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一例一休 真的對你好嗎?

一例一休 真的對你好嗎?

1051期

獨家大調查》僅15%勞工滿意新制 56%怕因此變相減薪


想加班賺錢遭拒,年輕服務生:想努力,錯了嗎?
外派員工沒打卡挨罰,美商應材:全世界只有台灣這樣!
荒謬修法,正在扼殺台灣競爭力。

最常遭罰4大陷阱 勞檢必懂自保法則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台股

川普放炮後美元急墜 引發全球股匯蝴蝶效應 一場貨幣戰爭 讓資產股變台股黑馬

川普表態認為美元過強,美元應聲下跌、亞幣匯率暴漲,拉抬了國內資產股。 以此出發,股價偏低,但有資產題材的族群,可能是雞年行情最大黑馬。

國際總經

打臉川普禁令 美法官好狂

「這所謂的法官意見十分可笑!」美國總統川普又生氣了,他在推特寫道!這次又是誰惹他?

美食旅遊

陳國君讓平溪天天有遊客 又打造耶誕城 他用記者腦袋 把新北市變觀光首都

新北市前年首度打敗台北市,觀光景點的旅遊人次首度成為六都之冠,背後推手是記者出身的陳國君,靠著「享樂」精神把新北市變成非去不可的地方!

政治社會

政治家與歷史功績

若安倍晉三再次連任,那麼他便是日本歷代在位最久的首相;然而,此際他卻被大前研一等人論斷為無法留下歷史功績的人,為什麼?

焦點新聞

想加班打拚不行嗎?僅15%勞工滿意一例一休

「我想加班,但老闆說不行。」一位年輕的餐飲業服務生無奈說。一例一休制度上路,休息日加班費暴增,他的老闆決定減少正職員工加班機會。表面看,年輕人的抱怨似乎只是針對收入減少,但他的下一句話,其實才是直指問題核心:「我想更拚一點,錯了嗎?」

話題人物

用實驗精神提煉惡意 湊佳苗:曾幻想要殺掉老公 一個平凡家庭主婦 如何寫出超暗黑小說?

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小惡」,若是讓它恣意蔓延,會有什麼後果?日本暢銷推理作家湊佳苗,把她的黑暗幻想膨脹到極致,在小說中,打造出令人無法面對的寫實世界⋯⋯。

台股

專家解讀》雞年連拉兩紅盤 新台幣強升後勢 兩大名家拆解 熱錢行情怎麼玩?

雞年開春,台股成交出現久違的千億元行情,究竟這波機會值不值得參與?劉友威、劉坤錫,兩位數十年經驗的投資名家,為讀者拆解升值背後的熱錢格局。

焦點新聞

獨家爆料〉投資計畫未通過 誰幫張綱維開方便大門?故宮南院BOT案 恐變大巨蛋第二

更新日期:2019/12/14 更新內容:由於長期營運虧損、資金籌措困難,遠東航空12月12日宣布,將從13日起停止一切飛航營運,遠航董座張綱維疑發出一封名為遺書的公開信對外透露,自己已為遠航墊付近9億元仍不夠,張綱維神隱一天後,13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資金已經到位,不會停止營運,但民航局回應已報請交通部開罰,並廢止其運輸許可證,檢方也依違反民航法約談,並限制出境,事件仍未落幕。 其實,張綱維近年來爭議不斷,他擔任董事長的樺鼎開發公司,2015年與故宮南院簽訂「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附屬文教設施民間參與興建營運移轉案」,即故宮南院BOT案,2017年2月張綱維急欲取得地上權設定,要跟聯貸銀行取得19點4億的融資,經本刊獨家披露張綱維接下BOT案的三大疑點,2018年,故宮對該公司的財務能力沒信心及工程延宕等因素,雙方因而解約,對照今日景況,當年解約可說是為政府提早拆解了一個財務大窟窿。 -----(以下為原文)

焦點新聞

書展熱鬧 書商苦撐 文化部擬端解方 推新制救出版 為何10年定不了案?

台灣出版業產值連年下探,連鎖、網路書店頻削價競爭,反讓出版社、經銷商利潤稀釋,獨立書店告急,政府擬推「圖書定價銷售制」救市,這真的是一帖良藥嗎?

健康

擊敗收假症候群 必學!名醫獨授養生技 骨科權威 侯勝茂》抗失智 早餐一碗奇亞籽堅果飲 雙手高舉上下擺 健走效果加乘

過年狂吃發福別擔心!《今周刊》特地請教了四名醫界權威,參考他們分享的貼身養生撇步,讓你輕鬆透過運動和簡易食補,也能保有良好體態,健檢沒紅字,健康迎接新的挑戰!

焦點新聞

重磅評論》投資名家呂宗耀 Apple硬體弱化後的新科技潮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辭世後,外界認為Apple會因此弱化;但天才持續崛起,科技益發進步。人工智慧結合雲端,翻轉了工業時代所有的文明發展,也讓投資越來越有看頭。

焦點新聞

【圖表】《一例一休》草率上路,勞資雙方都不滿

我想加班,但老闆說不行。」一位年輕的餐飲業服務生無奈說。一例一休制度上路,休息日加班費暴增,他的老闆決定減少正職員工加班機會。表面看,年輕人的抱怨似乎只是針對收入減少,但他的下一句話,其實才是直指問題核心:「我想更拚一點,錯了嗎?」

科技線上

瑞磁新技術 比頭髮細能測4千種病原 掃條碼驗腸胃炎 他叩關美市場

旅美科學家何重人的最關鍵一役,就是將條碼縮至僅頭髮二十分之一,印在磁珠上,這可用於協助診斷傳染病、過敏原、癌症,背後更有全球百億美元的商機。

金融風雲

滯港肖建華被押回北京 習近平下的綁架令? 千億身家中國神祕炒手 被清算內幕

過去十年在兩岸三地呼風喚雨、號稱可隨時調動「人民幣一兆元」的金融炒手肖建華,春節除夕在香港被強押回中國,他背後盤根錯節的政商關係將在中國掀起一波整肅。

焦點新聞

企業因應》勞檢只會越來越多 最高可罰一五○萬 最常遭罰4大陷阱 勞檢必懂自保法則

一例一休上路,加班費成本上升,以及隨之而來的密集勞動檢查,是許多企業必須面臨的挑戰。如何妥善因應,在既有的法律規範中做出勞資雙方雙贏的調整,考驗經營者智慧。

焦點新聞

他山之石》勞動法規不應各行業通用 看看別國怎麼做 別把高薪白領當作業員

《勞基法》新制有如一套沒彈性的衣服,不管各行業的屬性都得穿上,就會窒礙難行,面對當代社會各種多元的工作型態,該如何保障勞工權益?

產業動態

泰昇在柬埔寨市占第一 還攻進非洲島國 向歐美單挑 它拚當東協尿布王

紙尿布是競爭激烈的成熟消費品,多半被歐、美、日等大品牌占據市場,然而,在越南、柬埔寨及遙遠非洲小國,泰昇卻能與這些大品牌比拚甚至贏過它們。

健康

心臟名醫王水深》天天萬步走 日喝三千西西水 再忙也要動 開刀房也是健身房

「全台灣首例心臟移植」、「全球首例無心(未裝人工心臟)而成功換心」……,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心臟移植大老王水深,每天經手的是命懸一線、緊湊又驚險的嚴峻手術。早上六點多到醫院查房、開會、開刀、做研究,通常深夜十一點才到家,被問到睡眠時間,他說:「一天睡六小時就好開心了!」

台股

選股教戰》潛在開發價值可貢獻EPS達兩位數 機捷點燃土地題材 這些悶股能燒多久?

新台幣升值為資產股帶來上漲動能,坐擁桃園機場捷運沿線土地資產的個股,後勢更是相對看好。具土地開發效益又有本業獲利的公司,也是關注重點。

焦點新聞

體質好、獲利豐、股價低 引來市場派大戶 默默吃貨 盧燕賢出手榮成紙業?

近年體質調整頗佳的榮成紙業,去年售出杭州度假村「富春山居」獲利不少。 市場傳言,市場派的好樂迪前董座盧燕賢,似乎有意出手董監事改選,股權大戰悄悄開打。

焦點新聞

一例一休真的對你好嗎? 一部法令 綁死台灣競爭力

你知道嗎?年薪超過147萬新台幣的美國白領可決定自己要加班多久,德國的「工時帳戶」允許勞工積假,儲蓄更長的假期。本刊調查,84.6%立委雖同意依不同工作性質,定不同工時規範,他們卻訂出了一部全面緊縮嚴管工時,各行各業一體適用的僵固法令,台灣的競爭力,正因一部大開時代倒車的勞動法令在磨損之中……

美食旅遊

一粒米的百種姿態

稻米市場年年苦喊供過於求,也造就許多獨具創意的「米」副產品問世,從米麵包、米漢堡到最新的米啤酒,這波新的「新米食革命」,你沒跟上,就可惜了。

個人成長

第一手經歷 偷窺高深莫測的藝術拍賣世界 蘇富比超級拍賣師 一槌天價的祕辛

他是第一位在蘇聯鐵幕舉辦拍賣會的拍賣師、第一位將平價商品帶進拍賣會的拍賣師,曾是蘇富比拍賣行歐洲區主席的西蒙.德.普里,締造出橫掃歐美亞的紀錄。

國際總經

獻計救市 銀行巨頭的暗算

一九○七年十月十四日,紐約一對炒股兄弟檔,竟引發眾家銀行和信託公司擠兌危機!而看似出手搭救的國家商業銀行老闆J.P.摩根,其實別有居心,打算蠶食鯨吞,獨霸市場。

股債前線

達人看美股》達頓股價急漲背後的疲態 餐飲巨頭雖有人氣 獲利能見度不佳

全美知名的達頓餐飲旗下有四大品牌,都擁有超高消費者忠誠度,但物價壓力導致獲利逐漸降低,以當前股價而言並不便宜,投資人宜先觀望。

聰明理財

看貶的美元走勢

操作外匯的人很多,賺錢的很少。美國舉債必然增加,利率市場也將震盪,少沾為妙。

台股

2017年第一季績優公司(三)——貿聯、美磊、岱宇

時序進入2017金雞年,如何能在新的一年就有好彩頭,是投資人關注焦點。看準體質穩健、獲利績優的公司,便有機會在開春之際立於不敗之地。

台股

誰把新台幣變大了?

農曆春節過後,台灣股匯市出現完全不一樣的全新格局;外資罕見買超「本土色彩」個股,台幣也創下19個月的新高,熱錢湧入台灣,為經濟注入活水。

個人成長

美女中醫李思儀》吃睡選對時間 學習減法人生 神奇六字訣 讓她呼吸就能養生

一路順著人生藍圖前進的李思儀,卻在第一份工作拐了大彎。當時從台大中文系畢業的她,擔任私立學校的代課老師,卻因表現良好遭忌,黯然離開教育界。

編輯室報告

《工廠法》壓縮了台灣新經濟

問卷是在農曆年節期間進行的,也就是「一例一休」上路剛滿月時。其中一個問題問得直接:對於一例一休的相關新規定,你是否感到滿意?

國際總經

中國貨幣環境已經轉勢

中國的貨幣政策語言模糊曖昧,和經濟學家葛林史班有得比!它的難處在於要處理高債務和資產泡沫,為降低升息衝擊,政策宣示只好「中性」。

政治社會

也許台灣選民正想換口味?

一向被政客、律師治理的台灣,不乏僵化的意識形態,缺的正是想像力!企業家、工程師都好,靠建造穩定系統成功的你們,要不要挺身而出, 領導台灣。

政治社會

台灣要找回「情意資本」

台灣終於進入各項制度變革期,但社會情意表達的氣息薄弱,只剩下權力政治表態,曾經溫柔敦厚的氣質不再,社會如何良性溝通?

名人專欄

身心障礙者的幸福職場

「給魚吃,不如教怎麼釣魚」,包括黑貓宅急便等日本企業,致力打造友善身障者的職場,他們做的、想的,不是給一份薪水而已,而是讓身障者體會到自己與所有人一樣能參與社會。

個人成長

鍛鍊自己,你將穿越同溫層

新興關鍵字「同溫層」反映每個人認知的舒適圈。無論源自家庭、宗教的實體同溫層,或社群更分眾的數位同溫層,想重塑思惟、擁有超然視野,運動與閱讀是不變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