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會填息的股票這樣挑

會填息的股票這樣挑

1058期

殖利率高不見得就是好標的,

除息前後股價漲多,如何掌握進出時機?

想要股利、價差兩頭賺,

11種填息股的樣貌,你一定要知道。

杜金龍、華倫老師、溫國信……8個專家的私房股

40檔人氣定存股大體檢 你的股票會填息嗎?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台股

台灣經濟的三支柱加一奇兵

台股上攻萬點只差一步之遙,市場上討論萬點行情的聲音再度升高;其實,股價挑戰萬點,背後代表台灣企業默默耕耘,闖出的全球競爭力。

台股

跟著大戶、外資買 賺到填息行情勝率高

在景氣走揚下,高息股族群仍是台股一大主流。籌碼達人賴冠吉、陳家豐,教投資人篩選獲利佳、籌碼集中的標的,搶占填息先機。

健康

每六秒就有一人中風 天氣溫差大更會誘發 頭暈暈 別以為睡一下就沒事

天氣忽冷忽熱是腦中風的旺季,搶救中風有黃金時間,拖越晚,扭轉病情的機會越少。專家呼籲,不要輕信民間療法,或以為休息一下會好,這些都是影響預後的關鍵。

焦點新聞

新思惟》錸工場顛覆「無微不至」的迷思 科技公司董娘用減法照顧 讓9旬父重拾活力

從輪椅上使勁地撐起身體,九十歲的錸德科技創辦人葉進泰扶著牆壁,顫巍巍地爬上「好漢坡」。「老董ㄟ,你很棒耶,今天想要走幾趟?」照護員亦步亦趨全程緊盯,一邊熱切地加油打氣,就是沒有要伸手攙扶的意思。

科技線上

新技術》美思科技用大數據 為照顧者減壓 華碩前戰將打造智慧床墊 首家攻進美國市場

病房裡,中風的王爺爺才剛甦醒,護理站的電腦與家屬的手機同時響起鈴聲,當護理人員趕到病床的同時,王爺爺也剛坐起身,正準備下床。另一張床的許大哥臥床多年,前陣子才因為褥瘡開刀,家屬藉由智慧床墊結合雲端照護系統,定時提醒翻身時間,並透過手機App遠端監控。

國際總經

第一張「考卷」健保案 就得到零分下場⋯⋯ 川普未來五道試題 怎麼走下去?

共和黨全面執政、民意也支持廢除歐巴馬健保,看起來穩當的一役,竟然意外潰敗。後續還有減稅、貿易戰,這次挫敗可能讓川普後續政見支票,更被打上大問號。

科技線上

獲英特爾、三星押寶 將進軍台灣六都 它逆向拚「低速」 變全球物聯網新星

Sigfox是法國最紅的物聯網新創公司,法國總統親自造訪,還吸引國際企業注資逾三億美元。然而,在這速度為王的年代,它的成功崛起,竟來自創辦人一個「不求快」的逆向思考。

話題人物

人物透視》他為何不去紫光 選擇聯發科? 「小張忠謀」蔡力行 打國際盃最重要一役

蔡力行曾受台積電董座張忠謀欽點接任執行長,卻因裁員事件黯然交出權仗。如今鐵血風格鮮明的他重返半導體戰場,擔任聯發科共同執行長,將會帶來什麼改變與效益?

科技線上

雙蔡共治聯發科 非贏不可的三大挑戰

聯發科五年來股價跌九%,毛利率也掉到三五.六%,面臨極大的成長瓶頸,董事長蔡明介邀請蔡力行加入後,「雙蔡」體制若想走出新局,恐怕要先克服三大挑戰。

政治社會

救人46年 花美男醫官竟是「她」

生在女權被打壓的年代,她憑著醫學天賦和膽識,扮男裝念醫學院,更冒險投身軍旅行醫。堪稱英國版「花木蘭」,一八一三年七月二日,她通過測驗、體檢,成為英國首位女軍醫。

焦點新聞

13萬人照顧爸媽離職 親力親為迷思釀悲劇

攤開台灣人口曲線圖,陡升的老化指數,像隻昂首吐信的猛蛇,正以驚人的速度迎面撲來!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二月,台灣老化指數首度破百,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扶老比也達到歷史新高,平均約每五名青壯年,就要撫養一名老人,更令人擔憂的是,據衛福部推估,全國78萬失能人口中,65歲以上老人就占了七成六。

個人成長

臥底經濟學家:整潔有序不是成功關鍵 最懂自我要求的人 文件到處亂放

為什麼你我特別害怕混亂?一遇亂,直覺反應就是趕快整理,回到熟悉的狀態。但如此一來,反而讓我們更看不清事情真正樣貌,也因此錯失人生中的許多機會。

美食旅遊

品 春光

春天是優雅的,樹梢與草叢間不難望見嫩綠與初探的花苞,空氣中也漾著淡淡香氣,生意盎然。不妨找個清朗的午後,放鬆心情沏一壺茶,讓漾著綠意的茶湯配著精巧雅致的和菓子,陪伴你度一個美好春光。

焦點新聞

離職照護5大迷思

台灣的照顧隱憂,正在擴大。

國際總經

績效排名前四分之一 兩大操盤手後市解析 印度股市漲多 基金該加碼或出脫?

走出廢鈔事件衝擊,今年來印度股市異軍突起,成為新興國家中最強市場。《今周刊》專訪今年來投報率逾一成的印度基金操盤手,提供投資建議。

台股

四月底前慎選個股 第二季提防漲多拉回 萬點淘金 11檔年報驚豔股出列

台股將上萬點之際,本刊依據去年年報、以及今年前兩個月營收,找出成長力道從去年維持到今年的公司,值得投資人留意。

名人專欄

翻版的儲蓄矛盾

這兩年減資加上配息成為台股趨勢,也反映投資人的心態,從追求成長到穩定收入,對整體產業來說,似乎不是件好事。

股債前線

美股仍多 價值股將成主流——股市循環 看兩個現象

iPhone問世10周年,蘋果將推出的iPhone 8被市場寄予厚望,產業興奮也帶動股市浪潮,投資人可從過去美股牛市和其時間軸的關係,與殖利率曲線斜率變化來思考未來布局。

焦點新聞

獨家掌握》少數把持、組織僵化?盧彥勳等國手將現身串聯 體協開放透明化 這一步要走多久?

排球協會改選出爐,理事長、祕書長在質疑聲浪中又連任,各體育協會亂象再受重視。知名體育選手將串聯行動,邀全民加入協會,要立法院盡快啟動修法。

美食旅遊

旅遊業長青樹金界 學生機票、歐美接地團市占稱霸 她主攻小眾旅遊 創年收六億大生意

「金界」雖非耳熟能詳的旅行社,但它是歐美觀光客的接地旅行社一哥、是台灣學生機票業務的先驅⋯⋯。這些第一,都源自末路中求生存的經營法則。

焦點新聞

選手告白》乖乖牌國手,退隊140天心路歷程 黃培閎:對抗體制,我沒有後悔過

首位旅歐排球好手黃培閎,去年底因不滿排協而暫時退出國家隊,他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挺身而出爭取改革,很有意義。

行銷

一張四千萬訂單 讓「漁季」攻占冷凍漁產新市場 賣魚大叔跨虛實通路 闖出億元業績

一個來自海邊孩子的二十年「店長夢」,沒因慘賠八百萬元退縮,甚至拚出上億元身價!冷凍水產商「漁季」從虛擬通路反攻實體店,業績從兩千萬元增至一.六億元,怎麼辦到的?

台股

實戰高手》「女兒的錢不能虧」 他摸索出年獲利三成投資法 股利、價差兩頭賺吳怡霈背後最強財富管家

藝人吳怡霈有一位可靠的財富管家, 每年為她的資產穩定增值至少一五%,績效甚至勝過不少法人。《今周刊》專訪她的財富推手吳爸爸,暢談他如何殖利率與價差兩頭賺。

國際總經

任期最長 「後安倍」誰來接班

安倍晉三可望三度連任首相,一路從2012年做到2021年。在沒有強力接班人競逐之下,副首相麻生太郎已屆七旬,「後安倍」政局中誰能出線?

名人專欄

爵士新解與創作熱血

電影《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用歌舞加爵士樂敘述一段動人故事,而在精采歌舞背後,導演不只賦予爵士樂新定義,也充分表現他對音樂及電影創作的熱情。

名人專欄

何不引進特斯拉的能源技術?

碳排放空氣汙染,已成了全世界未來必然面臨的難題。特斯拉的太陽能和二次電池系統不但是解方,或許也能為台灣產業注入新能量。

焦點新聞

達人教戰》和氣美枝照顧失智母親14年 日本專家親授10法則 安心留在職場

日本的超高齡現象舉世皆知,每三.六人就有一人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然而,「照顧離職(日本稱介護離職)」才是對日本社會最大的衝擊。

焦點新聞

高齡社會 最該學會的一堂課 照顧,不離職

高齡化浪潮襲來,台灣在傳統照顧迷思與長照政策缺口的內外交迫下,離職照顧家人的人數,高達十三萬。但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全球正興起「照顧不離職」的新趨勢,漫漫照顧長路上,預習四階段,照顧好自己,才能安心陪伴。

焦點新聞

上班時,警察局來電,劈頭一頓罵,「你是怎麼照顧你母親的!」

你知道嗎?好幾次,我只是出門倒垃圾,短短十多分鐘,媽媽就不見了!最後,我實在是逼不得已,只好在門外再加裝一個鎖。那天,我離開家,轉身拉上門栓那一刻,眼淚忍不住一直掉,我怎麼會這麼不孝,竟把媽媽鎖在家裡。可是,你告訴我,我還能怎麼辦……。

焦點新聞

前董座吳珅篁沒否認將入主 「拿到經營權再說」萬安生命想借殼華建 賈文中成關鍵?

老牌建商「華建」近期漲勢凶猛,市場盛傳,萬安生命前董事長吳珅篁將入主。檢視歷年前十大股東籌碼,有逐年集中現象,五月底的股東會可望揭曉謎底。

焦點新聞

溝通六年喬不攏 「釘子戶」變危樓遭鐵腕拆除 又爆都更拆屋爭議 北市這次硬起來

文林苑事件後,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聞都更色變」,好不容易最近逐漸恢復活力,卻又因長安西路都更案再激起檢討聲浪,這樁爭議怎麼落幕?將牽動都更之路如如何走下去。

話題人物

凱特.溫絲蕾要年輕人堅持夢想

英國女星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因飾演電影《鐵達尼號》女主角羅絲聲名大噪。

國際總經

香港的變與不變

比起台灣,香港考究、也流行一點,唯一能讓香港人羨慕的只有元首直選。即使普選帶給香港不同以往的氣氛,但香港有些事情仍不會變……。

編輯室報告

理性與感性

去年七月間,本刊採訪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一郎,當時,他的新書《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甫在台灣出版。書中建議,要用「人」、而非「子女」的身分,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

台股

抓住兆元配息行情 存股、波段操作如何布局? 會填息的股票這樣挑

台股市場的股息殖利率堪稱世界頂級水準,如何穩賺公司配息,成為許多台股投資人的年度大事。展望今年,預估上市櫃公司配發的去年度股息將逾兆元,想賺股息兼賺價差的投資人,該怎麼聰明選股?存股族又該如何檢視持股、擬定投資策略?六位專家達人親授心法,公開他們眼中的填息好股必備元素以及口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