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老.中.青重新學理財 賺回退休金

老.中.青重新學理財 賺回退休金

1076期

公教沒了18%,呆存款如何變聰明錢?
勞保年金仍有破產風險,該預作哪些準備?
市面上保證收益的商品,怎麼買最安全?

.公務員存股高手溫國信 親授3步驟存股計畫

.屆退族用2招無風險放大報酬 比定存多賺2倍

.財富規畫達人 給理財新手的3堂必修課


3個行動方案 補足你的退休金缺口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台股

新事業、市場回溫、蘋果光 推動台股萬點下一波 聚焦三關鍵動能 七檔轉機股出列

台股短線回檔壓力浮現,市場焦點可望轉向中低價、中小型股,此時,具轉機題材的個股,相對容易獲得資金青睞,投資人可密切關注。

國際總經

美國利益的體現

川普政策怎麼走?美國財經政策往哪去?就像推理小說破案絕招一樣:最大利益在哪裡,就有解答。

管理

鋪張派對、管理無章法、集體自我感覺良好⋯⋯ 他潛入新創公司上班 踢爆矽谷暗黑內幕

新創公司給人正向、積極、樂觀的形象,但真的是如此嗎?美國科技記者萊昂斯中年轉業,卻發現整個新創圈像是歌頌英雄的巨大邪教。‧

聰明理財

沒了18% 靠這3招賺回退休金!

6月27日的公教人員年改通過後,緊接著,預料軍職人員退撫、勞工勞保年金的修法草案也將陸續過關。

藝文風尚

紳裝小物風格術 細節之必要

你穿西裝嗎?可知光看西裝的配件,就能看出穿搭的品味?我們請到台灣紳士裝文化的重要推手,從搭配開始,談談細節之於西裝的重要與變化性。

健康

小中風、心肌梗塞病因不同 自行服藥添風險 胸痛吃阿斯匹靈?別被傳言害命

阿斯匹靈這神奇的老藥,近年陸續發現多項新用途,其中以心血管疾病預防成效最受矚目。但最近網路盛傳「胸痛或疑似中風時,立即配水含兩片阿斯匹靈可救人一命」,卻是錯誤的害命訊息。

國際總經

支持率被醜聞拖到低水位 拚內閣改組救頹勢 上任兩千天 安倍執政的危機與焦慮

安倍晉三是日本二戰後在位第三久的首相,面對七月選舉挫敗、醜聞衝擊,外界期待他於八月初的內閣改組中,能夠重組戰鬥團隊挽回頹勢。

台股

台股的三次萬點行情(下)——台股的欣喜與憂愁

與1990年和2000年的台股萬點行情相比,此次萬點結構最差,令人擔心。雖然台企獲利優異,但台股無量、經濟持續低迷等原因,台股想擺脫萬點魔咒仍有障礙。

聰明理財

塑化、鋼鐵、橡膠下半年不看淡 抓住原物料潛力股 萬點紅包穩穩賺

台股今年主角雖是電子,但原物料股表現一直持穩,近期又有轉強跡象,若想賺萬點紅包,又不敢追高電子股,原物料股會是不錯的選擇。

名人專欄

放下滅門仇恨 她用愛改變窮鄉

二○○○年四月一日,從德國移居中國的普方一家慘遭殺害。然而普方的母親,卻在開庭審判後寫信給法官,希望不要判凶手死刑。

個人成長

逛臉書 不如花時間練就「深度工作力」戒掉網路訊息 菜鳥樂賺三百萬年薪

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多數工作者注意力常失焦,長期下來效率也更加緩慢。要改善工作品質,你得先改掉壞習慣,用好方法提升執行力。

聰明理財

賺回退休金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聰明理財

公教必懂》別急著補缺口 要讓缺口不再擴大 達人親授 理財新手3堂必修課

對不擅長理財的公教人員來說,年金改革後,要透過投資來補足退休金短缺部分,真的做得到嗎?國內一流的財管銀行及證券公司,提出最實用、最可行的理財方案,只要踏出第一步,就會發現彌補缺口,沒想像中困難。

聰明理財

勞工必學》勞退自提保本、提早布局股票 善用這兩招 不怕勞保年金被砍

全台九百萬勞工,想賺回逐年遞減的勞保年金,其實不難;只要一通電話,請公司幫你勞退自提六%,再進一步投入積極型的股票資產,退休樂活,你也可以!

聰明理財

中國律師劉鋼以敏銳眼光,蒐羅清朝到文革、當代名作 他「收藏時光」 品味三百年中國藝術

曾助百度、新浪等海外上市案的律師劉鋼,藝術收藏從大時代橫跨小時代,從清朝的郎世寧,到清末民初訴諸心曲的當代作品,皆是他搜尋的歷史吉光片羽。

國際總經

郭董給台灣的這一課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大動作「東進」,讓白宮擺出「超級記者會」歡迎他,當全球不斷推出減稅爭取外資,反觀台灣卻一路加稅,郭董選擇前進美國,值得政府反思。

傳產

一筆大賺的交易 為何外資質疑「賣太便宜」賣掉上海星巴克後 羅智先的下一步

統一集團出售上海星巴克五成股權給美國星巴克,三三五億元獲利將入袋,然而,統一企業、統一超商卻兩天股價重挫,投資人為何不開心?羅智先又有何打算。

話題人物

關鍵人物》從街頭走進環保署 連詹順貴也被批圖利財團 昔日環保律師主導修法 能化解企業與環團對立?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的私人部落格,有一個很帥的名字:「獨立蒼茫」。這四個字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樂遊園歌》,杜甫感慨國家動盪,唐玄宗卻昏庸無度,自己又不受朝廷重用,只好在深山裡喝酒,「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

教育

泌尿科權威邱文祥放軟身段 傾聽陪伴,從嚴父變交心麻吉

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技醫療EMBA學程執行長、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祕書長的邱文祥,治療過的病患不計其數,問診時都會像是朋友一樣在聊天,只要看見他在醫院診間,病患再焦慮的情緒都能獲得紓解。

國際總經

日本政壇即將變天?

原本外界估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做到2020年東京奧運,應不成問題;然而,醜聞再爆發、東京都議會選舉自民黨慘敗,日本政壇可能成下半年的大變數。

傳產

福華總裁廖東漢為兒子掃廁所 從不說教,用身教傳承經營之道

父親節,你最想跟爸爸說什麼?「我很想謝謝他!當年幫我掃廁所⋯⋯」,福泰飯店集團董事長廖炳燿緩緩說出多年前,發生在他與父親、福華集團總裁廖東漢之間的小祕密。

焦點新聞

國民黨紅利不再,中國因素發酵 台灣大選變化球 小英該如何接招?

面對即將到來的二○一八與二○二○年兩波大選,本刊專欄作家范疇依二○一六年大選至今的施政問題、政黨與兩岸關係、社會現象等深入觀察,從獨有的視角切入分析,提出觀點與諫言。

焦點新聞

氣象專家:預報資料有誤差 首長怎可能神預測 颱風假的是非題 真有必要嚴格打分?

尼莎與海棠颱風接力襲台,七月三十日,高屏宣布隔天停班、停課的同時,台南市依氣象局預報資訊,決定正常上班、上課;但隔日上午六點又因各地淹水,改為停班、停課。決策急轉彎的台南市長賴清德數度致歉,重演去年因梅姬颱風只放半天假而道歉的場面。

名人專欄

怎麼辦清單

中年男人碰到狀況,會開始煩心,家怎麼辦?事業怎麼辦?年紀越大,「怎麼辦清單」越零碎,才發現,有個堅強的伴侶在身邊,很重要。

名人專欄

學習的理由

自學型態逐步開展到高中,當孩子的學習歷程不再只是被課本、考試、補習追著跑;父母們更該思考什麼是學習的理由、如何建構孩子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名人專欄

三星晶圓代工的不可能任務

在龐大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部下的三星晶圓代工獨立上市前,仍須面對客戶的疑慮和利益衝突,且預期高通未來將轉回部分產品給台積電,因此,5年內要搶25%市占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名人專欄

誰來教高階的通才?

傳統MBA教育是通才導向,到了近代,專才日居上風;但現在美國部分名校的EMBA,開始聘請更多成功企業家授課,看來通才、專才教育會持續擺盪。

焦點新聞

一部守護 台灣的法令 為何讓企業和環團都罵? 失控環評

如果問身邊的10個人,環保重不重要?10個人都會說重要。但是守護台灣環境最重要的一項制度在做什麼?可能很少人答得出來。而且,這個預防台灣環境生病的制度本身,就患了許多病!台灣的環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環評?在《環境影響評估法》即將大修之際,你我都該關注,這個影響台灣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問題。

政治社會

永續.發展

煞車要夠好,跑車的引擎才敢全力運轉。煞車與引擎,功能完全相反,但從推動車子的「功效」來看,兩者卻是哥倆好的夥伴關係。

話題人物

新劇碰觸太陽花運動、台獨爭議與媒體資本化 鄭有傑:我唯一的反叛就是拍電影

鑲嵌在變動不已的台灣社會裡,鄭有傑想拍出一群年輕人的成長故事,捕捉這一刻的台灣風景。

管理

石田淳從無能主管 變身六百家企業人資指導 日本管理名師 2絕招將庸才變菁英

為什麼下屬的表現總是不如預期?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得上進?日本行為科學管理大師石田淳告訴你,改變下屬的行為才是關鍵!

焦點新聞

落腳威州 產能、規模、供應鏈疑問未解 外媒批說大話 郭董美國製造能兌現?

川普眉飛色舞地稱讚郭台銘是「世上最棒商人」,外媒卻數落郭董曾承諾的賓州設廠計畫沒進展。看似風光的記者會背後,當地人才不足、聚落不完善等問題浮現。質疑聲中,郭董的挑戰才開始。

焦點新聞

各國比較》台灣環評、 開發分頭審 釀爭議源頭 不再讓環保署當替死鬼 看美、日、德這樣做

美國是世界環評立法的先驅,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極力發展經濟,造成環境嚴重破壞,因而出現「用環境保護的價值,來衡量開發行為」的觀念。台灣的《環評法》在立法之初,是以美國的制度為原型,但幾個關鍵作法卻大不相同。

焦點新聞

連台積電都招架不住 失控環評拖垮台

實施23年的《環境影響評估法》長久以來,在「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這套規則下,被迫在「環評大會」這個競技場裡,鬥得你死我活。這套環評制度,沒保護到環境,也沒顧到經濟發展,環保份子指責環評是開發方的橡皮圖章,是破壞環境的幫兇;而大企業則指環評是投資的絆腳石,不斷揚言出走台灣。

焦點新聞

重大爭議》台塑六輕四期擴廠耗六年 被迫重做環評 用水、空汙改善也照擋 台灣石化業如何升級?

今年初台塑集團總管理處尾牙上,當現場上千名台塑員工,正歡慶四大公司過去一年創造了二○七七億元獲利之際,手執集團權杖的總裁王文淵卻是眉頭深鎖,因為歷時六年的「台塑六輕四期擴建案」,前一天正式被環保署打回票。

美食旅遊

不上市的美濃瓜

我從小就愛吃美濃瓜。記憶中,美濃瓜是夏天的水果,個頭不大,用手指彈會「咚咚咚」發出令人愉悅的聲音。切開後濃甜的香氣與清爽帶脆的口感,總讓我迫不及待地連皮帶籽囫圇吞下,那時瓜的汁液會順著手勢往下流,落在地面,吃完後再痛快滿足地自喉間大大發出一聲「啊~」,這樣的畫面也幾乎成為我童年夏天的片段。

美食旅遊

上緯董座蔡朝陽化身創業導師 尊重興趣,決定要做就全力拚

兩個月多前在南投草屯,台灣第三間精釀啤酒觀光酒廠盛大開幕。但很少人知道,掌管八百多坪廠房的年輕老闆,就是上緯董事長蔡朝陽的二兒子,蔡孝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