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不聽你的  又怎樣?

不聽你的 又怎樣?

1063期

當身邊的人擺出哀兵姿態或拋出一句「我是為你好」

小心你正落入被宰制的惡性循環!



〉面對母親罵「不孝女」,星座專家唐綺陽怎麼解

〉承受全國球迷的「期待」,陳金鋒:不可能滿足每個人



專訪《情緒勒索》作者教你三步驟擺脫隱形霸凌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當被母親嗆:「你就是個不孝女!」唐綺陽:愛不需要證明 孝順父母是出於自願

「現在,到了我這個年紀,已經很清楚情緒勒索是怎麼回事了。」她用過來人的口氣說。直播教母唐綺陽今天不談星座,說的是情緒勒索,還有自己的故事。

名人專欄

從創意到風潮

近幾年,台灣的創意事業可說是蓬勃發展,但仍缺乏品牌化等專業機能的互補機制。台灣想要從設計創意到成為知名的風潮品牌,路途還很遙遠。

話題人物

他,高中畢業就旅美 不到5年就圓夢 比王建民還快上大聯盟 胡智為怎麼辦到的?

23歲旅美投手胡智為,被評為2017年光芒隊新秀第五名,初登板就展現大將之風。他的故事是築夢踏實的典範,若沒有國中開始的縝密規畫,不可能這麼快嘗到晉升大聯盟的果實。

美食旅遊

誰是盲飲之王

盲飲,向來被視為飲酒者的苦路。它像彈奏樂器,既要拿捏準確,又要能清楚表達神韻,這樣的境界,除了天分,也須反覆練習,才能得到解套。國內有群盲飲佼佼者,對葡萄酒的微妙變化與差別,已達到出神入化之境。那麼一旦高手對決,會擦出什麼火花?本刊籌畫這場盛事,看看誰是盲飲之王!

焦點新聞

在失能的家庭裡受創 又受限法律而難復學 走進少輔院 看見被國家冷落的少年

探訪彰化少輔院、高雄明陽中學,心情有些沉重;在與少年的對話中,許多人表達想繼續求學的心願。平等的受教權,為何成了他們奢侈的期盼?

國際總經

中國正在上演「雙國記」

中國的知識界有一句名言:「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當台灣社會在和中國比較時,要知道中國在亮麗光鮮的一面外,尚有陰暗深沉的一面。

國際總經

世上沒有不可能,只有不敢想

心元資本從最初的個人天使投資,到如今成為跨境中美的天使投資,憑藉的就是「試試看」。和運動員一樣,想變強就一定要和世界好手一起比賽,這樣一來,才能夠變得與他們一樣厲害。

兩岸三地

中國最狂購併潮 陸版台積電即將成形?

2年一度的上海車展,再度讓上海周邊大塞車,平常半小時的車程,開幕第一天,《今周刊》採訪團隊花了超過一個小時才抵達。當我們進入中國國家會展中心,穿過各大汽車品牌,其中一個展場,人潮明顯多過其他汽車品牌,讓我們決定進入一探究竟。

科技

AI真真假假知多少

科技部宣布「台灣AI元年」開始,對比已經積極開發人工智慧的各國,似乎落後;但台灣人具獨創與聰明的特性,只要把握機會,甚至有可能超越各國成為後起之秀。

焦點新聞

亞太停招危機在即 退場機制卻還不完備 NG私校出局後 師生權益誰來顧?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多年經營不善,日前雖提出新版改善計畫,但仍可能被教育部強制退場。《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遲未定案,且草案內容飽受爭議,有圖利校董等問題。

金融風雲

一樁特別股延期案 遭獨董李伸一反對 安泰銀吃定小股東 金管會不吭聲?

安泰銀行十年前發行的特別股,從持有年限到股息支付金額,獨董李伸一都表示反對,這是公司治理疑雲,還是隆力與宏泰集團的角力戰?但最遭殃的恐怕是夾在中間的小股東。

焦點新聞

達到「獎勵投資」目標 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股利稅改 如何讓政府、股民雙贏?

打著取消兩稅合一大旗,股利所得稅改之路漸漸明朗,面臨政府、學界與資本市場的期待,「回歸初衷」將是排解歧見的最佳之道。

話題人物

亞洲名導專訪 陳可辛╳金城武 解讀明星經濟學

陳可辛監製、許宏宇執導的新片《喜歡你》將上映,難得露臉的金城武現身。深諳市場的陳可辛與低調神祕的金城武是絕佳拍檔,合作了十幾年,兩人構築出絕佳的默契。《今周刊》專訪陳可辛,從商業到人性,他提出另一種凝視金城武的方式。

生活消費

20年事業歸零 開店拚公益:50%利潤捐出去 退下王品大位 王國雄另起爐灶賣咖啡

從退出高層權力遊戲到再戰江湖,要多久時間?王品前副董王國雄,辭職隔天就創辦社企。事隔二年,他將開出第一家店,和王品有什麼不一樣?大起大落之間,他學到什麼?

台股

達人選股心法:低價、量大、具題材 當沖降稅上路 三關鍵指標找買賣時機

當沖交易稅減半在四月底正式上路,但對當沖投資人而言,這可能是為期僅有一年的稅務優惠期。如何掌握這波政策利多?投資人除了考慮價量外,也應掌握進出場時機。

國際總經

下一波浪潮

多年前曾經問過幾位國內知名經濟學者,台灣薪資停滯成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名人專欄

縮表了,你還是投資天才嗎?

金融海嘯後,美、中、歐、日的央行陸續實施流動性擴張,制止了市場恐慌。如今,聯準會考慮收縮資產負債表,而此舉對於高槓桿借貸者來說,影響甚大。

政治社會

大選呼聲雖高 卻可能一上任就成政治跛鴨 馬克宏的法國總統路 還有兩大關卡要過

39歲的馬克宏,很可能成為法國二戰後最年輕、打破傳統左右政黨束縛的實權總統。但面臨極度不穩定的政府以及擺盪的民意,馬克宏的蜜月期恐怕不會太長。

名人專欄

你家有1100萬?

若扣除富豪之家,台灣平均每戶財富淨值應是不及千萬;換算年成長率、通貨膨脹,增長幅度實在差強人意。

股債前線

專訪》全球最大能源基金經理人最新觀察 油價百元榮耀難再 能源股回溫有望

貝萊德能源基金主要經理人白利德(Alastair Bishop)觀察,近期政治的緊張局勢,並非影響油價的主因,美國及OPEC國家生產過剩,才是油價不易大漲的癥結所在。

名人專欄

一場遊戲 讓他發明了聽診器

一八一六年九月十三日,雷奈克在看病時,意外發現比「貼胸口」更先進的聽心跳方式。木頭傳音的遊戲讓他想到,若看診時有傳聲器具,是不是就能更清楚地聽見病人的心跳聲?

健康

在台灣,18歲以上的成人99%沒做好口腔清潔 天天刷牙 牙周病仍纏上身?

「一刷牙就流血」,小心牙周病纏上身卻不自知。牙周病不僅會使牙齒鬆動,還可能提高患者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至於該如何預防牙周病?牙醫師們一致認為,正確潔牙、使用牙線與定期檢查是最有效的方法。

焦點新聞

中國掀起最狂購併潮, 台灣與世界如何接招? 2017兩岸三地1000大

為何中國經濟放慢腳步,企業購併海外資產越多?當中國全力投入半導體產業,未來兩岸主戰場將在何處?今年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調查報導,帶你深入了解中資購併的戰略地圖。

焦點新聞

中國最強》1年內,美的拿下德國KUKA、日本東芝家電……一個瓶蓋小工廠 如何變身家電帝國?

去年一年內密集購併多個全球知名品牌,堪稱為「購併之王」的美的集團,原本只是一家塑膠瓶蓋小廠,在年輕總裁方洪波的購併擴張下,如今不但公司市值近新台幣一兆元,更瞄準中國工業巨人的寶座。

焦點新聞

台灣最悍》外資深入解讀 郭董非贏不可的一場戰爭 股價重返百元 鴻海購併之路的下一步

鴻海日前股價重返百元,市值以一.七兆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也持續海外購併腳步,未來聯姻夏普與東芝將如何三贏?

科技

老謝觀點》騰訊、阿里巴巴擠下大銀行、電信商 新科技大躍進 亮點企業在哪裡?

今年一千大由中國科技巨擘帶領許多周邊企業出線,對於今年表現小有進步的台灣企業而言,他們是不容忽視的一股新力量,值得台灣產業借鏡。

台股

排名解讀》誰市值暴衝?誰賺很大?30強出爐 兩岸三地企業洗牌 台灣入榜家數反轉向上

一千大排行大者恆大:前百名市值總和,超過其餘九百家加總。今年陸企入榜家數持續稱霸,台廠入榜數則是五年來首次成長,顯見競爭力回升。

科技線上

從零暴衝營收12% 筆電雙雄戴爾、惠普都是客戶 不只特斯拉 貿聯獲利的新祕密神器

貿聯財報亮眼,去年EPS九.二三元更是衝上歷史新高。這兩年,貿聯開發出一個貌不起眼的小擴充基座,它卻是公司獲利的重要來源。

個人成長

面對上司、客戶、親友「情緒勒索」,你該學會的一堂課 不聽你的又怎樣?

你,是否曾因擔心或恐懼,被迫順從,甚至討好別人?你,是否總讓別人的評價與期待,左右自己的情緒與決定?你因此覺得你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而感到委屈不已。小心,你可能正深陷「情緒勒索」壓力而不自覺。隱藏在父母、伴侶、職場間的情緒勒索,在「愛」與「期待」的掩護下,藉由貶低、威脅、利誘,迫使對方順從,達到目的,被視為人際關係中「最有力」的手段。其實,你可以有其他選擇。擺脫情緒勒索, 從設定情緒結界、自我覺察開始,停、看、應三步驟,拿回人生主控權。

個人成長

當背負國家榮辱與球迷期待,卻狠遭三振出局 陳金鋒:不可能滿足每個人 只能專注當下

「好好享受你的壓力吧!」「台灣巨炮」陳金鋒去年九月引退之戰,對新生代留下了這句耐人尋味的話。

個人成長

當老鳥同事要她「照辦就好」,卻氣跑帝寶客戶 直銷一姊:完全承擔 但不要自我鞭打

陳欣緣還記得十年前剛入行兼差時,「教練」(上線)曾提醒她,「妳收客人原價,卻只給客人兼差的服務。」如今,年僅三十六歲的她是美商賀寶芙台灣前十大直銷總裁(最高位階)。

個人成長

當客人無理要求,甚至揚言上網給負評 南台灣餐飲天后:態度溫柔堅定 底線不容侵犯

南台灣知名餐旅集團「冒煙的喬」董事長Amy(吳靜怡)腳踩馬靴、T恤、牛仔褲,一身勁裝,一現身便提起幾分鐘前剛發生的事,「店長問我,客人坐壞了馬桶蓋要不要賠?我說,為了一個三百多元的馬桶蓋,客人因此不再上門,值得嗎?」如果很貴呢?「那就得思考,為什麼這麼貴,還這麼容易壞?採購是否要改變策略?」

國際總經

「雄安新區」震撼 ——習近平追尋中國歷史大定位

中國繼深圳經濟特區和浦東新區後,即將在河北省設立雄安新區。雄安新區將走出過往對土地財政與房產經濟的依賴,翻轉中國另一波新經濟。

兩岸三地

後「爆買」時代!中國狂蒐外國品牌

為何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後,陸企要模仿中國大媽,在全球「爆買」?從法國酒莊、西班牙足球隊,到德國機器人大廠,哪些全球知名品牌,已成陸企囊中物?三年來,中國資本大舉出海。紅色資本儼然成為繼消費者採購潮之後,另一股全球矚目的資金勢力,他們為何而買?鍾愛哪些目標?台商會成為他們看上的對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