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賺透 台灣車霸解密

賺透 台灣車霸解密

1066期

拆解和泰車「從出廠賺到回收」經營術

一張A3紙的豐田管理學,打造2000億帝國



一個地方經銷商,30年賺百億

揭開和泰「賣車幫」驚人財力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管理

用說的不如「毫無保留」把障礙寫下來 壓力退散! 一張A4紙竟能擺平心魔

生活中的壓力百百種,你可以試著用一張A4紙,寫下自己的擔憂,讓壓力浮出枱面,釐清不安的輪廓,讓自己的未來更加清晰明亮。

科技線上

拚新戰場》 和泰鎖定年輕人 裕隆瞄準企業大戶 App隨租隨還VS.共享汽車 租車業大戰開打

已經有超過五百輛車上路,系統經過(三年)測試,終於都OK了。」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鬆了一口氣,透露旗下子公司和運租車,二○一四年推出的「iRent隨租隨還」服務,經過三年跌跌撞撞的試驗,現在已逐漸步上軌道。

產業動態

背後戰友》一家地方經銷商 獲利不輸上櫃公司 年賺一百億!揭祕和泰「賣車幫」驚人財力

「三十年前,因緣際會差一點成為和泰汽車的中部經銷商,這一擦肩而過,三十年來至少少賺一百億元,」現在是某個美國汽車品牌的中部經銷商少東,近期在一次餐敘上忍不住嗟嘆;卻也讓外界一得窺探,原來成為和泰汽車的經銷商,獲利這麼嚇人!

管理

管理祕訣》直擊台灣車霸總座辦公室 靠一張張A3報告 讓股東們50年不吵架

「我們每年八、九月就會坐下來討論明年的訂單,有時甚至討論到三、四年後的量,我們先提出來,豐田再依據全球的供需去分配;有時我們要三萬輛,他們就給三萬,有時不一定,但我們如果需求高,他們都會盡量pass給我們……。」

個人成長

一個家庭主婦 如何走過大埔事件、 替亡夫討回公道 為杜絕下一個張藥房悲劇 她打了九年仗

「家破人亡」四個字對一般人只是個形容詞,而對彭秀春,卻是真實描述。那遠不是切膚之痛,而是痛入骨髓。大埔土徵事件拆了她的家、奪走丈夫,她仍堅持政府還屋還地,並杜絕下一個「張藥房悲劇」。

金融風雲

不顧獨董反對 合庫悄悄通過「委託書徵求預算」財部涉違法收彰銀委託書 林全不管?

台新金與財政部對彰銀經營權之爭,二審判決台新金幾乎大勝,這對六月中即將進行的彰銀改選,投下震撼彈,也激化這場委託書大戰。

名人專欄

可我就是喜歡他

他,讓台灣男性有了耍寶的一面,更跳脫明星必當模範生的思惟。一生星海浮沉,豬哥亮就是有股魅力吸引觀眾,堪稱是一種文化現象。

科技

新創公司常犯的專利錯誤(一)

年輕有潛力的新創公司,往往會在專利布局上犯下三大錯誤,建議一開始在制定專利策略時,就成立提案審查委員會,找出關鍵發明。

名人專欄

三星獨立晶圓代工的競爭時代

三星近期大動作將晶圓代工事業分割出來,除了減少客戶的疑慮,也能避免利益衝突。面對來勢洶洶的三星進擊,台積電如何能達到未來至少5%的年成長率目標,將是一場硬仗。

名人專欄

創意產品:中美看法不同

創意是所有作品、商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項研究發現,東西方年輕人追求的滿足點不同,而「看熱鬧」似乎是華人特有的文化。

聰明理財

遺產及贈與稅率最高課20% 生前財富移轉要趁早 聰明節稅又防子女敗家 你該這樣做

五月十二日起,遺產及贈與稅率從過去單一稅率一○%,調整為三級累進稅率。新政策上路,如何做好生前財富移轉,節稅同時又不讓子女敗家?

政治社會

「左右不分」的吸引力

39歲的馬克宏是當前主要國家中,最能夠代表新世代精神的總統。針對法國自由貿易、難民等問題,這位年輕的總統能否擺平左、右之間的激烈對立,仍待觀察。

焦點新聞

新制為漫長都更打開一條活路 別讓你的長輩住危險老屋

五月四日,《都更條例》修正草案終於出爐,加上四月底三讀通過的《危險老屋重建條例》,小英政府的「社宅、租屋、都更」住宅政策,在她就職滿周年之際,已邁出一大步,在政府全力作多之下,能為陷入僵局的都更困局打開活路嗎?

台股

一.一的八次方

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說,目前台股主要投資人是五、六年級生,相較之下,年輕人對資本市場的參與似乎不太熱情。此話一出,網路上立即出現反對意見,認為年輕人「連房貸都付不起,還買股票?」

科技線上

公部門也搞新媒體 《研之有物》讓科學超有哏 中研院在做什麼? 「鄉民」小編全曝光

編按:玉山金控科技長、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日前因腦出血意外陷入昏迷,經醫師全力搶救仍無法挽回,今(4月13日)日傳出辭世消息。 陳昇瑋任職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期間,曾接受本刊採訪,分享他成立科普平台《研之有物》的過程,以下為報導全文。

產業動態

台灣福蝦摸索5年 卡位精品水族事業 一隻小蝦賣12萬 門外漢闖出13倍業績

廖年靖沒有養蝦經驗,是個金融業出身的門外漢,受友人委任經營觀賞蝦事業,以獨到眼光在市場上殺出一條新路,五年業績成長十三倍。

傳產

未來挑戰》市占率失守三成 遇接棒來最大低潮 人氣款停產 下一輛神車在哪裡?

駛了七十年的順風戰艦,眼前一個浪頭打來,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能安然度過嗎?

國際總經

達人看美股》營運模式受限 市值僅剩臉書3% 推特面臨三挑戰 投資人只宜觀望

美國總統川普因愛用推特發表意見,使得這個通訊平台受到大家的重視。然而推特改革效果不彰,加上高層團隊缺乏進取精神,逐漸被臉書等後進追上,陷入落後危機。

名人專欄

專訪》岸見一郎暢談親情、婚姻、工作……《被討厭的勇氣》作者 教你修好人生學分

一本日本暢銷書,掀起台灣這兩年阿德勒心理學的風潮。書中主角,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談,如今真實搬演,他們來台灣,分享人生中解決人際難題的體驗。一場早餐會,聊了什麼?

科技

趨勢預言》物聯網必然發生,但商業模式仍未明朗 凱文.凱利:物聯網夠聰明才能大爆發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物聯網可能是最具名氣,但也最具爭議的科技趨勢,就在台灣大張旗鼓,組成物聯網國家隊同時,這個號稱能帶來上兆經濟規模的概念,能成真嗎?台灣的破口又在哪?

國際總經

「炒股不碰政治」 投資界諺語成伊坎魔咒? 神預測川普行情 華爾街狼王意外慘賠

卡爾.伊坎素有「華爾街狼王」之稱,從川普競選以來,就大力支持。他在全球不看好的情況下,神準預測川普勝選,卻也開啟他投資運走衰的一年。

焦點新聞

替代方案》門檻較低、負擔減輕 老公寓燃起一線希望 雙北祭出經費補助 加裝電梯最高給千萬元

老舊房屋不一定要重建,整建維護也可以讓居住環境變得更好!雙北市有愈來愈多公寓眼看都更遙遙無期,轉向政府申請補助安裝電梯,新北市甚至祭出一棟一千萬元的高額補助,誘因十足。

名人專欄

瑞聲震撼:禿鷹只會大口咬腐肉

放空機構都盯緊一些有爭議的國企股,或者是經營者形象不佳的公司,就如同天上的禿鷹盯著地面的腐肉,抓到機會就衝下來飽餐一頓。台灣的企業最好以瑞聲為鏡!

台股

台股「萬點幻影」——兼論東隆興與宏益公司

央行總裁即將卸任、台灣稅制問題與製造業持續外流等原因,使得台股活水不足。在此情況下,可考慮投資連動全球服飾風潮、以服飾布紗供應為主的公司。

台股

過去5季都賺錢 股價還低於淨值 不怕萬點震盪 12檔便宜好股出列

近期各家公司相繼公布第一季季報,加上美股重挫等原因,使得台股在萬點關前動盪不安。此時投資人可運用股價淨值比,挑出質優且不貴的公司中長期持有,應是現階段最安全的作法。

焦點新聞

穩坐台灣汽車王國寶座 蘇純興這樣經營和泰的!

年營收1700多億元的和泰車,是日本豐田汽車的第一個海外代理商,不僅連續15年蟬聯車市銷售總冠軍,市占率更是穩居三成。論知名度,和泰比不上另一大車廠「裕隆」的家喻戶曉,但70年來,和泰從創辦人之一的蘇燕輝到兒子蘇純興,兩人共同打造的汽車霸業,市占率從2002年就正式超越裕隆集團,如今和泰車股價360元上下、市值達2千億元,也超越裕隆總市值,穩坐國內最大汽車王國寶座。

全球股市

政治陰霾消除、又吹來企業獲利復甦東風 跟著歐洲基金領頭羊 抓對投資方向

法國總統選戰方歇,英、德大選接續而來,歐洲無疑是今年最吸睛的投資話題。尤其五月國際資金大量湧入歐洲股市,歐洲市場能否上演今年最火復仇行情?

名人專欄

她散盡家財 救非洲無辜巫童

二○一六年一月三十日,洛文在奈及利亞拯救了一位被棄養、骨瘦如柴的2歲小男孩。然而在非洲,像小男孩一樣,遭受宗教迫害,被強制冠上「巫童」名號的人,還有數萬之多。

健康

老人、高度近視 每年至少檢查一次 讀字變形別輕忽 就怕黃斑部病變

高齡化社會來臨,加上3C的普及,黃斑部病變人數增加,面對來勢洶洶的「惡視力」,該怎麼控制及預防?

美食旅遊

說走就走 野餐趣!

近年野餐活動蔚為生活風潮,三五好友或家人一起走進大自然,以美食為橋樑,建立起人與人相處的親密軌跡,佐著濃綠的草地香,吹著微風,在陽光下談天說地,為生活注入更多豐厚回憶。

名人專欄

開「外掛」的單車

過去兩年,電動自行車銷量在歐洲以兩位數字成長,這新的市場、新競爭模式,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

話題人物

台北電影節亮點人物》從逃脫教養院的叛逆小子, 到闖蕩國際的攝影大師 「光影詩人」李屏賓 漂泊中領略人生百味

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將在六月底登場,身為主席的李屏賓也結束短暫休假,從美國的家返回台灣。這些年,他在世界各地奔波,移動似乎成了唯一不變的狀態,電影拍越多,事業做越大,他卻是離家越來越遠。

台股

不怕基亞、浩鼎風波 亞獅康來台上櫃 首檔外資新藥股掛牌 能救台灣生技業?

在台灣生技股最低迷的時候掛牌上櫃,史上首檔外資新藥股亞獅康(ASLAN),將會對台灣的新藥產業帶來什麼影響?

管理

10年來銷量停滯,和泰汽車獲利卻能翻2倍 從每個細節挖出最大利潤 賺透 台灣車霸解密

十多年來,台灣每年新車掛牌數幾乎零成長,但有一家企業在這種困境中,卻激出2倍的獲利爆發。它不是技術獨具的高科技產業、也不是鐵血管理的製造業,它透過各部門之間不斷整合再整合,永遠能打造出新的獲利引擎。它是馬路上滿街跑的台灣車霸——和泰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