應商,他們怎麼做到的?

科技線上

沒有技術是新的! 任天堂Switch憑什麼全球熱賣1300萬台?

「這是一支全壘打!」輝達科技(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這麼說。時間是2017年5月,他所形容的對象,是由輝達供應核心處理器、當時剛剛推出兩個月的任天堂新款遊戲機,Nintendo Switch。

科技線上

康橋私校、偏鄉課堂 都用它的機器人

一家新創公司,有網路金童姜豐年投資,有志工李濤支持,還有台科大博士生做技術後盾,他們想用機器人,在教育界做些什麼?

產業動態

台灣PCB組國家隊 要打一場「智造」戰

傳統被視為了無新意的印刷電路板(PCB)產業,在工業四.○浪潮下,也加速轉型為智慧製造廠商。 面對生產製程等各項壓力,他們如何透過產業升級、擺脫中國競爭,進一步搶食日韓市場大餅?

話題人物

17歲球后梁恩碩創紀錄 化矮小為優勢

17歲的梁恩碩在澳洲網球公開賽青少女單、雙打包辦雙冠,是台灣史上第一人,身高158公分的她,證明個子矮小不是劣勢,善用戰術就能在長人陣中突圍而出。

國際瞭望

各國央行總裁大洗牌 楊金龍的同業們出什麼招

這兩年,是全球央行總裁換屆的關鍵時刻,五大央行除了歐洲央行,幾乎是大勢底定,未來這些新當家,將如何左右全球的貨幣與利率走向?

話題人物

央行失傳10年慣例 「外部副總裁」 回來了

由外部學者或財經專業人士擔任副總裁,其實是台灣及國際間央行制度中常見的傳統,但直到彭淮南卸任才又找回這一傳統,或許這是期待一個更開放多元央行的第一步。

最新觀點

登報祝賀央行總裁交接 錦上添花陋習何時能止

央行新任總裁楊金龍上任,金融、企業界期許他能帶領台灣金融圈走出新局,但長久以來,業界登報祝賀首長就職的陋習,卻仍然存在。

金融風雲

自己的路

中央銀行決定貨幣政策,新台幣的匯率、利率、購買力,都是央行管理範圍,這麼想來,就算暫不討論「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協助經濟發展」等其他法定職責,對於市井小民來說,央行總裁仍是動見觀瞻的角色。

名人專欄

鶴的週期

政治局委員劉鶴若成為國務院副總理,主抓金融,估計仍將以去槓桿為首要目標。 然而不論是政府干預或市場主導的去槓桿化,中國貨幣信用世界都將邁入新一輪的週期。

最新觀點

用「生態秩序」定位台灣

生態秩序正在變,台灣不用硬在「國際體系」找位置,台灣應該開始培育「生態制衡掛帥」的實力,以在下一波新秩序中擠入核心。

最新觀點

新年新希望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的一年,總想許個新願望,作為實踐目標的第一步,當然,持之以恆是關鍵,失敗作收是常態,端看你有無過人的毅力達到終點。

最新觀點

開啟無限的想像力和可能性

最近一位舊識問我:「我已經翻過你寫的《循環經濟》這本書了!但是我還是很好奇,到底循環經濟哪裡吸引你?為什麼台灣要推循環經濟呢?」

最新觀點

用對方式 「身障」反成優勢

雖然在職場上,身障者容易遭遇比普通人還多的各種適應困難,但只要經營者用對方式經營管理,身障團隊也能成為企業經營的致勝關鍵。

最新觀點

老闆比員工更需要教育

創新或挽救衰退不能只在會議室,日本經營者「過保護」跟不上時代,提高CEO競爭力,企業才有競爭力可言。

話題人物

不只是乖乖牌 你所不知道的楊金龍

二月二十六日,新任央行總裁楊金龍走馬上任,二十年來的「彭淮南時代」也正式畫下句點。 然而,對於這位即將掌管台灣雙率政策的新任「楊總裁」,外界對其了解卻甚為有限,他是誰?他又將帶領台灣央行走向何方? 為此,《今周刊》特地南下楊金龍的恆春老家,專訪他的家人,為讀者揭開他的神祕面紗……

焦點新聞

「彭規楊隨」不是靈藥 楊金龍如何應對四大新挑戰?

楊金龍走馬上任,然而眼前是匯率政策備受爭議、理事會及會計帳務運作透明度低、自身職責定位不夠明確的央行體系。如何應對這些「沉痾」,考驗著楊金龍的智慧。

科技線上

串連政府與民間資訊斷裂 他化身防災信差

地震頻傳,陳坤助設計的「台灣天氣.地震速報」App暴紅,下載次數突破百萬,成為台灣天氣相關 App之首,也讓他一頭栽進防災領域。

股債前線

陸企產業誰是領頭羊? 內需、科技股長多不變

跟隨全球趨勢,中國股市也走出一波長多行情,但結構與漲升內容都不同以往,長年研究陸股的專家洪周泰就建議投資人,須花工夫留意政策和公司基本面。

金融風雲

中國ETF行情怎麼走? 三、 六、 九月短線看多

中國A股宣告納入MSCI以來指數大漲,整體經濟平穩向上,台灣投資人要如何聰明布局今年的陸股行情? 有請專家為你指引方向。

股債前線

陸股金狗年還能續旺? 最強操盤手獨家教戰

二○一七年,MSCI中國指數漲幅逾五成,港股亦創下十年來新高;面對一八年市場紛擾,中國投資機會與風險何在? 本刊特別專訪短、中、長期績效冠軍操盤手,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投資顧問郭杰,及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施斌,分享他們對陸股的精闢見解。

焦點新聞

納保新法上路 3大爭議全解讀

象徵保障賦稅人權的《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於去年底正式實施,但立法過程及上路至今廣受批評,究竟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它又真正保障了誰?

焦點新聞

「小陳菊」接勞部 《勞基法》執行力大考驗

高雄市副市長許銘春憑著律師專業和四年半市政經驗,扛下勞動部長重責,眼看三月一日《勞基法》新法上路,直爽圓融的她如何調節勞資權益,令人期待。

焦點新聞

當憤怒鳥飛不動 賴揆的獨角獸計畫可行?

就在台灣宣布兩年內要養出台灣第一家「獨角獸」企業的同日,芬蘭獨角獸始祖卻發生慘劇,憤怒鳥公司股價一天暴跌逾五成,台灣新創事業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