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投機之神 40年絕學首度告白

投機之神 40年絕學首度告白

1073期

黃毅雄17歲到台北打工,從報紙社論看穿金融市場波動的真諦,

他讀遍所有財經書籍,結論卻是「想像力比學問重要」,

他一生追求機會財,曾8次破產,告誡年輕人「凡事不要求快」。



親筆分析:從4任聯準會主席風格,看台股萬點下一步

獨家披露:2大指標研判多空、倒三角形操作策略、獨門避險心法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健康

流感盛行 誤信偏方當心延誤治療 網路祕方太誇大 喝咖啡不能治感冒

高溫襲台,讓人熱到爆,流感及感冒的民眾也大幅增加,網路上瘋傳「萬芳醫師的祕招」,指出喝咖啡可以讓感冒頭痛不再惡化。到底可不可信?聽聽專業醫師怎麼說⋯⋯

科技

急起直追》曾揚名天下 現在卻落後中、韓 戰隊虧損、研發力不足 台灣如何找到突破點?

二十一世紀,成長快速的電競被視為運動產業的金礦,究竟這個連NBA都搶著投資的領域,台灣的機會在哪裡?

焦點新聞

專訪》全美同婚合法化催生者 祁家威聲請釋憲也引用他 奮戰30年彩虹律師:我不是在改變法律,是改變社會

美國爭取婚姻平權的關鍵人物Evan Wolfson,哈佛法學院畢業後參與多項婚姻平權訴訟,促使麻州成為美國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州政府,之後創辦婚姻自由組織持續發聲,此次訪台則對釋憲後的立法與化解對立提出建議。

科技線上

中國點融網 用區塊鏈解決25萬廠商融資痛點 工程師轉攻FinTech 讓鴻海點頭合作

中國第三大信貸平台「點融網」創辦人蘇海德,每月掌握百億資金、三百八十萬散戶借貸人,他說金融科技就像一場婚姻,發生在監管者、消費者和科技創新者間,環環相扣地影響世界。

管理

「京華國際」八年級接班人 把攝影棚變遊樂園 向麥當勞取經 婚紗館搶賺兒童商機

二十四歲的小女生劉凱希,接下父親的七千萬元事業,面臨傳統婚紗攝影走下坡的年代,憑著「兒童攝影」新生意,終於為頹勢止血。

股債前線

競爭態勢》結盟戰隊、贊助設備、重金挖角……硬體大廠全力搶進 誰是最夯電競概念股?

隨著電競產業的崛起,相關硬體設備也逐漸受到重視。在前景看好下,台灣四大廠商也相繼搶攻這塊市場。

政治社會

科技巨人的政治風險

當企業市值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必然引來政府的監管,未來世界的局面,一定是「大科技」與「大政府」正面交鋒,但吃虧的是沒有公權力當後盾的企業。

國際總經

阿里巴巴2018營收高成長震撼——兼論鈺邦、博大

阿里巴巴在今年投資者會議上宣布,2018年營收成長率目標為45%~49%,遠超過市場預期。據馬雲宣告,20年後阿里巴巴將成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反觀台灣商業命運,恐不那麼樂觀。

台股

當毛小孩變成毛大爺

幾十年以來,具備轉機、投機的毛小孩股,仍是市場的最愛;然而,當年紀愈來愈大,它依舊是最甜美的投資標的嗎?

國際總經

解讀大師》他們都曾歷經戰亂與破產 日、德股神與台灣期貨天王 為何都有鋼鐵般意志?

期貨天王黃毅雄讀遍所有財經、投資相關書籍,他認為,「不必對每本書的道理照單全收,重點是要從書裡萃取出一、兩個終生受用的觀念。」不過,對於兩位股市投資大師的回憶錄,他的認同度,倒是更加深刻一些。

話題人物

8次財富歸零 翻越生命低谷 投機之神40年來的獨家告白

他17歲隻身來到台北,靠期貨交易起家,高峰時,持有的日圓期貨部位占全球市場5%左右。

台股

下半年行情增溫 籌碼動向成重點指標 參與除權息 跟著大戶瞄準9檔好股

台股處於萬點高檔下,投資人對是否參與除權息難免有一絲疑慮,此時不妨看看近期大戶都挑那些標的,以做為進場的參考。

美食旅遊

精緻美食輕鬆吃

在香港,選擇台灣較難吃到、質勝於量的菜系,往往令人滿意。

藝文風尚

酒標的故事

葡萄酒之所以迷人,除了香氣與口感,就是酒莊令人神往的背景,其實酒標圖案背後,也有動人的故事,值得探索。

美食旅遊

舌尖上的南洋風情

雖說東協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但多元又豐富的南洋美食,早就擄獲不少台灣人的心。以辛香醬濃為特色的星馬料理,有別於市面上普及的泰、越風味,在錢進之前,先用味蕾前進吧。

行銷

「新產品放上網,然後呢?」 「開粉絲專頁有用嗎?」秒懂社群行銷 如何靠口碑賣到翻?

新品牌想要蒐集人氣,就得投其粉絲所好,以交朋友的心態分享產品,一點一滴累積品牌價值,進而建立消費者品牌忠誠度。

名人專欄

「失敗」玻璃 化身iPhone最強螢幕

二○○七年一月九日,賈伯斯發表初代iPhone,卻隔了將近半年才正式開賣。這段期間,究竟發生什麼事?而康寧公司的玻璃,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台股

兩大檢視重點:匯率、蘋概股 12檔上半年營收模範生 台股後市強棒

上市櫃公司上半年營收已經全部出爐,緊接著台、美皆將進入財報密集發布期,不論是指數或個股,震盪幅度應會加大。業績優、展望佳的個股,勢必成為後續盤面的焦點。

國際總經

歐洲、印度、大中華 上半年績效逾20% 基金勝利組 三大族群下半年能續抱?

據晨星至六月底的組別績效排行,歐洲、印度與大中華三大族群績效逾20%,是大贏家。但「勝利」的日子還有多久?從政經局勢來看,下半年各有變數,投資配置須有所因應。

聰明理財

親筆分析》全球股市來到天險,還是中途站?黃毅雄拆解葉倫手法 看台股萬點下一步

編按:台股在萬點之上站穩腳步, 後市會繼續緩漲,還是反轉下跌? 這一波行情會走到什麼時候?這是絕大多數投資人心中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與黃毅雄訪談時的第一個話題。 為了精準傳達他所預見的台股後市格局,久未提筆的黃毅雄,特別《今周刊》讀者親自撰文,他從歷任聯準會主席的行事風格,配合當前美國國債規模,拆解葉倫所謂「利率正常化」的規畫、美國未來可能 的利率區間,以及對台股的影響,以下是黃毅雄撰文內容:

科技線上

狂潮解析》 產值暴增 3年就翻倍 搶全球450億大餅 台灣電競3大關鍵推手

「英雄聯盟」(LOL)亞洲對抗賽在台灣開打,吸引上萬民眾到場支持。在電競越來越夯的時代,究竟台灣戰隊背後有哪些高人在支持呢?

產業動態

育才高手》李居芳每年教出六百位學生,還沒結訓就被雇用 台灣國寶級職訓師 讓對岸開五倍薪挖角

從實習工廠走到辦公大樓的路上,職業訓練師李居芳手機響個不停,短短幾十步路程,他因接電話走走停停,花了十幾分鐘。原來是承包台北多家醫院空調維護的廠商,頻頻打電話向負責空調課程教學的李居芳「預約」即將結訓的學員。

個人成長

開設「青春展翼班」,培訓保護管束、低收入戶的孩子 一群超熱血公務員 把邊緣少年變搶手人才

保護管束少年、弱勢少年明明有「脫貧」需求,卻被排除在主流職訓體系外。勞發署桃竹苗分署公務員當起「保母」,彌補社會安全網漏洞,開設職訓專班,幫助少年習得一技之長、不至於走偏,甚至有人月入六萬元,從此改變人生。

個人成長

翻身告白》入行3年,靠修冷氣最高月入6萬元 24歲脫貧青年:那張職訓傳單改變了我

小時候,家裡做家具,家境不錯,但我爸常酗酒、家暴。四歲時父母離異,我跟著媽媽,後來大阿姨的兒子來跟我們同住,長達十二年,靠我媽一份收入養我和表哥。國中畢業後,家裡經濟負擔重,表哥念國立學校,我考上私立,我媽負擔不起,問我想不想繼續讀書,若不想,可以早點去學一技之長;若想讀書,她會努力供我上學。我不太愛讀書,高一就休學。

國際總經

獨家專訪》接任院長一年 如何帶中研院「扭轉賽局」?廖俊智火力全開找人才 用研究解決社會問題

翁啟惠遭彈劾,中研院成立以來的最大風暴,至今尚未落幕。去年以「家裡有事,回家幫忙」為由返國接院長的廖俊智,如何重振中研院名聲?上任一年之際,他首度透露招攬人才成果和心路歷程。

焦點新聞

法規綁手綁腳 害MOD連虧十三年 鄭優開第一槍 能打破第四台壟斷?

中華電信MOD連續虧損十三年,新董事長鄭優把轉虧為盈訂為重要目標;甫上任就推動MOD新制度上路,卻引發不少反彈,他到底想改變什麼?

焦點新聞

開發金卡位台灣第六大金控 啟動四大獲利引擎 溢價17%收購中壽 辜仲的背後盤算

中信金二○一五年收購台壽後,保費收入、資產規模等綜效開始浮現。而近日開發金則宣布以溢價一七%,收購中壽二五%股權,若一切順利,可望成為台灣第六大金控,似乎也有與中信金較勁的意味。

焦點新聞

驚見KY股董監持股掛零、前十大股東持股減少 當大股東棄逃 小心「被籌資」風險!

董監零持股、掛牌後大股東卻一路減持,此種現象頻見KY股,其中是否暗藏風險?投資人在股海尋寶時,又該如何解讀這些訊息?

政治社會

別被沒道理的狡辯術騙了

世間這類狡辯術氾濫,許多人的道理根本就沒道理,卻藉此矇混!或是身為加害者,卻要受害者舉證因果關係,好像無法馬上舉證的人就理虧,其實都是耍無賴,不要輕易上當!

名人專欄

給產業政策建議書的建議書

政府其實是聽取太多建議,才導致許多政策最後變成四不像;若老是競逐空中閣樓裡的明日黃花,反而會忽略許多還在發展中的醜小鴨。

生活消費

折扣定價的心理學

廠商祭出降價促銷,無非是希望可以吸引首購顧客嘗試、鼓勵常客多買一點,使用絕對數字或相對折扣的比率呈現,定價背後充滿著消費心理戰略。

政治社會

「舊情綿綿+舊恨綿綿」的台灣

台灣人在面對問題時,除了喜歡怪過去外,還無法創新。然而當世界不停向前衝時,台灣人若心態不改,恐成為「亞洲第一舊貨市場」。

國際總經

想了解未來消費,必須認識90後

中國的消費群體勢力正在改變。每6人就有一位90後,敢花錢,僅26%有適當儲蓄;注重體驗、個性,與上一代大不同,他們的消費模式將左右中國未來十年的路徑。

編輯室報告

寧靜海邊的風險課

在親筆回憶錄的序文中,日本股市之神是川銀藏開宗明義寫到,自己原本並不願意寫自傳,是因為擔心讀者看了之後以為股票市場是淘金聖地,直到有多事者代筆出版了他的傳記,他擔心誤導讀者,這才決定寫下自己的人生,「藉此告訴世人,靠股票致富是件幾近不可能的事。」

話題人物

小學畢業、自學投資,持有日圓期貨部位一度達全球5% 投機之神 40年人生智慧首度告白

他是台灣金融市場口耳相傳、卻從未親眼見證的傳奇。也有人形容,他是全台灣唯一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金融交易者。他十七歲隻身來到台北,靠期貨交易起家,高峰時,持有的日圓期貨部位占全球市場五%左右。與他相識多年的元大證券董事長賀鳴珩回憶:「當年親眼看著他的交易,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實在很罕見,他當然是台灣在國際上一號重要人物。」他的名字是,黃毅雄。經過長期約訪,行事極為低調的黃毅雄,首次接受媒體深度訪談。《今周刊》採訪團隊與這位「台灣第一期貨大師」見面,相約鼻頭角海邊,一聊就是八個小時。話題從「台股萬點」談起,黃毅雄一下子就把場景拉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從美國聯準會歷任主席的性格差異,用前所未見的獨到角度,巧妙解讀了台股萬點後市。撇開當下,他又回望自己戲劇性十足的一生,一步一步,將四十年金融操作的智慧、領悟,對我們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