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小錢養大錢 多存千萬的好本事

小錢養大錢 多存千萬的好本事

1036期

調查顯示,過半的台灣人喜歡用定存、保險理財,
卻有高達94%青壯族存不到百萬,
只要做對養錢好習慣,你也可以把呆錢變活錢。
.補教老師靠「雙流理財法」,不到40歲滾出3000萬
.爆肝上班族從4萬開始投資,用2招年領百萬股息

專訪日本平民股神〉
他如何打敗負利率、資產翻30倍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個人成長

文明落後的距離

過往海外歸國的精英若沒有參與後數位時代,仍會顯得思惟落伍;台灣與先進國家的這段差距,就是需要趕上的文明時間軸距離。

焦點新聞

非典型「金融幫」出身 不做行禮如儀的事 李瑞倉 如何把金管會主委大位坐熱

接替丁克華出任金管會主委的李瑞倉,被一堆人評為「金融資歷薄弱」,這位向來有本事把冷板凳坐熱的「金融外圍人士」,能不能把金管會主委大位做好做滿?

話題人物

最年輕五星級飯店總經理楊雋翰揭密 高中沒畢業 他為何能接晶華總座?

三十八歲的楊雋翰,沒顯赫家世、甚至高中沒畢業,卻一路從小業務,晉級到台灣飯店股王晶華旗下、台北晶華酒店總經理,他憑什麼讓潘思亮欽點坐大位?

焦點新聞

美國大選出現外交大空窗 習近平趁虛拔樁南海 美國「被分手」 杜特蒂親中回不去了

趁著美國總統大選,習近平奪走菲律賓、越南,鞏固柬埔寨,將孟加拉、緬甸拉回中國陣營。這場外交大戰,讓白宮瞠目結舌,只能等新總統選出,再來收拾殘局。

焦點新聞

移工出境、陸生納保等多年爭議搞定 展現改革決心 英全政府半年 讓人民「有感」了

爭論多年的陸生納保、移工屆期出境問題,近日分別獲得政府明確表態或修法解決。加上公費流感疫苗調撥,與徹查調查官洩密等,英全政府解決長期或當前問題的速度正在加快……。

話題人物

收藏萬件書畫 石允文把市場嗅覺融入教學 台灣糖王變教授 把學生推上蘇富比

一向低調的豐年果糖老闆石允文,近六年投身校園、在長榮大學當客座教授,他教學生,創作前要先了解市場,而這樣的觀念成功讓學生畫作,在蘇富比拍出高價。

焦點新聞

繼糖協後 另一個恐淪私人掌控的公眾資產 中技社偷修章程 防官派董事監督?

中技社去年八月悄悄修改常務董事選舉制度,有意在新執政者出爐前畫「紅線」,排除經濟部官派董事被選為常務董事的機會,引發爭議。

聰明理財

小錢養大錢 多存千萬的好本事

追求財富自由的心人人都有,差別在於富人總是用「行動」讓呆錢變活錢,一般人總是守著儲蓄,幻想著一夜致富的可能,其實只要學會養錢的絕招,你也可以創造財富的巔峰。

聰明理財

效法大師》劉少勲月存四萬當本金 滾出三千萬 爆肝上班族苦學投資 用2招年領百萬股息

擁有博士學位、一份人人羨慕的好工作,劉少勲卻每日超時工作,最後身體出狀況;直到下定決心學習投資,才讓現在的自己不為錢煩惱,專心做有興趣的事業。

聰明理財

活用知識》陳明修捧鐵飯碗 仍把握每個學習機會 中油前員工打造賺錢腦 從當鋪到股市都挖到寶

中油退休的陳明修,有一句座右銘:「知識是無形的財產,在適當時機可以換成現金。」三十九年的國營事業職涯,他從房產投資到流當品,順利將死薪水變成千萬財富。

話題人物

名家專訪》小泉秀希從谷底翻身的四大賺錢鐵則 日本平民股神 如何打敗負利率、資產翻30倍

三十歲時因為投資失敗而負債五百萬日圓的小泉秀希,在四年內熟讀三百本投資經典,他用二百萬日圓,讓資產暴增至上億日圓,他是如何從谷底翻身變成日本平民股神呢?

個人成長

他們還沒畢業,就在企業卡到好位置 做中學 贏在即戰力

校園的最後一哩、到職場的第一哩路,看似近在咫尺,但是,實際上,卻愈來愈遙遠。為了搶救大學生愈來愈高的失業率,各大專院校紛紛吹起產學風潮,企業學校共同聯手,打造「即戰力」,讓學生畢業前就擁有就業力,為企業找人才,為學生找未來。

編輯室報告

學歷貶值時代的新出路

「你知道嗎?現在跟著我們到東協去打拚的,都是陸幹!台灣人才幾乎是找不到了!」某次在一場鞋業老闆的聚會中,好幾位台商鞋業老闆們異口同聲,感嘆找不到人才的困境。

話題人物

來台前搶先專訪》22歲海洋垃圾終結者 「對於不懂的事情,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動手去做。」

他發明「海洋吸塵器」,掃除海上垃圾,速度比傳統拉網撈垃圾快七千九百倍,成本僅需三%,甚至每年有百億元回收商機。這項關鍵發明的源頭,從他的高中期末報告開始⋯⋯。

台股

外有國際股市紛擾 內有電子匯損隱憂 台股資金行情測溫 先看兩大指標

近期國際股市雜音多,加上新台幣升值,部分電子族群第三季財報有匯損的疑慮,投資人最好先耐心觀望,等待股價反映利空消息後,再伺機布局。

焦點新聞

記取兆豐案教訓 海外分行行長找當地人 挑艱困戰場 台新銀前進日本的盤算

當國內金融業仍在兆豐案的陰霾中,台新銀行已出征日本,這一役有多關鍵?除了搶食大餅,更是打贏亞洲盃重要的拼圖。

國際總經

沒有川普的川普主義

美國總統選戰正打得激烈,雖然川普的贏面似乎比希拉蕊少了一點,但川普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除了美國之外,更要留意在歐洲造成的猛烈衝擊。

健康

想瘦?先學會享受!

除了透過金錢懲罰逼自己持續減重之外,其實還有別的方法可以瘦下來;選擇喜歡的運動,或在健身時聽音樂,讓自己熱愛當下,都有助於達成目標。

名人專欄

老花眼鏡的創新革命

老花眼鏡只能便宜又無質感?日本的西村金屬不這麼想,反其道而行,卻創造亮眼成績,證明了雖然企業遇上瓶頸,只要多思考顧客需求,就能創造新商機。

美食旅遊

每個人都是主廚 揪團辦桌不寂寞 餐桌上的甘酸鹹

這是餐桌上的故事,故事裡的主角或許正是你自己。上菜前,彼此都是陌生人,用餐後,品嘗了彼此的夢想。豐盛的菜餚裡或許會嘗到思念已久的滋味,而昇華的,是發自內心的共鳴與溫暖。

話題人物

饒舌巨星阿姆大嗆川普

美國總統大選鬧轟轟,饒舌巨星阿姆也來湊一腳。在新歌《Campaign Speech》(競選演講)中,他毫不留情地大嗆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快看看這段節錄歌詞。

產業動態

登大銀幕》南台科大電影特效團隊 做出《KANO》兩千顆特效鏡頭 小將們直攻創業殿堂

負責製作電影《KANO》日治時期歷史場景、甲子園球場上對決特效的南台科大學生,在挑戰業界等級的技術後,帶著實戰經驗選擇創業,延續這股力量做更厲害的事。

科技線上

橫掃大獎》正修科大機器人團隊 這群大學生做的機器人 讓郭台銘喊讚

產學合作可以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正修科技大學與鴻海透過共同研發「救災機器人」,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驚為天人地喊道:「這就是多年來我想要做的!」

國際總經

韓國、台灣同病相憐

從韓進海運破產、現代汽車罷工,到三星手機爆炸事件,韓國大企業狀況頻傳。與韓國在政治、經濟上有類似背景的台灣,面對眼前詭譎的局勢,能否調整腳步走得更穩健?

科技線上

nVIDIA的璀璨風華——CEO黃仁勳拉出台灣人的榮耀

在美掛牌的繪圖晶片大廠輝達,觸角從電腦、自動車,延伸到人工智慧領域;共同創辦人黃仁勳,其具備的台灣人靈巧性格,為產業引領新一波科技潮。

國際總經

人民幣怎會不貶?

世銀買的不夠多、中國資金外流、人行沒升息阻貶⋯⋯看到日圓走弱的典範,人民幣想要不貶值也難。

股債前線

康尼格拉新執行長改革三帖猛藥 推升股價14% 百年食品商賣祖產 轉骨高獲利明星

知名食品業者康尼格拉近年發展平平,但在重金禮聘新執行長以來出現轉機;康納利透過業務重組、切割非核心戰略資產,營運和獲利能力顯然更上層樓。

美食旅遊

府城一味解鄉愁

白色Polo衫、破牛仔褲和涼鞋,這位穿著簡樸的中年男子,是中華職棒兄弟象(現為中信兄弟)棒球隊前董事長洪瑞河。

教育

撒種計畫》傳授不公開的老經驗 鞋業大老闆聯手逢甲大學 培育南向管理人才

台灣急缺鞋業人才!這是第一次,平日搶訂單、王不見王的製鞋業老闆們攜手合作,在台中逢甲大學成立鞋業教育基金會,一起出錢出力,共同培育鞋業人才。

科技

智慧捲尺把測量變酷了

生活科技帶來的,不僅是便利,更多時候,是貼心。像是量腰圍、天花板,只靠一個捲尺,就能搞定。

個人成長

用3C產品閱讀 理解程度剩一半 紙本文字 讓你的大腦更會思考

數位科技時代來臨,現代人隨身以筆電、平板、手機閱讀早已是常態,用螢幕看文字雖然方便,大腦的理解速度卻變慢了,讓閱讀方式走回頭路吧。

名人專欄

為什麼不招募50%女兵?

台灣擅長的軍事科技,或許能將軍力縮減至10萬人,讓男女從軍比各半,落實募兵制;女性善於注意細節、精巧操作武器,避免誤射事件的發生,達成保衛台灣的目標。

美食旅遊

日本的強項在哪裡?

日本股市10月以來,外資紛紛大買具有日本傳統特色的企業股。將文化氣質如此看不見的玩意,變成吸引投資的日本強項,令人大開眼界。

國際總經

從壓制中找光 版權法是這麼來的

十八世紀初,英國出版商為壟斷利益,以「保護作者權益」為由向國會請願立法;一七一○年四月五日,英國通過《安妮女王法令》,是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意義的版權法。

健康

健保給付不同 一支費用相差五、六萬 心血管支架 有塗藥的一定較好?

心肌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須放置支架治療者也日增,但支架很多種,哪一種最好?醫師說,血管支架像手機一樣,符合需求又可負擔即可,最重要的還是「術後保養」。

聰明理財

你是否落入「呆理財」陷阱?

你,是窮忙一族嗎?與2015年相比,92種行業中,行業薪資,不升反降 24.7%。經濟不景氣,加薪無望時,若自己再不理財,退休金從哪來?