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搭上2017台股最好賺的一波

搭上2017台股最好賺的一波

1052期

美股頻創新高、內資回籠
引爆高殖利率、董監改選、新蘋概股輪動行情

存股要精明〉全球升息風,新定存股怎麼挑?
董監改選熱〉緊盯4指標,挖出下一個大同
iPhone 8商機〉漲勢提前,達人傳授「車輪式」布局術


散戶賺錢小確幸!29檔超值好股大公開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健康

曾受重擊、長期精神高壓 別輕忽 頭痛像雷擊 當心腦動脈瘤破裂

國健署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第三大死因,僅次於癌症與心臟病。 腦血管動脈瘤雖非惡性腫瘤,但具致命性,一旦破裂造成出血性腦中風,死亡率達三成。

名人專欄

投資真正創造改變的公司

如何尋覓有爆發性前景的產業,不妨參考心元資本近期投資的公司,創造顛覆性的嶄新產品、利用科技進化現有服務,或打造更靈活的人才,都是值得注意的標的。

話題人物

李尚龍連兩年入選中國「影響力作家」榜 字字戳中90世代要害 他靠一本書變百萬銷售作家

他有「每天來點負能量」的直白、尖酸,也有Peter Su的青春勵志感,中國標準的90後世代,幽默感,竟是念軍校時的苦澀練出來的⋯⋯。 兩年3本書竄紅快,但他說:我要封筆了。這位中國網紅作家李尚龍,想什麼?

國際總經

老政客舒茲出馬 聲勢直逼鐵娘子 民調告急 梅克爾王朝真的要掰了?

新年伊始,歐洲就陷「隨人顧性命」的亂局,梅克爾腹背受敵;法國可能選出「女川普」、義大利與希臘政客趁火打劫……。三月起接連登場的歐洲選舉,會不會翻盤、重建秩序?

國際總經

世紀騙局 聯準會的錢債遊戲

一七九一年二月二十五日,美國建國之初,最接近「央行」的機構——美國第一銀行開張;但「央行」相繼被關閉,加上金融危機,聯準會在一場密會中成形,背後的金主竟是……。

管理

戶外用品龍頭Patagonia 創辦人60年「任性」管理術 為何他的員工隨時可以去衝浪?

從販賣自己設計的攀岩裝備起家,到成為全球知名戶外用品品牌,Patagonia親身證實,不計代價友善環境、盡己所能照顧員工,才是公司獲利的永續動能。

美食旅遊

南洋有藍邸

入住馬來西亞檳城的百年古蹟「張弼士故居」,一次享受中國傳統園林與歐洲的古物,別忘選房時有小撇步。

美食旅遊

緬懷加州酒巨擘

一場巴黎品酒會,來自美國加州的酒廠竟奪下紅、白酒冠軍,奠定加州酒地位。 其中,蒙岱維家族更是推動巨輪的關鍵力量,寫下無數葡萄酒傳奇。

美食旅遊

爐火鮮焙咖啡香

近幾年台灣的咖啡館從手沖咖啡館邁入進階的自烘咖啡館,尤其台灣咖啡好手陸續在世界咖啡大賽中嶄露頭角,不論沖煮、烘焙上在在展現出非凡身手,自選自烘來自世界各產區的精品咖啡豆,更是盡顯各家的獨特風味。

管理

老成衣廠遇歐美減單、中國市場退燒 銘旺實小公主 接班一年心路自剖

父親去世、新生兒降臨、全球需求不振,34歲陳盈璇接班一年可謂內外交迫;她進家族企業九年,與父親一起將公司推上高峰,眼前卻有營收減、品牌受挫兩大難題。

焦點新聞

國考10大荒謬

一場國家考試,從荒謬的考題、科目,到「筆試定江山」及「雙盲選才」,其結果,往往就是「會考的不會做」,「有能力、有熱情的考不上」。

焦點新聞

荒謬的國家考試制度,台灣還有國家競爭力嗎?

每年超過50萬的人,在這裡寫下的答案,決定他們搶不搶得到鐵飯碗;這條通往「夢幻窄門」的路上,卻有套既令全世界傻眼的「千年科舉制度」!失能的考試制度,怎麼讓台灣優秀人才淪為「考試機器」?

台股

美股頻創新高、內資回籠 引爆高殖利率、董監改選、新蘋概股輪動行情 搭上2017台股最好賺的一波

美股創新高、新台幣強升,在傳產、資產股大漲,蘋概股提前開跑下,台股逼近萬點大關。 當成交量明顯上揚,投資人眼前似乎多了不少活蹦亂跳的個股,但如何才能贏在金雞年? 本刊發現,高殖利率、董監改選、蘋概股、金融股四大族群,是不可錯過的投資機會。

台股

最受關注》全球升息潮來襲 存股得換腦袋 新定存股怎麼挑? 成長性、高配息兼具

農曆年後,台股一路扶搖直上,對有心存股的投資人而言,有點下不了手的遺憾,面對全球升息潮,專家建議挑選經營穩定、股息殖利率高且具成長性的個股,才能持盈保泰。

台股

最有話題》董監改選行情熱 如何搭大股東順風車? 緊盯四指標 挖出下一個大同

董監改選行情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搶搭大股東順風車的投資人,此時應嚴格追蹤籌碼面動態,確保買盤行情延續,並做好隨時脫手下車的準備。

台股

最熱族群》把握零組件拉貨潮 提前兩個月進場 搶賺iPhone 8題材 「車輪式」布局勝率最高

不論是基本面加持或題材面炒作,iPhone 8成為台股衝高要角,已是市場共識;但投資人不能跟著瞎起鬨,一定要掌握基本面,調整出手順序,才能真正吃到蘋果肉。

國際總經

川普與安倍、習近平的三角習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美國總統川普卻說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極度友好」,美、中、日的三角關係很微妙,未來,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博弈,將會是全球政經的主要戰場。

焦點新聞

背出近70個鄉鎮機關才能當公務員!國考制度超荒謬

低調神祕的考試院,掌握了公務員和專技人員的生殺大權,每年,考試院125億元辦國考,但荒謬的八股考題、雙盲的選才制度,讓用人機關總是所用非人。 「目前的國家考試,只是製造一群『考試機器』。」曾任考試委員與人事行政局副局長的歐育誠嚴厲抨擊。

焦點新聞

借鏡》送高中生出國、打造青年「儲備幹部」不玩背書比賽 英、星國這樣養出好公務員

考試院時常以公平的「科舉取士」自豪。但若論「效度」,卻是世界倒數。 看看英國、新加坡的公務員考試,我們還可以這樣考!

焦點新聞

專訪》董保城:只要一人反對,其他委員就不敢講話……為何國家考試舉才失靈?前考選部長第一手告白

考試委員制度問題重重,連帶引發國家考試「重學科、輕實務」疑慮, 考選部前部長坦言:「合議制是多數決,但考試院文化從來不願用多數決當壞人。」

焦點新聞

考試院年耗125億元辦國考,用八股制度為國家徵才 失能的台灣科舉

更新時間:2019/12/12 更新內容:立法院院會在12月10日通過《考試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考試委員將由現在的19人調整為7至9人,而考試委員及考試院正副院長的任期也從6年減為4年,初步估計,國家每年可因此變成節省約3000萬元人事經費。 -----(以下為原文)

國際總經

只為了開有靈魂的書店 「被失蹤」八個月告白 林榮基:我不是英雄,只是個平凡香港人

當越來越多香港人「被失蹤」,多少人噤若寒蟬? 又有幾位歷劫歸來者勇於揭發中共惡行?香港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經歷「被失蹤」,仍為公義挺身而出,是什麼信念支撐著他?

焦點新聞

「考試領導教學」難解 招聯會內部也擺不平 大學考招新制對話不足 三方吵什麼

因應新課綱,大學考招新制三月送教育部核可,盼擺脫「考試領導教學」,讓大學多元選才。但近期招聯會公布的方案引發反對,遭質疑改變有限、原地踏步。

焦點新聞

開幕只剩半年 3.2億採購大案還沒搞定 世大運餐飲招標卡關 問題出在哪?

台灣至今唯一有「選手村」規模的國際運動賽事,一萬兩千名選手的餐飲大事卻還沒著落。流標一次後再招標,卻也只有一家廠商投標,台灣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焦點新聞

獨家揭露》蔡天贊當和事老 簡鴻文開出賣股條件 地產南霸天出馬 也難解台紙風暴

台紙內訌歹戲拖棚,在京城建設老董出馬勸和下,台紙董事長簡鴻文也一度提出和解條件,但大股東戴誠志不接受,再度上演交鋒局面,雙方經營權之爭短期內無解⋯⋯。

品味收藏

把社會議題視覺化 「圖文不符」走出創新營利模式 他們做好玩的「懶人包」變成大生意

從關心社會出發,以圖文解析社會議題的懶人包,在網路上引起回響,讓企業案子找上門,成為年營收上看千萬以上的一門生意,幕後的推手是一群平均年齡二十六歲的團隊。

台股

最強助攻》升息助改善獲利、金融鬆綁成趨勢 金融股利多不斷 首選壽險、優質銀行股

金融股從去年下半年重回成長軌道,基本面好轉加上豐富的題材,若今年台股真有機會挑戰萬點,金融股絕對是衝關主角之一。

政治社會

國家競爭力

前陣子和許久未見的老友聊天,本該是閒話家常的場合,但不管話題轉了幾圈,每一章回的結尾,或多或少都擺脫不了悲觀顏色。

國際總經

全球的零和賽局

從移民問題到資金流動,反全球化的聲量正在擴大。 保護主義的模式若繼續擴散,令人擔憂重演1930年代經濟衰退。

名人專欄

創業家的思惟與行動

大型企業如何培養接班人?高階專業經理人不可或缺,但比起懂得抓住機會的創業家,卻少了開發、爭取商機的聯想力;而創業家的即興表現,往往無法在職位上久任。

科技線上

「扇出封裝」掀整合大潮

蘋果生產iPhone7的A10晶片採用的就是台積電的扇出封裝技術,未來5年,這市場將以20%速度成長,為搶更大市場,技術、設備商正醞釀整合。

政治社會

專注做好一件事

55歲的張學友,演唱會上表現是那樣頂尖、極致,讓人驚歎。 完美演出的背後,這些年他健身、練唱,不接歌唱節目評審,專注只做演唱會。

聰明理財

跟上川普多空行情 在台股市場也能賺 一次搞懂美國股、匯、債ETF

川普儼然成了當前市場投資顯學,未來及時參與美國股債匯市行情,都將有一定利潤可期。 在以美國為操作核心下,先釐清ETF投資工具,進出才能得心應手。

聰明理財

二○一七年第一季績優公司(四)——鈺邦、帛漢、韋僑

農曆年後開盤,市場行情強強滾,但下單時間點難抓,使得許多投資人因搶不到股錢而沮喪;其實,只要有耐心做好功課,投資報酬一定是正相關,以下提供今年第一季追蹤標的。

台股

滬深300不是台股50

操作台股50的模式與獲利經驗,能不能用在中國股市? 若實際嘗試,極可能鎩羽而歸,因為這兩者有三大差異。

話題人物

手遊營收王「怪物彈珠」 王牌製作人心法公開 他如何完勝寶可夢 又救活一家公司?

去年全球瘋玩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但經統計,全球手遊營收冠軍是「怪物彈珠」,這款一三年就推出的老遊戲,究竟為何能推出三年、獲利不墜,還在一片競爭中殺出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