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揭開你不知道的勞檢地雷

揭開你不知道的勞檢地雷

1072期

7月一例一休勞檢全面出擊,小心罰單找上門!
百萬中小企業、人資主管、員工必看

一例一休實施半年獨家調查》45%收入變少、勞資更對立
3大外國商會、5位縣市首長:《勞基法》非修不可!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愛打拚的你 為何成為老闆的頭痛員工?

去年元宵節,台東專門收留長照老人的仁愛之家某名收容戶,因急症發作緊急送醫,但仁愛之家員工排休的排休、放假的放假,一時之間找不到人手。「負責照料這位老人的謝姓看護員,看到這種情形,於心不忍,就說:『反正晚上我也沒什麼事,我繼續照顧好了。』」林姓主任回憶了當時情況表示。

行銷

它的烘焙讓老美愛死 休士頓市長還為它定下品牌日 比星巴克還會賺 85度C美國夢成真!

十四年前,它是誕生於台灣夜市的本土咖啡烘焙連鎖品牌;十四年後,它讓美國市長親筆簽署公告品牌日,它憑的是什麼?

名人專欄

企業成功暢銷書的反思

影響企業經營成敗的因素極其複雜,只依企業成功經驗片面歸納的結論或原則,有以偏概全的可能。此外,各家經典沒有一本是介紹實務的,而真正「殺手級」的策略,更是不宜公開的。

科技

東芝記憶體拍賣大哉問

東芝記憶體股權角力爭奪戰已底定,但東芝為何急於出脫核心事業全數股權,且默許競爭者海力士成為幕後金主,東芝背後的盤算究竟是什麼?

健康

全民運動的最後一哩路

在許多國家日益重視智慧健身的同時,台灣卻礙於法規,苦無轉局。但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若台灣再不急起直追,恐怕連健康都會輸在起跑點上。

政治社會

餘命該做什麼

餘多久?命多長?我們不能控制,到了這年紀,國、家二字,到底是輕?是重?很難說。但任何族群的故事都不該遺忘,當權者如何處理各族群問題,也會在後代記憶裡留下痕跡。

台股

大宇資股價暴跌六成 斷頭散戶一開始瘋啥?

萬點了,還是有慘跌的股票。遊戲軟體股大宇資,股價從一二九元翻倍,暴漲至二六四.五元;不料隨後,像夏天午後雷陣雨般「變臉」,至記者截稿前,股價最低來到九十七.二元,儘管已被分盤交易,但十九個交易日下來,跌幅竟超過六成!

焦點新聞

華聯棄興櫃嫁港商 未來電影拆帳分更多

七月三日,HMV數碼中國(簡稱HMV)集團董事長蕭定一,與華聯國際董事長謝國樑聯手開記者會,首次將他們共同策畫的影視大業藍圖對外亮相。

台股

配息高又穩、產業前景看好 除權息旺季 六條件挑出定存好股

高現金殖利率已成台股的一大特色,尤其目前進入除權息旺季,挑出配息高又穩定,且今年業績展望良好的公司參與除權息,是現階段穩中求勝的投資策略。

焦點新聞

郝明義、林濁水、陳博志都有「異見」 前瞻計畫爭議九問 要政院踹共!

執政黨力拚在立院臨時會三讀「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但討論過程中,朝野黨團各持己見。《今周刊》特別採訪郝明義、林濁水,並整理陳博志先前意見,提出九問題請行政院答覆,提供紙上思辨。

焦點新聞

石恬華後還有下一波?原因指向敏感的「銀行通路回饋」 金管會關切 摩根大通風暴恐持續延燒

摩根投信人事大地震,包括董事長石恬華在內高階主管被迫離職;了解內情的人士直指,可能與業界「討好」銀行通路的潛規則有關;這真是背後原因?

美食旅遊

化在口中的牛奶

你喝牛奶嗎?從小我就愛喝牛奶,總覺得濃滑香就是牛奶的最高標準,但某年我在日本喝到一款牛奶,發現那牛奶不濃、不醇也不香,但非常爽口,儘管心裡有個問號,但爽口的印象卻深留心中。去年在同事推薦下,我嘗試了某位小農的牛奶,發現跟我在日本喝的口感一致,驚訝之下買了一批,請同事們研發成乳酪塔在店裡販售,客人評價都不錯。

美食旅遊

台灣最古老的瓦盤鹽田 靠「皇尚文創」翻紅 兩個熱血大叔 把天然日曬鹽帶進你家

他為「鹽」創意加值,讓沒落的台南製鹽產業一夕重生;他讓顧客一買再買,還把天然日曬鹽帶進餐桌,兩個熱血大叔讓台灣鹽文創又成了新話題。

焦點新聞

追根究柢》去年修法太倉促 是誰「加油添醋」?一例一休被罵翻 就是沒把關這三件事

「一例一休」政策原是希望降低勞工年總工時,落實周休二日,如今卻成蔡政府的政治風暴,不僅雇主抱怨「加班費太高、工時計算缺乏彈性」,也有勞工埋怨排班變混亂,想加班賺錢「老闆卻不允許」,勞資雙方都不討好。

焦點新聞

勞檢七問》小吃店一次罰九萬、員工報錯加班時數罰30萬 請問署長 勞檢暴增會不會擾民?

面對勞動檢查次數暴增,以及執行太嚴太細,形成擾民等批評,二月接下全國勞檢最高機關——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一職的鄒子廉,日前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坦言:「勞檢的核心價值在於保護勞工權益,但勞方對我們有諸多批評,雇主也是。」因此勞動部在做法上已有改變。

焦點新聞

7月一例一休勞檢全面出擊,小心罰單找上門 搶救台灣勞資危機 惡法出局

台灣很小,在全球強國林立下,經濟上還能占一席之地,就是因為我們擁有眾多靈活、速度快、對商機反應敏捷的企業,以及一大群肯打拚、學習能力強、認真又負責的勞工。這個最令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優勢,正被修法後更僵化及更趨嚴格的勞檢,一點一滴地磨損當中。一場勞動文化危機正向你我襲來,不願正視它,將付出慘痛代價!

焦點新聞

出錢出力、堅定信仰 救助弱勢中的弱勢 李麗華「一婦當關」打擊現代奴工制度

她促成監察院調查印尼漁工受虐致死案,創立全國唯一由外籍漁工組成的工會,每年募集二手冬衣溫暖遠洋移工,這些貢獻讓李麗華獲美國國務院頒發「英雄獎」,卻也昭示台灣苛待移工的陰暗面。

焦點新聞

一塊十年前買的地 讓遠雄董座再度被押 礦災區蓋屋 趙藤雄是怎麼闖過環評?

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又被抓了,這次是栽在一塊買了十年之久的土地,一向關關難過關關過的他,這次能否全身而退?

美食旅遊

冰棒年銷20億枝 竟是小孩發明的

11歲的愛普森,因為忘記把蘇打水和攪拌棒收進屋內,意外製造出人類第一枝冰棒。經過近20年的改良,他決定在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為冰棒申請專利。

台股

財報、續航力 13家鴻海子公司中場盤點 領漲先鋒「鴻家軍」 下半年誰能續衝?

鴻海上半年連六個月繳出紅K,盡顯強勢,旗下子公司股價則漲跌互見,大漲過後的GIS--KY與京鼎,及工業電腦廠樺漢等小金雞,最受到市場關注。

國際總經

縮表,進行式或疑問句

市場正憂慮著Fed的縮表動作,然而,這是真的趨勢轉向嗎?或只是一場虛假警報?

管理

冷凍食品龍頭接班人選想10年 不給兒子給姪女 桂冠二代當家 能否寫老字號新傳奇?

昨天終於卸下總經理的職務,新人新氣象今天開始……。」七月一日凌晨三點,桂冠總經理王正明在臉書發文,宣布四十七歲的冷凍食品龍頭桂冠完成世代接班,四十二歲的執行副總王亞倫接總經理,她也是王正明大哥王正一的女兒。

話題人物

低潮時他學會樂觀思考 風光時他把榮耀給上帝 林子偉:我不能控制球棒 但可以控制想法

站在世界棒球最高殿堂紅土上,面對151公里內角偏高速球,他一棒揮出,安打!自此寫下了旅美台將紀錄的第一筆。23歲的他是布農族戰士,也是台灣人的驕傲。他是林子偉。

聰明理財

二○一七財富態度大調查》8成都想及早投資 卻快40歲才行動 50歲前存夠退休金 長壽世代必懂5個理財法則

高齡化趨勢下,人活到百歲已是現實問題;歲月漫長,如何有效管理好自己的財務風險,成為當前社會集體共識。

政治社會

拚命三郎文在寅

新任韓國總統文在寅就職不過一個多月,就已旋風式與各國領袖交流聯絡,他堅守國家主權,也努力尋求與鄰國和平友好,充分顯示他信守競選承諾、積極成為「國民的總統」的決心。

編輯室報告

NBA矮將與台灣《勞基法》

泰隆.波格斯(Tyrone Boques),是美國職籃NBA史上最矮的球員。他身高一六○公分,縱橫NBA球壇長達十四年,出場賽次達八八九場,顯見不是只是坐冷板凳角色,而是主力戰將之一。

聰明理財

用夢想養老》學巴菲特 大膽買進價值被低估成分股 月賺55K滾出三桶金 拚35歲退休環遊世界

年金改革拿教師開刀,讓二十九歲的公立高職老師王伯任決定自己救自己,將資產翻倍放大,打算滿三十五歲就提早退休的他,究竟有什麼能耐?

個人成長

退休進行式》落實減法人生 健康親情最要緊 捨名牌、賣車子 經營人脈才是樂活資產

要存款上億才敢退休?音樂製作人鄧廷琤賣車、穿平價衣,只留千萬資產給銀行財富管理,就能享受樂活退休生活,不二法門就是廣結善緣,資源便無限。

美食旅遊

特色基酒打底 各自精采 新調酒創意學

調酒近來成為顯學。單一基酒為底蘊的酒吧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如蘭姆酒、琴酒、高粱酒或茶等為基酒,發展出一杯杯華麗又有層次的啜飲美感,帶領客人在微醺中,來到調酒的奇想世界。

健康

復發率高 死亡率稱霸十大死因 防肺炎升級 疫苗+運動才是王道

最新十大死因第三名換「肺炎」來當,去年奪走一.二萬條人命。專家提醒,肺炎患者再住院率高、恢復期長、失能機會也大,醫師呼籲患者出院後,一定要好好運動,才能預防再感染。

台股

中國半導體設備暢旺——台灣半導體耗材廠受益

中國近年半導體消費約占全球60%,但IC進出口卻嚴重逆差,讓消費熱錢回流成為關鍵。其中,中國發起的集成電路基金,除催化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台灣相關供應鏈也將受益。

科技線上

贏家通吃的新資本主義時代

從iPhone售出逾10億支、臉書每月用戶超過20億,到Google扭曲搜尋結果被罰天價;這些事件都標示著同樣一件事,全球競爭集中化,而且贏家通吃的現象愈來愈凸顯。

科技線上

Model3 量產、回收火箭升空、地下隧道開挖 從地底到太空 狂人馬斯克六月大爆發

特斯拉Model 3宣布量產,衛星火箭連兩天發射回收、洛杉磯地底超高速捷運啟動挖掘。從六月到七月初,馬斯克是如何同時完成地底、地面、到太空的顛覆性突破?

科技線上

看趨勢》張明正教電腦打敗「想哭」 病毒 帶動股價大漲 台灣防毒教父×日本棋王 第一手AI關鍵報告

近一年火熱的AlphaGo,讓世界各地的AI討論更為沸騰。但很少人知道,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也曾與本因坊棋王王銘琬投入AI研究,更在今年五月WannaCry一役打下漂亮的防守成績。

科技線上

台灣AI未來在哪裡? 「別只做硬體,要打造生態系」

台灣在AI的熱潮下,有何優勢與劣勢?作為跨部會科技政策運籌核心,郭耀煌看到的,不只是晶片商機,而是台灣在這波浪潮下,建構生態系的機會。

科技線上

掀熱潮》發動上百封信邀請 台灣產官學千人爭睹 世界級人工智慧大神 如何把臉書變AI帝國?

臉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楊立昆首度來台,掀起全台產官學界朝聖熱潮,也照映出台灣投入AI戰場的焦慮與熱度;究竟,想跟上AI熱,台灣的能與不能是什麼?楊立昆三十多年前的構想,讓筆跡辨識、影像辨識甚至自駕車成為可能。這位堪比大神的人工智慧學者點出,下一個人工智慧突破口,就在「常識」。台灣掌理AI發展政策的舵手之一、科技會報辦公室執祕及資策會董事長郭耀煌則說,形塑生態系、導入各領域的應用,甚至統整型研發服務公司等,都有台灣的機會在其中。

焦點新聞

獨家調查》 四成民眾經濟壓力更重 老闆、人資、員工必看 揭開你不知道的勞檢地雷

新修的《勞基法》已經被各界批評太過僵化、沒有彈性。作為《勞基法》第一線執法者的勞檢員,因為一個KPI(關鍵績效指標)的扭曲,造成「立法從嚴、執法更嚴」,導致民怨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